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放浪形骸的匹夫风范(四千八百字大章)

徐杰的喧哗,愤怒的人有许多,却是那老皇帝夏乾似乎并不十分愤怒,而是盯着欧阳正看了看之后,开口道:“叫徐文远进来!”

夏乾一语,自然有许多人惊讶不已,徐文远何许人也?京城里的年轻士子文人自然是多有耳闻,但是在场百官大多并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偶尔听过也并没有在意。倒是李启明却是想起来徐文远是谁了,也在往欧阳正看去。

欧阳正听得徐杰喧哗,本还有些担心,也在想着说些什么为徐杰开脱一下罪责,听得老皇帝之语后,惊讶之下,也放心不少。

“宣徐……”一旁的老太监刚才还是盛怒非常,似乎并没有记住这个名字。

老皇帝夏乾不耐烦瞟了一眼身旁的老太监:“徐文远!”

老太监连连躬身几次,以表歉意,开口又喊:“宣徐文远觐见。”

徐杰走了进来,在文武百官疑惑的眼神之中一直走到头前,身边有两人,一个是并未见过的李通,李通站着。还有一个就是跪伏在地的方兴。

“学生徐文远,拜见陛下。”

“有话快说,殿外喧哗,成何体统!”夏乾开口,也表达了一些责怪的意思。

“陛下恕罪,学生听得殿内争执不下,心中思虑几番,想了一些办法,希望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徐杰作揖站直,刚才殿内的争执之语,徐杰听得清楚,却总觉得欧阳正与谢昉没有说到点子上,都在口舌之争上,徐杰忍不住就想进来帮两人说上一番话语。

“快讲。”夏乾心情似乎不太好。

徐杰便也不再多言其他,直白说道:“陛下明鉴,学生在外听闻李总兵说方校尉贪墨军饷,致使麾下士卒生活艰难、天怒人怨,个个面黄肌瘦。所以才要捉拿二人治罪。宣府虽为边镇,也不过一千多里之遥,快马来去一个月内就能返回。而今宣府战事已平,陛下有金殿卫之心腹,大理寺也有衙差,各个衙门皆有衙差,不若把李总兵与方校尉一并收押,各衙门与金殿卫皆派快马同去宣府,一个月后再来定夺此事,想来也比在朝堂上各执一词来得简单。”

夏乾闻言点了点头,又问一句:“此法公允,徐文远,你还有要说的吗?”

徐杰闻言想了想,又道:“学生还想直言一语。”

夏乾袖笼一抬。

徐杰随即再道:“陛下,学生所想,方校尉之语更值得相信,若是真想如李总兵所言,方校尉麾下士卒皆是面黄肌瘦天怒人怨,李总兵几万大军,缘何一个多月方才能打破城池?方校尉又岂能有命突围而出?那永兴城能在十数倍大军面前坚持月余,方校尉能在万军从中突围而出,如此岂不是说明了方校尉在麾下士卒心中的地位?贪墨士卒之粮饷,致使天怒人怨之语,岂不可笑至极?”

夏乾闻言露出了一个难以察觉的微笑,却又并不直接定夺,而是开口问道:“朱卿以为如何?”

朱廷长,一个花甲老臣,尚书省左仆射。头前一直沉默,此时听得皇帝问话,终于开口答道:“陛下,臣以为此时扑所迷离,有待各方调查。”

有些时候,真假并非那么难辨,何况徐杰都把话语说得这么直白了。只是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压根就不愿意参与这些争夺之事,胜负输赢对他们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

夏乾却也点点头,又问道:“吴卿以为如何?”

吴仲书闻言左右看了看,手持笏板上前答道:“陛下,臣以为李总兵所言极为可信,但是方校尉所言也有几分真诚可信,所以徐文远之法倒是颇为可行,乃公允之策,各衙门一起派人往宣府走一趟,当水落石出。如此不偏不倚,最后定夺方能服众。”

李启明面色难看至极,盯着徐杰看了几眼,似乎想记住这个毛头小子的模样。也主动开口说道:“启奏陛下,方兴乃戴罪之身,收押入狱合乎情理。李通并非戴罪之身,也收押入狱,只怕有些不妥。”

李启明清楚许多事情,也知道即便派人走一趟宣府,事情也并非真的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前提是李通要是自由之身,能够安排许多事情。毕竟宣府多是李通的心腹,李通只要是自由的,弥补的手段并非没有。

徐杰闻言,已然不顾所谓礼仪,开口回道:“李枢密此言差矣,学生以为此事水落石出之前,何人有罪何人无罪,还不能妄下结论,两人皆有可能是那罪人,要说戴罪之身,两人应该皆是戴罪之身,皆应该入狱收押,以防后患。身正不怕影子斜,入狱一个月,只要能洗清冤屈,真相大白,有何不可?”

李启明听得徐杰一通说,怒而呵道:“徐文远,你是什么身份,岂有资格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陛下未问你话语,岂敢随意开口胡言乱语?可还有上下尊卑,可还有礼义廉耻?”

徐杰是莽撞了,就连一声冤屈的方兴,皇帝不问话语,他也是跪在地上不敢多言,徐杰进得这大殿,却是自顾自侃侃而谈,实在有失礼仪。

夏乾似乎也生气了,起身大手一挥:“徐文远,滚出去。”

徐杰叹了口气,倒是又在皇帝面前“滚”了一回,“滚”到门口,便听得夏乾开口说道:“收押二人入大理寺大牢,派人去宣府。退朝!”

走到门口的徐杰,已然面带笑意。大理寺,就是朝廷最高审理衙门,就如最高法院是一个道理。把两人关押在大理寺,而不是刑部,不过也是为了所谓公允。

李启明还想再说,却见夏乾已经转身而走。李启明忽然觉得有些意外,不知道哪里有些不对劲。又抬头看了看高台上空无一人的龙椅,忽然明白过来,好像是这皇帝似乎有些不对劲。

在一旁站着的李通,有些慌乱起来,看得左右,直接走进李启明身前,开口说道:“干爹……李枢密,救我。”

李启明并不答话,只是压了压手臂,转身往外而出。

方兴却是直接爬了几步,转身对这欧阳正与谢昉磕了个头,不言不语。

欧阳正与谢昉点了点头,并不交谈,直往大殿之外走去。却是也有许多人往这二人暗自打量起来,朝堂局势微妙的变化,这些人自然是心知肚明。一个刑部尚书,一个御史中丞,这两人看来是同进退了。众人也知道该有些动作。

一道而回,欧阳正在马车上看着徐杰,看了许久之后,忽然笑道:“文远,你倒是有老夫当年之风范,老夫没有看错人。”

徐杰微微一笑:“匹夫风范?”

欧阳正抬手打在徐杰的头上,却也笑道:“凭白你也敢来编排老夫了,着实该打。”

徐杰连忙笑着解释道:“唐雎所言匹夫之怒也,老师好比就是魏之唐雎,面对始皇而不惧,依旧能据理力争,名留千古。”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匹夫一怒,伏尸二人,天下缟素。出自《战国策》,乃说魏臣唐雎出使秦国见亲王嬴政的事情。

欧阳正闻言摆摆手道:“文远这个马屁不好,魏亡于秦矣。唐雎匹夫之怒,又能如何?”

徐杰笑道:“只说士之怒也,是为风骨之典范。老师也当名留千古。”

欧阳正并不再说,只道:“晚间一起用饭,浅酌几杯。”

徐杰点头。

不想欧阳正又道:“那位成锐,往后当少往来,礼节之下,当保持距离,为人臣子,万不该参与宫闱之事,此非自保,而是本分。”

徐杰听得一愣,想解释一句,却是又不知如何解释,唯有又点点头,答道:“君子之交淡如水。”

欧阳正看了一眼徐杰:“君子立身处世,行得正坐得直,即便有争夺,当也是傲世而立,李启明之辈,陛下自有定夺。至于立储克继之事,万不得参与分毫。此乃忠!”

徐杰还是点头。

“老夫过得几日要搬进内城宅邸,临走之前,与你一番话语,当铭记在心。”欧阳正没有教徐杰多少诗词典籍,教的是身在政治旋涡中的道理。

欧阳正所言,自然有欧阳正的道理,而且还是大道理。要想在朝堂之上长盛不衰,从来不是阿谀奉承。不论是新皇帝还是老皇帝,一般而言,都有几分聪慧,也并非真的就是傻子。

能长盛不衰的臣子,其实往往还真是那些朋而不党之人,就像那江湖独行客。皇帝但凡有些智慧,懂一些平衡之道,明白一些政治道理。提拔的往往也是那些看起来没有势力纠缠之人,就如刚刚登基的夏乾,重用的不是那些先皇留下来的老臣,重用的不是那些在朝中已然权势滔天之人,而是重用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欧阳正,也就是这个道理。

此乃御下之道,也是政治平衡之道。

徐杰知道欧阳正这一番话语的苦心,参与夺嫡,本身就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胜了不一定有多么大的好处,并非真的从龙之功就能一步登天,还多的是那些自以为有功而不得善终之人,帝王心术,岂可小瞧?若是败了,那就是永世不得翻身,十有**命都要丢。

徐杰与欧阳正都是没有既得利益之人,完全没有必要去冒风险。这些风险是有既得利益要守护的人冒的,是那些想着一步登天之人冒的。

其实徐杰此时并没有参与夺嫡之心,却又不知从何解释,听到这里,唯有点头再道:“老师所言极是,学生当铭记在心。”

到得家中,酒宴摆好。

欧阳正,徐杰,欧阳文峰,徐仲,四人入席。

正欲开席,侧门走进来一人,正是那黑瘦的少年。

欧阳正见得欧阳文沁走了进来,眉头一皱,转身说道:“你进来作甚,还不快快回房去。”

欧阳文沁脚步停在了半道,低头想说话语,却是又没有说出口。

场面忽然有些尴尬,待得欧阳正转头之后,看了一眼徐杰,却是又道:“且过来入席,马上搬家了,寄住在文远这里两个月,也当感谢一番,今日当是家宴,下不为例。”

徐杰听得欧阳正的话语,忽然想起了欧阳文峰往日说过的事情,说欧阳正打欧阳文峰这个儿子从不心疼,却是对欧阳文沁连重话都没有一句。这般看来,显然确有其事,欧阳文沁似乎也有些“恃宠而骄”,一个大家闺秀,竟然敢出来参与男人的酒宴。欧阳正呵斥一句,竟然也还应允下来了。

欧阳文沁面色一喜,几步上前,坐了欧阳文峰身边。

徐杰看着欧阳文沁,口中与欧阳正说道:“老师何必如此客气,老师能住此处,乃是学生的荣幸。”

欧阳正笑了笑道:“文远啊,你就别跟老夫嘴甜了,这一套谢昉喜欢,老夫可不喜欢。住了你的宅子,自然是叨扰,也要感谢一番。”

徐杰看着欧阳正的笑脸,喜不喜欢,不是嘴说的,欧阳正的笑意就是答案。口中又道:“老师谆谆教导,学生毕生受用无穷,感激不尽,哪里还有叨扰一说,老师多住才好。”

欧阳文峰见缝插针,开口说道:“父亲,不若让孩儿与文远同住吧。文远身上多是优点,孩儿当在文远身上多学学,近朱者赤,孩儿一定学个模样出来,将来也当有些出息。”

欧阳文峰就是想脱离管制,跟徐杰一起住,借口也好找,从此离了欧阳正,天高任鸟飞。是夜不归宿,还是饮酒作乐,当真就自由了。

欧阳正还真皱眉在想,眼神在徐杰与欧阳文峰身上来回打量,似乎真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

不料欧阳文沁却是开口说道:“父亲,万万不可,徐文远可不是什么好人,文峰跟着他住,必然每日花天酒地,哪里还会读书进学,将来怕是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欧阳文沁心中所想,话语只说出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没有了欧阳文峰在身边,想再见徐杰,怕就是难了,连出门都难。欧阳文峰才是徐杰与欧阳文沁的中间人。有了欧阳文峰在家,欧阳文沁才能时不时与徐杰见上一面。若是欧阳文峰与徐杰住一起去了,那这两人自顾自潇洒,哪里还想得起深闺之中还有个欧阳文沁。

这就是欧阳文沁出言拆台真正的理由。

欧阳文峰一直关注着欧阳正的态度,哪里料到自己的亲姐姐竟然会拆台。

“姐姐,文远向来洁身自好,我二人相交,多是读书进学之事,何曾有过花天酒地,姐姐万不可在父亲面前胡说。”欧阳文峰连忙解释道。

一旁的欧阳正似乎也想清楚了,摆摆手道:“文峰,你比不得文远聪慧,自然要多读书方才能中考,文远可以多玩乐,也可以练武。你却要多多读书,同住之事就罢了。读书闲暇之时与文远出门走走即可。要知智慧有高低,智慧不足,勤奋来补,你可懂得?”

欧阳文峰的好事,就这么成了泡影,欧阳文峰幽怨地看了看自己的姐姐,又幽怨地看了看自己的父亲,撇着嘴道:“天下哪里有这么说自己儿子的父亲。”

欧阳文沁听得欧阳正之语,似乎也松了一口气,说道:“父亲言之有理,智慧不足,还不勤奋,还要学人出门花天酒地,将来当在路边织席贩履之辈。”

徐杰两次听得花天酒地之言,也听得欧阳文沁说自己不是好人,唯有苦笑摇头,欧阳正当面,都不知道如何解释。

倒是欧阳正并不十分在意,竟然开口说道:“文远啊,年少当风流,倒是无妨。但是酒色伤身,也当节制一些。”

徐杰愁眉苦脸,连连点头:“老师教导得是。”

欧阳文沁见得徐杰窘样,似乎觉得出了气一般,咯咯一笑,又道:“父亲,此子可不是年少风流,而是放浪形骸。”

欧阳正听得欧阳文沁好似告状一般,忽然觉得有些奇怪,看了看欧阳文沁,又看了看徐杰,也笑了出来,拍了拍徐杰的肩膀,笑道:“嗯,当不得放浪形骸!”

徐杰更窘,就差说一句“我还是处男”了。只是这般话语自然说不出口,唯有再道:“老师所言极是,学生当洁身自好。”

欧阳正心情好像忽然好了起来,抬杯酒饮,饮完之后方才示意几番,口中笑道:“都喝都喝。”

徐仲抬杯,看得这三个年轻人刚才一番事情,也是哈哈大笑。兴许徐仲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若是说姻缘之事,这桩姻缘,徐仲是极为满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