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四百五十七章,承欢国公的执瑜执璞

侯门纪事 第四百五十七章,承欢国公的执瑜执璞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留郡王充满疑惑,他是知道袁训写过论郡王战役特长的上书。本来他不应该奇怪,但项城郡王忽然说认输,几十年里头一回,郡王重重拧眉,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不成?

带着不解他上了路,路上慢慢的想吧。

第二天萧观上了路,而他决定出兵的上书在粮草到的那天上路。

过年前的两三天里,皇帝收到上书,见出兵迅速不畏严寒还算满意。说还算,是太上皇在的时候,重用梁山王,但没有主动对他国用兵。他一面在萧观一统山河的吹捧里欣悦,一面在这算不算穷兵黩武里动摇。

这里面袁训出了大力气,除去说服户部尚书,压制马浦,亲自上谏是天天有的事情。

皇帝在粮草从京里运出的那段时间里,每天和表弟,有时候还有重臣们讨论整一天,就是那天上朝也不能幸免,加上百官一起商讨,临睡的时候,他的脑袋里往往嗡嗡全是谏言,睡梦中也见到打仗的话。

真的出兵,反而安心。再想也无用,他们已经走了。以后穷山恶水里通信不易,只能有打赢的心思,后悔二字再也休提。后悔也得三俩月才能找到他们,索性别悔了。

他对军事上松口气,把目光移到旁边,不久前在看的上书上面。当皇帝是不容易,他的眉头轻轻皱起。

这是柳至所写,经过附近没有公开的大面积搜索,没有找到已经烧得改头换面的林允文,柳至的案子就好办的多。

他把皇后诅咒、定边郡王小老婆身死、行刺加寿、无头贴子全都算到林允文身上。柳至从来不是简单人物,是有凭有据、人证物证齐全。

隐隐的为皇后开脱,说她不知情,还是按柳至和刑部尚书原来的想法,娘娘这案子就是“奴才不好”,是奴才私意。

鲁豫无罪,已经让逮捕入狱,建议释放,但对他种种公事执着而造成的不检点有力弹劾,请皇上免去他的官职。

行刺加寿的事情,抓了一批流寇,打得有口供有画押,临时流窜到京城,见到加寿车驾华美,晕了头一时起意。

无头贴子是抓到几个林允文躲藏出京的门徒,他们见到表面上没有风声,偷偷回来过年,让柳至带走,一顿刑讯全都认帐。

这几点的结果,和皇帝想要的不远。皇后名声保住,奴才早就处死,这就不会担心影响到太子。

鲁豫?皇帝现在真烦他,免去他的官职已在心中。柳至没有进一步加害,在鲁豫对他刁难种种后,谋求鲁豫性命,皇帝也能对到处托人求情的三长公主有个交待,免得自己的这位隔母姐姐大过年的要发癫狂,太上皇和太后跟着过不好年。

三长公主东求西求,忠毅侯夫人面前也下拜,镇南王刻薄过几回,放她去见长公主。瑞庆长公主内心也暗恨鲁豫矛头指向母后,但亲自面见时,很有姐妹情意,当场答应,亲自携带三长公主进宫去见太后,三长公主在太后面前跪求很久,太后答应保鲁豫性命,这里面免不了有加寿跟在里面说情意,加寿现在可会帮人说情,脸面比以前还要光彩。

加寿让行刺也有结果,无头帖子是保住林允文一时的性命,为他出城争取时间,柳至呈上的断案也无可挑剔。皇帝不喜欢的,是最后面的一段话。

“自丞相去后,臣肩头沉重。深恐不能上规劝娘娘,下约束家人。现有家人柳明柳晖……言语嚣狂,屡犯纲纪,定下死罪难逃。请皇上恩准臣临刑前送行。”

皇帝想了起来,你们柳家还有这几个人没宰呢,又想到让太上皇不喜欢的针对太后上书。

本来很简单,人都定下来要杀,让柳至去送就是。但牵涉到太后,皇帝锁紧眉头有一刻钟,虽然柳至不在面前能看到,也是勉强,为太后不舒服的口吻,懒洋洋召来当值太监:“人来,准他。”

柳至收到消息往昭狱里来,柳明等人以前是官员,关在这里。

…。

“咣当”,木门打开,柳明披枷带锁,不容易的回过身子,见到是柳至,眸光先是一亮,又就黯然。

他让捉拿进来以后,别说没见过柳至,就是家里送饭的人也没有见到一个。在他内心里想不想见到柳至,想。

他认为他可以蹦哒,只要他是为娘娘好,不管发生什么,柳至身为家主都应该为他奔走,竭力营救。

头一个想法,他以为柳至前来搭救。

随后,柳至的面无表情,目光中冰冷,让柳明想到他因为对袁训的恨,而对柳至的种种不满。他还不知道他是死罪,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心也明透的多,脑海里哗啦哗啦出现他对柳至的一堆为难和指责,他黯然。

以他的所做所为,他没脸面指望柳至帮忙,但柳至是家主,他姓柳,让柳明还有希冀。

张张嘴没有说话,闻到食物香气。见柳至打开随身的大竹篮子,取出来一碗鸡,一碗鱼,一碗肉,一碗菜蔬,一碗馒头,把一双筷子笔直竖起,往馒头上面一插。

柳明惊得魂飞魄散,这这这…。筷子插得笔直在碗上,这是祭拜死人的用法,这是……辞阳饭?

死囚上路前吃的最后一碗饭。

他痛苦莫明,又惊吓万分,什么对袁家的恨,对柳至的不满统统抛到想不到,泪如泉涌,惨淡哑声:“救我,救救我……”

这房里没有坐的地方,柳至站着微垂面庞,手指指摆在地上的饭食,沙哑嗓子:“吃吧。”

柳明知道吃完这饭就要赴死,他哪里敢死。带着沉重的枷锁想给柳至下跪,柳至火了:“男子汉大丈夫,做事的时候气焰嚣张,承担的时候鼠胆乞怜,你要不吃就算了,我带走!”

骂声中柳明双目怔怔,忽然一跺脚,心里也感觉出不能挽回,咬牙道:“好,你已经看不起我,不能再让你看不起一回,我吃。”

往地上就要坐,柳至看他还是不方便,叫住他:“等等,让你吃得舒服些。”

这是死囚牢房,为防止越狱,柳至进来以后牢门就锁。敲开牢门,柳至对狱卒说上几句,一个狱卒进来,把柳明的重枷锁链打开,一个狱卒搬着木桌子,一个狱卒送两个长条凳,放好,重新出去锁好牢门,柳至把饭菜摆放到桌上,在一边坐下。

柳明心一横,什么也不管了,大口的吃着。吃得饭菜是他素日喜欢,足见柳至用心,不由得心中大痛,口中有饭,含糊地哽咽,哽咽又让话语含糊:“我的妻儿交给你了。”

“你放心,是我柳家人,我不会袖手。但话说在前头,你妻子少艾,守不住要改嫁我不能阻拦,孩子不许带走。”

柳明流着泪水唔唔连声,过上一会儿,反正也认了命,肚子里又吃得饱,有几分机灵上来。

如果他要死了,妻子又守不住,虽然房头里还有父亲和祖父,但孩子前程全在柳至手里。好听话不要钱,临死前多说几句吧。

“让你费心,你一定为我奔波操劳。”

柳至的回答出乎柳明意料,他平平静静:“没有。”

柳明大惊,半口馒头噎在嗓子里不上不下,惊恐的看过来。

柳至推推桌上,最后拿出来的还有酒,还有一碗肉汤。然后对上柳明痛或伤或悲或不敢置信的眸光,毫不退缩,面色坦然:“你要走了,和你把话说明白,你到黄泉路上见到丞相,也把话对他说明白。”

柳明干瞪眼睛。

“我没出力救你,太子殿下要你们死。”

柳明慌手慌脚把一碗酒灌到肚子里,气急败坏:“不可能!娘娘她不会答应……”

柳至给他讽刺的冷笑。

“我是太子的亲戚……”

柳至给他嘲弄的冷笑。

“太子殿下他小,他年青,”

柳至忍无可忍:“你看他小吗!”吼上一声,柳明不再疯狂。失神的喃喃:“不会啊,殿下为什么要我死?”

“杀一儆百。”柳至粗鲁的回答。

脑海里格登一下,柳明明了。惊吓的吃吃问道:“那你,你也是这个……”

柳至还是坦然:“我也一样。”

柳明呆呆:“为什么?”

“你们再闹下去,连累太子,祸害家里不说,娘娘要让你们害死!我怎么去见丞相,你想想我的为难没有!”柳至又怒。

“那你能劝劝不是?”柳明这是本能的接话。

柳至冷笑:“你听了吗?”烦躁上来,把脸转开:“你们闹的两宫不和,殿下夹在中间两下里为难,早就对你们不满。听你们的,伤了太后慈爱。不听你们的,伤了皇后怨恨。殿下说这怨恨原本没有,全是你们挑出来的。殿下亲自往宫里见皇上,定下你们死罪。”

柳明目光呆滞。

“你安心上路不要怪我,你的后事家中已在操办,族中长者们说你们罪名不好,怕得罪太子不容许安葬在家庙,是我和你祖父你父亲不答应,你放心,还是葬在家庙里。你妻子的后面事情,适才已经问过你。你孩子,一视同仁。我不能救你,你们太闹腾。”

柳明哆哩哆嗦:“你告诉我实话,是不是你记恨我?”

柳至低一低头:“我记恨你也没有用,我只能是谁妨碍全家,我就不能容。”

“好,你好,”柳明惨烈的哭中咧嘴,好似哭中带笑,直勾勾盯着柳至:“我瞧不起你,以为你巴结太后,以为你怕姓袁的,没想到你是个最狠心不过的人…。我放心了,你能当个好家主!”

柳至漠然。

“酒呢,还有酒吗?上路要当个饱鬼,给我酒!”柳明胡乱在桌子寻找。

柳至从竹篮里取出一小坛子给他,柳明直接抱着喝下去,起身把坛子用力一摔,酒的作用让一股热气由心头出来,他以为这就叫豪气,喝上一声:“告诉我儿子,我是让袁家逼的……”

柳至猛地一抬头,怒喝道:“省省吧!死到临头不知悔改。你和袁家的仇是怎么来的?你上人家要打要杀,你没有打过人家,是你先动的手!”

柳明僵在原地,面色慢慢地难看:“你就不能让我死了,也死得有理一些!”

听到这句话,柳至怒不可遏,一起身子,手指柳明就大骂:“你也知道你没有理,有理没理这事情,世上黑白哪能全说得清楚!当初没理已经过去,你为自己私仇纠住不放,不惜把娘娘和殿下置于不顾,我为什么不救你,你打着为娘娘好的招牌,为的是你那不堪一击的私仇,那一丁点儿,不值得一提的私仇!”

“扑通!”

柳明呆若木鸡坐下,半晌,木然的面庞茫然转对柳至:“是啊,为来为去,就为那一点儿私仇,”

柳至痛心疾首:“我劝你,你不听,还和我没完没了,你!黄泉路上别喝那碗汤,带到下辈子里去记着,别再犯这过错!”

……

大雪纷飞,京里处处雪白,昭狱里不能例外。一刻钟后,柳至走出来,两行痛泪滑落面庞。

要说他没怎么营救柳明,他不瞒着。要说他不痛心,也是假话。

真是犯不着一说的私仇,你打别人没打过,伤到自己要报仇。虽说世上有时候黑白无论,但这仇要是报下去,这可就没完没了。

正道还是在的,只看认不认承。柳至长叹一声,往宫里去复命。在御书房外面,当值太监告诉他:“三长公主在里面。”柳至就在外面等着。

想来自己没害鲁豫,自己能咽下一口气,不学柳明没完没了,但皇上还有气不平,要把长公主叫来训诫。

骂人的事情自己也多生气不是,想来时候不会长。柳至是皇帝器重的人,太监巴结他,让他坐到暖屋子里用热茶。

正喝着,当值太监满面春风进来:“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柳至心头一畅,他这会儿还正需要点喜事。起来陪笑:“请说。”

“寿姐儿贤淑孝慧,已经会写不少字,刚刚亲手呈上一纸上书,说新年新岁,请皇上开恩,允许皇后娘娘受命妇参拜。”

柳至头一个心思能是什么?只能是:太后了不得。也跟着喜欢起来。他没有多说,太监说了一堆。皇后新年受命妇参拜,娘娘就还是娘娘,那面前这一位,又是皇上重臣,又是那稳稳的国舅。

太监乐呵呵:“大人为娘娘奔波,我们都是看见的,这您就可以放心,寿姐儿说话,在皇上面前从来没有不答应的,您这个年安心过不是。”

柳至心想你要是不眼太尖,就是瞎奉承我。我为娘娘奔波大多在暗处,你能知道多少?

鉴于刑部尚书有一出子“你和忠毅侯装相”的话,柳至不敢怠慢,兴许他也是个眼尖的呢,把好好的官盐当成私盐。

真的是和小袁生分,怎么叫装相呢?这话传出去很不好。柳至和太监聊起来:“您客气,论起来我们做多少应该应分,远不如寿姐儿对娘娘一片孝心。”

太监笑嘻嘻:“大人别生气,我说句实话。是您家不管做多少,抵不上寿姐儿一片心。”放悄嗓音:“她会哭哈哈,你没有她哭得响。那哇的一大声,皇上马上就要说好,”

柳至扑哧一乐:“公公好眼力。”这才想到没有打赏,取出银子给他。太监一乐:“您等着,我为您再打听去,皇上正在教训三长公主,见到寿姐儿上书即刻喜欢,想来就要打发三长公主出来,您正好进去说这件喜事。”

柳至深施一礼:“有劳公公。”

太监走到殿外往里看看,见他猜的不错,皇帝让三长公主平身:“不思孝敬太后,就惹太后生气去了。”手中拍着一个东西:“全然不如袁加寿,年纪小小最懂事体。如今有她说话,”

太监支起耳朵,这就要有个好回话去对柳至大人说,一个是巴结了他,第二个他从来出手阔绰,得对得起他今天给的,素日给的银子。

就见另一个太监匆匆进去,这是个皇帝心腹,直接到皇帝身边耳语几句,皇帝的面色一沉,难看上来。

太监也心头不妙上来。

…。

柳垣手提竹篮进去,向柳夫人道:“柳至回来没有?”柳夫人擦拭脸上的泪痕:“还没有。”

见柳垣看自己,柳夫人强打笑容:“刚才有消息过来,柳明柳晖他们已经去了。”

柳垣叹气把竹篮放下:“我看的是柳晖,唉,这个东西我还带着进来。我为他难过,街上转了一圈子,吹吹风雪好过的多。”劝一劝柳夫人:“别伤心了,人已经走了。殿下是铁了心,我们也没有办法。”

柳夫人见他也眸含泪光,也要劝他几句,见柳至面色铁青揭帘进来。柳夫人忙起身迎接,见柳至雪衣未解,从头顶到衣下摆全积的有雪,往外面道:“梅香们全是死人吗?老爷回来不打帘子不接衣裳?”丫头怯怯在外面回话:“老爷回来的太快,刚看到进院子,不及接就进了去。”

随着话,三五个丫头垂首进来。

柳至语气急躁,向柳夫人道:“你不要骂她们,我心里有事,也没有给她们接。”

他身上一件系绊子的玄色暗纹绣鹤鹿争春的雪衣,自己向脖子下面一解,往后一甩,丫头们接住雪衣,柳至不耐烦口吻:“都出去!”

把丫头们吓一跳急忙退出,柳夫人和柳垣也吓一跳:“又出了什么事情?”颇有些惊弓之鸟。

柳至负手在房中踱步,仰面冷笑:“我看过柳明进宫复命,还有两三件小事要对皇上说。等在太监房里,遇到寿姐儿为娘娘上书,进言元旦正岁,娘娘面见命妇们受朝拜。”

柳夫人欢天喜地,柳垣喜笑颜开。齐声道:“是加寿的意思吗?真是好孩子,真是…。”

都想把忠毅侯夸上两句,柳至还是面如严寒:“本来这是极好的,我正喜欢,怎么进去见皇上回话,怎么往太后宫里谢恩正在想,又出了事情。”

柳垣有点儿意料,摇头道:“这风波不是一天能消下去的。”遂问:“是什么事?”

“一个以前娘娘宫里当过差,让皇上临幸过的宫女让找到,说是去年娘娘嫉妒把她撵到冷宫,迫害险些致死。几个月不给饭吃,她喝雨水吃阴沟里别的宫里流出来的东西活下来,”

柳夫人瞠目结舌:“这害人的东西怎么胡说!”

柳至深吸一口气:“皇上因此大怒,见到我骂上一通,把我撵了出来。”柳垣扼腕:“这应该不是太后的手笔?”

“不像。何苦让加寿上书,娘娘还没有出宫就出这件事情?直接揭露这事,娘娘一样遭殃。另外有人。”

“谁?”

柳至慢慢吐出一句话:“容妃像是最近有恩宠,柳垣,我们最近把欧阳家忘了吧?”

“她家?算个屁。这不是让柳明把我闹糊涂,我没想起来。你等着,我这就出去问问。上个月我恍惚听到容妃重新承宠,有为欧阳老大人说话让他提前放回来,没听真也没放心上。要是他回来了,哼哼,柳明柳晖死的我难过,正没地方出气。”

柳垣说过出去,柳至原地干站着生气,柳夫人想到他从进来就没有吃茶,倒一盖碗茶送上来,看着丈夫忧心忧虑的面容,心疼他:“喝几口吧,坐下来缓一缓,有你在,不会有事。”

柳至勉强给她一个笑容:“事情是不大,不过就是加重娘娘嫉妒之名,还有就是不想让她恢复仪仗,她一天不是正经的皇后,一天有人趁心吧?”

怒容涌出:“想瞎了心!”

……

加寿安慰太子:“别生气,我还会为娘娘进言的,只是要等上一段时间。”太子挤一个笑容给她:“多谢寿姐儿。”

忽然很感动,俯下身子把胖胖的加寿裹到怀里,在她额头上亲了亲。

他们身后是太后宫室,太后横眉扫视德妃贤妃端妃,还有天天来对她请安的嫔妃们,齿含冰寒:“没有人在这里面动手脚吧,我可容不下。”

满殿噤声。

寿姑娘正要露脸面让打回来,太后太上皇全都动怒。这个人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这时候出来,难免让人怀疑幕有人策划。

……

没多久,宝珠也听到,郑倪氏坐在她对面说过:“我问过我女儿,那个宫女确实是娘娘宫里出来的,确实是受过皇上宠幸,确实在第二天让娘娘借故撵走,不知去往哪里。”

宝珠淡淡,宫里等着和皇后过不去的人多了去,巴不得她永远不出宫的人也多了去。

郑倪氏告辞,宝珠去找孩子们玩耍。问问,一直备车往小二家里去了,宝珠含笑:“大过年的又麻烦二叔,又要什么东西?”

小二在家里,阮梁明今天休息,和他说话。

“宫里才出来的消息,寿姐儿这脸没有露成,你初几进宫讲书,父亲的意思多留神多防备。太后势大,这不见得和太后过不去,也不是和加寿,是针对皇后。但把寿姐儿挡住,这样可不行。”

小二捣鼓着手里的东西,漫不在乎:“没事儿,寿姐儿露脸面的地方多着呢,明年还有,哥哥你别急。”

阮梁明微笑:“寿姐儿今年开粥棚是你的主张?”

“当然是我,袁兄哪里想得到这个。四表姐说家里开,算加寿一份子。我说不行,家里开是家里的,寿姐儿单独开一份子。四表姐学会了,给香姐儿也单开一个,给加福也单开一个,说是从她们的月银中省出来的,呵呵,要福气的,就去吃加福的,要运道的,就去吃香姐儿的。我帮着维持好几天,有些不是家里揭不开锅的也去混吃,让我揪出来。哥哥,我是什么眼力,我是一双好眼睛。”

阮梁明笑容加深:“知道你经心,我不过是白问问。”装作刚想起:“是了,这舍粥的汤水……”

小二大为不满:“才说我当心呢,哥哥又来说。放心吧,不能比官棚里的汤水稠,我知道。”

阮梁明放下心,走过来看弟弟摆弄,猜测道:“这又是什么好玩的?”外间,响起清脆的说话声。

琬倌说话已经很流利,随他的能舌辩父亲,字咬得清脆。“收钱,收钱,收钱,咦,收钱的那个不见了?”

往里就喊:“父亲,收钱的那个没给钱,过去了。”

房后窗户上面扒上一双小手臂,萧战露出半个脑袋,不怀好意找到阮英明:“嘿嘿,让我抓住现行,在做什么好东西,先给我和加福。”

小二撇嘴,用手臂把面前东西挡住。

小王爷更不服气,同时眼光在房里一溜,大为失望:“上个月我看到的大花灯,那么大,”

张开手臂就比划,忘记他在扒窗户,“扑通”,摔下去。后窗户固然不高,但对他的个头儿来说,也是一个屁股墩儿。

阮梁明哎哟一声,放快步子过去看他,见小王爷又扒上来,摔一下跟摔别人身上似的,呲几下牙就没事情。对着小二继续瞪眼:“那大花灯难道不是做给加福的?”

小二翻眼对房顶:“我说过是给执瑜执璞的,”没好气:“估计这会儿都到山西。”对小王爷坏笑:“快马加急哈哈。”

小王爷还没有翻脸,琬倌进了来,小脸儿黑黑,撑开小荷包:“收钱,只收你的钱,从不收表姐的,你又来捣乱,快给我钱。”

跟随他一起进来的香姐儿乐得不行,加福纳闷,作什么只收战哥儿的钱?

又哪里是捣乱的?

萧战没跑掉,在小二这里名列黑名单的小王爷要想留在这房里打探小二好东西,乖乖的给琬倌一块银子。

小二得瑟,这是洗狗洞的费用,去年的。

……

大年三十的早上,龙四和余伯南在城门初开时遇上。余伯南往城外面去,对龙四拱手:“四公子,这么早从外面回来?”

龙四还礼:“姑母家的瑜哥儿璞哥儿今天出城祭祖,昨天我出城先把地方看视一遍。”

余伯南笑容灿烂,那是宝珠的孩子。龙四也问他:“今天就算过年,大人还出门儿不成?”

“不去不行啊,王爷拔营而走,这边城安危落我身上。我往卫所里看看他们,酒肉可到了,兵器可还缺少,回来早的话,傍晚到家。”

龙四道声辛苦:“明天初一还是来家里吃年酒,父亲常说大人家不在这里,小事上理当多加问候。”

余伯南往年都去,今年执瑜执璞,已经见过他们几回,和他们说说宝珠,明天没有不去的道理,又一次欣然应下,和龙四分手,余府尹出城,龙四往衙门里看过最新的邸抄,天色还没有明亮,他回到家中。

龙家的人都没有晚起习惯,龙四踩着灯笼影子来见父亲。

进房后放慢脚步,揭帘进去,不用担心遇上老国公夫人。那床里面呼呼大睡的,是两个小胖子。

老国公已醒,他天天睡在床上,晚上睡眠不多。对儿子悄悄一个笑容,让他脚步放慢,龙四也悄笑而回,蹑步而进。

站在床前回话:“京里没要紧消息。”

老国公放下心,没有风吹草动,袁训也就不用担心。见儿子面上有什么在房中融化,知道是外面带进来的风雪。

这是为执瑜执璞才跑的一回,老国公欣慰地体贴他:“去吃热粥,空肚子回来,早起灌一肚子风不是?”

龙四就要出去,“哇!”,对面房里小十醒了,执瑜执璞同时坐起,睡眼还揉着,打着哈欠:“小十叔叔,我来哄你。”执瑜贴着老国公睡,从他脚边上下床,往那边去了。

执璞慢在后面,就不着急。问老国公:“舅祖父要不要吃茶?”老国公满意的面上满满当当:“我不喝,你再睡吧,天还早。”

“嘭”,外面有鞭炮声隐约过来,是街上离得远,只有细声。执璞嘻嘻一下:“等我起来,我也放。”老国公说好。执璞对外面看看:“哥哥还没有回来?”往老国公身边一贴,胖脑袋挨上他肩头:“我睡这里,让哥哥睡里面。”

老国公的面上又是一片欣喜出来,像漫天云霞无边而出。龙四看在眼睛里,内心自叹不如小弟。

家里的孩子们虽然多,但想得到陪祖父睡的没有。

他们想不到也有原因,有老国公夫人在。于是执瑜执璞过来,说爹爹说的要陪伴,他们现在会倒水也倒喂吃的,和老国公睡在一个床上,孩子们本来就贪玩,和老国公说话到半夜,老国公也消耗一定精力,又心里满足,晚晚睡得很香。

感叹一回,龙四出去,能听到对间里执瑜说话声:“不要哭,我扮个鸟儿给你看,喜不喜欢?”

四周,暖暖的气息就些出来。龙四直到回房,眼前还有睡在床上的执璞,和哄小十的执瑜,真是两个贴心孩子。

天亮以后,龙四送执瑜执璞去小镇祭拜祖父,还有曾祖父母的坟也在这里,一来一去到下午方回。

邵氏张氏方氏母女等着,褚大路早就在国公府玩耍,不在这里。祭拜过,一起套车回来,红花留下看家并养胎。

邵氏等人去袁家大宅里住,第二天一起到国公府里过年。梁山王妃住在这里,葛通夫人在得知大军年前开拔,也离开离葛通近的边城,回到这里居住,倒是热闹。

用过晚饭,孩子们全到老国公房里,有执瑜执璞在,处处是热闹。铺着厚厚的地毡,席地而坐,四月里生的小十有八个月出去,会坐,也挤在里面掷骰子。

骰子落地乱晃,大家乱喊。

“六,我要六,”

“三,给我三,”

小十在这样的带动下,也有几个音出来。小手捶着地毡,身子往前探着,口水不大会儿滴湿自己小衣裳一片,喊着:“漆漆,”

龙显贵大乐:“骰子没有七。”

“狗,狗。”

“也没有九,这是谁教他的,哈哈。”

孩子们一通大笑,老国公嘴唇动了动。老国公夫人分一半的心看着儿子不要误吞骰子,另外一半的心看着丈夫要什么。

走过来轻声问:“要吃什么?”老国公摇摇头,眸光还是紧随孩子们,缓缓道:“阿训从来没有在我房里玩过。”

老国公夫人心头一颤,在袁训小的时候,很少往国公府里来。憎恶她,也憎恶龙氏兄弟。

无心的话语让老国公夫人垂下面庞,在床沿坐下。看看执瑜和执璞把小十夹在两人中间,不时扶他一把,不让他爬出去抢骰子,老国公夫人眼中蓄满泪水。

老国公过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失言,无意刺伤妻子。他装作没发觉,笑容满面不看她:“呵呵,看看又耍赖了,掷错了也能重新再来?”

老国公夫人心头一宽,原来他是无心之语。侧侧面庞装拢头发把泪水擦去,转回来笑容可掬:“是啊,玩的多好。”

小十跟在里面:“依依,”

“啊啊,”

老国公哈哈大笑:“是二,啊啊。”小十瞅瞅父亲,不是好玩的样子,不理他,继续凑热闹,没一会儿就往前爬,要把骰子拿在手里,执瑜执璞把他拖回来,让他老实坐好,他就欢快的笑着,把口水滴得更多。

玩到半夜男孩子全在,姑娘们只有一半还撑着,叫着守岁了,给老国公和国公夫人拜年。

老国公让取出钱,每个人都有,念姐儿年前回去,陪母亲给祖母上坟,让执瑜先收着。

又给一大份儿,叫过执璞:“这是加寿的。”执璞嘟起嘴儿:“大姐都那么大了,还要讨钱么?”但收起来。

又收过给香姐儿,给加福的,给小六的。执瑜执璞问声给完了,端上过年的点心大家吃时,执瑜从条几下面拖出一个包袱。

这是他早就让放在这里,说有用不许动,丫头们打扫房间也只搬动就归着好。打开来,是一封一封包好的银子。

给老国公看:“爹爹母亲说好几年没回来给钱,又年年收舅祖父给的钱,让我们带来,请舅祖父代他给哥哥姐姐。”

孩子们欢呼声起来,老国公笑说不能辜负心意,代袁训发了一回,有一个上面有字,也格外的大些,写明是小十的。

小十打着哈欠熬着不肯睡,抱着银子,让抱回房,对着银子要啃,让拦住,小手抓一角睡着。

丫头们拿开,掂掂份量,回国公夫人:“可真不少。”国公夫人也笑,让她们收好,她和儿子去睡。

不到四更鞭炮声响,把执瑜执璞惊醒,不肯再睡,外面又送进小二寄来的大箱子,是两个大花灯。执瑜执璞大喜,连说小二叔叔真好,送一个出去,另外一个就在老国公床前摆弄,说装给他先看。

此时的京里,他们的母亲宝珠悄手悄脚下床。

……

起夜烛火不敢拨亮,担心把丈夫袁训弄醒。宝珠在床前悄无声息穿衣,看一眼丈夫沉睡的面容上还有眉头紧锁,就要心疼上来。

自从王爷来公文拔营而去,袁训就没有好好睡过。他白天要去宫里安抚皇帝,想尽法子让他不要生出后悔的心,而中途命撤兵。回衙门还要办公事、会见同僚。晚上回来,地图在家里挂上一份,秉烛到深夜是经常的事情。

宝珠在中间屋子里榻上,都听得见他在侧间自言自语:“大冬天的贴近山里走不冷,这里水深,冻得实在能过去吗?这么冷的天发兵,高南国是想不到明春兵临城下,但路实在不好走,冻死士兵可不好。”

主张是袁训出的,他不能真的像别人所想,赢了他喜欢,输了他头一缩,说和他没有关系,在他的心里负起全责,只能赢不能输。

把宝珠听得都不忍心叫他早睡,强着他也睡不着,不如由他去吧。但知道这仗不是一年两年,怕他长此以来消耗身体,宝珠和他约好,早上能睡会儿就睡吧,横竖儿子们不在家,不用起早教武艺,袁训三两天也一改起早的习惯,补上一个懒觉。

今天元旦朝贺,肯定睡不成,但宝珠能晚叫他一时是一时。

去榻上把孩子们背的红包儿整理时,袁训醒来,孩子们随后进来,安老太太和袁夫人带着小六随后到。宝珠亲手给背上红包儿,按和太后说好的,香姐儿背两个,有一个是执瑜的。加福背两个,有一个是执璞的,给太后看看,算是执瑜执璞这个年还在身边。

小六直接装红包里,问他:“把你送给太后好不好?”小六就格格一阵笑,奶声奶气,也会发声,含糊不清:“哦,”是说好。

收拾完毕一家人进宫,袁训往金殿上去,女眷们往内宫里来。如今是太后掌宫务,加寿协助当家,太监宫女的恭敬更是不同。

加寿在内宫门内接着,上母亲的车,给她看自己背的大红包儿,和二妹三妹说笑一阵,小王爷的车在后面,在太后宫门外下车。

和别的命妇们另外有殿室等待不一样,袁家的人是直接去见太后。太后眉开眼笑,给了钱,让香姐儿和加福萧战还去睡会儿。

然后接受嫔妃们道贺,命妇们道贺,太后留下一些人说话,柳至夫人往皇后宫里来。

站在宫门上往里看,见殿室清洗过没有败落,只是走动的人少,人气儿全无,寂寥也就跟着出来。

难免有一阵伤心上来,正要落泪。一个太监出迎,柳至夫人不敢哭,带着给皇后的东西随他进去。

皇后事先知道她要来,装扮一新端坐等她。柳至夫人行过礼,坐下来端详过,陪笑道:“久不见娘娘,脸面儿还好,衣裳也好,我就放心了。”

皇后几个月里不能见家人,不能见柳至她还没有懊恼,见不到柳明等人她心里话没有人说,实在憋闷。

闷钉子碰到现在,气闷的性子涩涩,以往的暴躁少了三分。见柳至夫人这样说,面色淡漠地回:“这不是加寿在当家,过年前帮我洗了宫院,新种上花草,衣裳也是她送来的,那盆腊梅也是她送的。”

一角,半人高的盆里,腊梅吐芳香。

柳至夫人由不得的笑了:“寿姐儿不孝敬您,她还孝敬谁去?”这本来是句奉承话,但皇后面上一寒,不是还有太后吗?这话没说,柳至夫人察觉,忙挡住,换个话头笑道:“花好,衬上娘娘的人也好,这是什么都好的兆头。”

皇后冷淡地由着她说,又把家里的近况说上一遍,只是没有提柳明等人。

皇后忍不住发问:“柳明这冬天身子好不好?他让袁家伤到的地方,天阴下雨就酸痛,今年我不能赏他药,去年上半年里赏过他,不知道用完没有。”

柳至夫人笑容不改:“好呢。”

皇后没看出来,道:“那让他进宫来看看我,和他说话心里宽。”

柳至夫人在家里和柳至商议好的,怕今天搪塞得过娘娘,下一回没有话回,总不能说自己不带话。

“柳明他回老家去了。”

皇后一惊,猜疑上来:“那柳晖呢?”

柳至夫人含笑:“也回去了。”

皇后就知道不对,因为柳明对她说过:“娘娘一天不安稳,臣一天不离开您。”他有事回老家不奇怪,但总会留下话或书信。再说柳明说了柳至好些坏话,他不喜欢柳至,皇后现在也不原谅柳至不作为,柳明不会离开自己。

皇后毫不掩饰的眸光寒冷,冷笑连连:“你就如实说吧,是你们夫妻把他挡在宫门外面是不是?”

柳至夫人极是无奈,起身跪下:“我们夫妻不敢。”不说还好,说过皇后怒从心头起。

她最近闷得太狠,生出一些委屈求全的心思,面上一层窗户纸可以不捅破。但让怀疑柳至夫妻又做下什么给揭破,怨恨如洪水宣泄奔腾而出。

她骂了起来:“你们夫妻不敢谁敢!就你们夫妻最会装人!背后全是鬼!几曾管过我的死活,我也不和你们理论!权当没有你们。但柳明在哪里,快快给我找来!你能进来,他倒进不来,这是什么道理!”

这话太重,柳至夫人当不住,哭道:“我们进来是求过加寿姑娘,”皇后大怒:“还敢狡辩!你们能求,柳明就不能求!”更是咬牙抽气地骂,显然怒极:“天底下的好地方,除了你们夫妻能去,别的人都得退后!”

“娘娘,柳明柳晖……他们已死。”柳至夫人的话让皇后逼迫出来。

皇后震惊,这一个炸雷打得她六神无主,茫然起身问道:“是谁杀了他们?”

眸中恨意深重:“是你们……”

“是太子殿下!”柳至夫人痛哭。

她内心委屈如坠落深渊,从此不见天日的感觉。什么叫权当没有我们?我夫妻为你担家里骂名,太后面前陪脸色,袁家那里去求情,就落下一个不管娘娘死活的名声。

索性实说了吧,不然这冤枉谁能担承?

皇后面上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喃喃:“你没有骗我?太子为什么和柳明过不去?”

一句也是说,十句也是说。柳至夫人干脆全说,哭道:“太子说两宫不和,全是由柳明等人挑唆。把我丈夫叫去,命他肃清家里。名单是太子殿下所给,人,是太子殿下所抓。没抓的人,殿下不悦的,全数撵回老家,娘娘不信,您见到殿下时问一问他。”

两宫不和,四个字像一顶大帽子扣到皇后头上,把她压得跌坐回锦榻。她伤痛柳明的心思让引开,换上来的是两宫不和,太子偏向太后。是太后的属意?还是太子让人蒙蔽?又或者就是太子的主张?

这个太子早就与自己不和,早就不敬重自己,早就……两宫不和…。这一年里独坐宫院冷冷清清,无人说话,鸟声也寂。看花开时扎眼,看落红凄凉,就是因为两宫不和,自己落到这地步。

皇后怯懦上来,她本来就是个没主见的人,以前有父亲丞相,登基前父女不和,但总是有父亲,有些主意自己不相信,父亲也会说出由自己选择。

在他的主意上面自己再拿主张,总还风平浪静。

现在,不相信柳至,柳明已死,太子和自己不一条心,失宠于皇帝和太后又已久,皇后没了主张。

呆呆坐着,柳至夫人准备哄哄她,待精神头儿转过来就告辞时,外面有人回话:“太子殿下和寿姑娘来给娘娘行礼。”

皇后滞滞,柳至夫人提醒她:“娘娘要有个笑容才好。”她嘴角一勾,出来一个生硬的笑容。

还肯听,柳至夫人小小松口气,虽然她才让皇后骂过,但也得为她着想,就不辞行,在这里能帮着说说圆场的话也好。

修长瘦削的身影,和小小的胖胖的身影出现。

太子过了年十三周岁,过去的一年里是拔个头儿的年纪,陡然一长,比加寿高出接近一半。

他英俊飘逸,看得柳至夫人都得意上来,这是自家的太子。而皇后心头又痛,这是和自己不一心的孩子。

他的手扯着加寿,过了年八周岁的加寿,可能是胖墩墩肉坠的,看上去就显得矮,也长高得晚。

和太子看上去,一个已算大人,一个还是孩子。但大手握住小手,亲亲热热的到面前。

“给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的眼皮子抽搐,关在这宫里还千什么岁!这样活千岁不如去死。但她没有说出来,这一年的不许出宫把她性子磨去不少。还有太子不放过柳明让她内心慌乱。有个心事存着,无心再起争端。

默然不语,太子和加寿没有多呆,也就辞出。到外面,跟加寿的宫人送上一个大红包儿。

加寿身上本来有一个,偏向左边,怕进去让皇后奇怪,这一个现在背上,这一个就偏向右边。太子见到皇后也心事重重,但见到这一幕忍俊不禁:“加寿,你也太贪心,一个还不足够,这一个又背上做什么?不是太后面前讨过钱了。”

“我帮瑞庆姑姑背的,她要接小弟弟进门,她今年不背。”加寿振振有词。

太子更觉得好笑,打趣道:“姑姑去年就不背,你贪心鬼儿,别拿姑姑当借口。你要是说帮姑姑家没有来的小弟弟背的,这倒说得过去。”

加寿眼睛一亮:“这样说,我还要再多背一个去讨钱?”太子放声大笑:“没羞,我都代你面上发烧。”

加寿嘟囔:“要是姑姑和母亲一样,一下子接进两个弟弟妹妹,那我应该再背两个,多讨两个的钱。”

两个人笑语着去了,皇后的殿室太空,听得一清二楚。柳至夫人歉意:“看我忘记为娘娘准备钱给寿姐儿,寿姐儿明天后天还会来吧,明天我把钱送进来。”

皇后摇了摇头,不知道是说不用备,还是说自己可以备。她有气无力的,耳朵满是太子刚才的笑语欢声,和他见到自己的疏离。

他对着自己的母后没有很喜欢,这颗心早就烙上太后之印,不在自己这里。

柳至夫人劝上几句,让娘娘不要伤心,告辞出宫。她出去没多久,太子打发一个人到皇后宫里,悄悄问当值的太监:“殿下问柳夫人面有泪痕,和娘娘说了什么。”

这不是太子头一回过问,当值太监如实回话。太子听过面色不豫,自己杀了柳明不对吗?母后还问他们何来?

对皇后心结更重,这样的人还是看不透,还有什么可问的。自己低头想上一回,不管正想反想,柳明等人不可以留。

重回太后宫里去,加寿正在扮可爱,和战哥儿争着讨钱,背上好几个大红包儿,把太上皇太后和瑞庆殿下逗得哈哈大笑,说姑姑会接好些弟弟妹妹,太上皇夸她说得好。

战哥儿怎么能容她一个人出风头,跟在里面就插话:“加福好,”

“加福比你好。”

小六挪着步子,拖着他的红包儿在地上走得跟个大公鸡般神气。

太子也去承欢一回。

太后又把执瑜执璞提上一回,问他们哪天起程,哪里能回到京里。

……

国公府里,执瑜执璞对着大花灯窘迫。小二送的花灯太大,是个巨大莲花灯,蜡烛点起来,热力的作用花瓣会一开一合,把画的荷花映得跟真的一样。

但房里挂不下,而且装上拿不出去,房门窄。

国公乐得不行,听着他们嘀咕一回,还是拆散花瓣才拿出去。另一个在客厅里挂好,小十在下面拍着手笑,仰面看得不住眼睛。

大奶奶谢氏见暂时没有要她帮忙的事情,她的娘家人过来拜年,在她房里,和国公夫人八奶奶打声招呼,回房去说说体己话。

就要走了,总是有几句话互相告知。

她的父亲还是愁眉:“孩子,你没有丈夫不用怕,公婆俱在,家里有吃有穿有人敬你挺好,为显贵去投靠别人,千里万里的去不容易,到了不好,回来路远也不容易。已经离开这家里,你说回来就回来,你妯娌们难道没有话要说?到时候才是上下两难,两头受气。”

成亲以后,谢氏没有一次不恨父母亲,把自己嫁给龙大公子暴性的人,还要受姨娘的气。但决定上京,她一下子爽朗,时时有笑容,话中带豁达。

反过来劝父亲:“我没有丈夫,爹娘难道不担心吗?只有显贵一个孩子,他有出息,是我的依靠,爹娘可以放心。父亲说得是,我们家是是这里头一份儿,公婆在上,没有人敢轻看我们,对我们娘儿们不好。但说到底,公婆有了小儿子,显贵他没有了父亲,以后少一份儿慈爱,要早早的为他打算。总是和小叔叔抢可不好,也伤和气。京里的表弟最孝敬公公,公公命我和五弟妹投奔他,他不会不答应,再说已经答应了。弟妹我们相处过,最好不过的人。表弟是探花,往来的全是状元公。为显贵长大的前程,为他能养我的老,我们得走了。”

叹息一声:“别挂念,我们娘儿俩都喜欢。”

五奶奶也在房里见家里人,笑盈盈的一看就是心也宽气也畅。

“为慧姐儿,她没有父亲,嫁在这里要是受气,寻叔叔寻伯伯的帮忙,也没有不答应的。但能为她挣一分好的,我就为她挣一分。京里是全国最好的地方,好人家不会少。再说她亲表妹是太子定下的,送她去跟着学学规矩,许个好人家,姐妹以后是依靠。”

说到儿子,倒没太措词,只一个前程要紧:“要拜状元当师傅,公公亲笔给表弟写的信,表弟管着兵部,加急快马早一来一回有信到家,住的地方都准备好,表弟妹从来是个和气的人儿。”

她的娘家人也就不多劝,只道:“去了还是自己买个宅院吧,孤儿寡母的,一看就是去靠人帮的,住在一起哪能长久。到时候回来难,留下难,那倒不好。”

“我准备的有买房子的钱,本来也是这样想。自己备下来,姑母肯定留我们住,住到不喜欢,我们就搬出来。但京里来了三封信,小弟的信给公婆,说好。弟妹的信给我和大嫂,说院子已经备下。姑母的信呢,给母亲,说命我们住到她家,姑母有命,哪能不从。她家是王府,小弟是侯爵赐王府,住在一起也不会让外面人欺负。”

五奶奶笑吟吟。

正说着话,说梁山王妃和葛将军夫人来拜年,五奶奶请娘家人,谢氏请娘家人,一起往客厅上来。

梁山王妃和执瑜执璞在说话,问他们过年哪天走,要和他们同路。执瑜执璞难得的扭捏:“我们带着大伯娘二伯娘一家,我们自己走。”

梁山王妃含笑:“同我一起也不拘束,我比你们还会招待客人呢,”不管执瑜执璞下面回的是什么,谢氏和五奶奶先对娘家人微笑,看看,我们说的不假吧,都知道我们要走呢,没有一点儿不情愿。

------题外话------

求票票。

多谢昨天的票票。

错字回来再改。么么哒。今天又是大乖好仔,提前更新,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