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三四五十四章 巴州琴丫头

诗与刀 第三四五十四章 巴州琴丫头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山东之事,当与卫九说一声,叫他也派人同去。”已经说得口干舌燥的徐杰,说完这一语,抬头往窗外看了看,微微一笑。

徐杰隐隐在窗外看到了一袭白衣的身影。

那白衣就在明月旁边,站得笔直,威风拂过衣裙,带起飘飘。

徐杰就这么看了一眼,依旧伏案,低头看了片刻,开口:“户部郭尚书可在。”

“下官在。”

“详细说说府库中的钱粮数目,各处各地的情况,欠缴多寡。一一道来。”徐杰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低头又开始忙碌,一边在杂乱无章的桌案上寻着纸张准备记录,一边去把墨砚往旁边移动着。

“这个……这个……太师,这个一时之间,下官也记不得详细数目。”

“那你就把大致数目说上一说,详细的过得几日再来报备也可。”

“这个,太师,下官……下官怕是难以记清各地情况,可否过几日待得下官整理清楚再来一并报备?”

徐杰已然抬头,眉目一展,问道:“过几日,这里要赈灾,那里要粮饷,官员要俸禄,都等你几日之后再来定夺?”

郭尚书闻言一惊,连忙说道:“太师,不需几日,明日下午就可来报备。”

徐杰已然开口:“可有属官随行?”

郭尚书闻言点点头:“户部侍郎林浩民在门外。”

徐杰一抬手:“叫他进来。”

郭尚书闻言回头出门,片刻之后带一个中年官员走了进来。

徐杰不等他拜见,已然开口:“林侍郎,说一说而今府库钱粮数目之事,还有各地情况。”

林侍郎看了一眼上司,随后躬身,开口道:“回禀太师,此时南方秋收未过,北方部分道路春收已来,外库所剩不多,银钱合计约六百万两,粮食已然告罄。今年春粮欠缴倒是不多,保定府约欠三万一千石京粮,邢州约欠两万六千石,西北之粮不欠京库,欠京兆也有,主要是渭州。”

徐杰点点头:“渭州欠粮可销,催促河北河东欠粮,十五日为限。”

“遵命。”

徐杰又道:“吏部尚书可在?”

“下官在。”

徐杰停笔抬头,左右看了看,说道:“户部尚书郭慧增,迁琼州郡守,擢升侍郎林浩民为户部尚书。”

“遵命。”

徐杰话语说完,已然低头继续着手头上的事情。

一个目瞪口呆,一个忍着不敢露出丝毫欣喜。

在场许多人,皆是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目瞪口呆之人,回过神来,连忙左右去看,用眼神向别人求援求救。

被求之人,皆是一脸难色。

唯有徐杰依旧伏案写了一大堆,又在翻看另外的公文奏报。

看得片刻,徐杰把这公文抬起来一扬:“杜知,你带御史台去,详细调查其中弹劾之事。”

杜知上前来接。

徐杰又抬头看得一眼,怒道:“还站在这里作甚呢?琼州几千里,还不尽快动身,哪一年才能走得到?”

便听扑通一声:“太师,下官只是稍有疏忽,还望太师念得下官六十有二,又有一家老小在京,恳请太师高抬贵手,饶了这一遭,下官往后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敢有丝毫懈怠疏忽。”

徐杰已然低眉伏案,只有口中随意一语:“来人,架出去。”

“太师,下官这把年纪了,怕是还未走到琼州,已然死在半路了,还请太师念在下官这么多年为朝廷……”

“架出去,路上若是死了,那就埋回来。”徐杰怒而一语,一旁的方兴已然代替了那畏畏缩缩的衙差,上前拖着老头衣领就往外拉拽。

满场所有人都低头不去多看,却又手心冒汗。

“兵部侍郎可在?”徐杰再一开口。

一个老头身形一抖,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汉,上前拱手:“下官……在此。”

“明日里把边关九镇所有名单名录送到缉事厂去。”

“遵命,下官定然做好。只是名录太多,兵部名录也不如枢密院里的名录齐全,是否……”老头说话已然谨小慎微。

徐杰点头:“嗯,枢密院的也一并送去。”

“下官还想多问一语,是抄录之后送去,还是原卷送去?若是原卷,就怕往后兵部就失了……”

徐杰想了想,抬头:“嗯,你想得在理,如此重要的资料,总要多备份,原卷直接送去,再派人到缉事厂抄录带回一份。枢密院也依此办理。”

徐杰总是防着许多,生怕有人在其中做那些小心思。缉事厂要原资料,抄的反倒给原有衙门。就是怕有人在其中篡改。

这一点已然可知,徐杰要真正着手整治军事了。

一个一个上前的官员,一只一只擦汗的手。

兴许此时所有人才知道,以往那位认真的欧阳公是何等的仁义好打交道,而今面前这位,睡都不用睡,只有一个雷厉风行以及手段似铁。

鞠躬尽瘁,到底什么才算鞠躬尽瘁?

天已微亮,尚书省左仆射的公房里,却还有人,哈欠连天,喝着一杯一杯的茶水,吃着点心,却没有一人在打盹。

待得人人都有差事忙碌了,终于所有人都离开了,徐杰的案几之上,依旧还有堆满的公文。

所有人都去忙了,徐杰也无人能再差遣了,唯有站起身来,出门抬头往昨夜那轮明月处看了过去。

白衣依旧在,笑颜如春风。

徐杰张口一语:“回家。”

白衣落下,说道:“你是个好官。”

徐杰摇摇头:“好官?这个称呼,兴许昨夜那些人都不会同意。”

“我同意。”何霁月说道。

“好人不得好,坏人不得坏。人心一张嘴,谁又看得到。兴许到头来,我就是那最大的恶人。”徐杰一边往外走,一边云里雾里的说。

不想何霁月还真听懂了,答道:“总有人看得到,至少我看到了。”

“其实啊……官,不是我这么当的。”徐杰似乎也明白什么。

“嗯,大不了往后不当了。”何霁月倒也不在意。

徐杰看了一眼何霁月:“不当?呵呵……回家。”

外城街道,只要天色蒙蒙亮,早已人潮如织。

内城街道上,还是冷冷清清,鲜少看到行人。大概是因为今日没有朝会。

车马备好在尚书省衙门之外,却不见徐杰上车。两人一步一步走在街道之上。

两人时不时聊上几句,却不热烈,往往几语之后,话题就止住了,过了一会又有一个新话题。

有些人兴许就是这么聊天的,比如徐杰与何霁月,没有那么多喋喋不休家长里短,没有那么多情情爱爱卿卿我我,好似几句话之间,总有一种心照不宣,话题就在这心照不宣中结束了。

却是此时走在路上的徐杰,怎么看都有一点不同,待得何霁月反应过来,原来此时徐杰不同就是从不离身的腰间那柄杀人刀,竟然没有佩戴。

“刀呢?”

“用不上的时候就不带了。”

“胸有成竹了?”

“嗯。”

“好。”

几语,话题又结束了。两人继续走着,一袭儒衫,一袭剑白衣。

就这么走着,好似也有一种浪漫在其中。

只是有人偏偏要打破这一份难得的浪漫。

只见两人同时把头一偏,从两人中间去了一道破空之声。

何霁月出剑,却还转头与徐杰笑道:“刚才你还说用不上呢。”

徐杰也回之一笑:“霁月勿动,有个小姑娘与我玩闹呢。”

又有一道劲力破空而来,还有一声琴鸣脆响。

两人又是轻轻一躲,何霁月道:“你还认识那传说中制琴的雷氏?”

徐杰点点头:“一个小姑娘,叫雷老虎。”

何霁月闻言又笑:“雷老虎?还有姑娘家起得这般名字?”

叮叮咚咚大作,徐杰还有心情去说上一句:“秦王破阵乐!”

“有意思,小姑娘多小?”何霁月问道。

“很小,十岁出头。”

“十岁出头,那不小了。”何霁月答道。

“不小吗?”徐杰疑问一语。

“不小了。”何霁月答道。

徐杰往前一指,说道:“你看看,她在那呢,人还没琴高,小不小?”

何霁月其实已经看到了,还是一句:“不小。”

便听得不远咯咯的笑声:“文远哥哥,你听到了吗?这把琴,我制的。”

“听到了,好琴,绝世好琴。老虎妹妹当真厉害,竟能制出这般绝世好琴。”徐杰答道。

咯咯的笑声更是开心响亮,眨眼近前,那张不比雷老虎矮的琴,已然被双手捧到了徐杰面前,还有激动一语:“我特地为文远哥哥制的呢,制好了就送来了,送给你。”

徐杰接过琴,看着满脸是笑的雷老虎,盛情难却,盛情也不想却,接过在手,轻轻一拂:“好琴,当真好琴,不比九霄环佩差。老虎妹妹辛苦。”

雷老虎连连摆手:“不辛苦不辛苦,文远哥哥喜欢,开心得紧呢,文远哥哥快弹。”

徐杰尴尬一笑,左右看了看,说道:“回家弹。这大街上弹琴可不美。”

“嗯,回家弹。”小老虎答了一语,让开身前。

徐杰手中抱琴,往前走去,还转头与何霁月一语:“有趣吧?”

何霁月答:“有趣的小姑娘。”

此时的雷老虎,才真正注意了徐杰身边的何霁月,问了一语:“文远哥哥,这位姐姐是?”

“大江剑白衣。”何霁月自己答道。

雷老虎先是一惊,随后拍手说道:“哇!剑白衣,姐姐这名头当真好听呢,气势不凡,还与众不同,我也要一个这般的名号。文远哥哥,你快给我取一个这般的名号。”

徐杰挠挠头,说道:“巴州琴丫头,如何?”

“不好不好,文远哥哥,你认真取。你看看我给你的琴取的名,碧落,多么好,可用心了。你怎么给我取个这么难听的名号。”

徐杰闻言,脱口而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可是《长恨歌》里的这个碧落?可不好,说的是悲伤之事。”

雷老虎连忙解释道:“不是不是,不是什么杨贵妃长恨歌的,是碧波落石的意思。”

“哦,这么个碧落啊?那还不错。我当投桃报李。蜀天琴仙子,如何。”徐杰又道。

雷老虎想了想,嘟着嘴:“还是不好,蜀天琴仙子,还是差了点味道,大江剑白衣,这多么好。”

徐杰无奈,绞尽脑汁,值得尴尬说道:“待我想想。”

“嗯,文远哥哥好好想想。”

何霁月却笑道:“当真有趣。”

徐杰听得何霁月这一语,好似也觉得开心许多,一语:“快些走,回家弹琴给你们听。”

琴弹几曲,米粥在前,喝了一些,洗一把脸,换一身衣物。

徐杰起身,又往尚书省而去。那堆满的公文,容不得徐杰就这么花前月下懈怠着。

案牍之劳行,不知要失去多少。

汴京,依旧繁花似锦,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带来百万人一切的生活,带走一份养家糊口的报酬。

从西北而来的驼队,入城之后,交了商税,便往榷场而去。

只是驼队虽然往榷场而去,却还有十几人离了驼队,便也明白这些人并非是来汴京做生意的。

十几人背上都背着包裹,包裹奇形怪状,若是江湖人细看,必然知晓这些包裹里十有**都是兵刃。

领头一人开口:“好好打听着,看看如今这金殿卫里,还有多少先天,那些先天又都是什么货色。”

“圣主,就怕惹得一身骚气脱不去啊,金殿卫如那马蜂窝一般。”

“既然我等要入这中原来,必然要知己知彼,金殿卫如今也不比以往,早已没落,就算有一两个绝顶之人,脱身也是不难的,不需要瞻前顾后的。”

“是,属下多想了。”

“嗯,再往城外京畿禁军多打听一下,看看如今这些京畿的禁军操练如何,战力如何。打听好这些,才算真正知己知彼了。”

“属下明白。”

十几人就这么在人群中谈论的话语,人来人往,毫不在意。

胜过拓跋王的圣主,已然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

如今的摩诃,心思何其之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