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三百八十一章,福禄寿喜同进家

侯门纪事 第三百八十一章,福禄寿喜同进家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欧阳容安排事情的时候,太后宫里的客人早就散去。太上皇悠然自得,捧着一卷书看,太后坐他旁边看窗外春花,太上皇没有解释,太后也没有再问。

太后明白过来,就不需要太上皇再说什么。

……

袁家。

袁夫人、袁训夫妻,和看老侯刚进家门、刚听说的老太太都在,大家轻声在商讨。

袁夫人淡淡:“不收下,皇后还有别的法子,不如收下,寿姐儿虽小,但还有太后在,暂时后面就再不会有别的主张出来。”

老太太也认为收下是对的,但眉头不展,有一个主意出来,就立即道:“不然,把寿姐儿多多接回来住,也是一个办法。”

宝珠体谅祖母关心加寿的心情,微笑反驳:“那侍候的人也是一样的要跟到家里。”

老太太恍然一声,带着懊恼道:“是啊,侍候的人在太后面前,还是侍候人,到家里来就不一般。加寿还小,也还不能挟制他们。”

说来说去,加寿暂时还小,幸好还有太后。虽然这里全是一家子自己人,袁夫人有一句话儿也不能说。

袁夫人暗想,宫里固然是还有太后,但太后已上年纪。太子妃成为皇后还没有三个月,就生出左右加寿的心思,以袁夫人想皇后,最好的就是她想左右加寿,最坏的就不敢再想,袁夫人一向平和安宁的人,把眉头也颦起来,带出来愁眉不展。

宝珠呢,也有一句话儿不能说出来。

宝珠暗想,以前担心呀,怕女儿受委屈啊,该出来的事情一件不少。宝珠还在闺中的时候,虽有主见,但仅限于以后有个良人,找一份安宁日子。

直到她嫁给表兄,天地大出来,视野也开阔。边城独居,威震舅父府,抗敌守城样样来得,人也随着刚毅渐现。

想旧年里打发人海外做营生,为女儿谋后路。今天就更胆气豪气一起上来。想加寿生得聪明伶俐,又有一般人没有的大福气。宫中已呆好几年,一天一天就要大起来,前面有路去踩平,前面有江去渡过。

担心皇后还要有什么出来,就能担心出一片平坦?宝珠不动声色,告诉自己,不怕!

袁夫人没有看宝珠,只想自己的心思。宝珠也没有看袁训,也是只想她自己的心思。

这个房里的人,全是能独力支撑的人。

袁夫人,是毅然下嫁袁父,在袁父生前,他体弱多病,闲言大多都是袁夫人在听。

宝珠,更是不用怀疑。袁训大多不在家,祖母和婆婆也有不在身边的时候,全是宝珠一个人支撑。

老太太更不用说,在她寡居的日子里,虽然有当时的南安侯照顾,但侯爷人离得远,流水般岁月还是老太太自己过。

她这会儿颦眉想心事。

袁训,更不用说。

他十二岁就当差,虽然有当时的中宫和太子百般照顾,但直接面对事情的人,是侯爷自己。

袁侯爷都能干出女儿定亲,他跑回京里来诉委屈的事情,天大的事情下来他也一力承担。

这就先安慰长辈和宝珠:“祖母不用担心,母亲不用担心,皇后娘娘这是看重加寿,这是件好事情。”

哪怕在袁训心里再不满意,嘴上也是这样的劝慰。

安老太太忙摆出笑容:“侯爷说的是。”

面前的好孙婿,老太太什么时候见到,什么时候满意。看看他生得该有多好,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又身在这王府旧居里,背后辉煌衬出他一身芝兰宝树光,只要有他在,老太太想永远不用担心寿姐儿。

袁夫人也慈爱的笑着,答应着:“你说的是。”袁夫人为儿子满意,就为丈夫自豪。这是他的孩子,才生得这般能干这么能担这么的疼爱孩子们。

袁训和宝珠每每疼爱孩子们一分,袁夫人就要想到如果祖父还能在世,也会是这样的宠着孩子们,这个可敬的妇人,由儿子媳妇身上看到夫妻不能共同渡过的一段岁月,再陶醉其中,不能自己。

袁夫人暂时安心,向袁训宝珠微笑:“有你们呢,我能放心,不会让寿姐儿受屈就好。”

宝珠更是抿唇笑,这是宝珠的丈夫,他上心的是宝珠的孩子,宝珠寻几句话出来,也来安慰袁训:“有侯爷在,就没有什么是要担心的。”

房中暖乐融融,老太太先嚷出来一句:“宝珠说得好。”大家一笑,这就散去。

袁夫人回她房里,老太太回她房里,房中独留下袁训和宝珠夫妻。、

宝珠妙目流盼,会心会意的微笑。

夫妻成亲数年,算是聚少离多。但表兄为人,宝珠是早就明白。

他怎么会坐视加寿受哪怕子虚乌有的不如意呢?

她的眸光写着十足的你不管做什么,宝珠都陪着你,袁训一看也就明白,侯爷负手低低一笑,什么话也没有说,点一点头,边往外面走,边吩咐丫头:“备马,我要出门。”

袁训从前面角门出去,老太太从后面角门出去。

装着回房的安老太太能自己调动家里车辆,有一辆车从早到晚在角门上,预备着老太太出门拜客,或是送客人。

南安老侯病重,老太太为了看他,更是出门得勤快,有时候只送个药就回来也不用告诉宝珠。这就悄悄又溜出门,上车再往南安侯府里来。

老侯正在院子里吹春风散步,见到妹妹慌里慌张又来,失笑道:“盯着我喝过药走的,这又跑来,敢是加寿又挂念我,让你来盯着我用饭?”

“你的加寿可想着你这老侯爷呢,所以哥哥你赶紧的好吧。加寿心里有你,你的心里倒没有她!”

没头没脑的话,把老侯说愣住。

老侯纳闷:“我几时心里没有加寿呢?”

“哥哥你心里要是有寿姐儿,就不要再装病扮弱吧。我的寿姐儿在宫里出大事了,侯爷是能干的,宝珠是得力的,亲家太太是可心的,太后是慈爱的,但万般儿都齐全,也还差上一个老侯爷。哥哥你再当病人,我的寿姐儿就要吃足委屈。”老太太说着伤心。

这是她的娘家,这是疼她一生的兄长。老太太这也算撒娇,不过她自己不会承认就是。

取帕子擦眼角泪,一五一十的把话告诉老侯,最后还是抱怨他:“哪有功夫给哥哥你生病去,这一里一里的就要上来,皇后如今是六宫之主,太后也须让她三分是不是?太子殿下也不能说什么,再说我听过就知道,这是皇后先说动太子殿下,再来摆布,你赶紧的出主意,再也不能当病人!”

老侯听过,是没有老太太那样慌张。

他反而更镇定沉睿,嘴角边有笑容缓慢而出。老太太以为老侯想对策,就只望过来,而不再说话。半晌,老侯慢慢道:“这么说,我还死不得?”

“那宫里有如龙潭虎穴,加寿一天不安稳,你一天死不得。”

老侯向着老太太,兄妹相视一笑。老侯稳稳地道:“那我嘛,还是继续中用吧!”

……

“伙计,你们这里什么菜最难得?”冷捕头和袁训在酒楼里坐下,冷捕头就叫来伙计问他。伙计来了兴致,看这两位衣着不错,带的都有好玉佩。开口就问贵菜,这是大主顾上门。想打赏也会多才是,一张嘴,麻溜的往外报。

“我们的名菜是熊掌鹿尾,八大山珍十大海味…….”

袁训抬手止住伙计:“不用报了,”对冷捕头笑谑:“我今天是诚心挨宰,你今天是诚心宰我,让伙计上最好的菜,最好的酒就是。”

“好嘞,”伙计信以为真,答应一声就要走。冷捕头把他叫住:“回来回来,”伙计眨着眼皮子:“您别担心,我们铺子里有五十年的酒,埋在地里面,现给您挖去。”

冷捕头失笑:“我不担心,你挖出来我不爱,这钱可不给你。”

伙计陪笑:“客官您说,小的听着。”

“来五斤上好牛肉,一个猪肘子,再四碟小菜,酒就你们柜上中间那牌名上的,就这个就行。”

伙计听完就傻了眼,袁训笑个不停,打趣着他:“几年不见,你这还是老脾性,牛肉就能把你打发。”

冷捕头淡淡一叹,自嘲似的,随即才有笑容出来,自己调侃自己:“我是穷人的命,穷人的口味。有牛肉最好,猪肘子解馋。怕你现在胃口刁,你现在是暴发户,吃肉你要说俗,那青菜可全是给你要的,我可一口不吃。”

见伙计听呆住,还在旁边不走。冷捕头作势轻拍桌子:“这里不做生意是怎么的?不做我们换一家!”

伙计吓了一跳,赶紧说着有有,走出这包间。

帘子放下,冷捕头就问袁训:“说吧,你想折腾什么?”

“我……”袁训只说一个字,忍俊不禁:“老冷,你把我看得忒低,兄弟找你喝酒,在你眼里就是有事找你不在?”

冷捕头眯眯笑:“没事找我?好好,等下你要问我话,我可一个字也不说。”袁训笑骂:“天底下老滑头就数你最奸。”

“本来嘛,没事情你也不找我,侯爷你如今门楣高,你要是住个侯府我还敢去,王府五间大门晃我眼睛,我也不敢去寻你。”冷捕头一脸的尖酸。

袁训莞尔:“看来又有闲话落你耳朵里,看来我寻你太晚,也罢,以后我一天寻你一回,听你说古记儿,你看可好不好。”

冷捕头斜睨他:“我是不怕你寻,我怕你寻多了我,接下来在宫里折腾,皇上第一个就疑你,你可就算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噗”,袁训喷出笑,不笑时就无奈般的佩服:“好吧,你是京中老鼠洞第一,没有你不知道的。让你猜着了,我是有事才找你支招,支完了接下来咱们少见面吧,免得疑到你也疑到我。”

冷捕头嘿嘿:“你总算肯承认。”

“不承认也没办法,事情你应该听说。”袁训微有怅然。

冷捕头稍有正容,微笑道:“也许,那位真的是看重的意思。”

“我知道,也有这意思。但她再接着看重下去,我岂不担心?得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让她收手,以后也不会再看重才好。”

听完,冷捕头坏笑:“你看我会帮你支这个招儿吗?”

袁训冲他晃晃面庞:“当然不会。你也呆了不是?是你先提出来,我老实回答你。拿你和以前一样当兄弟看,你也不想想,我会寻你出这样的主意吗?”

冷捕头让呛,半点儿不生气,喃喃自语:“那你寻我是为什么呢?”

“你先告诉我,除去这位,还有什么人是你顾忌的,你先对我说一遍,我以后找你也避开这些人。”袁训对他坏笑。

冷捕头又自语:“几年不见,愈发学的奸滑。当兵还真是出息人,不过不是我夸口,除去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和太子殿下,是了,还有你的寿姑娘以外,别的人我全不放在眼里。”

袁训含笑,认真听着他自语完,冷捕头把胸膛轻拍,大模大样:“别的人,你随意的问。”

桌子菜还没有到,但碗箸已安,袁训用筷子沾茶水,向桌上写了一个字。

容。

冷捕头一看,轻松起来,也快活起来:“你要打听她?你不早说,这简单简单。”袁训悠然:“老冷,兄弟我也提你一声,我问你的,哪有简单的?一,你要是现在不敢说,还来得及。二,回去你反省反省,是不是还有不简单的人,让你当成简单给错过去。”

冷捕头失笑:“你是寻我问话的,这倒成了我欠你人情。”脚步声在楼板上过来,冷捕头住嘴,见是小二送菜上来。

牛肉猪肘子,酒楼里大多现成,早做好一蒸就得。小菜也送上来,酒斟好,小二得了赏钱下去,冷捕头重拾刚才话题。

眯着眼,看似懒散得没有骨头,坐也像堆在那里。语气紧凝,却是小心严慎。

“你要听的,应该不是他家什么官。也是的,现在什么官有什么打紧,要紧的是人品性格,就像袁侯爷您,初一见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有出息,那神态跟琉璃珠子放光,到哪儿都埋没不了你。”

袁训给他倒上酒:“你就胡扯吧,反正我最近闲,有功夫听你拿我取笑。”

冷捕头咧咧嘴:“不是取笑是实话。难道不是吗?是块玉,放泥堆里也放光。是个蜡烛,点完也就完了。”

袁训寻思下:“有道理。”

“那些个顺着裙带上去的,别看现在能得意,时候一长你再看,他们还能呆得住呆不住?那光华世面上,得自己有光华才能长呆着。远的不说,就像你的老对头柳家,”

袁训干咳两声,把冷捕头打断,骇然地笑:“咱说话当心点儿行不行?”

冷捕头又坏笑,一口答应:“行!老丞相已做古,侯爷你这就打遍朝堂无对手,”袁训白眼他,冷捕头又坏笑:“这个也不能说,那就只能说说柳家的破落子弟们。”袁训失笑:“这个能说。”

“老丞相去世,侄子们争着为丁忧。要说丁忧这是古理,最早只为父母祖父母等直系尊长,到后来丁忧成风,兄弟姐妹丧也如此办理。本朝柳侄子们这样办事,大面上是寻不出错来,但仔细一想,全是做给皇后看的。”

袁训在听到“柳侄子们”时,就忍不住一笑,这坏东西故意少说一个字,把柳家侄子们这话全变了味,听上去像是他家的侄子。

又听到后面说是摆样子做个看席面的,袁训微笑:“这说得也是。”

冷捕头不怀好意打量他:“所以,以后,你家指不定也出这样事情,有那一天,侯爷仙去,”袁训把拳头捏巴捏巴出响动,冷捕头又咧嘴:“你别恼,在你前面我早走了,你想找人也找不到我。”

袁训摆手:“你认真的说,别乱插话题。”

“不是乱插的,是挨得着的。”冷捕头呷一口酒,看上去他自己是有滋又有味,啧巴下嘴,继续道:“这就挨得着我刚才说的,是块玉怎么都放光,不是块玉,这都和柳至挤着去丁忧。”

袁训来了精神:“你骂他我爱听,”笑容可掬:“再多骂几句不是。”

“骂他你又不进钱,骂他不过是皇上都不解他丁的是什么忧。皇上正要用人,寻他几回不出来,娘娘恨得只怕咬牙,娘娘眼前无人可劝,娘娘自己出个主意,”

袁训眼睛一亮,但是故意道:“咦,你不是不能说吗?”

“哈哈,这是有关连的,这就带出来。”冷捕头打个哈哈,舌头一卷,话题就转回去:“你要问的那家就是这般,宫里无根基,先是得宠,京外来的事事儿不懂,就失了宠。这又有宠,有宠又如何?无子到最后,总是凄凉。”

袁训语带双关:“这事情可不能办。”

冷捕头继续疯疯颠颠哈哈不断:“啊,有子又如何,柳至一丁忧,事情像是不对,哎,我说侯爷你拳头硬,几年前打得京里老鼠洞都翻个过儿,你怎么不去寻他事情?”

袁训见缝插针地笑话他:“就那时候把你翻出来晒晒日头的不是?”

“我说找不到可恨的人,原来在这里。你把我翻出来,你倒是再塞回去,害我晒脱皮,回家去老婆都不认。”冷捕头皮头皮脸,见袁训倒酒,又一碗酒下肚,再道:“这外面无人,里面也难。你都看到,你这样大的福气,还要来寻我说话,何况是你要问的那一位,和我不能说的那一位呢。”

袁训揶揄他:“你也没有少说。”

想这个人今天说的实在不少,看来袁侯爷还能在他眼睛里呆着,袁训着实的感激。这就安心不少,打迭心思陪他,和他痛醉,各自回家。

……

第二天起来,袁训坐到书房里,着实的把冷捕头的话寻思,越想越有道理。

这个人看似胡言乱语,其实句句切中弊端。

皇后娘娘现在没有丞相可以依靠,柳至又丁忧很少进宫,不管是她自己出主意也好,别人出主意也好,都好不到哪里去。

她无人可以依靠,唯有太子是知心人。她想“看重”加寿在情在理,但不能让她随心所欲的在情在理是不是?

又欧阳家,冷捕头说得更中肯。

宫里再得宠又能怎么样?外面没有人,使不上劲,有子无子也都那样。

无子的事情,袁训不敢办理。有子呢,有一个老太妃和福王就是前车之鉴,袁训有把握相信当今不会再纵容出一个福王。

冷捕头也想到这里,也就大胆的说话:“有子又如何?”

又说玉不管放在哪里都放光,袁训凝眸,以他和欧阳家见过的不多几面来看,他看不出是什么独特奇才。

人才这东西,像柳至忠心正直,苏先桀骜不屈,袁训善和稀泥,尚栋最能捣鼓东西,连渊等等,都有特长,太子早就纳入麾下。

出名太子党们没有欧阳家的人,有几分能耐也就能一眼看出。

但是不能大意啊,袁训由欧阳家想到王恩,而皇后送人再想到太子先行答应,觉得头脑发涨时,外面小脚步“噔噔”,袁训顿时清醒,他不心爱的小女婿来了。

这小步子走得格外有力,和怀瑜怀璞又不一样,又因为是小孩子,只要侯爷没有客,没有人通报的就进来,只能是萧战。

果然,没一会儿,萧战进来。在门槛内晃晃脑袋,呲着小豁牙,嗓门儿粗,还有奶声奶气:“岳父,给!”

小手握着一个烫金帖子,送到袁训手上。

袁训打开来看过,问他:“为什么事情你家里请客?”萧战见问,凑上来,手指到最后一行字上面:“不是我家里请客,是我请客,战哥儿我请客!”

请帖落款上面,写的是萧战的名字。袁训见到他一指就中,想到他还会写字,会认也算难得,不由得心生喜欢。

“为什么事情你要请客?”袁训逗他。

萧战绷起小脸儿,不肯现在就说,只道:“等岳父您去到,您就知道。”小怀里鼓囊囊,萧战按上一按,对袁训咧嘴儿一笑:“岳父换衣裳,我去给福姐儿送贴子,我们就出来。”袁训大乐,今天没刁难他,道:“你慢些儿走,出来也慢着些儿,我等你们。”

“好的。”萧战摆摆小手,摇摇摆摆的往内宅去。

很快,从老太太开始全换过衣裳出来,全家往梁山王府去做客。在王府门外下车,见到连夫人带着女儿,尚夫人带着女儿,小沈夫人带着儿子也正好下车,问上一问,原来全是小王爷下贴子请来。

都猜测请客的原因,进来见到世子妃,世子妃笑而不答,只道:“等会儿你们就知道。”请他们先入席去坐。

大家全坐好,萧战板着小脸儿,背负双手,看上去好肃穆的走出来。他的祖母梁山王妃见到,先喜欢得不行。说一声:“这个孩子真是聪明,想的周到。”萧战装模作样清嗓子,世子妃明显的和王妃使个眼色,梁山王妃忙闭上嘴,一个字也不再说。

客人们看在眼里,都活跃起来。争着道:“还卖关子?是战哥儿有喜事?”萧战一本正经的点着小脑袋,还用了一个书上的话:“诺。”

大家笑起来,萧战晃着脑袋,往外面嚷上一声:“上来!”随着他的话,厅的两边出来十几个人。

有高有矮,有大有小。年纪最大的,白发苍苍,年纪最小的,口水哒哒,把个手指头放在嘴里咬。

老太太乐道:“我先猜,这是战哥儿让人演戏给我们看是不是?”

萧战摇头,拖长了嗓音:“不是。”

连夫人凑趣:“我猜到了,这是战哥儿要习武。”

萧战摇头,拖长嗓音:“不是。”

尚夫人也猜一出,小沈夫人也猜,都没有猜中。萧战乐颠颠儿,福姐儿坐在母亲怀里,萧战过去,把她抱下来。

小王爷大福姐儿一岁,又有力气,又有宝珠护着,不费力气地抱下福姐儿,又得到满堂喝彩。

小沈夫人就势同儿子悄声:“你也这样疼香姐儿好不好?”沈沐麟摇头:“不好!”继续看萧战和福姐儿。

两个小孩子手扯着手,走到厅口上,萧战另一只小手一招,向福姐儿道:“福姐儿,你随意的挑人吧。”

“哈哈哈……”袁训头一个笑出声。

连夫人等人还不能明白过来,梁山王妃喜滋滋儿说出来:“战哥儿回来说宫里给加寿挑使唤的人,战哥儿说他也要给福姐儿挑人。”

“哈哈哈……”大家一起笑出来。

小沈夫人抓住机会,又试图说服儿子:“咱们回家去,也给香姐儿挑人好不好?”沈沐麟摇头:“不好。”

厅口上,加福很喜欢,她昨天见到姐姐挑人,最后和太子玩得在一处,是件很好玩的事情。这就学着姐姐的样子指一个人,笑眯眯:“我要这个。”

萧战就看过去:“额头高,忘性高。下巴尖,讨人嫌。”

袁夫人正在喝茶,都喷自己衣服上。这是太子昨天说过的话,萧战学了一个十成十。

福姐儿也很入戏,记起来太子昨天有这样的话,就换一个再指:“那我要这个。”萧战再看过去:“耳朵长,哭断肠,鼻子大,气性大。”

袁训啼笑皆非,这孩子记性真是好,没错一个字。

福姐儿忘记下面应该说什么,颦眉头看萧战:“那,我要哪个的好呢?”萧战小手一挥,颇有几分祖父点兵的气势,道:“这些都不好,你等着,我有好的送你。”松开福姐儿小手,一路小跑进去,没一会儿,吭哧吭哧拖出一个大包袱来。

那包袱有小王爷小身子般粗,在他后面跟个小山似的,应该是不让人帮忙,两个家人扎着手笑跟在后面只看着。

小王爷拖几步,觉得累,扭身子面朝前面,把个包袱一角在背上扛着,跟个拉车牛似的往前拖着出来,大人们都觉得有趣,看得都很认真。

福姐儿见到迎上来,小王爷这就少拖几步,丢下包袱角,蹶屁股打开,一堆的玩的东西出来,萧战双手一展,道:“这些是我心爱的,送给你,陪你玩。”

宝珠凑到袁训耳边:“这孩子多有心,你以后多喜欢喜欢他吧。”袁训闪动笑容:“我现在就很喜欢他,你就没有看出来?”

连家的小姑娘叫出来:“我也有东西送给瑜哥儿。”尚家的小姑娘也惊天动地地叫:“我的东西,也送给璞哥儿。”沈沐麟笑眯眯:“我的我自己玩。”

福姐儿拍着小手,欢欢喜喜,和萧战向玩具堆里翻找着,萧战拿一个给她,就要解说一句:“这是母亲给我买的,送你。”

“这是父亲给我寄来的,送你。”

“这是…….”

梁山王妃不用别人夸孙子,她自己先夸:“看我们多机灵,在宫里见到,这就会办。”连夫人和尚夫人也交待女儿:“把你们的好东西也给怀瑜(怀璞)。”这里面只有小沈夫人气得干瞪眼,最爱抢话说的人,这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眼睁睁看着那一对小儿女们开开心心,她把眉头都展不开。

…….

没几天,是公主出嫁的日子,袁训一早带着全家进宫。

……

宫中喜气洋洋,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春花还开得不多,花房里花搬出来摆设,处处香薰阵阵,花香迎人。

袁训先去见过太后,太后今天又把不要侯爷来见给忘记,笑呵呵的让他坐下说话。张开怀抱,袁怀瑜袁怀璞先过去,在太后怀里滚上一滚,走开,让给二妹香姐儿。

宫缎大红牡丹喜庆纹宫衣,香姐儿占据一边,招呼妹妹:“加福你在这边。”加福一上来从来是两个人,萧战和她手扯着小手进来,太后怀里顿时满当当。

没一会儿,又来几个小皇子。太上皇向太后瞄一瞄,太后拍拍香姐儿和福姐儿:“玩去吧,香姐儿和福姐儿萧战走开,太后又抱几个皇子在怀里抱上一抱,皇子们也跑开去玩。

袁训送亲,出门前就打扮得格外好。太后还不满意,让人取出一件宫衣,淡紫色绣花,袁训换好出来,就是皇后也暗中赞叹,不得不说忠毅侯生得就是好。

春光喜色中,忠毅侯面容俊俏,竟然像最狷狂的那一枝子花。

太后也喜欢,和袁训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话。袁怀瑜袁怀璞跑进来见到,来问父亲:“为什么换衣裳?”

太后笑道:“你父亲送亲。”

袁怀瑜想上一想,道:“那我也送亲。”袁怀璞眨眨眼睛,也是当成好玩的事情,走上去告诉太后:“我也要送姑姑。”

几个小皇子们在身边,袁怀璞以为跟约打仗似的,问他们:“送亲,你们去不去?”小皇子们七嘴八舌,也以为是跟玩打仗似的,人多了好玩:“我们也送亲。”

太后正笑着说不能去,太上皇却觉得不错,道:“瑞庆是我最疼爱的公主,她今天要走了,从此就是婆家人,都去送送吧。也让镇南王府看到,这是我最心爱的。”

小皇子们得这句话,吵得宽阔殿顶都似能翻开:“换衣裳,去送亲。”还有几个,他们的兄弟们在外面玩,跑出去问:“送亲去不去?”

语气跟说打仗去不去一样,皇子们中有说去的,也有说不去。

加寿听到,跑来说她也要去。本来加寿就是和上一回公主成亲一样,打算长街上去看热闹,再往镇南王府看姑姑拜堂,这就长街不用去,直接也送亲。

太后欣然,觉得这样更添喜气,一面让人取宫衣给他们,一面打发人告诉皇帝。皇帝听说,也是微笑:“长公主出嫁,就是朕也舍不得,都去送送尽尽情意也好。”太子听到也要去。这就袁训为送亲正使,一件紫衣俊秀过人,太子为送亲副使,黄衣绣带,亦显英俊。

余下小皇子们全换新衣裳,洗干净手脸,袁家孩子们夹在中间,出宫门上马的上马,坐车的坐车,先行候着。

……

“吉时已到,请长公主殿下登轿。”司礼的人宣过,太后泪水涌出。见到长公主让扶出来,还没有蒙上盖头,先行来叩拜太上皇和太后。太上皇也湿了眼眶:“去吧,以后常进宫来。”

太上皇悠悠叹息。

一句常进宫来,把公主从此和宫闱隔开。

这是最心爱的女儿,但长大了总是要嫁人。这宫闱就与她无份,太上皇伤心不已。

小小身影进到他眼帘中,加寿依恋瑞庆殿下,她还没有出去。一直跟在瑞庆殿下身边的加寿,隔着公主大红长袖和她扯着手,见太上皇有这样的话出来,加寿更皱鼻子想哭:“姑姑,你以后要常来看加寿才好。”

太上皇听听,觉得欣慰。怕误了吉时,再催促瑞庆:“上轿吧,有不如意的地方,再来告诉我。”

瑞庆殿下忍泪,拜了三拜,宝珠向宫女手中取过红盖头,给公主盖上。加寿小手还扯着公主:“姑姑,你这就看不见了,我带你出去。”

小小身影,今天也是大红衣裳,和着公主大红嫁衣,混成不可分隔的喜色,两个人走出去。

公主上轿起轿,太后泪不能忍,太上皇低声劝着她。宝珠带着女儿内宫门上就坐车,车轮辘辘往宫外面来。

加寿今天很乖,乖得一句话也不说。上一回公主成亲她还觉得很好玩,今天则一句话也不说。因她不说话,神色宁静端庄过于平时,宝珠恍然上来,看看女儿身上的小小红衣,再看看这为公主出嫁而装饰华美的宫车,生出嫁加寿的心情。

悄悄伸出一只手,把女儿搂在怀里。加寿把满头花翠往母亲衣上依上一依,出来一句小大人似的话:“母亲,以后你不哭,加寿总在宫里。”

这话把宝珠逗乐,听听加寿说的挺明白。宝珠向女儿皱鼻子笑,见到女儿眼角还有泪花,帮她擦干净脸儿,柔声细语开解她:“送的时候舍不得,是要哭的。等咱们下了车,欢欢喜喜才好,这是喜事情。”

加寿这就绽放出笑容,笑靥如花。宝珠看在眼里,不由得往车外面去寻找袁训身影。有朝一日,加寿儿成亲,怀瑜怀璞是不是也这般送亲?

这一看,宝珠又要笑。

迎亲的新郎走在轿前,送亲的袁训走在轿后。宫车跟在后面,再没有别的女眷陪着孩子们送,宝珠和加寿的宫车就正在送亲人马后,这就能看到丈夫,同时也看到一片小身影。

袁怀瑜袁怀璞年纪小,不能多骑马,馋劲儿足。一直缠着要和父亲同坐马上,这是送亲不是跑马,不怕颠孩子们小身子骨,袁训就让他们一人一匹马,孔青牵着袁怀瑜的马缰,关安牵着袁怀璞的马缰,两个小身子挺得直直的,两边街上的人都夸好。

受他们影响,小皇子们也不肯坐车,一人也一匹马,亲信可靠的人牵着马缰,侍卫们两边周护,成了继公主喜轿之处,最吸引人的一处。

忠毅侯英俊貌美,太子殿下尊贵威严,小贵人们清秀面上一片天真,给瑞庆殿下出嫁添上绚丽的一笔。

这一笔,以前没有人有过,以后也不见得有人会有这样的风采。

喝彩声,赞叹声,把数月前还遭受大难的京都,重新变成繁华天地。鞭炮声,喜乐声,把公主大婚推动得不管谁看上一眼,都要津津乐道,如痴如醉起来。

在这无边的奢华中,镇南王府的不敢怠慢,赶紧地回去告诉镇南王,公主这一次出嫁非同一般,和上一次相比,多出来隆重,多出来郑重。

不看别人,只看那一堆小小的送亲的人,以后不管谁出嫁都再也找不出来。

……

“是吗?那赶紧让家里人都打起精神。”镇南王听到喜悦万分,家里人本就打起十二分精神,王爷这又交待一回。他自己呢,刚才应酬有些累,客厅上有人抽水烟,烟气茶气薰染得他回来歇息,这就不敢再歇着,慌忙出来继续待客。

花轿算着时辰进门,迎出新人往厅上来时,笑声哄的起来。见到眼前这一幕,镇南王也激动得湿了眼眶。

好哇,这真是大好兆头进门来!

……

得公主已经是件难得的好兆头,再加上眼前场景,镇南王想我家这喜事,这就算天下第一人吧。

新人蒙着盖头,世子走在前面,长公主走在后面。长公主不是一个人,她华丽的红裙两边,走着三个孩子。

左边一个,生得胖嘟面庞,但五官绝色仍可以看出。这不是别人,这是名动天下的加寿姑娘。

右边走着两个,和寿姑娘一样小手攀着公主裙裾。公主嫁衣宽大,她们攥上一块,也不影响公主庄容。

头一个也略胖,但在三个孩子里面,她算瘦的。要说加寿姑娘生得像宝玉流光,这一个就是玉不出匣,也流光四溢,让人看上头一眼,目光就此定住,脑海就此定住,只有一句话,怎么能生出来这样好看的孩子?

再也想不到别的心思。

这个最近名动京都,是袁家的加禄姑娘。

第三个走在最后,腿脚儿软,走不几步,就想摔一跤那模样。好在公主走得慢,新人拜堂,没有步子匆匆的,她要摔时,揪着衣裳也就能起来,同时,每当她要摔,后面就冲上来一个小黑胖子。

把她一抱,让她站好,小黑胖子再次冲回后面。等她要摔时,小黑胖子又闪电般冲出来抱她,抱过再回去。

看上去,陪着公主走来的人,只有三个。

后面这两个镇南王也认得,那是袁家的加福,和梁山王的世子小王爷萧战。

人人都见到镇南王泪如泉涌,别说镇南王是这样,就是站在他后面的姬妾们----镇南王妃病故,王爷有年纪,儿女长成,他没再续弦。

还有已经出嫁,今天回家的长女萧凤鸾,次女梁山王世子妃,都涌出泪水。

不用镇南王说,大家都和王爷是一个心思。

走来的只是公主和三个有名气的孩子吗?

远非如此。

长公主深得太上皇太后宠爱,下嫁镇南王府是王府之幸,这且不去说它。只说跟着公主一起进来的三个孩子,她们叫什么?

加寿加禄加福。

在镇南王和家人眼中,这是福禄寿和长公主一起走进家门。今天这是喜事,这就福禄寿喜聚集,一个儿也不少。

更不要说袁加寿认亲太子,她是下一任的皇后。

更不要说最近京里女眷们风行一件事情,都寻门路攀亲戚,见见袁家的加寿加禄加福,更有甚者,要和她们说上一句话,抱上一抱,据说回家去都神清气爽,疾病减轻。

这三个如今全在这里,全送公主前来,镇南王顿时觉得家中本来就不错的气运更登一层楼,子孙昌盛就此可以遥遥而见。

“哎哟,”加福又摔了一跤。

公主放慢步子,走在前面不回头的镇南王世子,他能听到加福的小小哎呀声,也把步子放慢。

有人会在这时候想到跟个小孩子总摔跤不好吗?

不会。

加福叫什么?叫福姐儿。

福倒,福到,过年贴斗方儿,还有人写上福字故意贴倒,这是寻也寻不来的好彩头。

加福太兴奋,要是在家里走,她不会摔这么多,见到大红喜字儿处处有,加福不懂,也知道应该喜欢,兴奋的小腿直着,就走几步摔一跤。

公主就等她,世子在前面也慢下脚步,小王爷就冲出来抱她,加福摔的没有后顾之忧,就小腿儿更直,更要再摔上一跤。

宾客们全明白过来时,就有人恭喜镇南王。

“恭喜王爷,今天世子大婚,长公主把福禄寿喜全带进家门,可喜可贺,可贺可喜。”镇南王虽然很想压抑,却再压不下心里的喜洋洋,笑得合不拢嘴。

世子和公主站定,准备拜天地时,又一帮小孩子们冲上来。小皇子嚷着:“看拜堂喽。”你抢我争的站在客人们前面,瞪着大眼睛准备看得仔细。

这些孩子们也都身份尊贵,镇南王油然的要想,皇恩浩荡,才有今天这般的喜事盈门。镇南王满门富贵都出自帝王,他这样想也属正当。

拜过堂,世子前行,福禄寿跟着,又把公主送到新房。加寿长几岁,要陪着公主坐着。加福让萧战叫走,不知道去吃什么还是玩什么。加禄也让奶妈抱起,往镇南王的园子里去玩。

加禄最爱好看东西,见到园子里景色自然,下地来。

镇南王早有话,不能委屈三位小贵客。加禄见到花好,上前就去掐也无人阻拦。正掐着好,冷不丁的,花的那边走来一个孩子。

香姐儿一见,大叫一声,把手中花一扔:“啊哟!”扭身子就跑。

来的那个不是别人,是她的小夫婿沈沐麟。

沈沐麟见到香姐儿,也是扭头就跑。

两个人边跑,边不约而同的选择同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是天生出来的怪毛病,爱好看的。另一个是有个怪毛病的娘,爱好看的,自小受熏陶,都一眼相中的全是最好看的。

都对着碧绿的一个凉亭跑去,身子都小,视线就低,一个从亭子左边上来,一个从亭子右边上来,一看,又是你!

“哇!”

大叫一声,再次扭身子跑开。

没一会儿,“哇!”又从树林里传出来,不到一刻钟,在这方圆里碰面好几回。对于见到对方,都是小脸儿发白,吓得面如土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