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推波助澜,倒霉蛋(5800)

诗与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推波助澜,倒霉蛋(5800)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二瘦倒是把徐杰看准了,徐杰的威风没有抖成功,又被杨二瘦笑话了一番,面黑如水。

便也有察言观色的,比如徐虎,看得徐杰面黑如水,已然起身奔着那个大胡子而去,口中喝道:“我家少爷叫你过来,你却敢不听!”

大胡子见得一个壮硕少年提刀奔着自己而来,倒是也不惧,江湖汉子赌的就是狠厉,这大胡子也是刀口舔血的狠厉人物,知道此时的情况,对方越是人多势众,自己越要表现出一点厉害,说好话讨饶之类,并不是好选择。

所以大胡子也把长刀紧握在手,甚至先下手为强,徐虎还只是上前,大胡子已然动手。

未想这大胡子武艺当真不差,徐虎仓促之间挥刀接招,接招的一瞬间,徐虎身形止不住往后急退。这已然不是因为大胡子先手的原因了,而是大胡子真的比徐虎要高明不少。

这黑马贼,还真不可小觑。徐虎已然入了二流的境界,在江湖上已然可以称之为高手,却被如此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胡子得势不饶人,欺身而上,心中所想,并非简单把徐虎击退,更是要第二招把徐虎落败当场,如此才能震慑到人。大胡子话语也是不饶人,口中大喝:“粗疏拳脚,也敢在爷爷面前造次!”

徐虎方才看看止住身形,见得大胡子刀光又来,便也觉得自己丢了脸面,仓促提刀再去,再去的刀,竟然有了搏命的念头。

少年人受不得激,也受不得丢脸,少年命贱,也是这个道理,徐虎没有那些花花肠子,有的是从小到大被长辈的耳濡目染,有的是这一身血气方刚。

倒是一旁的徐牛提刀就起,打了儿子,来了老子,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徐虎的爹徐牛,可看不得自己的儿子在江湖上被人欺负。军汉徐牛,不懂那些教育儿子如何吃苦耐劳的大道理,因为吃苦耐劳这一类的品质,是这些乡下汉子骨子里就带着的,所以徐牛大概就懂得这般提刀就是干的道理,也不准备如何让自己的儿子在与人搏命中学会什么成长。

如此,倒也不需要徐虎如何搏命了,因为他爹的刀,比他到得快!

大胡子轻易击退了徐虎,面对徐虎的老爹,却是大惊失色,因为一招挡去,连手中的刀都差点脱手了。

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是说的眼前这般场面。

大胡子门户大开,徐虎已到,挥刀就砍,兵刃与骨头的摩擦之声,尖锐非常,便是徐杰都能清晰听到。

一柄长刀,就这么砍进了大胡子的肩膀之上。

“以多打少,算什么英雄好汉!”大胡子还真有几番江湖厮杀汉的秉性,受如此重伤落地,却没有一句哀嚎惨叫,反而先是出言来骂。骂完之后方才去看自己的伤口,伤口极深,砍裂了锁骨肩胛骨,若非这大胡子遇险之时知道如何求生躲避,只怕整个身体都要被劈成两半。

父子二人便也停手,回头看着徐杰,杀人与否,只等徐杰一句话语。

徐杰身前那个伤痕累累的年轻汉子,看得场面忽然如此变化,也回头来看徐杰,有感激,也有疑惑,疑惑的是面前这位公子哥为何要帮他出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是不相信的,那太行黑马贼,可不是随意能得罪的敌人。

徐杰见得这年轻汉子回过头来看自己,便开口问了一句:“少侠如何称呼?”

年轻汉子终于不再挣扎着要起来与人拼命了,而是抱拳拱手,连忙答道:“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吕梁云中寨韩五!不知公子是哪位贵人?”

徐杰却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又问:“黑衣马是个什么事物?”

徐杰问黑衣马是个什么事物,显然就是有了先入为主的观感。

韩五连忙答道:“公子有所不知,黑衣马,人称黑马贼,乃是太行山上的马贼。出关贩马的事情也干,劫掠百姓的事情也干,都是一帮吃人喝血的贼人。”

徐杰点点头,说道:“韩少侠,你且先走,帮我与曾寨主带个话,就说江南血刀堂,不日上门拜见。”

韩五闻言一愣,江南血刀堂,虽然不曾有过交道,但是江湖上的名头也是听过,知道这血刀堂乃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江湖势力,却也不知血刀堂与自己的山寨有何关系,稍稍有些疑惑,也有些担心。

江湖拜山门,可以是好事,更可能是坏事。好事倒是不说,坏事却多的是,比如山东有个剑白衣,拜一个山门,就灭一个山门。那些寻着名头上门比武的,也是数不胜数。

徐杰看出了韩五的疑惑担心,又笑了笑,说道:“韩少侠不必担心,老熟人,上门拜见只是叙叙旧。”

徐杰叫韩五带个口信回去,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年代上门拜见他人,不提前约一约,错过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遇上了才是惊喜。

少侠韩五听得徐杰话语,方才放下心来,点头说道:“在下必然把口信带到寨主当面!”

徐杰点点头,上下打量了一下韩五,知道韩五伤势不重,便道:“此番梁子,血刀堂帮你架了,你且先回去吧,一人在外,终归不安全。”

徐杰知道今日出手重伤了那个黑马贼的大胡子,这梁子可就不小了,这个韩五武艺一般,又是独自出门,还真不安全,兴许分分钟就给人抓去做了人质,所以吩咐这韩五先走,这般比较安全。

江湖就是这么一个江湖,江湖人刀口舔血,也从来不是说笑。

韩五闻言倒也不矫情,起身之后,龇牙咧嘴几下,忍了忍疼痛,再次抱拳拱手,说道:“大恩不言谢,公子放心,我云中寨向来恩怨分明,这梁子既然是由在下而起,云中寨必然不会让公子一人架了这番梁子。”

徐杰笑了笑,也点点头,心中想了许多。想着自己与那曾不爽到底算是什么关系,想着自己该如何在这北地建立起情报系统,该如何让曾不爽承自己的人情。

徐杰考虑了不少,徐杰知道自己与曾不爽实在算不得有什么深厚关系,就算曾不爽的女儿嫁给了董知今,对于徐杰与曾不爽来说,也算不得多么关系,兴许曾不爽还会有点不待见徐杰。

那么这关系该如何拉近?

徐杰想了许久,自然也有自己的手段。

韩五匆匆出了客栈,到得马厩寻了自己的马,翻身上马就走。

徐杰手轻轻一挥,口中狠厉一语:“杀了!”

徐虎提刀就去,还在不断往自己肩膀上倒着金疮药的大胡子,见得徐虎提刀而来,已然来不及为自己止血,以刀撑地,踉跄站起。口中大喊:“江南血刀堂,可知道这里是太原府地面?岂不闻我太行黑衣马,千骑呼啸而出,在这江湖上可不是任人欺辱的。你们若敢杀我,便是不死不休!教你血刀堂拿命来还!”

徐杰头前倒是没有要杀人的想法,却是此时已然起了这番想法。徐杰也不是没事杀人玩,徐杰更知道以这个大胡子的武艺,在那太行黑马贼中地位必然不低。

徐杰要的就是把这梁子架起来,不死不休倒是正好!

只因为徐杰今日是给别人架的梁子,徐杰要用云中寨,要与云中寨真正拉近关系。所以这仇当结大一点,最好是结到不死不休的局面,把云中寨也拉进来,徐杰也在其中。

如此两方有了个共同的敌人,如此才是交情,是同仇敌忾一起厮杀,还是共患危难携手同舟,都可。这样交情就深了。徐杰可不是江湖人物,徐杰是朝廷城东缉事厂指挥使!

徐杰想得如此深远,那这大胡子自然是保不住性命的。

一场只能算是小摩擦的冲突,若只是韩五被这大胡子马贼在这里挑弄取乐了一番,对于边镇大势力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来日寻到机会,再把黑马贼的谁人打回去就是,也算是解了气。这般的摩擦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大胡子也没有想杀韩五,韩五想杀大胡子,却也杀不了。这般的事情,一般而言,也发展不成大火拼,若是如此随意两个大势力就开始火拼,那这两个山寨,只怕早已是同归于尽的下场了。

但是今日的摩擦冲突,似乎硬生生被徐杰推波助澜成了大仇怨,徐杰还要加几把火,让它成为不死不休的局面。

徐虎毫不犹豫,徐牛冷眼旁观,重伤失血之人,在徐虎来去几番之后,已然命丧当场。

在场江湖人有几十,看得这般场面皆是目瞪口呆。

也有人互相轻声交谈:“江南血刀堂,着实狠厉啊!”

“嗯,不是猛龙不过江,这江湖当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徐杰有了自己一番成竹在胸的谋划,心情也是极好,开口大声笑道:“说得对,不是猛龙不过江,我江南血刀堂,就是这过江猛龙。今日杀这黑马贼之人,乃是江南血刀堂少主徐杰!诸位把这话语都传到江湖上去,我血刀堂,过了大江,过了黄河,今日到边镇来了!”

在场江湖人,大多是凶悍之辈,即便是大胡子,死到临头了也不曾说过一句软话。

徐杰如此豪气,便有人开口赞道:“徐少主好气魄!”

赞扬之声,来自江湖汉子们对于徐杰这般做派的佩服。却也不代表这人真的就对徐杰有什么好观感。

所以那开口之人又道:“徐少主气魄如此,叫人佩服,就是这夜路,当要小心了!”

这就是人的乡土观念了,又有几人愿意看到过江猛龙真的得势?

倒是徐杰把这句话当做善意的提醒来听,笑着左右挥手,说道:“吃饭吃饭,诸位都吃饭!”

连带那掌柜的也不怕事,派了个缩头缩脑的小厮上前,结结巴巴说得一语:“徐……徐……少主,江湖有规矩的……打赢了要赔东西。”

这般的江湖规矩,徐杰倒是第一次听说,打赢了要赔钱?稍微一想,也是有点道理,打输的常常要丢命,打赢的得了脸面,出了风头,心情也好,赔钱也就比较合理。

徐杰看着这个缩头缩脑的小厮,不过十一二岁模样,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尸体,说道:“你且去翻那马贼身上有没有钱,如果翻到了钱,多的算是你清理尸体的赏钱。若是没有,再来寻我。”

小厮闻言点点头,还真去翻起了尸体,倒也并不害怕血腥。

并州城,就是太原府的治所之地,如太原这种边镇之地,与南方相比而言,乡间的读书人不多。读书人主要都集中在城市里,有钱人家,也多聚集在城池里居住,因为城池里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南方没有这种安全的需求,甚至北方之地也没有,但是边镇不同,积累了一些家业,如何也要搬到城里居住,即便是不举家搬迁,也会在城里置办宅子。不说那预料不到的战火之事,就说这绿林的盗匪,也要防一防。相比而言,穷人倒是安全一点,越是富人,越会被那些盗匪盯上。

城里鲜少有真正杀人越货的盗匪,小偷小摸之辈倒是不少,因为边镇城池,通常都驻扎大军,大军就是威慑。

第二日下午,徐杰入了并州城,入城的徐杰却只带了几个人,要喝酒吃肉的杨三胖,伺候洗漱的云书桓,徐虎徐牛父子。其他人都留在了城外,避免大队人马入城带来许多麻烦。

调查案件,也不宜大张旗鼓。

并州城其实也是大城池,边镇两大军事重镇,也是两大后勤基地,另一个是燕京城,也是一东一西。

五代十国之时,燕京曾被室韦人占领过一段时间,燕京这个京字,就是室韦人曾经把这里定为南京,战国之燕国曾经定都于此,称之为燕都,后来才有京的称呼。

若是还要追溯,这里被称为京的历史还有其他,唐安史之乱,也就是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作乱,史思明在这里自称燕帝,这里也被短暂称过燕京。

燕京,就是后世的北京。后世北京与南京的称呼,都源于一个如今这个世界不存在的朝代,明朝。明朝朱元璋本是定都于江南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江宁府,江宁府的名称最早来自五代十国之南唐,这里也是南唐的京城。江宁府自然就有了京城之称,江宁还有一个古称为金陵。

后来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起兵赶走了已经继位的朱元璋之孙朱允炆,朱棣登基,却回到了自己原本当燕王时候的地盘,定都于燕京,如此明朝就有了两个首都,也就是两个京城,一南一北,北京与南京。

并州城之所以能有几分繁华,也是因为地势的原因,太原本身就是一个小盆地,几山夹住的地方,盆地并不大,长不过三百里左右,宽不过七八十里的样子。就是这么一片小小的盆地,也是周遭难得一见的较为平坦的地方,比较适合农耕。才有了这太原府,才有了这并州城。太原的这个原字,就是说的这个狭长的小平原。

也因为如此,太原府才成了战略要冲,几千年草原游牧若想南下,太原就是重要的通道之一。

并州城,就把守在这个狭长平原的北方关口,也是一个狭窄的关口,两山相夹。出得这个关口往北,还有大名鼎鼎的雁门关,再出雁门关,过朔州就是草原了,边镇大同在东。

徐杰走在太原城中,有些千头万绪,这案件该如何着手,实在是个难题,往东北就是大同,太原与大同,其实并不近,五百里有余。这就是为何这些边镇防守困难的原因所在,大同到燕京,又是六七百里。

如此的边镇,当年室韦人寻大同而攻,太原来救几百里,燕京来救也是几百里,还不说地势复杂,道路难行。即便是邻近宣府来救,也是四百里以上。

可见救援之难,也可见长城的作用之大。进攻方永远拥有主动权,防守方永远是千难万险。

“少爷,我们在这街上闲逛,如何调查得到案子?”徐虎开口问道,这一趟来的目的他知晓,也有点敏而好学的意思。

徐杰也在思考,想来想去,抬头一看,不远一处高门头,上书“文渊楼”三个大字,不用多说,又是文人墨客娱乐之地。

徐杰想了想,微微一笑,倒是有了定计策,伸手一指:“走,虎子,去那里!”

徐虎抬头便也看见了文渊楼,问道:“少爷,我们不查案子了?”

“查,如何不查,那里就是查案子的地方。”徐杰已然起步。

却是身后的云书桓面色一垮,喃喃一语:“听曲就听曲,非要说是查案子。”

徐杰回头看了一眼,还笑道:“云小子,你这性子当改一改了!你也就是碰上了我这么善良的少爷,若是旁人,早就将你发卖了。”

云书桓没好气回了一句:“什么性子要改?”

“什么性子?说你吃醋的性子!”徐杰调笑道。

说女人吃醋,也是有典故的。典故来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名相房玄龄,当朝宰相房玄龄有一悍妻,善于妒忌。唐朝风气也比较开放,李世民见房玄龄就这么一个老婆,就想给房玄龄娶几个貌美小妾,如此也是皇恩浩荡。

房玄龄家的悍妻自然不允,房玄龄也没办法,只有不娶。李世民问了一番之后,房玄龄才说出这惧内的事情,李世民倒是有心,要给房玄龄解决此事,便把房夫人叫到面前,言语劝说一番,房夫人是如何也不允,甚至说“除非我死了,不然这老房是如何也不能纳妾”。

李世民也火起,便叫人端来毒酒,说道:“要么就同意房玄龄纳妾,要么就把毒酒喝下去。”

谁知道房夫人拿起毒酒就喝。毒酒自然不是毒酒,而是醋,李世民也不可能真的把功臣的老婆毒死。也就有吃醋一说。

徐杰调笑之语,听得云书桓鼻头一皱,随后才轻声接了一语:“谁吃醋了?”

兴许云书桓知道自己没有吃醋的资格,说这句话语,其实也有一些心虚。徐杰要娶妻,这是云书桓心中知道的,徐杰的妻子,也不可能是自己。云书桓也不是没有见过欧阳文沁,在欧阳文沁面前,云书桓从来都不曾表达过一点醋意,甚至常常不自觉拿自己与欧阳文沁去比较。

但是云书桓终归还是个女人,终归也有一颗女人心,云书桓吃过江湖儿女何霁月的醋,对于此时徐杰不务正业去逛青楼也看不过眼。但是徐杰调笑之语,云书桓却又有莫名的心虚。

徐杰听得云书桓之语,只是笑了笑,只是觉得有趣,丝毫也不知云书桓内心所想。

不过徐杰来这个文渊楼,倒还真不是为了听曲。

进得楼内,安坐之后,徐杰眼神也丝毫不在那台上的清倌人身上,并非那清倌人长得不美,有道是扬州瘦马,大同婆姨。瘦马之意,就是自小买回来调教的女子,扬州女子最为柔美,所以闻名。大同的婆姨是另外一种风采,也有一种比较摧残人的训练方法,叫作“坐瓮”,便不详说。大同与太原,风气相仿。

那台前的清倌人,着实不差,山西之地的女子,自古有名,与江南女子各有千秋。

徐杰不看那清倌人,看的却是满场的文人,眼神都在陆陆续续进来的那些客官身上。

案子的开始,就在今日了,就看这些今日来寻欢作乐的客官,谁是哪个倒霉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