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三百八十二章故国回首(感谢JackDai2016万赏)

王元朗,终究没有到得长安城,而是在凤翔府停了下来,白发老汉,也恢复了一些气力。

凤翔府一过,东边就是长安,王元朗直说过长安城守不住,也如他所说,长安城是真的守不住的。

只因为长安城实在太大,城墙四围就有二三十里地。

这般的大城池,从来不是坚守之地。以战争而论,并非真的城池越大,就越难攻破。这是一个误解。

就如历史上几万金人进攻北宋汴梁城,便也是一样的道理。只因为城池太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防线太广。如周长二三十里的长安城,周长就是一万五千米左右,一米的城墙站两个士兵,就需要三万士兵。

这还仅仅是把城墙站满一圈,就需要三万人。敌人若是随便来个声东击西,城墙之上便只有疲于奔命,甚至一个临时战报传递,也不是一时半刻。

面对前仆后继攻城的敌人,仅仅站满一圈城墙,并没有丝毫意义。所以说长安这般的大城池,真要固若金汤,没有二十万守军,便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敌人面前就是破绽百出。

所以从战争而言,城池太大,大多数时候反倒是累赘。

王元朗知道长安城守不住,所以停在了凤翔府的天兴城,当王元朗到得天兴城的那一刻,天兴城的百姓已经开始拖家带口出城而去,街道上堵塞的马车,绵延几里。

甚至连坐在知府衙门里的王元朗,都找不齐城内大小官员。显然有许多官员都拖家带口而逃了。

王元朗拖着疲惫的身躯,骂咧不止,面前赶来的这些官员,也一个个惶恐不安,搓着手,看着王元朗。

甚至有人开口在问:“王……枢密,天兴城还能守住吗?”

王元朗冷眼看得一眼,并不作答,只道:“每日傍晚,在此点校官员,少了何人,何人满门抄斩。”

在场官员闻言皆是大惊失色,已然有人又开口:“王枢密,何必与我等过不去?我等不过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连兵刃都拿不起,徒留在此,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王元朗冷笑一语:“身居高位颐指气使的时候,可有想过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如今有难,倒是争前恐后要逃?这般的官员,不斩,留着作甚?”

却听有人忽然一语:“王枢密,仗是你打输的,又不是我们打输的,我们还未怪你,你倒是想拉着我们一起垫背,我家中儿孙满堂,难道都留在这里等死不成?”

王元朗拖着疲惫的身躯站起,怒目一瞪,口中已然怒道:“来人,拿下这厮,斩首示众!看看何人还敢言逃。”

左右军将早已怒不可遏,似乎就等着王元朗这一语,王元朗话语还未落,军将已然拔刀上前。

“你们敢,我乃朝廷命官,就算有罪,也该汴京审核定夺,尔等岂敢动我。”

军将哪里还听得进什么话语,拔刀而去,鲜血迸溅,一颗人头就已落地。

看得满场官员一个个呆愣当场,这些官员,大多连犯人处斩都不去看,岂能见过这般拔刀就杀人的场面?

鲜血还在流淌,却见军汉也不怕污血,一个拖尸体,一个抱着头颅,尸体丢在了门外,头颅便往城头挂去。

王元朗已然开口:“尔等速归各自衙门,吩咐衙差安抚民众,收拢引火之物,城中粮仓更要严加看管,不准少了一颗。发动不愿离家的百姓,搬重物上城楼。城内禁军,立马到衙门集合。”

众人战战兢兢,好似连腿脚都迈步动了一般。

王元朗最后一语:“诸位勿要惊慌,汴京援军二十万,已然赶到长安,不日就到天兴。各司其职,不可懈怠。”

汴京援军二十万,王元朗此时说了大话,汴京哪里有二十万援军?满打满算不过五万青壮,还不知是不是青壮。王元朗派去催促援军的人早已出发,至于援军是否真的到了长安,王元朗心中也没有底。

倒是拓跋人的先头游骑已然到了天兴城下,十来个一伙,在城下巡弋几番,又调头打马北去。

便是这一伙游骑,都把城内百姓吓得连出城都不敢了,城门也立马关闭了起来。城中道观庙宇忽然人满为患起来,求神拜佛之人无数。

也有富户大家,早已在家中后院挖起了深坑,祖祖辈辈的积蓄,真金白银堆成山,仓促之间如何运得走?唯有赶紧掩埋起来。只求拓跋人来了不会滥杀无辜,只要有命在,总有一日挖出来还能花费。

城中禁军,却也逃散了大半,两千多人的军曲,到得衙门口竟然只有六七百人。倒也不知是逃散的多,还是吃空饷的多。

六七百人被王元朗与几十心腹带上城头,却见大多数人都是双腿摇摆不止。

从兀剌海城往南而回的徐杰,坐在马车里,马车内还有两人,一个便是老拓跋王,还有一个是浑身包着纱布鼾声如雷的杨三胖,虽然鼾声四起,却还见杨三胖时不时龇牙咧嘴一番,想来也是疼痛难忍。

老拓跋王武道高深,虽然年纪不小,以为都是面色红润,皮肤紧致,并不如何显老。

此时的老拓跋王,忽然满脸的褶皱,面色枯黄泛黑,真真就是一个老头模样了。

徐杰趁着道路平坦的时候,时不时为老拓跋王倒上一杯酒,老拓跋王也不拒绝,拿起来就喝。

徐杰本想与老拓跋王聊上几句,宽慰一下这个一夜苍老的情义汉子,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车架内沉默了许久,还是老拓跋王先开口:“徐太师,你觉得我拓跋该如何渡过此劫?”

徐杰笑了笑,答道:“老王上如此发问,可是觉得我一定会回答这个问题?”

老拓跋王点点头:“徐太师若是有好计策,自然不会不言,大概也就等着我发问了。我拓跋只要能抵挡住室韦,于你大华,百利而无一害。”

徐杰笑着点点头,答道:“还是老王上高明啊。也罢,老王上。高明的计策我没有,室韦会如何进攻拓跋,想来老王上也能猜到,不过就是首尾合击。但是我有一桩买卖,能帮到拓跋。”

“徐太师请说。”

徐杰面色正了正,又给拓跋野倒了一杯酒。方才说道:“我大华无马,但是弩弓最利,铁甲宽厚。强弩一万,厚甲三千,换你拓跋一万匹马。如何?”

拓跋野低头不语。

徐杰稍稍有些紧张看着拓跋野,生怕拓跋野不同意,马匹对于徐杰来说,实在太过重要。徐杰连忙又开口:“老王上是知道室韦人的,他们可无厚甲,多是轻骑皮甲,有强弩在手,百十步就可透甲杀人。我大华与室韦战三百年,室韦人每每都是铩羽而归,靠的就是此般利器。”

不想拓跋野直接开口说道:“强弩一万五,厚甲六千。换两万匹马。“

徐杰闻言大喜,大手一拍,答道:“一言为定。”

老拓跋王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答道:“多谢太师了。”

“也多谢老王上。”徐杰答道。

拓跋王并不如徐杰那般欣喜,而是低眉长叹着,眼神不断看向窗外,看着西边,故国回首,兴许也知这辈子大概是再难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