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我靠乌鸦嘴拯救全家 > 第310章遗憾

我靠乌鸦嘴拯救全家 第310章遗憾

作者:米彩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市的动物园比较大,每个动物那停留一会儿。

转下来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因为没有准备,没有带相机来,没有拍照留念有点遗憾。

一行人在外面吃了饭,等回到家,天色也暗下来。

晚上林西西挨个给大家写了回信,谢过大家的祝福。

林老四第二天正好要去寄东西,他一块给寄了。

老家秋收了,林老四找人换了一些肉票,给老爹老娘邮寄回去。

又买了些这边的特产给吴组长邮回去。

从来了京市后,林老四也没和吴组长断了联系。

原先两个人就交好,现在林老四的三孩子两个考上了京大,一个年纪轻轻又考上军校,以后指定不差,吴组长也不想断了这条关系。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多个朋友多条路,以后人家孩子们出息,指不定有用到人家的地方。

吴组长不止热情的的帮林老四联系了运输队。

还给林老四介绍了一些现在给供销社供货渠道,这和林老四要开的特产店也不冲突。

只卖老家的特产产品属实少了点,太单一了,各产地的特产都上些,客源会更大。

林老四接受了吴组长的好意,人家拿自己当朋友,自己也不能太不知好歹,寄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

分产到户后,各家只干各家的活。

林老头林老太不算自留地,统共承包四亩地,不算多,但他们两人年纪大了,忙活这个,还要忙自留地,还是比较累的。

好在,林大姑让放假回来的宋启宋智回老家帮忙。

李平李安忙活完自家的,也听了爷奶的话过来给老两口帮忙。

有这四个小伙子干活,收起来倒是更快了,连带着自留地一块给收了,老两口倒没累那么狠,算是村里忙活完秋收比较早的人家。

也让村里不少人家羡慕林老头林老太摊了个好亲戚。

谁家秋收不忙啊,能在秋收去给帮忙的,那关系没得说,必须是极亲近的了。

林老头林老太比家里的三个儿子家秋收的还要利索,粮食入了仓,等等着回头和队里一起交公粮。

没那么忙了,也帮老儿子收起山货来。

李鹏那边也收着呢!

两个村子距离不远,但也不近,附近的人可以就近去把山货卖掉。

收的数量多了之后,李鹏架着牛车来林家村拉走,一起送到和运输车约好的地方。

林老四这边时刻准备着,场地已经收拾好。

今年的第一批山货运来后,林老四先每样带家里一些,家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吃,原先在家里的时候孩子们每年都上山去捡回来,放着冬天慢慢吃。

林西西根据后世吃到的各种炒货,给老爸提了些建议。

上次卖的那一小批的经验来谈,林老四觉得确实可行。像其中榛子,松子,栗子这些都可以卖炒制熟的,熟的比生的价钱高。

做完决定,林老四赶紧去购置炒货的工具。

只炒第一天,林老四两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炒制的时候得来回翻炒,以便炒熟的均匀。

忙完这头忙那头,一天下来忙的跟个陀螺样。

拖着沉重的身体,林老四陷入沉思,这可和小闺女原先给他描述的,坐在门口喝茶的特产店老板可丝毫不符。

这明明就是出力气的活,他都多少年没这么累过了。

以前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他会偷懒,除了秋收夏收的时候稍微多使点力气。

林西西看老爸的累这么狠,建议他花钱雇个人干,花点钱不假,能花钱的事这都不叫事。

林老四胳膊累的不想动,直接让小闺女给用红纸写上,明天他好贴到店门口,让别人知道这里招人干活。

他是一天也不想干了。

太累了,他真是一点儿苦头都不想吃。

李春杏这边也忙着呢,没空去给自家男人帮忙。

以前自家男人没活干,就在制衣店这边给她帮忙,现在他有事情要忙,自己快要忙不过来。

林西西也让自家妈妈招一个帮工。

先招着,有合适的直接录用,没有就慢慢寻呗。

两间店铺外面都贴上了招工启示。

一上午来问的还真不少。

林老四这边比较急,把找工作条件设置了一个关键点,尽量找个男人来,毕竟一直炒制算是个力气活,都是男人在一起也方便。

一上午来了有五个人,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别看林老四以前是个懒汉,但他看人有一套,最后相中那一位听力不太好,年纪有四十多岁,但瞧着有些沉默寡言,问一句说一句,不爱多说话,是个干活麻利的。

有了人帮忙,林老四就不一直喊累了,虽然还没到他坐那喝茶的地步,该干活还是要干活。

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呗!林老四觉得总有一天会实现。

对自己没信心,也得对孩子们有信心。

有空了,林西西和大哥二哥也会去给爸妈帮忙。

别的炒货可以提前炒出来,糖炒栗子每天炒出来几大锅,然后放在那,慢慢卖。

这附近市场上没有和林老四竞争的,只此一家,卖的非常快,尤其是周末的时候,学生放假,会更快。

林西西有时候去学校,会给宿舍的她们几个带一些。

她没说是自家炒的,王静静等人以为是林西西花钱买给她们吃的,尝过之后觉得很好吃,问了林西西是在哪买的。

林西西说了地方。

也不太远,在离学校最近的那条街上,属那条街上人流量大。

当时买铺子时也有考量,就是看中人流量。

王静静她们吃了一次,倒有些念念不忘。

好不容易等到有空,宿舍几人要去买书,顺便去林西西说的地方买糖炒栗子吃。

排着队,王静静用胳膊肘碰了下徐美妮,“你们看那个蒙着脸装糖炒栗子的小姑娘,是不是西西啊?尤其是那眼睛,那身高,我觉得特别像。”

徐美妮等人定睛一瞧,可不,不是她们家西西是谁。

等排到王静静她们,一行人就和林西西大眼对小眼。

林西西一把摘下口罩,和人打招呼,做吃食生卫生非常重要,她头发盘在脑后,戴上妈妈给做的口罩,瞧着就很干净。

“真的是你啊西西,你这是?”王静静几人惊讶的说。

她们宿舍都知道林西西的家庭条件不差,从她原先住宿舍时吃的用的穿的就能看出来。

像洗头,她们中间还有用人用肥皂,也有用从老家带来的皂荚,林西西还在宿舍住时就已经用上洗头膏,洗头膏不便宜呢!

除了柳婧婧夏天家庭情况好一些,剩下她们几个都差不多,差不多全指望学校的补贴过日子,家里还有别的兄弟姐妹,她们来上学已经很好了,父母不可能在花钱供日常花销,顶多给寄点老家的特产吃食。

一时间她们想了很多,像林西西的家庭情况应该是不用靠放假打工挣钱的吧?

难不成是林西西在亲戚家住着,在给亲戚家帮忙?

这也就说通了,虽然她们没有寄人篱下过,但住别人家,和自己家还是大不一样的,总归得有眼色些,手脚勤快些才行。

“给家里人帮忙。”林西西麻利的帮她们装了炒栗子,不打算要她们的钱,奈何她们几个都一脸心疼的硬把钱塞给她。

王静静等人一脸,看吧,她们猜对的表情。

林西西:?

后面又有客人来,把大哥叫来,她和室友们去旁边说几句话。

走到一边去,王静静拉着林西西,有点心疼,这个小姑娘是她们寝室年纪最小的,却是对她们最仗义的,每次学校放假她们去赶火车,她总是拉着她哥去送她们,让她们带着那么多行李也不至于狼狈。

“西西,你若是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和我们说。”

林西西听到她没头没脑的这句话,一时间有点愣了。

“我没有遇到困难啊,怎么会这么问?”

王静静等人还想怎么说,才不会让小姑娘的自尊心受伤。

李春杏正好出来,看到林西西和几个姑娘说话,上前问道:“西西,她们是?”

林西西笑说:“妈,她们是我学校的室友,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啊?西西这是你妈妈?你不是在亲戚家住吗?西西你妈妈什么时候来的?”王静静等人都有些理不清头绪了,这和她们想象的不一样,眼前的妇女瞧着挺显年轻的,竟然是林西西的妈妈。

林西西一听给忘了,刚开始她搬出来出和她们几个说的是住亲戚家,那不是当时她们宿舍的人还不熟么。

“我妈早就来了,你们还记得不,有次放假回来,我邀请你们去我家吃饭,我妈那时候就来了。

我大哥二哥还有我,我们仨都在京市,我爸我妈肯定也要来京市了。

这不是我爸妈在这做点糊口的小买卖。

我妈会做衣服,以后你们想做衣服,尽管找我妈。

我爸卖点山货啥的,走走走,你们既然来了,去我家吃点别的,我们那有好多好吃的。”林西西。

李春杏对孩子们的同学特别重视,以前在老家那会儿也这样,赶紧和闺女一起,把人领到店里面去。

王静静赶紧有礼貌的喊了声“阿姨”。那时候不去不是觉得林西西本来就寄人篱下,怕给她添麻烦。

其中当属王静静人年龄最大,她感觉自己和林西西的妈妈差不了多少岁,现在得管人家叫阿姨。

几个人看到李春杏放在案板上刚给人做好的的衣服,“阿姨手艺也太好了,比街上卖的衣服好看多了。”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小摊贩犹如雨后春笋,原先是卖吃食的多,现在多了好几家卖衣服的摊位,清一色的蝙蝠衫,喇叭裤。

流行的衣服,有喜欢的就有不喜欢的,李春杏做的衣服改良不少,轻微的蝙蝠衫样式更能遮住健硕的臂膀。

李春杏笑着赶紧去拿了些炒好的松子,榛子,山核桃,看她们买了炒栗子,就没拿栗子。

说了几句话,就去做自己的事。有她在,这些孩子们难免会拘谨。

等林老四忙完,林西西逮着空,又向他们介绍了自家老爸。

王静静等人服气了。

怪不得林西西和她俩哥哥长的都好看,原来是人家爸妈长的好看,基因好,没办法。

林西西的妈妈看着就比和她同龄的人要年轻好看,她爸爸也是,和许多不注重边幅胡子拉碴的人不一样,整个人打理的干干净净。

这样在看林西西长的漂亮那是理所应当,一点儿也不过分,人家家里就没有丑人啊!

王静静等人待了一会儿,就识趣的告辞了,毕竟人都很忙,她们哪能这么没眼色的拉着人说话。

林西西是想留她们吃饭的,奈何她们实在要走,也就没在挽留,把她们送到门口,目送着离开。

李春杏笑说:“西西原先的室友们人还都挺好的。”

林西西认同的点点头,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脾气,但相处起来大家愿意多迁就,就挺好的。

李春杏在月底的时候,也撑不住了,找了个人帮忙,她要做手套,头绳,再加上手艺传出去,来做衣服的也不少,忙不过来。

一般妇女同志多少都会些针线,她主招眼睛不花,能看清针线,手脚麻利,眼里有活的。

这个帮工姓乔,林西西兄妹三个都叫她乔姨,年纪比李春杏要大上两岁,瞧着比李春杏年纪要大上不少。

也是她家庭条件特殊,家里全靠她家里家外一把抓,操心的多,人也显老些。

乔姨男人以前在工厂上班,因工受伤,当时她十五岁的大儿子接了班,下面还有一儿一女,要上学要生活,她就靠着街道上分的手工活,和大儿子一起糊口。

现在有了李春杏帮工的这份工作,试用期每个月有二十块钱,三个月的试用期过后会涨工资。

这已经大大缓解她家庭的窘迫,原先靠着街道的手工活每个月可以挣个十块八块,孩子们放暑假的时候,有人帮忙会好点,能发到十几块。

现在每个月不用帮忙,就有二十块钱的收入。

乔姨干活非常认真,每天都比规定的时间要早来半个小时,把店门口打扫干净。

李春杏也觉得自己这个人请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