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在何处?(感谢蒋大少丶万赏)

兵事改革,如火如荼,全国各地皆在进行之中。

关于新税赋衙门的组建,也由谢昉在主持进行,徐杰留下了几十页纸的亲笔手书。

太师徐杰此时却出了京城。

熙州与河州,乃西北边境之州,就在兰州以南,黄河从此流过。

熙州与河州之间,有一个当川堡,当川堡在百十年前,本是官府的军事堡寨,驻军所用,其中也住一些百姓,做一些后勤事情。

但是拓跋与大华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和平,这座夯土的小城堡,也就被弃用了,军汉撤走之后,也就只留下少数百姓,本来已经没落的小堡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然又热闹了起来。

连饱经风霜摧残的城墙,也被人修缮过,堡寨之内,也住得满满当当。

周遭近处的居民倒也知道是有一个大户人家,在官府手中买了堡寨里的废弃住宅,搬进来的许多族人,倒也并不如何奇怪。唯一奇怪的是堡寨里的人却不种地,堡寨之外田地虽然算不得肥沃,但也并非完全不能种,却就是不见一人种地。

不种地就会有一个疑问,疑问这堡寨里的住户们到底以什么营生。

起初有不怀好意之人传一些风言风语,说当川堡里的住户们都不是好人,不种地却有吃的,多半是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风言风语早已平息,那些疑问慢慢也就变成了习惯。

只是今天又有些不对劲,大道通往当川堡的小道上,忽然来了无数的马队,马背上坐着的皆是铁甲军汉。

农汉们把锄头撑在身前,打眼望着,互相交头接耳。

“莫不是当川堡又要开始驻军了?”

“大概真是这般,战事平定已有三个月了,朝廷如今肯定要对拓跋人多防一手,在当川堡驻军也是正常。”

“嗯,倒也不知当川堡里住的那么多人该怎么办?”

“朝廷应该会补偿一下,总不能强抢不是?”

“驻军好,驻军越多越好,人多了,总要吃喝拉撒,许多事情也要人伺候,咱们农闲时候,还多了一份营生。”

农汉们谈论着,却见得铁甲源源不断,慢慢有些惊讶起来,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当川堡就算要驻军,几百人就已足够,却是这一路几千上万的军汉都不止,那当川堡就算塞满了也塞不下这么多人马。

有些农汉也不在意纠结,看过热闹之后依旧埋头干活,有些好事者,已然放下了锄头,远远跟了过去,想弄这么多铁甲军汉到底是要做些什么。

站在土丘之上,倒也看得清楚大概,这么多铁甲骑士,竟然对当川堡形成了合围之势,不像驻军不说,倒有些像围城打仗的态势。

马蹄速度极快,飞奔而起,尘土之下,瞬间就把不大的堡寨围得水泄不通。包围圈之外,还有许多马车,正在卸载着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

还有让农汉更加惊奇的事情发生,就是那当川堡内的人,竟然全部上了墙头,再仔细一看,一柄柄明晃晃的兵刃在城头上寒光熠熠。

土丘上看热闹的农汉们皆是目瞪口呆,要说着当川堡不好打交道是真,但是二三十年来,这当川堡除了不好打交道之外,并无什么过分的事情,这么多年与附近居民也从来都是相安无事。

怎么突然之间,朝廷的大军就围了过来,围过来不说,当川堡内的人竟然还不开门,一个个拿着兵刃上得城头。

这是什么局面?

土匪贼人?不像!

造反窝点?也不像!

农汉们面面相觑,又皆是紧张去看。

随即就听得有人喊话,声音极远,却又能清晰传递每个人的耳中:“摩天尊,伤可养好了?故人到访,也不出来一见?”

说话之人听声音年纪不大。

又听得当川堡内有人答了一语:“徐太师大驾光临,幸会!不知徐太师到此有何贵干?”

“摩天尊,何必明知故问。本是为了整军之事到西北,忽然想起还有一件事情未做,顺带手便一并做了。”

堡内之人闻言回道:“徐杰,你带这么多人可是想杀我?靠他们杀我?你可知此处有多少摩诃死士?你当真以为杀得了我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你这些死士是不是真的敢死?”

“哈哈……徐杰,我摩诃座下,烈火焚心,死不过是解脱罢了。鱼死网破之局,今日就看看到底是你死还是我死!”

“摩天尊,若是摩柯座下,皆如你所说这般,今日也就找不到这里来了。”徐杰说完此语,不断往左右去看。

许多军汉正在组装着什么东西,此时已然有了一个雏形,巨大的弓臂,如长枪一般的羽箭,滴着桐油的绞盘。

此时听得堡内摩天尊怒而一语:“摩天青,摩天青竟敢背叛圣教,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徐杰,摩天青在哪里?把他交出来!”

徐杰倒也不急着回话,而是打眼远眺,看着一架一架的巨弩组装,过一会儿之后才开口答道:“摩天尊,你出来,你出来我就把他交给你。”

徐杰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摩天尊真的就出现在了墙头之上,依旧披头散发,目光如隼,口中怒道:“人在何处?”

徐杰抬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听着绞盘嘎吱的声音,慢慢抬手,喊道:“射!”

如长枪一般的巨大弩箭,往城头之上飞去,快到看不清楚轨迹,弩箭带着巨力扎在夯土的垛口之上,垛口如同豆腐块一般被削去了一半。弩箭却还有余力,穿透一个农夫打扮的汉子胸膛,又连连砸倒几人,方才力竭。

如此巨弩,本是袁青山从大同带到秦州支援作战的,却被到西北来整训军队的徐杰利用上了。徐杰来西北,不仅是为了整训军队之事,还有一件大事要亲自去做,便是要完成拓跋人与他的交易。厚甲弓弩换马匹的交易,这桩交易对此时的徐杰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