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十三章 以诗为刀

诗与刀 第十三章 以诗为刀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杰与云书桓两人瞪大的眼睛看着这位畅快恣意的汉子,一手拄拐保持平衡,一手长刀唯余刀光。

单腿发力,便能直上三丈之高。

徐杰忽然有一种错觉,谁说武艺不能超凡脱俗?今日徐仲,已然超凡脱俗!

再看徐仲,高处而落,并不站直,而是俯地而去,刀光贴地急飞,口中铿锵有语:“三手,浅草没马蹄!”

“再来,繁星点点虚实不定,四手,绿柳白沙堤。”

“天寒红叶稀,去芜存菁,化繁为简,此乃一击必杀!”

“空翠湿人衣,刀光笼罩,以快为准,唯快不破。”

“水压云脚低,此乃泰山压顶,以水云一色,避无可避。”

“如意方支颐,此乃一手变招,大架有招,随心无势。”

“淡淡水生陂,此乃偏锋,细无声时偏锋起!”

“新燕啄春泥,对招刺杀之法,出其不意,蜻蜓点水,波澜也起,必奏奇效。”

徐仲身形忽然一止,空中的树叶与尘土还在弥漫,却是徐仲已然问问站立当场,拄拐收刀。

两人看得目瞪口呆,再看徐杰与云书桓,已然目瞪口呆。今日才是眼界,这份武艺,真正超出了徐杰对于武艺的预期。徐杰最初以为,武艺就是那降龙十八掌之类,后来失望了,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今日再看,这刀光劲道,这份威势,又再一次出乎了徐杰原以为的预料。

也是练到今日,两人方才有资格学着一手绝技。

徐杰没有看够,远远没有看够,口中急道:“二叔二叔,怎么就收手了?”

“这十手先练熟,往后之招,便是要以这十手为基础。就如那宿鸟归飞急,就需要绿柳白沙堤与水压云脚低为基础。最后一招归期未有期,更是一招而出,必斩头颅落地,一刀出鞘,一往无前,军阵戾气之法,若是前面十七手不成,此招便更不能成。”徐仲面不红心不跳,慢慢解释道。

徐杰唯有连连点头,也感叹一句:“二叔,这招式之命,句句来自诗中,还句句押韵,又贴合招式之战意。董前辈,不同凡响之人也。”

徐仲也猜到了徐杰能知道这招式名称的小心思,笑了笑道:“二叔少年时候没有读过书,学的诗就都在这里了,便也是董队头教导之下,如今方才能勉强能写书信,计些数目。当真感激不尽。”

徐杰已然等不及了,又是开口忙道:“二叔快来教,怎么个平地随风起!”

徐仲看得徐秀才这猴急的模样,倒是心满意足起来,往前走得几步,微微撩起带鞘的饮血刀,从下往上在空中撩过一个漂亮的圆弧,已然开始教导两人习练十八手。

老兵不死,唯有凋零。

徐家镇一百多号老军汉,不论是军中的武艺,还是这董大力教的武艺,大多都是血腥厮杀的精锐汉子。

徐仲其实不能称大哥,毕竟徐仲排行老二。而今皆称徐仲为大哥,其实也是这些老军汉在回乡之时,共同祭拜祖先立下了几番誓言。誓言内容不外乎精诚团结,共养老弱之类。

徐老八,其实也并不是真的行八,只是活人里行八。这十八手的绝技,也并非就徐仲能耍,徐老八也能耍。

军阵在前,堡寨之内,弟兄们生死不知,这武艺哪里还有私藏的道理。大敌当前,便是巴不得人人都能以一当百。

这武艺,便也是在徐仲兄弟四人自己还没有练熟的时候,在那大敌当前之时,徐家镇的汉子们大多都在奋力去学。根骨悟性虽然有别,吐纳靠根骨,刀法学习靠悟性。高深招式也靠内力来支持。

虽然军汉们良莠不齐,但是这十八手,大多也能耍几下,耍得一两招的有,耍得圆满的也有。

徐老八就是除了徐仲之外,唯一一个还能把十八手耍圆满的。其余能耍上十几招是也有好几个,能耍七八招的也不少。

不论能耍几招十八手,这些老军汉尸山血海里走出来,便是个个能拼命。

其实这些老军汉,当年大多也都在徐家四兄弟麾下当兵,还有一手绝技,便是人人精通。便是那弯弓搭箭的射术,不论弓弩,皆是信手拈来。也是当年斥候与先锋的必备技能。

而今十几年,不曾碰过强弓硬弩,也是因为朝廷明令禁止民间私藏强弓硬弩。但是拿些猎人软弓上山猎些野味,也是不在话下的。平日里聚在一起吃酒,肉食买得不多,主要都是山中猎来的,家中养的却大多拿去城里换了钱。

羊猪鸡鸭,肉质松散,城里人多买这些。麂子野兔锦鸡这种,其实卖不上羊猪的价钱,肉质太硬,难以料理,便是缺点。

这徐家镇,终归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乡下镇子。过日子也是勤俭持家的秉性,奢侈便是完全谈不上的。

真要说奢侈,也唯有徐杰一人相对而言奢侈一点。穿的衣服,吃的东西,用的笔墨纸张,还都会讲究一点。便也是徐仲不想徐杰在城里上学被人看不起,受人不待见。

其实虽然只是这些小东西,稍微讲究一下,当真也是花费不少,绸缎衣服,上好的宣纸,甚至还有一支狼毫笔,哪里能便宜。便是一个上好的歙县出产的歙砚,便是几十两银子。若是再配一个徽州墨条,便又是几十两银子。县城一处偏僻一点的小院落,也不过这一砚一墨的价钱。

但是徐仲就是舍得。甚至心中也念想着,以后去了郡城上学,那花费更是不少,人情往来,水酒诗会,钱就更成了一个数字。便是置办一身好行头,也是价值不菲。

这才是徐仲口中所说要在河道里讨生活的原因,就是那“为下人”!

穷读书,富习武。其实是很没有道理。多听寒门士子的故事,便以为寒门就是穷人,大谬矣。

“寒门”之寒是其一,是比较富家子弟而言。寒门之门,才是重要的。门乃门第,门第就不是小家小户农汉穷人的意思。

真正的穷人,哪里能读得起书?束脩,便是给老师的拜师礼。出不起适当的束脩之礼,拿什么求学?

书,多来自耗时耗力的人工抄写。一本书就价格不菲,买不起书,还读什么书?

笔墨纸砚,样样是钱,最差的也不是底层百姓在土地里刨食能负担得起的。还不说大多数连土地都没有,只能做租田地做佃农的人家。

只要家中有书的,还能读书的,再没落的人家,再寒门,再穷。也不是底层百姓所能比的,卖祖宗留下来的书都能养活自己。若是连书都卖完了,那就再也称不上寒门了。没有书,哪里的门?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连赶考的盘缠都没有,还谈什么寒门士子逆袭。

便是那些有钱人家愿意投资一些有才之人,愿意拿钱来资助别人赶考的。也不会去资助那些连家里祖宗留下来的书都卖完之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