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二百零八章 奏对与刀,说客方兴(5400)

诗与刀 第二百零八章 奏对与刀,说客方兴(5400)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皇帝夏乾有些激动,徐杰点头便答:“陛下,让人自愿入毂之法不难。”

“快快道来!”夏乾是有些激动,夏乾的激动,主要来自一个事情,在于若是徐杰真有那把刀悬在文武百官头上的方法,这皇家的权利,也将更进一步。

只要是皇帝,没有人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权利进步。自古皇帝,看起来是权利中心,其实并非真的就是完全的权利中心。从周分列国,到外戚之汉、王莽之汉、三国之汉,再到司马得魏而晋,到后来唐之藩镇。皇帝从来没有真正完全成为权利中心。

即便是到得如今夏家天下,士大夫强势的时候,皇帝百事难为,勋贵强势的时候,又感觉龙椅岌岌可危。

夏乾太想要一柄能悬在所有文武官员头上的刀了。

徐杰已然开口:“陛下,如御史台以笔监察天下者,不如以刀监察天下来得直接。陛下需要一把掌控在手的刀,那么就建立一个新衙门,由陛下直接掌控的新衙门,衙门里皆是拿刀的,如此监察天下,诏狱在后,大刑在前,生杀予夺,一言而决。”

徐杰没有说得十分明白,但是夏乾已然明白了。徐杰所言为何?明之锦衣卫也!或者说是明之厂卫也。

夏乾闻言却有顾虑,顾虑这文武百官可不傻,可会同意夏乾做这件事情?可会让这个衙门真的成立?可会真的促成此事?若是没有各地支持,没有官员配合,此事岂能做成?不过又是一个空壳而已。

这件事情朱元璋凭借自己一人的意愿能做成,那是因为朱元璋乃开国皇帝。夏乾想凭借自己一人的意愿做成,那是不可能的。

“徐文远,此事难成,满朝文武,岂会有人被朝廷监察?岂会有人让自己陷入险境?”夏乾一边说,还一边看着徐杰,兴许夏乾更喜欢徐杰能把这个问题解决。

徐杰果然没有让夏乾失望,开口说道:“陛下,以往兴许难成,而今却不然。勋贵崛起十几年,朝中隐隐已有武重文轻之感,枢密院使虽为文官,却早已被架空,多年不管事。如今的枢密院,早已是勋贵之人结党所在。枢密院要多少钱,无人敢问,枢密院要多少粮,便是官员俸禄发不出,也无人敢拖。

枢密院要谁升官,谁就升官。枢密院要做什么,从来无人敢当面反对。学生更听过一些传闻,但凡哪里地方衙门敢与枢密院作对,哪里便会起大贼,还无人去剿,各地主官,怕担罪责,多是对枢密院唯唯诺诺。此事只怕早已让许多人天怒人怨,只是敢怒不敢言。但凡陛下决心治理军务,以治理军务成立新衙门监察天下,朝中文官,必然应者如云。如此便是名正言顺,待得监察之事在京城与各地铺开,监察各地驻军之事其一,往后监察各地衙门,也当名正言顺。”

徐杰这番话语,说白了就是只要文官支持这个拿刀监察天下的衙门,只要衙门第一步建立起来,往后监察的文官头上,也就是顺理成章。监察文武,也就是监察天下。

夏乾听得激动不已,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徐杰说破之后,一切变得更简单。以监察军队为名义,让文官支持辅助建立这么个监察天下的系统。系统完成之后,到底监察谁,就由不得这些文官说三道四了。

夏乾已然在徐杰面前踱起了步子。

徐杰说这番话语的时候,并不紧张。不知为何说完之后,反倒有些紧张起来。厂卫之事,徐杰明白,这是一柄双刃剑。

厂卫可以是监察天下的机关,厂卫也可以是皇帝实施血腥的手段,甚至可以是皇帝做那些龌龊之事的利器。

徐杰出这一招,也有私心。私心就是希望这个老皇帝在临死之前真的能把勋贵打压下去,甚至想看到李启明人头落地。私心之后,却也有一些担心。厂卫关乎一心,就是皇帝之心。

皇帝这种制度,本身就是有很大的缺陷的。皇帝也是人,这个人贤良的时候,万事好说,国家富强兴盛。但是这个人若是愚钝不堪的时候,后果不堪设想,若是愚钝不堪的皇帝手中若还有一柄随心所欲的刀,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此时徐杰,也想不得那么多。此时的徐杰,就想要李启明一败涂地。在皇帝面前说兵事改革之事,也是这个原因。

徐杰兴许与夏锐是一类人。夏锐从不表露出对于皇位的觊觎,徐杰也从没有表露过自己心中想做的事情。徐杰要李启明人头落地,与家人没有说过,与谢昉没有说过,甚至与欧阳正也没有说过。就算解冰多番示好,徐杰也是谨小慎微。

徐杰要李启明死,这是早已生定的想法。

徐杰已然管不了那么多,管不得厂卫是什么双刃剑,徐杰只要李启明死,也只关心自己活着的几十年,死后之事,管得他洪水滔天。

夏乾踱步许久,慢慢收了步伐,回到了书案之后,开口问了一句:“徐文远,你说说此事当从何开始?”

徐杰早已腹稿,开口答道:“陛下,此事当从三省几位相公开始,几位相公若是支持陛下,诸事皆易。”

徐杰相信夏乾有这点能力,徐杰也相信那些文官丞相们,也乐见老皇帝拿勋贵开刀。这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这就是阳谋。

老皇帝点点头,拿起书案上的布巾擦了擦口中吐出来的痰,问道:“人手该从何处调拨?”

老皇帝夏乾已然问到了实际操作层面了,徐杰毫不思索答道:“主官者,当是在朝堂毫无瓜葛之人,此人必然要有大决心大毅力,属官可从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个衙门抽调一些多年未升迁者。拿刀之人,金殿卫,金吾卫,皆可抽调,甚至江湖之人,也可招揽。抽调之人,皆选官场无瓜葛跟脚者。比如昭武校尉方兴,此人家眷尽失,又有血海深仇,正是可用之人,此人手下还有几百精干士卒,更是可用。各地派遣之法,情报搜集系统,有待慢慢组建加强,以江湖人物为主,可成此事。”

老皇帝听得慢慢点头,也慢慢去看徐杰,却是并不说话。

徐杰说完,抬头看了一眼老皇帝,立马又低下了头,直视皇帝乃是大不敬。徐杰等着皇帝回话。

老皇帝夏乾忽然笑了笑,开口问道:“徐文远,听闻你家在江湖上有泼天的势力?”

徐杰闻言一惊,惊的是皇帝怎么知道自己家世出身,却又立马平静了下来,头前这位可是皇帝,岂能查不到徐杰的家世出身?

皇帝此问之意,徐杰揣度了片刻,没有答案。唯有硬着头皮答一句:“陛下圣明,学生家中长辈正是江南血刀堂之人。也请陛下明察,学生家中长辈,也是昔日大战之中忠心耿耿之士。学生父辈兄弟四人,战死有三,残疾其一。学生父亲更是战死沙场之忠烈,父亲战死之时,学生还在那襁褓之中。”

老皇帝点了点头,答道:“朕知你满门忠烈,回去备考吧,今日所谈,不可对第三人多说一语,便是欧阳正也不可泄露分毫。”

“谨遵圣谕!”徐杰答话,该说的话都说完,慢慢退步从御书房门口而出。

御书房内的老皇帝夏乾,微微抬手,捏成拳头,轻轻砸在书案之上,想了片刻,对这空气开口说道:“卫九!”

一人不知从何处瞬间到得老皇帝面前,拱手躬身:“卑职在!”

“跟着他!朕要他所以的记录,所见之人,所言之语,不可遗漏分毫。”老皇帝说完这一语,已然起身。

“遵命!”话音还在,这个卫九已然消失而去。卫九之名,显然就是一个代号而已,这个代号,必然就是金殿卫。

徐杰出得皇城,忽然感觉有些寒冷,原来是衣服之内的汗水凉了,被风一吹便感觉一阵寒冷,稍稍运了些内力,便也无妨。

欧阳正、谢昉,谁又能想到徐杰见皇帝,竟然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语,出得这么一番计谋。

徐杰再去见欧阳正与谢昉,终归是没有和盘托出今日面圣之语。

待得见过两人,匆匆回到家中,家中却有一人等候多时。

正是昭武校尉方兴,这让徐杰有些意外,方兴也带了一份不轻的礼物上门来见,上门来,看似还是来感谢徐杰救命之恩的。

两人寒暄几句,方兴再次表达了一番感激之情,徐杰自然也谦虚几语,两人厅中落座。

徐杰便开口笑问道:“方校尉多在军营之中上值,如何就知道在下入京了呢?”

徐杰有些疑惑,疑惑的是自己昨日进的京城,方兴今天下午就上家来拜会了,这个事情不在意的话,倒也无所谓,在意起来不免有些奇怪。禁军军营多在城外,唯有金吾卫在城内,方兴大概也不可能派人在徐杰家门口盯梢,徐杰也还没有时间去主动联系方兴,方兴这么快就上门来了,徐杰今日神经一直在紧绷的状态,自然要疑惑一问。

方兴闻言,犹豫了一下,答道:“徐公子,在下也不隐瞒。乃是有人与我报信,说徐公子昨日回京了。”

徐杰已然又问:“方校尉也不过入京两三月时间,已然有了这般消息灵通的朋友了。不知是何人给方校尉报的信?”

方兴面色有些心虚,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拿起茶杯先饮了一口,然后咬了咬牙,开口说道:“徐公子,在下来此,也还有一事,虽然是旁人托付,也是在下自己想与徐公子说的事情,还请徐公子恕罪。”

徐杰闻言摆摆手,答道:“方校尉但说无妨,能做的自然不在话下。”

徐杰也有些奇怪了,这方兴不过入京三个月不满,就有别人托付他办事,还叫他来找徐杰办事,徐杰便也想弄清楚这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方兴放下茶杯,终于直白开口:“再请徐公子恕罪,托付在下来的乃是摘星楼的解大家。头前解大家寻到了在下,深入交流了一番,其中之事,解大家说公子必然明了。此来是解大家请在下来当个说客,想请徐公子念及大局,报仇雪恨不在话下。”

徐杰倒是听懂了,拿起茶杯也喝了一口。这个解冰,实在是厉害啊,无所不用其极。仇恨在身的方兴,与李通仇深似海,李通的义父李启明,显然是方兴看不惯的人。解冰立马便上门拉拢,不想这解冰还真做成了,方兴还真上了解冰的船。解冰还利用方兴当说客,想来说服在解冰面前装傻充愣的徐杰。

徐杰收了笑意,问道:“那解冰是如何拉拢你的?”

方兴倒也没有想到徐杰会问这个问题,双手在身前搓了一下,一脸心虚答道:“徐公子,那解大家说,若是广阳王登基,李枢密权柄更甚,当放不过在下。在下也觉得此言有理。”

徐杰点点头,答道:“嗯,此言是有理。可还说了其他?”

方兴有些不安,双手更是揉搓不止,点头又答:“解大家说,只要广阳王登基不成,便是万事大吉。”

徐杰又点头:“嗯,此言也有理。”

方兴听得徐杰连说两句“有理”,一脸期盼看着徐杰,等着徐杰再说,等着徐杰的答案。

徐杰没有给出什么答案。

这让方兴有些着急了,开口问道:“不知徐公子有何想法,还请徐公子提点一二。”

徐杰看着方兴这个勇武的汉子,忽然开口一语:“方校尉可有从龙之心?”

方兴闻言一愣,下意识摇了摇头:“徐公子,在下并无什么从龙立功之心,只想能自保余生,广阳王若是登基,在下必然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在下方才觉得解大家所言有理。也是因为在下……在下幼子尚在人间,多了一点念想,若是哪里有思虑得不周到之处,还请徐公子提点。”

方兴已然感受到了徐杰态度有些奇怪,所以更想听听徐杰的想法。若是放在之前,方兴颇有点万念俱灰的想法,可是当方兴知道自己五岁的幼子被扔进水井里卡住,逃过了一劫的时候,父子相见,方兴已然一心求生了。

徐杰听得方兴幼子尚在人间,忽然也有一种感动,也能理解了这个勇武汉子的求生**。方才开口说道:“你一个昭武校尉,麾下不过几百人马,参与不了任何事情,李启明之事,也不是你能操心的。只需回营里好好操练士卒即可,那些夺嫡之事,更不是你有资格参与的。解冰之辈,你当远离之。”

徐杰总觉得解冰这个女人危险,解冰的危险不在于其他,就在于这个女人一心要报仇,飞蛾扑火都在所不惜。这就很危险了,有时候飞蛾扑火是会有连锁反应的,解冰太过一意孤行,太过报仇心切。如此给人的感觉就是鲁莽幼稚,成不了大事。

徐杰却非如此,徐杰要做的是隐藏自己,把自己藏在暗地里,等待一击致命。所以徐杰必然不能参与到解冰的事情里面,更不能被解冰连累。

从方兴口中听到广阳王不能登基之事,徐杰心中更是多想,想着解冰身后还有谁?是不是也在夺嫡之事里面,是夏锐?夏锐似乎与解冰并不相熟,甚至夏锐见到解冰的诗都是徐杰给的。

那是?吴王夏翰?

徐杰懒得多想,只想撇开关系。

方兴闻言,更有些不安,开口说道:“徐公子,若那广阳王真的登基了,不仅是在下性命难保,只怕那李启明也不会放过徐公子。”

这句话说得也有道理,却是徐杰反问了一句:“这句话可是解冰教你说的?”

方兴下意识点了点头。

方兴似乎也不是那么有智慧之人,若是方兴有几分大智慧,当初也不会让一家老小落到这般境地,也不会被李通玩弄于鼓掌之间,李通都要派人来捉拿他问罪了,他还有那么一丝侥幸,侥幸李通会与他和平解决那件事情。

便听徐杰说道:“方校尉,解冰可还与你说了什么?有没有说什么王爷登基的事情?”

徐杰这一语,便是试探了。既然说到了广阳王不能登基,那总有个能登基的。徐杰已然前后联系了许多在想这个问题。

方兴面色一变,略微有些吃惊,也有些尴尬,点点头答道:“徐公子料事如神,解大家与在下提过一语吴王。”

果然不出徐杰所料,徐杰却问一语:“李启明要杀我,吴王也要杀我。方校尉,你说我如何是好?”

方兴以为徐杰说笑,忙答:“徐公子说笑了,吴王为何要杀你?”

“吴王若是当真要杀我呢?”徐杰面色严正非常,哪里还有丝毫玩笑。

方兴瞪大着眼睛,双手捏了捏,微微扬了扬头,答道:“徐公子恩同再造,大不了在下为公子抵上一命。”

徐杰摆摆手,开口道:“方校尉言重了,李启明杀不了我,吴王也杀不了我,倒是不需要方校尉抵命。方校尉只需听我一语即可,万万莫要参与解冰之事,那些夺嫡之事,非你一个校尉有资格参与的,到时候落得个满门抄斩,便是万事皆休。言尽于此!”

方兴终于知道自己想得太过简单了,慢慢站起身来,看着徐杰,忽然拱手一礼,说道:“还请公子提点安排,在下都照公子吩咐的做便是。”

显然方兴心中还是有一个定夺的。解冰与徐杰比起来,且不说徐杰在河北杀人救过他,就说徐杰在朝堂之上不卑不亢的话语,为方兴洗脱了冤屈。就这份气度,也不如一个青楼花魁能比。

徐杰对于这些朝堂纷争,岂能不必解冰一个花魁看得清?

方兴担忧的是自己束手无策,便想徐杰能有个出谋划策,能有个安排。

徐杰没有什么能安排的,唯有开口说道:“你回军营里等着就是,想来不需多时,朝廷当有你新差事,差事做好了,不说保命,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徐杰说这话,是有自信的。就是徐杰今日与皇帝那一番奏对,这方兴必然有大机缘。

方兴听得此语,少了满脸的担忧,一礼而下。兴许方兴心中还有担忧,却也不在面上表露了。

徐杰已然起身叫人备酒菜。徐杰也当有自己的一番谋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