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迪迦的传说 > 第2137章 海底有蛇,其名为...

迪迦的传说 第2137章 海底有蛇,其名为...

作者:槭落枫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1 05:11:53 来源:小说旗

咕——

咕——

咕——

旗鱼的潜水艇‘缓慢’的前行着,虽然说最高速度八十节,比起防卫军时代的军舰要快太多了,但换算成生活中常用的时速,其实才一百四十八公里每小时,稍微好一点的汽车,在笔直的高速上,都能轻松跑到这个速度。

这也是为何,在紧急情况下,都是用飞机空运到预定海域再投放的原因,就是因为要是让潜水艇自己游过去,那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

至于说,在潜水艇上安装麦克斯动力系统以提高潜水艇的潜游速度。

还真有人这么提议过,并且还尝试了。

结果嘛...

从不管是超级胜利队的胜利潜艇还是说其他的潜水艇,依旧使用高纯度能源发动机,就能看出来,那次的尝试失败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彻底了。

原因很简单,水压!

深海的恐怖水压是常人所无法想象到的。

海底一万米的水压有多恐怖呢,根据百米一兆帕来计算,那是整整一百兆帕的压力,也就是一吨的重物,压在一平方厘米上面,如果换成人的话,那就是同时承受两千头大象。

海龙宫所处的六千米深海,那每一平方米都要承受六千吨的重压,海龙宫的总面积为一万平方米,相当于说要承受六千万吨的重量。

怎么说呢。

迪迦体重是四万四千吨,相当于说一千三四百个迪迦叠在一起,压在海龙宫上面。

由此就能知道为何tpc都走向宇宙,建造了数十个星际基地和宇宙空间站,却只有两个海底基地了。

因为在宇宙建基地,可比海底要容易的多,而在地底建基地则比它们两个还要简单的多。

如此巨大的海压,哪怕是海洋生物也难以生存,反正在下降到千米之下后,千叶诚就再没有看到成群结队的鱼了。

可现在倒好,雷达竟然发现了一个至少千米长的巨型生物。

这...

就很不可思议。

哪怕是怪兽,这么庞大也超标了吧。

这不是说不能长这么大,毕竟比这更大的怪兽千叶诚也不是没有见过,但问题是在这么深的海底,体积越大,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这么庞大的身体,想要在海底活动,可不是一般的难啊。

千叶诚在看着外面,虽然隔着厚厚的舱壁,还有每平方厘米都能能够承受万吨压力的耐压屏障,但在将光汇聚到双目之上后,纵然海底漆黑一片,但一切都在千叶诚的眼中一览无余。

而潜水艇上的声呐、雷达、红外...等探测器全开,对着海底进行全方位的探测和扫描,一座座山脉的3d模型,在屏幕上逐渐的构建出来,与数据库中的海底地形图进行着比对,看哪里是否出现偏差,那就必然存在问题,毕竟除非是大的地质活动,否则海底地形就和陆上山脉一样,不会出现大的变化的。

这是防卫军时代,寻找坐底潜艇的最有效办法,用来搜寻怪兽更加的有效,毕竟怪兽体积其实和潜艇差不多,还不如潜艇会藏,找起来比潜艇要简单的多。

可是大古驾驶着潜水艇,游来游去的转了好几圈,愣是找不到那个惊鸿一现的千米大怪兽。

“怎么可能呢?跑哪去了?”大古是百思不得其解,手握方向舵,操纵着潜水艇往更大的范围转,试图找到不知所踪的大怪兽。

那么大的一个怪兽,又不是条小鱼,怎么会找不到呢?

藏起来是不可能的,海底地形和数据库里一样,这么大的体积,不管卧在那都是非常的显眼,绝对会立刻发现;至于说远遁,倒是有可能,但这么大体积,游动起来的动静绝不会小,很远就能发现才对。

可是不管是海底地形扫描,还是声呐,都没有任何的发现,那么大一个怪兽,就这么海底蒸发了,属实是非常的不可思议。

“会不会是雷达故障呢?”

虽然心存疑虑,但貌似只剩下这一个解释了。

“嗯...”

千叶诚沉吟片刻,道:“先去海龙宫吧。”

奥特之眼也没有任何的发现,一路上看到的海底山脉,连绵不绝,比起陆地更加的壮观和险峻。

至于说怪兽为何不见了,要么的确是雷达故障,要么就是藏起来了。

至于说藏哪了?

这高山深谷的,藏个万儿八千的妖怪简直不要太容易。

“明白!”

大古这才慢慢转动方向舵,控制着潜水艇向着海龙宫的方向游去。

带着满身强力光柱、照亮四面八方的潜水艇,缓缓的调转方向,向着远方而去。

渐行渐远,光亮也逐渐的暗淡,直至彻底的消失,让海底重归已持续了亿万年的黑暗与寂静。

好一会后,黑漆漆的一片中,突然间出现了一抹红光,彤彤如血,在黑暗中缓慢的移动着,就像是在探测似的左右转动着,前后左右的转了一圈后才又消失不见。

而这个时候,潜水艇已抵达了海龙宫,从图纸上标注的鱼雷口进入,外层闸门关闭,然后开始抽水。

也就是科技先进,有着‘黑科技’的耐压屏障,能够让艇内保持和陆地一样的气压,所以不用考虑压力差的问题。

否则的话,哪怕建起了海底基地,光是进出海底基地,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反复的升压和降压,这速度还不能快,否则的话,潜水病分分钟找上门,甚至会因气压的快速改变而来个内爆。

但‘tpc科技’就不必考虑这个问题了,迅速的把水抽干,接着内舱门开启,履带车托运着潜水艇进入到内层机库。

在内舱门关闭时,潜水艇也放置到了停机位上,千叶诚和大古收拾了一下,就打开门下去了。

刚开门就看到正咧着嘴笑的飞鸟,很是开心的迎了上来:“队长、副队长,你们终于来了。”

千叶诚上下看了看飞鸟,红光满面的,连手臂都不用吊着了,只是腕部还缠着绷带,养的不错啊。

“这地方看来很合你的意啊。”

“嘻嘻!”

飞鸟在笑,他可是玩爽了,天天看海底不说,还学会了驾驶潜水艇,甚至昨天还单独驾驶潜水艇出去游玩了一圈,好好的观赏了一番海底景观。

这时,左手拄着拐杖、穿着代表高级干部的蓝色制服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很热情的伸出了右手,道:“您好啊,千叶队长,很高兴您能来,我代表特里顿J2全体职员欢迎您的到来。”

“您好,藤仓主任,我很荣幸能来特里顿J2。”

千叶诚也赶紧伸手,握住了特里顿J2的主管特里顿J2主任的右手。

这位虽然腿脚不便,但能力还是很强的,当初就是他以一己之力,推动着特里顿J2的建设,正是因为他拖条瘸腿,东奔西走,拐杖都磨短一大截,说服了不知道多少人,才能够在那个混乱的时期,耗资巨大的建造了特里顿J2。

旁边站着的是幸田敏行,他和藤仓是同学,曾一同在tpc进修研究生,虽然一个主修宇宙学,一个主修海洋学,但因橄榄球而结缘,对彼此实力的认同,使得他们迅速的成为了好友。

但成也橄榄球,败也橄榄球。

橄榄球赛是纯粹的身体对抗,考验的就是身体素质,才能成为tpc学校的赛事,但身体对抗,总是避免不了意外。

藤仓就成了那个倒霉的意外,在一次比赛中,伤到了腿,并且非常的严重,几乎无法发力,也就意味着终生无法离开拐杖。

这对梦想驾驶着潜水艇,去往海底的藤仓来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毕竟哪怕后勤,一个瘸子也难以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基本就是纯养个闲人。

可是藤仓却没有绝望和自暴自弃,依旧很乐观的努力着,完成了学业不说,还攻读了第二学位,用比其他双腿健全的人更大、更多的努力,成为了海洋学的专家,并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很大的认同。

正是因为自身的优秀,才能让他的说法,获得极大的认同,才有了特里顿J2,并成为了这座重要的海底基地的负责人。

一路上,藤仓很热情的介绍着这座海底基地,尤其是自建成以来取得的成果,人类在过去对海洋的所有研究成果,加起来都比不过特里顿J2的零头。

“您也知道,R海域是太平洋,甚至说全球海洋中,最为特殊的一处,上百条洋流汇聚于此,就像是洋流枢纽一样,不管在哪里倾倒入海洋,最终都能在这里监测到,也因此这里曾堆积了海量的垃圾。”

随着藤仓的话语,他们也来到了展示厅,也就百米左右,但却摆放着大量的图画和影像以及展品。

其中就是海底垃圾堆积的影像及治理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底垃圾已清理了百分之九十五,曾经密密麻麻的垃圾海,如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三两点。

“近期会再来一次大拉网,将这些垃圾也清理掉,这一片海域就会彻底干净了。”

藤仓面带笑容的说着,这是tpc环境治理的一大功绩,人类在弥补过去的错误,努力的恢复自然。

“真是不错啊。”

千叶诚是亲眼见过这一片海域,曾经是多么的糟糕。

密密麻麻的垃圾,堆积成山,用肮脏都不足以形容这一片。

可如今呢,海水里已没什么垃圾了,前后之差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了。

大古听着看着,脑海里却浮现出一个问题,赶忙问道:“藤仓主任,洋流汇聚的话,那是不是说,如果在这里释放什么东西,也会被洋流带到全球各处呢?”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藤仓点了点头,道:“不过暂未有相关的实验,毕竟海洋太大了,除非大规模的释放标试剂,否则会被稀释到根本检测不出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古想到了那条在雷达上惊鸿一现的千米大怪兽,当时的位置就是这附近。

看大古这样子,藤仓开口问道:“真角副队长,您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嗯!”大古点了点头,将来时遇到的情况讲述了一遍,然后说了自己的猜测。

“千米长的怪兽?”

不管是藤仓,还是幸田、飞鸟,都被这夸张的尺寸给吓了一大跳。

一千米唉,竖起来都有三百多层楼高了,比目前最高的?哈利法塔还要高一百来米呢。

这可不是一般的高,而是非常的高了。

“只是出现了一瞬间就消失了,雷达都来不及探测出具体身形,后来我在那一带反复的寻找过,但没有任何的发现,都怀疑是不是雷达故障了。”大古苦笑道,他其实自己也不太确定,原本都没打算现在说的,而是想检修下雷达,但刚刚想到这个可能,就忍不住问了。

藤仓并没有不当一回事的一笑而过,而是皱起了眉头,做出了思索状,随后说道:“其实海底山脉的规模,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庞大,陆地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总长度是一万五千公里左右,但大西洋中脊的长度却有一万六千公里。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海岭、火山海岭和断裂海岭,虽在规模上比不过大西洋,但也是非常宏伟的,尤其是这附近,有着多处的链状山脉和断裂海岭,它们的总长度加起来超过了两万公里。

我们用声呐和雷达结合的方式,探测出十三座海底山岭的内部,存在着空洞,近期正准备进行深入研究。”

“难不成这些山是有隧道相连的?那只怪兽就是通过这些隧道出没?”大古当即脑洞大开的想象起来。

“这个...”藤仓犹豫了下,道:“尚需进行验证,不过我个人认为,山体内的空洞,很大可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存在时间也不会短,目前的猜测是有可能是火山熔岩通道,因为在这附近发现了死火山。”

“这样的话,怪兽就是钻进洞里了,才没有被发现。”飞鸟恍然大悟的说着。

“可是能够容纳这么大怪兽,洞口也不会小吧,”幸田敏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道:“潜水艇的设备,也应该能够发现才对。”

“按理说应该是能够发现洞口的,但实则没有任何的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