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四百九十三章

侯门纪事 第四百九十三章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掌珠和玉珠用过午饭就回去,没有再说接孩子的事情。

……

买凶杀外官事件重大,官员们公事以外全在谈论顺天府新审的案子。袁训走进兵部,见荀川和两个书办也要说这件事情,袁训对着荀川阴沉下脸,荀川把脸对着地。

等袁训过去,书办们悄笑:“荀大人,您还没有把尚书哄好?”荀川把头一昂,活似底气很足地道:“不用理他,”

刚说到这里,见身后一阵风似的,袁训大步走出来。他手里拎着一封信,眼珠子往外冒着白光。把荀川吓一大跳,见关安跟上,袁训已经出去。

书办们也疑惑:“出了什么事情?”荀川定定神,暗想能让尚书变脸色的不会是小事情,把收拾袁训公事房的杂役叫来问话。杂役稀里糊涂:“刚才送进去两封公文,上面打着火漆印。”

荀川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他的脸色也变了。难道是王爷在前面再次大捷?

院子里秋风不住飘过,提醒荀川天寒地冻很快就要到来。粮草,在荀川的脑海里闪现,让他的心砰砰跳个不止。差一点儿,他出门跟上袁训。

以荀川的经验来想,这个时候不去户部要钱要东西的,还等什么时候?

好在他很快按捺自己。

荀侍郎表面上跟袁尚书不和,仗着背后是梁山王府这棵大树,不把上官放在眼里。

但实际上他相信袁训,他能想到的手段,尚书大人也应该能想到。

关安跟着袁训打马,在户部衙门外停下。大门上问一声:“尚书在不在?”门人说声是,袁训不等通报,手持公文来见尚书。

户部尚书也是刚到衙门,屁股刚坐下,见外面呼地闯进来一个人,那气势如入无人之境,户部尚书不悦地道:“公事要一个一个的来,你先去隔壁稍等。”

说着话,这个时候眼皮子才抬起来,定晴一看,来的人目如点漆面容英俊,正是袁训。

户部尚书只能起身,挤出一个笑容:“袁尚书……”下面来此有何公干还没有说出来,“啪”,公文摔到他面前,袁训一言不发,扬长而去。

等户部尚书愣过神,房里就只有他自己在,还有公案上多出的公文。他算是有城府的,一瞬间也火冒三丈。暗骂着忠毅侯目中无人,等我找到机会弹劾你一本,把公文拿在手上,见一长子的人名,全是报功劳。

大捷!

梁山王萧观再次大捷。

兵部里,重新回来的袁训,对本司打听消息的人报过喜讯,让他们自去,他独自一个人好好品味这久等的捷报。

同时到的是两封,另一封袁训打开过,是萧观给自己的书信,就先放到一旁。看过另一个捷报,冲到户部去发威。

此时要钱粮的公文由书办去写,袁训得已细细地看书信。

信中十足是王爷亲临的架势,头一句怒气冲冲:“小倌!”隔开一个字的空,有一个字“儿”。

应该是写信的时候气冲牛斗,把尾音忘记。后来想起来,又临时加上。

袁训微微一笑,开头就这么大的火气,这后面还不知道是什么。往下面看,“哈哈哈……”外面经过的杂役都听到笑声。

大家交头接耳的私议着:“梁山王爷信里另有喜讯不成?”别人也就算了,荀川急得不行。

袁训在等捷报,梁山老王爷也在等。见到尚书开怀大笑,荀川很想早早知道信中内容,想来应该和公文上的不同,荀侍郎要去告诉老王爷才是。

但他和袁尚书面子上不和,只能院子里干站着没办法。

好容易见袁训放下信,手扶案几笑得肩头还是抽动。说了一句话:“你拿他没办法,就来骂我!该,我正好看你笑话。”

信摊在公案上,上面的内容字字带足火气,就要飞起来痛揍袁训一顿。或者,揍他的姐丈陈留郡王。

“葛通小儿!干犯军纪!我命人提他往京中受审,数月有余,直到今天不见他的人影子!你家姐丈包庇人犯,只怕也少不了你在里面出主意!这样一想,你小倌儿就是葛通不服管教的主谋!还我人犯,还我人犯!”

袁训看看信笑上一会儿,好容易不笑,信就在面前,一扫眼就能见到,又忍俊不禁。

王爷也算威风的,但这一回让葛通和姐丈耍了一个团团转。

袁训收起信,嘴角还是勾着。为葛通来想的话,他最好这个冬天也不让你找到。

……

边城外面开始飞雪,天地没有铺全的时候,道路还好辨认。一块白夹一片隐隐青山,灰色的军营看上去,好似小小的豆腐方块。

中间拥立的帐篷稍大,有一个人对着走来。他身穿黑色的盔甲,上面落的有雪,也有肉眼能见到的尘灰。白发掩盖不住,有一部分露出眉角。

看得出来守帐亲兵对他熟悉,无声行个礼,请他进去。帐篷里坐的一个人抬起头,见到是他,也满面笑容。

葛通含笑:“郑老将军,天愈发的冷,我早说过您不必再多操劳,营门给年青人守吧。”

郑老将军郑国其,是跟过霍君弈的人。霍君弈死后,跟随靖和郡王但念念不忘平阳县主的,就有他一个。

面对葛通其实是关心,郑国其却故意装生气:“将军,您当我老了不成?”随着话,他的白发动几下。

葛通莞尔,眼神装作看不到他的白发:“您要是老了,我可怎么办?”他有些动情:“我就没有今天。”

郑国其哈哈一笑:“所以将军大事不成,我就不能老。”他把手有力的挥动几下:“就是老也不是这会儿,辅国公派人过来,他明天到。”

葛通点点头笑:“我命中贵人多,这又是一位。这又是奉郡王的命,给我们送粮草和兵马。”

自从他躲避捉拿在外面,粮草和兵马全是龙氏兄弟打着给自己补充的名义,轮番给他送过来。

郑国其道:“是啊,到底是将军您有智谋。换成是我,去年他国公把我们看得死死的,老夫一枪搠死他。”

葛通失笑:“人都有私心,陈留郡王一片私心为儿子,将军您一片私心为我。”双手一抱拳,身子站起:“真是我给大家伙儿拜多少拜,也不能表达我和母亲的感激。”

郑国其哎的一声:“谢什么!只要郡王的大旗能重竖,霍将军的名头能重立,老夫我纵死也值了!”

葛通的眼眶微微的湿了,这就是舅父生前笼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尽心尽力。葛通没有见到舅父,但由他们身上瞻仰到舅父生前的风采,总是让葛通神往。

郑国其把他打断,关切地道:“您明天要对辅国公说明白?”葛通回魂:“是。”他轻轻地笑:“大家伙儿累了,借这个机会也可以休息。陈留郡王以前没吞并我们,在我走以后,也不会起意。只是我走了,要劳动老将军们帮我看顾兄弟们。”

“有我们这把老骨头在,将军您尽管回京。不就是借一库的军需,这种事情经常的有。等兵部里下公文慢,等王爷下公文也慢。没东西用,借也就借了。人还在,又不是不还。”郑国其瞪眼睛:“他梁山王就是借这事情收拾我们罢了!”

葛通一哂:“谁又怕他,不过是京里走个过场,罚上几个钱。”

郑国其一乐:“所以您去吧,就要过年了,正好在家团圆。看看县主,再看看孩子。”他喜滋滋:“是叫德宝?”

“是,霍德宝。”葛通也喜滋滋。霍德宝虽然不是霍君弈的亲孙子,但过继给他,江左郡王这就有了后。

对于郑国其等人来说,他们数十年苦苦的坚持,瞒着靖和郡王联络平阳县主,等到葛通的到来,再观察打量他确实有能力,这就算有了希望。

远在京中的霍德宝,比袁家的加福小上一岁,今年是四周岁,他牵动着这里很多人的心。

郑国其出去,葛通把回京的东西亲自又检视过。当晚睡个好觉,等着龙怀城过来。

龙怀城大吃一惊:“你!”国公火冒三丈:“我家姐丈为你谋划庇护,你却要回京?”

葛通微笑:“郡王让我立功劳,我功劳有的差不多,回京去顶的下来,我快去快回,把这件事办了。”

龙怀城沉下脸:“你说的有理,但你要知道你如今是我家姐丈照顾,姐丈不让你回去,你就不能回去。”

老将军们又要露出恼怒,龙怀城对他们面色冷冷。葛通倒是个好说话的性子,不过他眼下不得势,不好说话也就过不下去。但他手下的这些人,一个一个硬骨头,从来不肯服陈留郡王。

龙怀城的意思,在葛通身上花钱花粮,你葛通还树什么外祖父大旗,干脆的从此跟着姐丈吧。

葛通看得懂他的意思,陈留郡王没有吞并自己的心,但他手下的人为郡王筹划也是有的。

辅国公是郡王的舅爷,他有这样的心思并不奇怪。

幸好上面有郡王在,葛通这样想着。对龙怀城笑道:“你答应我也好,不答应我也好,咱们听郡王的如何?”

龙怀城无话可说,只是大为不满:“早知道你要回去,我不用顶风冒雪的给你送来。”葛通多多的感谢他,粮草已经送来,龙怀城要带走葛通不答应,只能丢下来,第二天收拾营地,龙怀城和葛通一起回营。

陈留郡王倒不意外:“这事总悬在头上也不是办法。”他亲自送葛通来见萧观。

萧观恼的眼睛都是红的,见到葛通劈面大骂:“你他娘的是回京过年的吧!”

陈留郡王都忍俊不禁。

当下萧观把葛通看押,让人送他回京。半个月后到边城,葛夫人等在那里,陪伴丈夫一起回京。

……

京里,第一场雪下来,一夜之间宫中尽皆是茫茫。

叶嫔看着自己的宫女带进人来,慢慢的有了笑容。她看着面前清秀苗条的少女,姿色不比欧阳容差。这是欧阳容新的贴身宫女,叫小兰。

“知道我找你来作什么吗?”叶嫔问小兰。

小兰摇摇头。

“我不瞒你,你家容妃娘娘包藏祸心,逢人就害。我父亲在外面,又让她的娘家给害了。小兰,你帮我一件事情,我回报给你的,等皇上到我这里过夜,我让给你。”

小兰哆嗦一下,让这个厚重的“让”惊吓到。

“你生得好,又年青。只要能得宠,马上就人上人。你自己想想,想通了就来找我。”叶嫔倒不急着小兰现在就答应。

小兰轻声问:“不知让我答应什么?”她怯怯:“害人我可不会。”叶嫔淡淡:“不害人,只把一件东西放到容妃宫里去。”

小兰犹豫不决:“我过几天再给答复行吗?”叶嫔说行,赏她一把子钱,让她出去。

小兰没有回欧阳容宫里,而是看看身后没有人跟着,对太后宫里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