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代贤后归自己

侯门纪事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代贤后归自己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半人高的大花盆下面,素来是孩子乐园。qiuyelou萧元皓一进去,太后打发的女官挤不进去,只能作罢。

哈哈笑声,很快从另一边出去。

加寿出一会儿神,回到偏殿里。见宫灯下,瑞庆长公主也在出神。

“姑姑,您这是把姑丈气狠了,他还没有来看您。”敢这样说话的,非加寿莫属。

长公主嘟嘴儿:“我正想怎么罚他呢。咦,加寿,你想好怎么罚执瑜他们了吗?可没有带上你。”

“这个难题,我刚才出去,交给表弟了。”加寿笑得甜蜜蜜。

星辰似的眸子笑意更浓,长公主丝毫不为儿子担心,反而兴致上来,长长一声:“哦……元皓怎么说?”

“元皓说,把元皓派出去。”加寿学着瑞庆长公主的口吻。

长公主格格笑出来,翘起大拇指:“加寿,你还是像姑姑。”这捣蛋是带头羊的姑姑希冀着一件大事件:“等你以后当上皇后,也这样的收拾不老实的臣子们,那该多有趣。”

加寿肃然:“以后我是一代贤后,那是寿姐儿自己的好。以后我名声不好,哎呀呀,这全怪姑姑不好。”

换上笑眯眯:“寿姐儿精明呢,姑姑,你现在可以夸我了。”

长公主和加寿一起笑了出来,然后两个脑袋一个歪向东边,一个歪向西边,一起是个淘气相。

长公主喃喃:“还不进宫来看我们,带着执瑜他们立功,也不带上我们,我要好好地和你过不去。”

加寿嘀咕:“二爷是母亲给我的,背着我又用了吧,还不叫上我,好没道理。”

殿外,不时传来元皓的哈哈笑声。

直到把元皓带进来睡下,瑞庆长公主和加寿也没想出主意。长公主置气呢,王爷把母子们骗进宫里来,长公主决定他不来接,坚决不自觉主动的回家。

而加寿呢,要管家要管宫务,要看书要太后膝下呈欢,她没有功夫同弟妹们去争,只能眼巴巴。

夜空深邃,姑侄两个好生煎熬的才睡着。

第二天,可能是神灵听到她们的内心,早饭后,两个太医进来。这是定期给太上皇和太后诊视身体,太上皇自然道:“瑞庆,你也来把把脉,弄两剂乖巧的药吃吃。”

公主小的时候,太上皇就这样开玩笑,瑞庆殿下一笑说好,萧元皓出溜出了殿门:“元皓不吃。”

小王爷听得懂,小王爷才不要乖巧,小王爷要的就是顽劣的玩耍。

加寿去了太子府上,长公主倒不忘记她:“再给加寿也开一副。”

萧元皓爬到桃树上的时候,见太后宫里出来几个人,喜气洋洋地道:“太后吩咐,这件喜事儿要对皇上说说,你去见皇上。你呢,你去见王爷。”

小王爷无事也添乱,见指派的有模样,让人抱下树来问:“什么喜?”

“恭喜小王爷,贺喜小王爷,您啊,要有弟弟妹妹了。”安排的宫人抱过小王爷:“您也来道个喜吧。”

太后让抱到自己面前,扳着手指头开始交待:“元皓啊,从今儿开始,母亲不可以和你一起玩,一起跑,一起疯。你呢,不要撞到母亲,不要揉搓母亲,也不能再让她抱。”

这么多的不许,元皓摇脑袋。从玩上面说,是个孩子也聪明。三岁的萧元皓从太后身边走开,盏茶时分过后,背着小小的玉色绸包袱,上面绣着大朵大朵的姜色花,重回太后眼帘。

“元皓要去舅舅家,舅舅家里有人跟元皓玩。”

瑞庆长公主先喜欢了:“看我的元皓,为了玩从来是聪明的。”太上皇一语揭穿:“前几天就要出宫,没让他去,这回他找到机会。”太后呵呵:“是啊,宫里把元皓闷得不行,我舍不得你,一直没让你出去。小六又回了家,加寿又下午才回来,陪你的人是不多。”

太后慢声细语:“那就去吧,住一天还回来啊,去到别淘气。”萧元皓当不得这一声,小脚步动了又动,勉强地等到太后说完,开开心心让人抱着出去,宫车备好,往袁家来。

……

“没有人同元皓玩,元皓要在舅舅家里住。”萧元皓在宝珠面前,拼命的挤巴眼睛,似乎这样就显得他可怜之极,留他住下来是当务之急的大事情。

刚得到消息,换好衣裳正要进宫的宝珠笑容满面:“那太好了,不知道元皓今天晚上跟舅舅、舅母睡可好不好?”

“好!”小王爷嘴上答应着,转过脸儿对奶妈,却是道:“把我的东西放到表哥房里。”

执瑜执璞在学里,老太太、袁夫人和宝珠进宫。宝珠就把元皓交给加福,让她和萧战带着元皓。

没一会儿,萧战大大的头疼。看着伸出小手在面前追讨的表弟皱眉头。

“分赏赐!”如果说萧战是无赖,元皓才是恶霸味道。

萧战往后面退:“都分完了。”

“加寿姐姐说的,不给你点心吃,不跟你们玩。”萧元皓学了一个不亦乐乎。

加福写着字,听着争执声最后回到原来的矛盾上。

“三两一钱的药。”

“一钱三两!”

“三两一钱!”

加福偷偷地笑着,问自己的奶妈:“公主这一回接个小妹妹才好,”奶妈笑道:“就是小郡主,也是一样的淘气。”

加福这么点儿大,也持同样看法:“我也这样看。”

……

“恭喜王爷,公主有了。”

镇南王啼笑皆非,敷衍地道:“我知道了,我手头儿忙,等明天我去看她。”

把那个愕然的人打发出去,王爷对自己道:“又来了,我才不上当。”半个时辰以后,又一个人进来,镇南王认得是跟加寿的宫女,山西来的那个二丫。

“寿姑娘让我来回王爷,说王爷肯定不信,但恭喜王爷,长公主有喜了。”

镇南王愕然的手中笔掉下来,墨汁染了一身。突兀的站了起来,险些碰到桌子:“这居然是真的?”

二丫抿唇在后面笑,看着王爷奔了出去,她自回去复命不提。

……

大青铜镜的前面,龙四抿紧嘴唇。镜子里的人,淡黄色云纹团花的外衣,水青色的绸裤,白玉的腰带是宝珠刚刚送来,这一身雅致而又贵气。

窗外白云悠悠,龙四的心情也悠悠。

似捉摸不定,无根无系,应该是迷茫的,也偏偏因为身在小弟家里,有白云的轻闲,又有山石稳在地面上的心安。

自龙四因为龙五而羞耻辞官以后,他把心扑到家里铺子上面,他疏于关心龙五的孩子,是因为家里收息足,孩子们嫁妆娶妻也丰足。再一个,就是龙四看到龙书慧姐弟,想到龙五他难以痛快。

在家里,难得的有这一回轻松的心情。

这又是小弟带来的……

四夫人穿一件大红百蝶穿花的罗衣进来,也是新崭崭,把龙四就要悠远的思绪打断。

面上绽放光辉的四夫人小声地道:“我这样能进宫吗?”

原来,今天是龙四夫妻自到京里,头一回进宫的日子。这来自加寿的邀请。加寿是出宫见过四伯父和四伯母。请进宫,则只能在寿姐儿小镇开放的日子,做为加寿的客人登宫门入殿室。

“赛过仙女儿。”龙四的心情,好到和妻子开个玩笑。四夫人飞红面庞,又一声惊呼:“不好。”

“怎么了?”龙四骇然,今天进宫,可不能出岔子。

四夫人惊恐万状:“你昨天交待显邦他们了吧吗?进宫要规矩才好。”龙四放下担心,自嘲地道:“他们前年来,沾执瑜他们的光,已进过不止一回宫。比我还强呢,倒要我交待什么。”

携着妻子往外面走:“别让小弟催促。”

半路上,和宝珠请他们的人迎上,一同到宝珠正房,见安老太太、袁国夫人,和孩子们都在这里。

萧元皓嘟囔:“晚上记得带我回来。”逼着哥哥姐姐们都答应。袁训最后一个进来,说一声:“咱们走吧。”龙四夫人的心提起来,握紧五夫人的手,向她耳边悄声:“弟妹,你是见过太后的,等下弟妹未必有功夫,你记得提携我。”

五夫人轻笑:“放心,太后是最慈祥的人。”

四夫人头一回,心里怦怦的还是跳,和五夫人一左一右扶起安老太太,大夫人谢氏和宝珠扶起袁夫人,孩子们前后跟着,一家人去赴加寿的小镇宴。

表面上看,龙四是镇定的。直到宫门下车,袁训在他耳边道:“准备好了?”龙四陡然一紧张,嗓子眼里绷得紧紧,嗯一声失去平时的圆润,干巴巴到自己嗓子眼。

肩头,有袁训轻轻一拍,笑意盎然的他道:“有我。”就去看长辈们下车。

龙四长长吸一口气,暗对自己道,是啊,有小弟在。小弟的背影无形中宽厚的可遮天挡地,安全感由这个背影中来。

他舒心不少。

外宫中大树参天,流水胜过江南,龙四夫妻都没注意看。男的想着袁训的提醒,女眷脑海里只有一行字,不失仪不失仪不失仪……

“寿姐儿出迎来了。”

胖胖的小身影,让雕刻精美的宫门,和门内的胜景黯然失色,龙四夫妻的注视过来,各自的不安和紧张见到加寿,才慢慢的下去。

加寿挽着正式的发髻,大珠凤上珍珠放出许多白光,宝石无一不是难见的精品,只有一把金锁看上去寒酸。

但她常年带着,老太太见到就笑得合不拢嘴。qiuyelou

宫装盘金,龙四夫妻分明见到不显眼地方,有个小小不明显的飞凤绣在上面,他们自然不会问,明智的装没看到。

感激袁夫人,感谢袁训夫妻,统统化成感激太后。

进京有段日子,但加寿并不时常在家。养在太后宫中的她,在太子府上设宴招待过一回,已经让龙四夫妻和谢氏石氏的父亲不能忘记,今天她请客,哪怕不迎出来,客人们也不能说什么。

但她出现在内宫门,可见太后如姑母袁夫人所说,必然是个慈爱的老人家。

她是变通的,她也像小弟一样,给足这进京的人体面,才有这未来太子妃,未来皇后,出迎了这么远。

内宫之中,更能领略皇宫的浩瀚威严和壮丽,谢氏的父亲谢老爷,和石氏父亲石老爷,自己把自己压抑的,步子开始僵硬,龙四夫妻在加寿的迎接之下,倒慢慢的有了三分自如。

“那边是御花园,等去过我的小镇,可以去那里游玩。”加寿说过,对元皓扮个鬼脸儿:“兰花又开了几大盆哦?”

元皓乐了:“等我拔下来,加寿姐姐制香粉,也给元皓用。”

“可怜的花儿,年年让你们荼毒。”萧战的话一出来,就让加寿和元皓狠狠瞪了好几眼,萧战憋屈地问加福:“为什么我要让着他?舅母再生一个,就没有我站的地方了。”

加福哄他:“我在哪里,你就在哪里,怎么会没有你站的地方呢?”

小六接话:“是啊,”

萧战站开一步。

韩正经是哥哥姐姐带来的,欺负小王爷是学出来的,跟在里面瞪眼睛。萧战露出惹不起我躲开,再站开一步。

巧秀姑娘走上来,萧战忍无可忍,叫上加福:“咱们先去看太后,这里就快没有我站的地儿!”

加寿和香姐儿拍手欢呼:“你也有输的时候,等着吧,姑姑明年接小妹妹,战哥儿,你可怎么办?”

萧战回一句:“比我大的,我可不怕。”

说说笑笑中,龙四的心更定下来。忽然的想法冒出来,如果自己真的失仪,有孩子们在也能帮着遮盖几分。再别说,姑母小弟和弟妹都在这里不是。

偷偷地把这话对四夫人说了,四夫人亮了眼睛,悄悄地回:“就是这样。”她眉头一展,肩头一松,在太后宫外步子慢下来,真的信心上来。

说到底,出嫁前没出过省,出嫁后头一回出远门的四夫人,她是头一回进这尊贵的地方,见天下第一尊贵的人,皇帝的亲生母亲。

……

“呵呵,你们来了。”

主动的招呼,对着袁国夫人而发。太后眼里顶顶敬重的人,为她袁家留下骨血的好弟妹。

行过礼后,太后爱屋及乌,取过两个东西,让龙四夫妻到面前。亲手递给他们:“咱们不论皇家的话,你算是我家弟妹的侄子,也是我的侄子。喏,头一回见,赏赐是另外的。这个你们拿着,别说你们大了不要的话,在我面前,你们还是孩子。”

龙四夫妻上前接过,见是两个一式一样的金绣荷包,鼓鼓囊囊的,里面不知道是什么。

“我的加福快来拿钱。”同样的荷包,太后给一个给加福。又一个给萧战…。孩子们全都有份。

龙四夫妻恍然大悟,四夫人看向含笑在旁的谢氏和石氏。难怪她们有这样的荷包,先时见到还以为是姑母给的,却原来是太后赏赐。

这里面是钱,这也就弄个明白。

袁训最后走上来,皮头皮脸:“都给了,我也是孩子,我和宝珠的在哪里?”

大家笑了起来,太后佯怒,向他手上虚打一下:“远亲是远路来的,从故乡来,亲切,我给两个。你没少哄我东西走,快离了我,没有你的。”

袁训装着灰头土脸的回来坐下:“好吧,没有就没有吧,倒领一顿教训。”

太后笑了起来,向宝珠道:“我的儿,你跟着这样没皮没脸的丈夫,你吃苦了。”

宝珠忍住笑,袁训啧着舌头还要再来几句逗乐子的话,外面回小殿下们到来,袁训打消下去。

龙四夫妻忍笑也忍得苦,恭恭敬敬把荷包佩好,并不敢这就打开来看,见几个嫔妃带着两个跟加寿年纪相仿的小公主,三个更小的小公主小皇子过来。

见过太后,就欢快地问加寿:“加寿姐姐,说你今天又不收钱,是真的吗?”

加寿点点头,示意她们看过来:“老家的四伯父四伯母到了,特特请他们,所以都不收钱。”

小公主们喜欢的打开荷包:“这可太好了,这些钱可就全归了我。”各式金银锞子露了出来。

一个小公主活泼地到龙四面前,天真无邪的道:“要是你们天天进宫该有多好,加寿就天天不要钱。”

加寿扮个鬼脸儿给她:“那你的钱可怎么花呢?”寿姐儿得意洋洋:“我帮忙呢。”

太后笑道:“都看出来了,我们这个随父亲。”当着人对加寿和蔼地道:“你是个大的,应该你请。”

“是呢。”加寿说过,回到太后身边,伏在她怀里撒娇。萧元皓不甘示弱,把另一边占住,和加寿叽叽哝哝不知说什么。

这一切,都在昭示太后的疼爱,小弟的得宠。龙四夫人拼命的记在脑海里,回家好对妯娌们学说。

龙四拼命的记在脑海里,回家去好对父亲学说,让他狠放下心。

出于礼仪,他们进来以前,就低下头不敢看这里坐的有什么人,太后是什么面容都不敢去看,只依稀知道她穿戴的从来没有见过,就像加寿现在的衣饰,是在边城不可能会见识的装扮。

旁边,还有太上皇。不爱说话,但抚须微笑的他,给人感觉亦是长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家人。

侧边还有嫔妃们,珠围翠绕的,龙四夫妻就不敢去看。光记下太后和孩子们之间的笑声,就足够他们忙活。

“我的加福,你最近又学什么拳?”太后乐呵呵。

加福笑眯眯打了一套拳,太后命赏。

“我的加禄,太上皇说你越来越像个庄稼人。”太后乐呵呵。

香姐儿平时看上,算孩子们中文静的那个,但在太后面前,也吹上一通:“我是很聪明的,”把太后逗的笑上一通,也命赏。

执瑜执璞走上来,加寿和萧元皓让开位置。宫人送上小椅子,执瑜坐到太后左边,执璞坐到太后的右边。

太后的嗓音里处处乐开花,抚抚执瑜,又揉揉执璞额头:“瘦了吧?”

借机,龙四飞快抬眸看了一眼,他估计这会儿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乱瞄。

见一个花白头发的妇人,精神气还有中年的神气,但态度威严上已现老态。

她生得绝好的眉眼儿,跟小弟有几分相似。

她的眼前是大孙子,喜悦畅快的浑身汗毛孔里都往外散发着,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此时正愉悦的满心里装不下。

这个老人,让龙四生出敬畏,他甚至不顾什么的打量一眼四面的宫室,把殿顶上彩绘看在眼中。

青红黄绿紫,看上去一团好颜色。其实呢,这是深宫,这是折磨人青春好岁月的地方。

四面花枝招展的嫔妃,是供这青红黄绿紫的好精血。

她们中有人能熬得出来,更多的人只是寂寞日光。

从这里面拼出来不容易,拼到六宫之鼎盛,还能想着幼年失散的家人,这一段思念风飘雨摇没抛弃过,蕴含的不仅是对家人的牵挂,还有着她自身的善良和美好。

这让家中曾兄弟分裂的龙四无地自容,又让他为太后必然有一段苦苦支撑的岁月,而湿了眼眶,哽咽酸涩到咽喉。

想一个离家日久,再没有受到家中照顾过的女子,心中照顾家人的念头一直长存。而自己兄弟,也难免就弱于小弟一头,要受他和弟妹的影响,把兄弟亲情方能恢复。

他袁家,本就是有这样你敬我尊的根源,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

太后是这样,千里万里寻袁家的根苗。小弟是这样,大好前程不要,弃官去往边城,只因为他觉得父亲需要他助一臂之力。

太后同孙子们的一问一答中,因孙子们又长高了而满意不断。龙四僵在赐坐的座椅中回首前情,陷入对自己和五弟的愤怒中。

直到孩子们欢呼:“去吃东西了。”龙四惊醒跟着起来,落在后面装着整装,拂去眼角收不回去的一滴子泪。

进宫前想到的皇家威严早就不在,换上来的是太后浓浓的亲情。这个巍峨的宫殿群中,哪怕现在让龙四到金殿上去,他心里也只有抹不去化不开的亲情。

来自于小弟。

来自于让孩子们簇拥的太后。

来自于妻子有眼色扶着的姑母,更来自于早已西去的祖父夫妻,先老国公和夫人。

……

绿柳如金,异花盛开,这是个花开明媚的季节。花香,更给龙四细剥往事的思绪注入丝丝芬芳。

他会想到先老国公夫妻,这是整个亲情恩情中不可缺少,理当受到尊敬的一对人。

龙四很清晰的回想这件事情,所以没把老国公夫人,小十的亲生母亲算在这恩情亲情之中。

姑母与袁家姑丈相见,确实是老国公夫人的所作所为。但如果没有先老国公夫妻疼爱娇女,在生前一直保护于她,袁夫人再大度再豁达,遇到固执,甚至是认为有损门楣的家庭,吃苦必不可少。

哪怕袁夫人独自撑起家业,一样能等到中宫的到来,在她的心里,也会有一段缺憾的亲情。

这不是让别人豁达大度能做到,这是龙四的祖父母,袁训的外祖父母,用自己的行为为女儿撑起安宁的天空。

这里面,老国公也功劳甚大。没有老国公的疼惜手足,就不会有陈留郡王这嫡长女。

龙四想到进京以后,郡王妃也依礼设宴邀请,并且请的是所有亲戚们数百人,给足养父和龙四、妯娌们面子。

龙四知道,姐姐只是给父亲面子罢了。

作为曾经糊涂的龙四,眼前出现的是爱惜丈夫的袁夫人,万里寻亲的太后,尽释前嫌的郡王妃,脑海里想的是祖父母和父亲,心一会儿温暖和熙,一会儿由自己以前,而在刀尖子上滚动。

他不安又庆幸,不安于曾经是那样过,庆幸于如今这样着。骄傲着太后赏下荷包,又默默的敬佩着袁训。

直到肩头让一碰,谢老爷和石老爷满面堆笑出现在面前,龙四百般纠缠的思绪这才离开。

“贤侄,等回家去,你的荷包给我们看上一看。”

谢老爷和石老爷不是孩子,因为没有,把他们眼馋的不行。在宫里有座儿就知足吧,也不敢向龙四讨要观赏。

人在这里走得散开,谢老爷和石老爷本可以等回到袁家再要,但按捺不住,羡慕的先来和龙四打个商议。

龙四不但答应,还帮他们出了个主意:“等回家去,显贵他们进过好几回宫,这荷包必然不止一个,讨两个给伯父们也就是了。”

这一番话把谢老爷和石老爷打醒,两个人连声说是,和龙四一起,把目光放到显邦兄弟们身上。

龙四想心事去了,谢老爷石老爷一面抓紧时间看宫里的景致,一面暗自庆幸众多亲戚们里,只有他们跟随进宫,来了两个儿子也没有进来。都没有看别人。

这一看,显邦等兄弟走在太后旁边,正在说个笑话。

太后是很喜欢,龙四眼皮子抽搐着,觉得丢足了人。他正在懊恼事先没有叮咛孩子们,妻子四夫人过来,低低的得意:“你儿子刚才也说了一个,又得了太后一个荷包,这钱如今都赚到宫里来了。”

“丢死人了,你还喜欢。”她的丈夫这样回话。

龙四夫人谨慎地问:“哪里不对吗?”

“这个笑话是在老太太和姑母面前都说过的,哄过一道儿钱。既然要往太后面前说,怎么不好生准备一个,我不看他们,我这脸上臊的慌。”龙四索性往后又退几步。

龙四夫人却觉得不错,自语道:“好歹我儿子这算见过宫里的世面。”她跟上去,还是得意的。

谢老爷石老爷意识到跟着龙四比较不会出错,三个人一起走着。加寿回来,脆生生道:“四伯父,你累了吗?倒落在最后,还是要看什么地方的花草呢?”

谢老爷和石老爷忙着堆笑,前面那是宫中实际上尊贵第一人,太上皇和太后。面前这个是宫中得意第一孩子。

龙四更生暖意,也不肯怠慢:“有劳寿姐儿来陪我。”加寿翘翘鼻子:“四伯父不用同我客气呢,您是我请来的客人,理当我招待。要是今天看不足,改天再来吧。”

龙四还没有答应呢,谢老爷和石老爷满面春风应声:“那太好了,要不是托赖寿姑娘,可怎么能来呢。”

加寿神气的回答:“这没什么,要让舅祖父满意呢。”

谢老爷和石老爷对看一眼,都想这孩子聪明的,把这人情加在老国公身上。按说她离开的时候一周岁出去,哪里还能记得老国公。这是家里大人一直在提醒才是。

龙四暗暗得意,看看我有个好父亲,在宫里也是一样的有颜面。

这就加寿陪着走到小镇上,龙四三个人一起惊呼:“天呐,一模一样,”除了小些,小镇和袁家小镇没有区别。

太监站街,宫女当垆,二层的酒楼招牌是透出老字号,谢老爷抓耳挠腮,石老爷步步不安。

看出他们的心意,龙四轻声道:“舅爷们好好考功名,自然有能照顾的地方,这小镇并不只是为寿姐儿起的,还有安慰太后的思乡情。”

在太后的心里,当年的中宫就是为寿姐儿不想家。她接来孙女儿为疼她,不想她想家哭成撕心裂肺。

在太上皇的心里,当年的皇帝则是为中宫的思乡情,皇帝二话没说答应起这个小镇,一切心思为妻子。

树立在秀景佳色中的小镇,亦是情意的化身。

二楼上坐下,龙四等人又吃了一惊。多出来一个衣着气派的妇人,太子侍立在她身边。

她发上凤饰,衣上彩凤展翅,不用指点,也看出这是皇后娘娘。

袁训匆匆过来,低声道:“来拜见娘娘。”龙四反倒趁心意,他不想露脸面,也不想回家吹嘘,他和老国公有一样的心情,皇后如今还喜欢寿姐儿吗?

皇后笑容可掬:“罢了罢了,是加寿的亲戚们,闲了再进来坐坐,陪太后说说家乡的事情。”

看上去和气,四夫人是多了一层脸面,龙四是放下一层心。

“给,我招待你。”小小俊秀的公子,柳云若送上茶水。小小柳公子面对他心目中的神箭手龙四公子,和孩子们的争斗点滴没有,满面的腼腆。

加寿也不同他客气:“云若,大弟二弟六弟也会来帮忙招待,四伯父也交给你了。”

“行。”柳云若对这差使很中意。

谢老爷和石老爷见他衣着不凡,在这里随意,腰上也得了太后一个荷包,怀疑是皇子殿下,跟龙四打听:“这位是?”

“皇后娘娘的侄子,国舅柳至的独子。”

谢老爷和石老爷再次起敬,算起来从他们进宫的开始,起敬了好些回。

小镇的特色就是山西的食物,但招待的是来自山西的人,加寿特意加上各式宫肴,大家都吃得很香。

只是碍于太上皇太后、皇后和太子在座,才没有赞不绝口。

龙四眼角不时在袁训身上,见他终于给自己一个隐晦的眼色,龙四的心狂跳起来。

扶着桌边才能站稳,对上谢老爷、石老爷询问的眼光——他们是越来的越拘谨,孩子们太小觉得不靠谱,步步跟着龙四最安心——龙四尽量自然的颔首,不愿意他们看出自己的去向。

“就来。”

都以为是净手,谢老爷、石老爷释然,眼光随着龙四走到树丛里,期待的才收回来。

袁训在几步外等候,龙四深呼一口气,追上去跟他并肩。

……

不起眼的宫室,完全隐藏在景致中。但这里是皇宫,一个草根子在外人眼里也有荣耀,何况里面的人是谁,袁训已知会过,龙四肃穆。

白玉台阶之下,最后一声温和的叮咛:“进去不要怕,慢慢的说。”

龙四用力点头,学着袁训的模样,半垂着身子,双手放在两侧不敢乱晃,踩着袁训脚印来到殿室中。

半旧而古朴的摆设,古董的意味十足。半倚半坐的一个身影,因为龙四低着脑袋,只见到衣角上威仪冲天的飞龙。

“臣袁训见过皇上。”

“臣龙怀全见过皇上。”

皇帝目光在袁训身上掠过,若有若无的有一丝笑意,但随即板起脸,他还正跟忠毅侯生气呢,淡漠地道:“平身。”

并没有赐座,袁训和龙四静静起身。

“龙怀全,老国公身子还好?”

龙四扑通重新跪下:“父亲身子好,只还是起不来。”

皇上语带调谑:“你既进京,让忠毅侯往太医院弄点儿好药,”眉头轻动:“哦是了,前福王府里有个药材库,朕并没有收回。”

龙四得到这样的垂问,感激莫明,眼眶微微的红了。他想到病卧在床的父亲,自有他病人的一番艰辛,当儿子的一旦体谅父亲,他的苦全在眼中。

但有皇帝的这几句开场白,不但龙四心头的苦去了一大半儿,他还代老国公心里一宽。

这代的毫无道理,但龙四就是背上一松,觉得父亲和自己心里对世事的难,原本重如泰山,现在轻如小山。

还有话要回,龙四才不敢完全放松。

他本应该这就回皇帝,说小弟送回不少药材。但袁训抢先一步回道:“回皇上,福王府里却没有文房四宝库。”

“朕那日无事,翻了一翻旧年的事情,梁山王府里还存着不少的好笔好书册,朕也纳闷,历代梁山王都征战在外,先皇和太上皇赏给他们丹青给谁看呢?听到你的话,朕可算明白了,先皇和太上皇都知道你要跟梁山王府斗气,满京里都说你仗势欺人,好在梁山王府库藏丰富,才没有让你斗下去,而你这不长进的东西,落上一个贼名声。”皇帝鄙夷。

这一番话是袁训自己招来的,龙四不回话。袁训带着不服亲家,而且事情始末,在皇帝面前,袁训早就洗白自己好几遍。

今天也不例外,袁训陪笑:“当贼原是阮英明。”

“都不是东西!书画成癖,为纸作贼。丢人。”皇帝斜睨了一眼,目光微转,放到龙四身上。

龙四感觉到,人不由得一哆嗦。

“龙怀全,郡王与国公们,相处的好吗?”

龙四脑子嗡的一声,千万头绪,过往的片段,加上他能荣幸的为家里做个辩解,在脑海里翻腾开来。

说好,不对。如果好,就不会有梁山老王帐下,几位国公跟随定边郡王造反。

说不好,不对。他的姐丈就是一位郡王不说,也不能把各家郡王一起黑。

这个回答,如果不是事先推敲过的,龙四知道自己今天过不了这一关,只怕回的颠三倒四,皇帝听不进去。

但好在,镇南王事先打过招呼,袁训事先知会,龙四很快把乱腾劲儿压下来,必恭必敬地回了话。

“风调雨顺之时节,皆大欢喜;遇旱遇涝,可以支撑。”

说来说去,郡王和国公之争,为的是田地,田地是钱。

国公们手中有余钱能支应,可算无事。当年遇灾,郡王们索取不能满足,不满从琐事到大事,从家外到家里,这就不能消停。

皇帝一听就明白,略带忧愁的道:“这哪一年没有灾呢?”不是这边淹,就是那边旱,期盼雨水有雨,小雪全国有雪,这几乎不可能。

“总是,都为军粮充足,边城靖宁。”龙四说的咬着牙,让他不带出对任何人的恼怒,对他是个考验。

如果真实的回话,说这事情从郡王们掌兵权后面开始,就是把太上皇请过来,也说不明白这事。

而梁山老王,至今人人怀恨,他也是一代一代接下来。

龙四面色灰暗,他自从心依顺家里,小弟又与梁山王府结亲家,又有太后,他和老国公都有澄清这事的想法,也就尽力的往前面了解很多。但越了解越复杂,复杂到一个脑袋变十个大,也理不清这一出。

十大国公守十大边陲重镇,国公们后代不继,出一个斗鸡走狗的,倒了国公府是小事,边陲重镇失于安宁。

郡王们不管真的有亲,还只是同姓,因为开国功高,开国皇帝有猜忌之意,把他们分封在国公们中间,一是不许他们在京中,依仗功高对皇室有威胁;二是以国公牵制郡王,以郡王监视国公。

唯一留在京中的三大王府,镇南王府忠心不二,开国的那位王爷,他的族兄族弟有亲戚,他跟随造反因为兄弟们的邀约,论起来他这一族,是亲戚。他与皇帝完全没血缘关系。

梁山王府忠心耿耿,只看他们代代王爷的相貌,就知道跟皇帝挨不上边。跟镇南王一样,论亲戚关系,这一族是亲戚。

忠勇王府因为首任王爷战死,照顾王妃的心上,把她留在京里,总不能把一个寡妇打发出去独自照管封地。招赘忠勇王忽然恢复原姓,这是个意外。

原本安乐于封地的郡王,后来有了兵权。自认为龙子龙孙,垂涎各国公的地界。

他们能守边城,为什么还要国公府存在呢?

梁山王代代在军中,代代因为粮草和国公们摩擦,郡王们都助一臂之力。

国公们日子难过,委婉的,与郡王们联姻。骨头硬的,硬扛到底,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如造反的几位国公,再不反没活路。让深谙内幕的定边郡王说服。

这些话龙四不能回,他只能从军粮和风调雨顺上去回。

皇帝陷入沉思,这件棘手在他登基后,一直想解开,却处处是结的为难事情,又一次让他为难的不行。

掀掀眼皮子看一眼袁训,表弟和梁山王定下向各国讨债之仗,军中粮草大半由户部支应。户部尚书不能给,也有他的道理。以往军粮,先由各国公府支应。

袁训以此仗发动大军,是从没有过的。经历时间之久,也与以前不同为理由,差点把户部尚书打了,这粮草才要到手。

袁训这样做,他早知道就地支应粮草的不容易。

也有他的私心,他为了他的舅父。这一条,让皇帝恨恨。正烦着呢,把袁训斥责起来。

“这些话,你难道不知道吗?早你怎么不回!”

袁训不慌不忙:“回皇上,臣幼年离家,知道不甚明了。但臣蒙圣恩,往军中走了一回,臣愚顿,回京后方整理出一个条陈。”

“你是愚蠢!这些年才有一个条陈。说吧!”皇帝的不留情面,让龙四惊的面无血色,他把上有太后忘记,为袁训暗暗担心。

袁训十二岁后在太子府中长大,听训这事情对他颇不陌生,他还是没事人一个,也不影响他回话的自如。

“十位国公,今已去数个。郡王们也仅存数枝。延宁郡王战死,江左郡王战死,定边贼子,造反身亡。另东安、靖和二郡王,为赎旧错,惭愧自刎。他们的封地,却还存在。臣查了一查,归各州县管理。以往的军粮支应,有的给,有的不给。军中无粮草,全由现存国公们供给,”

皇帝把案几一拍:“你不用说了。”

袁训闭上嘴,龙四可怜巴巴。小弟的话没有错,以前十个人给军粮,现在五个人给,迟早国公府没有活路。

老国公弃武改文,就是看出这一点无人过问,老子不掌兵权,反正郡王们都有兵权,烹走狗的时候到了,知趣后退。

梁山老王跟辅国公府的矛盾就出现在这里,老王许他去兵权,却还要军粮。

因为你国公府早年封地还在不是。

辅国公两眼一抹黑,要是没有袁训出现,也离造反不远。

一个一个的郡王战死,一个一个的国公府倒下,但大片的田地不知去向。

暂管的州县,有时候旱涝还伸手问朝廷要钱粮。这中间的一大亏空,出来的无影无踪,突兀的横着这里。

皇帝眉头更紧,龙四是忍不下去了,插着回了句话:“这些事情,梁山老王他应该知道,”

“老王有老王的难处。”袁训面无表情打断他,而且不顾这是君前,对龙四狠狠一个眼色。

皇帝看在眼中,硬生生让气乐:“朕在这里,你还敢弄鬼!”袁训重垂下头,龙四满身悲凉,在他心里,与他家为难的除去郡王以外,就是梁山老王。

皇帝不这样看,袁训知道,及时把龙四拦下来。

殿室中寂静无声,只有春风带着花香拂过的动静。皇帝愁眉不展,袁训回的话,他登基后也一一查过属实。

这里面梁山老王他依照旧例问各国公府要粮草,国公府子弟不屑,把田地丢失他不管。唯一可恨,老王是按风调雨顺的例子讨要,引发诸国公对他的痛恨,但他省了朝廷的,不是全在自己腰包。

郡王们有逼迫撤去国公府的嫌疑,因为边陲可以不用他们守。也是相中他们家产的含意。梁山老王是王爵,他见风顺势,国公的日子就不好过,以为从梁山王到郡王,全看他们是眼中钉。

这一层层的矛盾,里里外外纠缠成结。丢到这一任的皇帝手里,他数年没有理会,是无从下手。

他可以按袁训回的话,把流失田地从州县里另行分出,旱涝也可以另计,收息也就另计。但他不愿意打破开国先皇的编制,十位国公,十位郡王。

以郡王看管国公,以国公掣肘郡王。

还有葛通,虎视眈眈盯着他外祖父的王爵。田地重新一分,江左郡王这一枝就彻底不在。葛通不见得反,这也是逼反人的手段。而且动了开国先皇设定下的根本。

再分出去另计过,再还到国公编制上,嘴上一说很容易,这中间派人管理,上册收存,耗费人力物力浩大,这中间出贪官不会一个两个。动一动都麻烦。

良久,皇帝疲倦地吩咐袁训:“依就户部支应粮草吧。”

“是。”袁训应下来。

看着皇帝眼色手势,袁训理当这就辞出。但他不是别人,欠身道:“寿姐儿今天请客,皇上日理万机中,也当松泛松泛。”

“走走也好。”皇帝在袁训和龙四的陪同下,不用车辇,往小镇上来。

……

玉兰树下面,铺设好锦垫。加寿问过太子不坐,头一个坐下。管理宫务威严的小加寿消失不见,换上来的是随瑞庆长公主的小加寿。

“开会开会,太子哥哥是我这一帮的。”

长身玉立的太子含笑。

执瑜执璞紧接着坐下来:“我们是一帮的。”

萧战和加福坐下:“我向着加福,加福向着我。”

香姐儿坐下来,禇大路背着小红花飞快过来。加寿请家里人,他们也能出现。禇大路小胸膛一拍:“我向着小古怪,我向着小古怪。”小红花嗓音软软,舌头打着卷儿:“我向着小古怪姑娘哦……我向着小古怪姑娘哦……”

一众眼光,放到龙氏兄弟身上。

龙显邦看一看:“寿姐儿有殿下,无人能比。瑜哥璞哥顶天立地,不用我们。加福…。”

萧战做个撵鸡的姿势:“哦哧,哦哧,”

龙显邦笑道:“我们向着二表妹,来来,今天是你们商议谁是小二爷,这事情还用商议吗?不过是借机会又争执罢了。我们不插话,二表妹,我们支持你!”

呼呼啦啦站到香姐儿后面,香姐儿竖起好几个手指头:“我又多了这些人。”

不怀好意地只看萧战。

萧战眨巴几下眼,把萧元皓抱过来。放到锦垫上,萧战趴下来,双手踞地,昂头向天:“嗥嗥,我是狮子我是老虎,元皓,你向着我和表姐吗?”

“好啊好啊,”萧元皓乐得直点头。

香姐儿坏笑,继续晃动手指头:“我的人还是多出来哦?”

萧元皓到处乱看,把过来的皇帝看在眼里。迈开小腿跑过面前,皇帝刚笑着要抱他。就让拖住衣角,小嘴里飞快:“帮忙,皇上来帮忙,”

孩子们面面相觑,一古脑儿爬起来见驾,有一个没忍住的,一起大笑出来。

元皓挺起胸膛,以为这是对自己的夸奖,小手更攥住皇帝不松手:“我们人多,我们人更多哦。”

------题外话------

欢呼欢呼,感谢感谢,按时,幸福满满。

求票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