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堂徐文远(4400)

诗与刀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堂徐文远(4400)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仲到了汴京,谢昉反倒成了大忙人。

谢昉作为媒人,所谓媒妁之约,媒指的是南方的媒人,妁指的是女方的媒人。所以一场婚事,本该有两个媒人。媒人扮演的角色,有时候就是谈判代表的意思,礼轻礼重,都在双方媒人的谈判中达成一致。这样也避免要成为亲人的双方因为利益之事尴尬。

但是这一回,都被谢昉一个人包办了。因为欧阳正并不在意礼节的轻重,徐仲也不在意钱财。

但是这个过程之中,徐杰也就不方便再到欧阳正的府上去了。

两家人与谢昉忙忙碌碌,却是这京城之中,知道徐杰要成亲的人,寥寥无几。连带梁伯庸开始的时候都不知道。

要说徐杰自己,既有一份憧憬,又有几分心烦意乱,总是想到一些人、一些事情。

这个婚事,其实也不是徐杰自己在做主,那自由恋爱结婚的想法,是徐杰与生俱来的,但是这门婚事,徐杰也并不十分排斥,这才是徐杰心中复杂的原因。

如果这门婚事徐杰心中真的不愿意,想要拒绝排斥的话,后续的影响,难以想象。

所以没有自己做主的徐杰,也是幸运的,因为至少徐杰与欧阳文沁两人,当真也能算是两情相悦。

若是真如这个时代的模式,徐杰从来没有见过深闺之中的欧阳文沁,然后欧阳正与徐仲就这样把婚事定了下来,那才是真正让徐杰为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还真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是后来礼教越来越严的原因之一。

徐杰如果真的不认识欧阳文沁,然后去拒绝这场婚事,也是一个悲剧。

一切就这么在被动之中发生了,徐杰还没有来得及认真考虑感情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认真考虑婚姻的事情,这一切就发生了。

朝会,许仕达等了两天的朝会,许仕达以往没有资格参与的朝会,但是这一次他却有机会参与了。

许仕达有资格参与这个朝会,还得感谢徐杰,也是因为徐杰回京了,朝会要议论的事情自然与徐杰这一趟边镇之行有关,所以也与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这些衙门都有关,刑狱刑罚之事,就是这三个衙门的差事。才有许仕达这个大理寺正参与朝会的机会。

显然许仕达两天前就知道自己能参与此次朝会,只是许仕达并不知道自己为何忽然有资格参与朝会了。

徐杰自然也有资格参与这一次朝会。徐杰准备了许多东西,口供物证之类,应有尽有。

大早,宫门还未打开之时,诸多官员已然络绎不绝而来。待得许仕达在人群之中看到徐杰之时,有些惊讶,惊讶徐杰一个六品官,是如何也有资格站在这宫门之外的。

不过许仕达也有些欣喜,徐杰来了正好,许仕达上书弹劾徐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一次更是直接到朝堂上当面弹劾,当面对质也是正好的事情。

许仕达看着徐杰,脸上有一种爽快的笑意。徐杰身边,空无一人,徐杰没有与任何人攀谈,也没有任何人上前去与徐杰攀谈。以官位品级而言,徐杰也没有资格站到欧阳正身后,欧阳正谢昉这般的人,更不会在这个场合回头来与徐杰攀谈,此时许仕达眼中的徐杰,显得何其落寞。

再看许仕达身边,十多个人上前来打招呼,虽然都是许仕达躬身行礼,但是许仕达这般的面子,与徐杰比起来,那就是天差地别。

昨夜的宴会,广阳王的面子,果然好用。昨夜一场酒宴,让许仕达忽然好似身价倍增,连带大理寺卿秦之栋见到他都会微笑点头示意一下。

这般比较一下,许仕达当真是那个官场红人的模样,冷冷清清的徐杰,差之甚远。

许仕达陡然有一种没有必要把徐杰放在眼里的心态,不论是功名高低,还是官职高低,亦或者是官场人脉,许仕达在这个时候,自信非常。许仕达还有其他自信,自信自己这般的人脉,稍后朝堂之上出言弹劾,必然是应者如云,定然教那徐杰吃不了兜着走。

许仕达越想越是心情舒畅,看得人群头前,许仕达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连忙迈步往前而去,今日这般参与朝会的机会,岂能不把握住?不说要如何拉拢关系,至少也要在那些相公面前混个脸熟。

所以许仕达快步往前而去,先到尚书左仆射朱廷长身前,躬身大拜一礼,口中恭敬说道:“下官大理寺正许仕达,拜见朱相公。”

朱廷长怀中抱着笏板,看了一眼许仕达,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马上有想起来了这人是谁,露出一个笑脸,点头答了一句:“新科状元许仕达,后生可畏,努力办差!”

“多谢朱相公教诲,下官一定兢兢业业,做好分内差事。”许仕达又是一礼。

朱廷长点点头,抬手示意了一下,轻声说道:“且到后面排好,宫门马上就打开了,不可再随意在人群中来去。”

许仕达听得朱廷长的语气,不是斥责,而是如长辈教导晚辈一般的口气,心中大喜,连忙又是一拜,恭敬一语:“下官不懂规矩,相公恕罪,这就回去。”

说完许仕达连忙转身回头,心中喜滋滋。这般露脸的意义可不小,朝廷官员何其多,若是能经常在朱廷长这般的人物面前露脸,让朱廷长心中记着这个名字,待得有什么官缺选人的时候,这就是先入为主的优势。

回过头来的许仕达,又去看了徐杰几眼,心中更是高兴,也知道徐杰必然把刚才的事情看在眼里,连带当朝左相都对许仕达青睐有加,许仕达此时觉得,徐杰必然是在羡慕嫉妒恨。

同考科举,同榜进士,人与人的区别,就是这么大。许仕达再也懒得回头去看徐杰了,留给徐杰的是一个洋洋得意的背影。

此时的徐杰,也是手持笏板,笏板是玉制的,上朝的大臣们都会拿一个笏板,笏板的作用其实就是记事本,上面记录着今天要禀报与商议是事情,条条列列,一一写好,待得朝堂之上,按部就班禀报,不敢有丝毫差错,特别是有关于数字的,比如田亩、赋税之类,更要详细写得清楚,若是当朝说错了,那就是失职。

徐杰手上的笏板虽然也是玉的,质地品相比起那些真正的高官差了许多,但是也被徐杰写得满满当当,证人之名,牵扯何人何事,都有简略记录,以免说话的时候说错了。

玉笏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次写满了,回头用水擦拭之后,就干干净净,下一次可以接着再写。

宫门大开,所有官员列队站好,鱼贯而入。

垂拱大殿,龙椅高座,徐杰走进了大殿之中,在末尾站好。这也是徐杰真正第一次参与朝会,上一次徐杰只能站在大殿之外。

龙座之上,硕大的烫金牌匾格外醒目,上书“仁德大隆”,从右至左。

所有列班站好,禁声,等候。

老皇帝夏乾慢慢而出,依旧手拿手帕,不时咳嗽两声,脚步缓慢虚浮,看起来就是病入膏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声,躬身拜下,若是庆典祭天之类,就该跪拜而下了。

老皇帝早已抬手,话音刚落,老皇帝开口说道:“都不需多礼了,万岁不了了,兴许明天就死了。”

老皇帝自顾自的说,也回头往龙椅上坐,这句话语,自然也没有人去接。唯有一旁的老太监接了一句:“陛下可不得说这般不吉利的话语。”

老皇帝笑了笑,扫视一番,开口问道:“李启明如何又没到?”

众人不答,自然也有人必须来答,便看一个枢密院的官员硬着头皮上前,躬身答道:“回禀陛下,李枢密近来重病缠身,已经下不得床榻了,臣多番去见,只见李枢密一日比一日消瘦,每日连稀粥都喝不进了,怕是……”

老皇帝笑颜更甚:“怕是什么?”

“陛下,是大夫所言,李枢密怕是时日无多了。”

老皇帝笑意一止,问了一句:“你觉得是朕要先死,还是李启明会先死?”

那人连忙往地下一跪,开口说道:“陛下乃天子之尊,有龙气护佑,灾病岂能近身!陛下当仁德大隆,贵寿无极!”

老皇帝好似听得极为开心,又问一语:“按照你的意思,李启明是要先死?”

这一语,问得这人心中一慌,刚才那一番话,是有人交代他这么说的,此时皇帝发问,他也不敢乱答,想了想,皱眉低头说道:“陛下,李枢密乃朝廷栋梁,臣之所想,也希望李枢密能身体康泰,再为朝廷效力。”

老皇帝知道这人为难,也懒得与他再多说,抬头一语:“何人有事,快快奏来。”

场面上有稍许沉默,官场等级森严,沉默是为了等上官先说,上官不说,下面的官员才会再说,所以些许的沉默,是正常的。

便是欧阳正也在等,等得头前的朱廷长与刘汜、吴仲书等人都不出来了,欧阳正此时方才会出来。

欧阳正等候了小片刻,正欲往前一步开口。却听得身后一个年轻的声音:“启奏陛下,微臣有奏!”

老皇帝抬头去看,距离有些远,看不太真切,开口问道:“你是哪个衙门的?”

“回禀陛下,微臣乃是大理寺正许仕达。”

老皇帝点点头,显然是不太记得这个自己大笔一挥点出的状元了,手一抬:“何事要奏?”

许仕达好似也有些紧张,看了看自己的笏板,定了定心神,然后开口说道:“微臣有冤屈,微臣要弹劾城东缉事厂指挥使徐文远,弹劾他纵人行凶,指使下属殴打朝廷命官,人证物证皆有,事实清楚,还请陛下定夺。”

许仕达上书了几次,大概也以为老皇帝必然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说完事情之后,心中倒不那么紧张了,就等老皇帝说话。

老皇帝闻言,面无表情问道:“徐文远指使下属殴打了谁?”

许仕达被问得稍微有些诧异,连忙答道:“回禀陛下,徐文远指使下属殴打的正是微臣,微臣同僚几人,都可作证。还有许多同僚与上官,皆见过微臣伤痕累累的模样。还请陛下严惩徐文远这般目无法纪、殴打上官之辈。”

说完许仕达左右看了看,相熟之人不少,心中也安定不少,人证在,许仕达也就知道自己不必费那么多口舌,老皇帝必然也是公允的,这朝廷何曾发生过殴打上官的事情?当真是天怒人怨,这般的事情都不惩处,朝堂岂能还有威严在?

老皇帝还是面无表情问了一句:“徐文远可在?”

徐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站在中间过道之上,一礼:“臣在!”

“这个大理寺正许……仕达说你指使下属殴打于他,可曾有过此事?”老皇帝语气好似有些不耐烦。

徐杰转头看了一眼同在过道上的许仕达,然后答道:“回禀陛下,不曾有过此事!”

老皇帝点点头:“嗯,不曾有过就罢了,还有谁有事要奏?”

徐杰听得老皇帝之语,拿着笏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那许仕达,瞪大双眼,好似都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连忙抬头看了一眼老皇帝,又去看看左右之人,见得左右没有人出来帮自己说话,便又连忙想要开口再说。

此时头前的欧阳正,已然先开了口:“启奏陛下,臣有边镇州府舞弊大案要奏。”

老皇帝显然知道今日朝会要说的事情,抬手接道:“科举舞弊,历朝历代之大忌,动摇江山社稷之根本,此事当细细说清道明。”

“启奏陛下,此事经办之人乃是城东缉事厂指挥使徐文远,其中详细由他先说,定夺之事,臣等与陛下再来建言。”欧阳正开口说道,直接点名徐杰出来详说。虽然是个小小的事情,却也是欧阳正愿意看到徐杰在老皇帝面前多露脸,不为其他,只为让老皇帝知道自己这个弟子是何其的精明能干。

徐杰自然是有准备的,只是徐杰没有想到欧阳正会直接叫自己出来先说,徐杰本以为自己只是在欧阳正与谢昉之后做一些补充。但是既然要先说,徐杰自然也不会怯场,满朝文武当面,徐杰走到过道之上。

老皇帝竟然开口说道:“近前来,远远的听不真切。”

徐杰迈步往前而去,一直走到头前,走到朱廷长、刘汜等人身边。

后面的许仕达,看得这般事情,目瞪口呆,脑中短路了一般,如何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老皇帝对于徐杰殴打上官的事情理都不理?怎么徐杰忽然就到最头前去禀报什么事情了?

许仕达懵了许久,左右又去看身边同僚,又去看前面的大理寺卿秦之栋,看来看去,没有一个人与他对视,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听得头前徐杰发言,听得徐杰一个个军将的名字从口中说出,甚至还听得了大同总兵常凯的名字。

徐杰这般的禀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人人都在思索着这朝堂局势,思索的老皇帝的心思……

唯有许仕达,不断在原地左顾右盼,想与人问上几句,谈上几句,却又不敢在朝堂上无礼。纠结着弹劾徐文远的事情,稍后是不是再出来说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