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少爷,夜深了

诗与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少爷,夜深了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杰怒目:“高将军立此大功,何以还落得这般下场?这朝廷,这世道,还有没有点公平正义?”

欧阳正面色凄惨悲凉:“高破虏,大罪三条,第一条是身为主将却临阵溃逃,弃守大同坚城而苟且偷生。第二条,抗旨不遵,大军还未过应州之时,陛下圣旨到怀仁命高破虏带兵出城来汇合,决战室韦,高破虏反而回信陛下,献坚守城池堡寨之策,不遵圣旨。第三条,克扣军饷,对麾下士卒区别对待,致使麾下士气低落,作战不利。”

徐杰闻言想了想,开口答道:“老师,当真如此?”

欧阳正摆了摆手:“这三条大罪,看似如此,其中细节自然有差,何况高破虏帮李启明守住了应州城,不想后来还被李启明为了在陛下面前为自己脱罪,竟然反咬高破虏一口,把此战失误之处皆推到高破虏身上。八万室韦士气正高之时围攻大同,大同不过五千守军,高破虏不仅把消息及时传回了京城,还自己突围而出,已然就是幸运,到得怀仁还凑出了四千人马夜出救援,何错之有?至于那抗旨不准,更是可笑,如今看来,高破虏坚守之法,比那李启明决战之法不知高明了多少。至于那第三条,倒是确有其事,朝廷军饷到边镇,本是按照士卒数目分发,高破虏却私自做了更改,善战者多发,闲杂者少发。但也是激励士气之法,军中多是如此,抄家之时,高破虏全身家当也不过折价三千多两银子,那第三条罪名本还有一句贪墨军饷,后来抄完家,这一条就没有了。这天下吃空饷的军将,不知凡几,高破虏这般已然就是圣人了。此事前后审理了两年多,高破虏在牢里待了两年多,最后终究逃不得这一遭!人心凉薄啊。。。”

欧阳正说着说着,已然也激动了起来,手掌不时在桌面之上拍得“啪啪”作响。

徐杰听完这些事,胸口如被大石压住了一般,喘气都觉得困难。

金戈铁马,国运兴衰,这夏家天下,这满朝文物,这些政治倾轧,这些随风往事。。。

若是真当故事听,也就罢了,却是这故事里,还有许多小人物的悲剧,徐家就是这些小人物中的沧海一粟。

李启明,枢密院副使,好大的官!

夜已深,徐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徐仲,想着徐家四兄弟,想着徐家三百多军汉,在那堡寨之内,满眼望去皆是室韦健马,该是如何的绝望,又该在如何的求生!

兴许那个时候,这些军汉,也想不得那么多,而是一个个双目血红,嘶吼沙哑,厮杀不止,不问前路死活。或也想着身后皇帝陛下还有几十万大军,等上一等,再等上一等,再拼一番,再熬一刻。。。

临阵鏖战之时短暂做过军指挥使的徐仲,就是那高破虏麾下的士卒,本来驻守大同东段、长青城北的长城。在那里做夜不收的差事,也曾出长城与室韦人火并小战,也曾打马在草原上纵横飞奔。

大战结束,高破虏斩首抄家,高家男丁,死的死,充军的充军,女眷尽数发卖。

徐仲,一个还没有得到正式诰命文书的军指挥使,拿了一笔军功赏赐与三位兄弟的抚恤,落寞退伍归乡。还有那百十号徐家镇的老军汉,尽皆归乡,其中缘由,有没有为自家总兵冤屈鸣不平的念想?看着高破虏的下场,心若死灰,再也不愿在军中效死?

徐杰心中沉重,想得太多太多。

李启明,皇后之兄长,广阳王夏文之舅父,勋贵子弟领头之人,好大的势力!

归家的徐杰,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云书桓半夜而醒,只因梦中听得房外一个轻微的声响,披上衣服开门而出。

一个身影,在那院里来回踱步,月光明亮,却不见他抬头。

“少爷,夜深了。”

徐杰回头:“嗯,你且去睡。”

云书桓并未转身,而是往徐杰走了过去,开口问道:“少爷可是有心事?”

徐杰停住了脚步,看着云书桓,从床上起来的云书桓,头发只是稍微拢在身后,长发飘飘,月光洒在云书桓的面颊之上,白皙非常,还有那只披了件外衣的身姿,胸前微微的隆起。

这个女子,再也不似平日里看到的英姿飒爽模样。

这个女子,真的是个少女,比一般的少女高挑,比一般的少女有英气,此时好似又有平常女子的温柔。

徐杰看得片刻,微微抬头:“云小子,书桓可是你的真名?”

少女摇摇头:“小时候有个名字,叫淑婉。”

徐杰闻言浅笑:“淑静温婉,谁取的名字?”

“听说是母亲取的名字。”云书桓有些落寞。

“听说?”徐杰疑惑问道。

“嗯,听说!母亲在我记忆里,好似只有噩梦中的几个场景,场景里也只有满地血红中母亲无尽的哭喊。”云书桓闭着眼睛,似乎还想去回忆梦中母亲的模样,即便是噩梦,即便是血腥,云书桓也愿意去梦,愿意去回忆。因为若是这点噩梦都没有了,那云书桓就再也记不起母亲了。

也是这一直伴随云书桓的噩梦,让云书桓对于血腥,从未有过丝毫的害怕。

“你的仇人还在京城里?”徐杰问道。

云书桓点头。

“我要去京城,你去不去?”徐杰再问。

云书桓再点头。

徐杰必须去京城,去看看这天下的中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去看看那李启明到底是谁?

还要去看看皇帝何时会死,看看到底谁会登基称帝,一定不能是那吴王夏翰!

从那无忧无虑的徐家镇走出来的徐杰,好似一脚踩进了一个大漩涡之中,命中注定。

(ps:老祝在之前设计这段故事背景的时候,灵感其实来自明朝土木堡之变,只是那土木堡之变太过凄惨,老祝把过程与结局都改了一下。这也是老祝这本诗与刀为何在架空历史分类、而不是在武侠分类的原因。江湖与朝堂,这就是诗与刀。想来许多书友也知道土木堡之变,若是并不了解,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土木堡之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