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慑使臣

侯门纪事 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慑使臣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当着人把自己心思说出来的人,让女儿们已经定下去太子府中的人重舞信心。

纷纷地骂着这个人:“回家去照照你女儿的模样,包你不敢当着我们大言不惭。”

乱声中,张大学士愁眉不展,一直到今天他是孤军奋战。还有一个最应该出来和他并肩的人,到现在没有动作。

柳至!

柳侍郎。

难道你也不想守祖宗手里的旧规矩?难道你不管太子殿下了吗?

张大学士举荐的人里面,有一个是柳家的姑娘。柳至当时接到话说好好好,打发人当晚往张大学士家里送了一块拿得出手,张大学士也接受不担心的玉壁,说白些,就是不太名贵,只值些银子罢了。

但第二天一早,天还黑着呢,柳至又打发人懊丧着脸,把张家的门拍响。

上房不能直接进去,来的人在院子里隔窗回话。

“姑娘病了,”

“什么病?”

“半夜里全身起热,嘴里说着胡话,一动也不能动。”

“赶紧请太医啊。”张大学士一着急,披衣走到窗户前面。

“章太医宫里当值,请不出来。请了别的医生,吃下三服药也不醒。她母亲往各处寺庙打门去烧香去了,我家老爷让我来回话。”

自那天开始,这柳姑娘就没有好过。第一天见神见鬼,嚷着天灵灵地灵灵。第二天裹被子说发汗。第三天…。柳家乌烟瘴气的,道士也来作法,和尚也来念经,太医们一个接一个的请,成天门人川流不息,也没有见好。

后来都传谣言,就是柳丞相附身,柳至又带着家人给他烧纸钱,借机不去衙门也不出门,张大学士主动去找他共抗袁训――哪怕你跟忠毅侯恢复兄弟情,张大学士也有把握,祖宗手里的旧规矩,你柳至敢跟忠毅侯一样说不守吗?

第一天,柳至出迎搓着手满面焦急:“恕我不能久陪,那孩子一天发几回晕,我心里这个急啊。”

第二天,家人回话:“老爷往城外又拜老丞相去了,这不,拜拜姑娘就好些,一天不拜姑娘又不舒服,”低下嗓音:“爹娘都不认得了,不拜不行。”

后来张大学士就再也没有见到柳至,有一次上朝柳至都请假,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拜国丈的事情,皇帝也不能说别拜了,这长辈不尊敬也罢。

柳至虽然不出来,却也算张大学士的一个底气,在这让忠毅侯发过脾气的日子里,满眼的客人没有一个看着中用,张大学士把柳至想起来。

……

北风呜咽着,把雪带着舞向宫院的各处。有梅花香,也有天地的横威。虽然不能把宫殿的窗户打得撼动发出响声,但隐隐的还是能让幔帘中的殿深处惊动。

当值的宫女们小心留神着银霜炭要不要添,暖馨香要不要换。同她们相比,独坐的皇后可能是这殿内唯一没有让风雪影响到的人。

“今年的雪可真大啊。”宫女们悄声说着。

“今年的收成不好,这是老天明年给弥补啊。今年小雪也有雪,大雪又铺满天,明年一定是丰年。”

“今年虽然收成不好,却有人给咱们上贡不是吗?”

说到最后的轻轻笑语,才让皇后动一下子身子。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独坐时,并不禁止宫女们,特别是年纪小的宫女们,她们有动静不大的说笑,或者是稚气满满的小小争执。

这会让她以寂静为主的宫里,在太子不过来的时候,也有几分生气。

在皇后生出这样的想法以后,侍候的人很快察觉出来,有时候宫女们的说话全是安排好的。虽然,在此时算是把沉思的皇后给打断。

她动一动身子,一个宫女有眼色的过来,含笑道:“娘娘要什么?”皇后说不要,宫女垂手退下,皇后重回到她刚才的沉浸中。

而悄语的话,又一次如细雨般出来。

“要说忠毅侯大人,他太厉害了。”

“可不是,公公们来说的时候,把我骇得快要站不住。在御书房里放声说话,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名啊。”

“把个寿姑娘护的从来稳稳妥妥的,”

皇后若有若无的唏嘘着,这些话就是她刚才的心思。

忠毅侯嗓门儿太高,据说他气愤的就差打了张大学士――这话是御书房里当值的太监们说的――咆哮得不敢接近御书房的小太监们也都听到。

但皇帝没有治他的御前失仪之罪,为什么不治,皇后压根儿不去猜,猜来猜去不过是上有太后,皇帝心爱他呗。

宫女们能猜到的,不过是这些。梁山王打赢了,与忠毅侯出计策有关,皇上看在扬我国威的份上,对忠毅侯忍让了三分。

皇后却在初听到的时候,脑海里第一闪现出的不是太后,是那繁花满枝的一幕。

太子含笑坐在花下面,忠毅侯对着他边扭身子边抹眼泪,一定要杀了造这对表兄弟谣言的人,当时太子好言劝他:“不是把人打发走了,撵出了京再也不许回来,你还气什么?”

没办法,太子殿下高华贵显,忠毅侯那年不是十二岁的初到府中,就是十三岁的第二年,如果说他是树,那就是嫩芽初抽新绿喜人的年纪。如果拿他比花,是春光明媚含苞待放,而还没有放的嫩秧秧。

皇后当年都误会,何况是太子府中的别人。

这一幕一直停留在皇后的心里,在以前对忠毅侯抱着偏见,在现在则无意识的淡笑。

皇后在受难后平静的这几年里,有时候想一想,当年的太子,如今的皇帝,当年是把忠毅侯当成儿子般看待。给他请先生,给他请人教功夫。

有一回歇息在太子妃房里,晚饭后外面送进忠毅侯的功课文章。太子妃嗔怪:“这是紧急军国事吗?一定要这个钟点儿还送进来。殿下您劳碌一天,晚上还要为他上心什么。”

太子说着你不懂的话,还是把文章看过,亲手批上评语,让人给忠毅侯送出去。

太子妃嫉妒的不行,太子往她房中来的时候并不多。好容易晚饭前来一回,夫妻携手看了一回花,回房中都意犹未尽的有情意,太子妃正要好好邀宠,却让忠毅侯的文章给打断。

随后没过两年,忠毅侯让举荐去当瑞庆公主的师傅。太子妃闻言后冷笑,对着房中人讥讽地说这件事情:“几个师傅从早到晚的跟着他,看着他一天看十数本书,他的肚子里没有书,谁还敢有书呢?”

在皇帝登基后,忠毅侯身世浮出水面,这事情也真相大白。当年的太子在忠毅侯身上所花的心血,是他对母后尽的孝道。早早地让忠毅侯能在宫门上自如出入,让当年的皇后能经常见到他。

那几年,忠毅侯固然是没日没夜的苦读,太子殿下也没闲着,心见天儿陪着他,在他能常入宫门的事情上面。

忠毅侯咆哮御书房,皇帝没有怪罪他,皇后听到,没有一点儿奇怪。反而想这算什么,为他杀人都肯,何况是他吼几嗓子。

皇后在这件事情里,跟宫女的羡慕一样。忠毅侯真不错啊,他为了女儿遮风挡雨不辞辛劳。

没有人比在宫里的人更明白,嫔妃们在宫里,虽然能带给外戚们荣宠。但有本身就荣宠深的外戚,却能让嫔妃们在宫里行走无忧。

悠悠的,皇后想到自己最晦气的那两年。如果有忠毅侯这样胆量的外戚,只怕自己也就没有这两年的难过吧?

一角几上的册子,让皇后收回抱怨的心思。她不再是几年前的她,旧日的心思不相干的出来,会在心里反复掂量。

取册子在手打开,第一页里写着:“犀牛角一百根,大绿松石五百颗,小绿松石五千颗……”每一行字后面写着异邦的文字,这是异邦使臣们贡奉上来。

皇后看着这册子收起对袁训敬佩,和自哀自怜的心思,是送这册子的人,带来皇帝一句话。

“赏柳至一件。”

在皇帝的心里,对柳至依然看重。这是皇后和太子可以依靠的外戚,柳至也曾经拿出泼天胆量,为给皇后鸣不平,带着全柳家的官员们在金殿外长跪不起。

皇后要是细想下去,那柳至不为她出头的两年,是她误会柳至,甚至不愿意见柳夫人的两年。那是皇后满心里重视柳明柳晖的两年,她怨自己才是,怪不到柳至身上。

细细的看着册子,皇后有细雨微风般不容易看出的笑容。她发现静下心来,她的丈夫像是也还过得去。

长陵侯世子接待异邦使臣,呈上异邦所献的见面礼。皇上先送到太上皇太后宫里,请留下需要用的东西以后。再就自己还没有挑,送到皇后宫中。

没有单独交待给太子,是太子已出宫有府第,太子也会单独挑选,就只把柳至一个人吩咐出来。

这是中宫独特于六宫中的荣耀,别的嫔妃除非恰好在皇帝面前,否则不可能有这单独送来册子的举动。

皇后品味着,耳朵里听着宫女们说忠毅侯今天的威风,一个心思回想柳至为自己的胆量不比忠毅侯少,一个心思想着皇帝最近也算有回心转意的意思。

那两年,或者是以前的夫妻不和,随风而去也罢,不然多想也没有益处。

但是谁把皇帝带回她身边的呢?是太子吗?不是。

是她还没有大婚的儿媳,袁加寿。

皇后微颦眉头,也对张大学士有些看法。这黄家的女儿分明是个疯癫症,这个人挑错了。

……

瑞庆殿下面上是少有的不嬉闹,都说她就要临盆,她难得老实的在房中不去袭扰丈夫,也在今天难得的是忧愁上眉梢。

“加寿好不好?加寿害不害怕?就要过年,这黄家是有意死成这德性的吧?”

听过丈夫说太子府上的事情,瑞庆殿下如此回答。

按道理来说,镇南王不应该对就要生产的妻子说这种惊吓的话。但长公主不是普通人家的妻子,她有她的消息来源也就罢了,她还和加寿特别的好,好到元皓鄙夷一切兄弟姐妹,可以把执瑜执璞也不放在眼里,却很会说:“我和加寿姐姐最好,加寿姐姐生得第一好,除此就数元皓最好。”

镇南王知道封锁不住消息,就亲自来对长公主说。他的妻子看似稚气顽皮,其实并不是那经不起消息的人。比如黄家的女儿,摆明是花房里养大,花房没了,出来吹点儿风就夭折。

对黄家女儿这样的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她会说受辱比命大。

对黄家女儿这样的人说,你还有母亲要照顾,她从小到大受人照顾,父亲出事落差太大,她会听不进去。

对黄家女儿这样的人说,冬雪总会过去。她会说苦寒难熬,难等春天。

镇南王眼前浮现出断垣残壁中,经过乱兵烧杀的巷子里,大红嫁衣的公主带着小加寿四处给伤病的人送药,安慰他们担架马上就来,分发食水下去。

娇柔的公主和同样养在深宫里的加寿,都没有表露出太多的害怕。当时福王和定边郡王造反,也容不得太多的人表露害怕,唯有面对是最正确的法子。

反而,随同当时太子避出城的女眷们,身在安全地面上,却有不少守着炭火晕倒,还指望看个太医,吃几两银子药的人。

镇南王只有一任正妻,活得正滋润,却办了两次喜事。第一次就是那年让乱兵搅和的那回。

嫉妒他,跟他争驸马的人不在少数,暗中起谣言,说这亲事不会和谐。但第二次成亲福禄寿喜同进门,把这谣言击得粉碎。

是以公主是一手带大加寿的人,她和加寿好。镇南王也有他的理由,不能隐瞒太子府上这在袁训嘴里完全是针对他家长女的事情。

哄着妻子:“送点儿什么过去哄哄她吧,她在袁家呢。战哥儿越大越懂事体,跟加寿抢东西吃,她出宫后就急急忙忙回家,我细看了看,倒没有让吓住的模样。”

瑞庆殿下鼻子一翘,说不好这姿势是她教会加寿,还是加寿跟着她学。鼻子里再一哼:“加寿才不会让吓到,”抿抿唇,还是犯愁:“但是她会不开心,这事情多影响她的贤淑名声不是。”

镇南王愕然过,暗暗放心。公主还能想得这么不靠谱,可见她也没有让吓住。

这黄姑娘,是让太子殿下撵出去的不是吗?再说寻死往上污,在官场上对不到哪里去。

正要说几句话劝劝妻子,外面有人回话:“回殿下回王爷,寿姑娘和元皓小王爷自侯府里打发人送东西来。”

夫妻们一起道:“快快送进来。”

二丫进来,送进一个不大不小的食盒,微笑道:“小王爷和姑娘让送回这些来,给长公主和王爷尝新鲜,又说这府里有好牛肉片羊排骨,还有各种奇异的冻肉片,姑娘说我回不上来,说长公主知道,小王爷和姑娘等着吃,让我就便儿带回去,又有冻梨要一大筐。”

镇南王失笑:“一大筐,这是要闹肚子吗?”长公主已让人去取。把食盒打开,热气腾腾扑面全是香味儿。

有烤羊肉片,有烤牛肉片,有烤鸡,有烤地瓜苹果等各种能采买到的水果。

长公主喜上眉梢,对二丫道:“加寿很喜欢,这样很好。”二丫笑盈盈:“姑娘说东西送来,长公主自然知道,也就不另外带话了。”

长公主放下心,即刻恢复她的伶俐,扭脸儿就取笑丈夫:“看看这盒子,你就能知道为什么元皓不跟你回来。你呀,什么时候肯这样陪我们玩。”扮个鬼脸儿过去:“等这个孩子出来,你不陪他,他一样要去舅舅家淘气。”

“去舅舅家淘气,回家来正经。最好不过。”镇南王见妻子又能淘气,不由得笑容满面。

很快东西取来,二丫谢过,一大堆东西她捧不了,她也不是一个人过来。长公主府上的家人帮她送到外面车上,二丫带着东西回来。

……

“好喽,又好喽,给我!”

喧闹声中,袁训纹风不动,还是蹲在宝珠膝前,把个耳朵轻贴在她肚子上。

“有了没有?”宝珠说的很小声。

袁训抬起一只手,摆一摆,让宝珠不要打扰他。就在这时候,一记胎动出来,宝珠是个袄子,袁训也清晰的感受到。欣喜的对着肚子说起话来:“加喜乖乖,爹爹在这里。”

“萝卜给我,红萝卜也给我,白萝卜也给我!”大叫声把袁训两耳朵灌的满满的,他对闹声那边看去,抽抽嘴角小声埋怨着:“吃着东西怎么还这么吵?”

宝珠忍住笑。

他们在里间,隔壁那间原本是三间正房中间的一间。摆着特大的一个薰笼,不但可以坐人,还不止一个。

这一个是单独给孩子做的,像个小炕那么大。孩子们围着中间的小桌子,两头是床档头那么高,不会摔下去。两边空下来,各有丫头奶妈站着侍候,也方便送东西。

下面已经是薰着足够暖和,上面小桌子上放一个加了铁丝罩的火盆,边上摆一圈儿是水果,冬天水果上运输不易,但富贵人家里样样不缺。花房里甚至能培育出黄瓜等这个季节没有的东西。

看铁丝罩上,黄瓜切片摆着,两只小胖手拿着小木罐子,往上面洒一层什么,就有扑鼻的香气出来。

萧战说烤地瓜,远远不止。加寿说加个桔子就很满意,也远远不止。

光薰笼上摆的就有十几样,进门的地方,门帘高打,窗户也打开,另有四个丫头照顾烤肉。

小胖手两只,一个是常巧秀,她抢到盐缸子,另一个是萧元皓,余下的辣椒、酱等调料罐,全在元皓的面前摆着,谁也不敢抢他的。元皓手里洒的,是当时难得而又珍贵的胡椒。

小六、苏似玉、韩正经、加福萧战、香姐儿,执瑜执璞全在这里,加寿坐在元皓旁边,帮他照看调料罐子,也喂他吃东西。

大些的孩子们,手里各有一双筷子帮着翻。小些的孩子怕伤到,小六苏似玉韩正经没有调料罐子,只吃外带看着嚷嚷。

“元皓,胡椒洒太多。辣说,胡椒就这些,长辈们用极少的,这么些全给咱们,你就不要钱似的洒。”小六拿帕子掩鼻子抱怨。

元皓要不是另一只手上拈着东西吃,恨不能左右开弓的洒调料,哪里还听得进去话。把最后一句摄入耳朵里,小王爷满不在乎:“我给你钱,元皓有钱。”

小六嘟囔:“有钱也难买到,再说这呛鼻子的味儿。哎,好孩子,你也洒多了,等下咸呢。”

常巧秀倒听话,对于养在宫里时常不在家的六表兄有敬畏,好孩子乖乖住手。

水灵灵的红萝卜有一盘洗干净的,这是夏季才有的鲜吃东西。种的好,比水果还要中吃。

元皓说着:“再给我两个,元皓很会烤。”

香姐儿抓两个给他,也送两个给加寿:“大姐吃鲜的,这是咱们家的花儿匠种出来的,难得的大雪寒天,却有这个。”

元皓跟香姐儿抢,提前送上一片肉,在胖手指上摇动着。丫头不给他用筷子,小王爷也觉得用手更方便:“加寿姐姐先吃我这个。”

萧战负责照看旁边一圈儿的果子,捡个喷香的桔子也送给加寿,小黑脸儿上难得的诚恳:“给,这个你也先吃。”

“大姐,青菜是我和二弟烤的。”执瑜执璞也把好吃的给加寿。

“大姐,”称心和如意从外面进来,薰笼拦在房正中,称心如意先见到的就是他们。到加寿面前笑靥如花:“回过我们家里,今晚我们不回家,执瑜执璞说也都不看书,陪你玩一个晚上。咱们堆雪人去好不好?”

加寿开心异常,今天她是家里从长辈到弟妹们都小心呵护的人。长辈们呵护她一直如此,弟妹们不跟她抢总是那开天辟地似的一回。

这都是为了加寿受了委屈,弟妹们一下子全体贴上来。

连声答应着,又要过小食盒,把烤好的水果亲手包好,菜也作一盘子放进去,让人给太子送去。

在加寿心里,太子哥哥也是受委屈的人,虽然他很不客气的在皇上面前告了加寿的状,但加寿会慢慢的跟他理论,体贴他也是要有。

丫头们笑吟吟回话:“亲戚们小爷来了。”

“加寿,”

钟华夫妻钟南夫妻钟卓等兄弟过来,也是闻讯过来安慰。加寿一见到乐了:“快来吃东西。”

虽然门窗大开,但烧烤总有热气弥漫。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中,钟华的妻子,世子奶奶不敢相信的张大眼睛,这是表叔侯爷的正房,这应该是个肃穆的地方,拿这里当厨房了吗?

龙书慧也一乐:“给我留一些。”并不忘记世子奶奶,轻推着她:“大嫂,咱们也上去吃,这个好吃。”

世子奶奶对她还是嫉妒在心,但当着人压在心里,满心不痛快的走上去,孩子们挤一挤,让出两个座儿,丫头放下座垫,请她们坐下。

“给,”香姐儿筷子挟过丫头刚送过来的肉片。

“给,”常巧秀快快乐乐送过来一片青菜,她的小手上,沾住一片菜叶子,往自己嘴里一送,看来她毫不介意。

世子奶奶虽不是爱洁成性,但看看那沾满调料的手指,再看看自己面前盘子上的青菜和肉片,觉得这就饱了。

“给,”又一个用手的过来,韩正经送来一片橙子。放下来时,嫩黄果肉上貌似刚才他吃烤肉时的调料,他的手指往下滴着果汁。

龙书慧说着谢谢,正要吃,让身后站的丈夫钟南一筷子挟走。龙书慧气的哇啦哇啦的:“这是正经给我的,你不会自己拿吧。”

钟南挤眼睛笑:“正经不会生气的。”

韩正经一本正经地点头:“是啊,我不会生气的。”

世子奶奶这才想起来,这是龙书慧的娘家,她寡居的母亲现在还住在这府里,在今年跟随坐在隔开三个位置的那禄二爷救治疫病有功,如今是亲戚中谈论到的红人儿,其中的一个。

隐隐的火气,从世子奶奶心头升起。她回身寻找丈夫钟华,把盘子送给他,斯斯文文地道:“你离得远,给你吃吧。”

故意的,把粘着孩子手指调料的那一处对着丈夫。钟华看了出来,龙书慧也觉察出来。

自妻子过门后,存在南安侯世子钟华心里的不满,又一次浮上心头,让钟华对龙书慧歉意地看了看。

二弟妹书慧是曾祖父定下的亲事,家里长辈偏疼她些是有的,世子觉得很正常,但妻子总是若有若无的别扭,总是让钟华觉得难堪。

龙书慧却没有发现,柔声地问正经和常巧秀:“擦手没有?拿几片就擦擦手,别弄脏衣裳。”

世子奶奶一阵怒气上涌,满心里憎恶又上来,暗暗地骂道,谁让你假好心!

继过门后总是看不惯龙书慧,世子奶奶这就更烦她。

陈留郡王二位小郡王成亲,福禄寿跟着进门,让世子奶奶的娘家女眷也啧啧称赞。她们中有和世子奶奶在闺中就不对盘的,故意在她归宁时提醒:“你们家的二奶奶,成亲的时候也是福禄寿都在不是?”

这给世子奶奶更添一层恼恨,也总无端的惧怕龙书慧要对付她,钟南要抢钟华的世子位。

凡是龙书慧出彩,而世子奶奶不能的地方,世子奶奶都会恨怨更多。就像此时,这分明不是忠毅侯女儿的人,却是这个家里的人。

世子奶奶暗暗生气。

韩正经和常巧秀齐声解释:“擦过了手的。”把手边的帕子给龙书慧看,但用手吃烤东西的时候,再擦也是一手调料原地存在。

钟南不易觉察的对大嫂投去鄙视的一瞥,心想她又找别扭来了。钟南是在龙书慧进门不久,发现大嫂总跟自己妻子比拼。

钟南曾暗暗嘲笑过她,这有什么可比的?大哥是世子,我比不了他。书慧在表叔家里长大,全家对她好,你也别比了。这就没有可比性不是。

钟南也暗暗生气,又怕孩子们多心,赶紧把自己盘子伸得长长的:“擦什么,耽误吃。我们没有座儿,快给我放上来,别让别人都吃完了。”

那个别人,萧战把一堆吃的放到面前,慢条斯理的给加福在剥地瓜皮。

表弟小王爷占住调料,自有威风八面的感觉。表哥小王爷就占住吃的。

钟华也怕拂了孩子们,他们两个是好意。对妻子笑道:“想是你不习惯,不过劝你玩上一玩儿,过了年又大一岁,咱们是愈发没得玩的人。”

把妻子盘子里菜挟过来还不满足,又问韩正经讨两片水果。

满室的欢笑,似对世子奶奶万般针刺过来,她紧紧抿住嘴唇,抿得身子微微颤抖,也就没听出丈夫话里的劝解。咱们不是孩子,不跟着他们一起玩,回家上有长辈,不能这样的玩乐。

二丫进来,原来她去了两家。带回来的,有长公主府上的东西,也有太子府上。

孩子们欢腾:“快烤,吃一个长公主府的冻梨……”奶妈们笑劝:“冰牙齿可不能吃,烤一烤喝汁水吧。”

世子奶奶的面色愈发的灰白起来。

她觉得自己实在不能再坐在这欢乐之中,又不能就此抽身下了薰笼,外面又进来一些人。

阮家的阮瑛阮琬,董家的董贤等兄弟,还有柳家的柳云若,也是来看加寿。进来一看,瞪大眼睛:“你们吃这样的好东西。”冲上来要位置。

世子奶奶借机下了薰笼,整理好面容,对丈夫说要先回家时,把倚立在里间门上的一对人看在眼中。

袁训扶着宝珠,夫妻依偎着,心满意足看着这房中升腾的炭火味儿、食物味儿,和果子清香味儿。

“加寿就坐在那里最合适。”袁训对宝珠咬着耳朵。

宝珠柔和地笑着,也在想像着薰笼上有一个多出来的孩子,他或她,叫小七。

……

当一行人在官道那头出现时,雪地还是白的,不过多出来几分肃杀。

长陵侯世子方鸿介绍:“阮大人、马大人到了。”

使臣们还是谨慎的,不过多出几分怒目。

这位汉人的正使,名叫阮英明的,从使臣们到京外驿站以后,他是一面也没有来过,用汉人的话来说,是怠慢。

高南诸国来的人中,有人通汉书。早就分析过,礼部应该接待,但视对使臣国家的重视程度,出来的不一定是尚书。

高南正使叫窝儿贴,傲慢地道:“咱们是送财宝来的,尚书他应该过来。”

他们虽然战败,却还骄傲的不行。

方鸿三天里早就烦了,想总算熬到小二出现,这一堆眼里没有人,总是夸他们弓马更好,言下之意梁山王这一回赢的不公道的人,这就可以交给本朝牙齿最尖利的小二处置。

他率先露出笑容,跟随他的人随后露出笑容。

小二出现在眼帘中时,却是黑着脸,跟他不满意这差使似的。跟随他的人也就差不多,从马浦开始都是满面的不耐烦。

“这是阮大人,这位是马大人。”方鸿只介绍这两个,就不再说。

使臣们见到小二年青,对马浦倒多看几眼。

小二好似没看到,盯了盯一位使臣佩的弯刀,露出钦佩的神色:“可惜我们的礼节里不许带兵器,不然我也有剑给你们赏。不比你刀差,不信你敢给我看看吗?”

马浦翻译了话,使臣哈哈大笑:“不是我夸口,中原没有这么好的弯刀!”解下来往小二面前一送。

小二对天看看没有接,使臣骤然怒气上涌时,两个官员一溜小跑的上来,一个接过刀,另一个为小二卷了卷袖子。

使臣欺负小二听不懂话,冷笑着用他们国家的话说了两句:“中原最拿手的,只有胆小和好听话。”

“那我们用胆小和好听话打败的你们吗?”小二迅速回了他的话,是他们国的语言,字正腔也圆。

所有使臣们齐齐后退一步,看出眼前年青人不好惹时,见刀光闪动如雪冰飞舞。时而成圆,时而如击冰迸寒。

弯刀在这小白脸儿大人手里舞的飞快,好似他身体的一部分。

使臣们大惊失色,把手放到自己佩刀上时。刀光一收,刚才好似天地欺凌,这会儿阮大人微微一笑,好似春回大地到人间,处处又有了暖意。

就是阮大人的话不太好听,他说两个字:“好刀!”把刀送还回来。

尾音砸的不重,常年以武力示人的诸国,也接出下面几个话,好刀往往是英雄所佩。

他说着好刀,分明是在说刀不错,那人呢,打败了想来一般。

还没有交谈,只吃了这个瘪,使臣们愤怒的揪着胡子按着兵器,小二权当没看到。

又两个字:“上马。”

冰冷着脸一跃上马,好身手不再隐藏。嗓音淡然,眼光没有着落点的在使臣们脑袋上扫一圈儿,轻描淡写:“进京有酒奉上。”

窝着一肚皮火的使臣跟在他后面,估计心里骂个不停。方鸿好笑,追上去和小二并骑,悄声问道:“准备好了吗?”

“当然,我算着钟点儿不会错。”小二对他洋洋得意。方鸿不再说话,一行人虽有花花绿绿的旗帜,却沉默的行进。

进了京门,出去一条街,行人忽然稀少,一个宽阔的路口四通八达出现在眼前。

使臣们正在纳闷,心想这中原怎么没有人在街上?见到正中一座高台,台上一个人银盔银甲,闪动寒光。

头盔下的人,容长脸儿秀气眉,一双眸子英气逼人,隔着老远杀气重重,让看他一眼的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上。

“陈留郡王!”

有人惊叫出来,是离得远看不清,是陈留郡王也曾以银盔闻名。

使臣里惊呼出来,有人胯下马匹也不安分的乱动着。三声炮响,“咚咚咚”,两边推出无数囚车。

高台上的人,是也以俊秀出名的镇南王。高举手中一道圣旨,大喝一声:“杀!”

这一声,让使臣们安定下来。陈留郡王是山西人,说话中有他的口音存在。镇南王是京里的人,是圆润的官话。

他们刚想到这个人不是陈留郡王的时候,就见眼前糊满血光。

囚车飞快打开,押下车中人跪伏于地,刽子手把脑袋一扳,鬼头刀一刀下去,就是一个人头飞起,落到地上滚出去。

“阿赤将军!”

“这……”

使臣们在人头中找到熟悉面容,这些有他们的奸细,是他们常年安插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

也有他们不熟悉的,如远处哭的肝肠寸断的忠勇王夫妻,他们看到常棋倒下来,也看到黄跃倒下来。

鲜血把这一片雪地染的好似天上下的是血,血腥气顿时成为这里唯一的气息。

当使臣们明白过来时,他们的人一个不剩的全没了命。耳边,只有正使阮大人缓缓的解释:“对不住,今天是杀人的日子,我忘记了,却走了这条路。”

------题外话------

天太冷了,不过这样才是冬天。么么哒,求票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