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三百六十二章,儿媳妇好

侯门纪事 第三百六十二章,儿媳妇好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氏的烦恼唯有她自己担着,就是宝珠也不会体谅到具细的地步。这是别人帮不了,只能自己走出来。

……。

好在管家,烦恼没有几天。没有人不让她管家,对谢氏也是一种安慰和安心。

……

出了十五,袁训会见韩三老爷。在此之前,他和韩家叔侄每天见面,中饭不在一处吃,晚饭就同桌。但亲戚往来,乡绅应酬,都不是细说话的时候。

正月十七一天,三老爷早起还和韩世拓在说。从窗户看出去,袁家新年的气向还崭崭新。大红斗方儿,大红福字儿触目可见。

怅然:“世拓,是不是杀头的圣旨就要下来,小袁不肯对我们明说,也不肯见我们。”

韩世拓心里也没底,负手走到窗前看雪,同是闷闷不乐。

“我只后悔没有和掌珠有个孩子,让她膝下无子。不过呢,也不用担心,她家祖母和这里四妹妹会照顾她。”

三老爷脱口道:“那总不如自己有个孩子。”

韩世拓苦笑:“三叔何必说得这样明白,难道我不知道这话?我也得……”下面半句“有命留吧”咽回去。

他是世子,关键时候他站出来。有好处是他的,有罪也是他的。在韩世拓近四十岁的岁月里,从没有想得如今天清楚。

家里的话每每一说,叔侄相对黯然。

这时候,在他们房中侍候的丫头问安声进来:“老爷早,”袁训清朗的嗓音过来:“亲家老爷和大姑老爷可起来了?”

三老爷跳了起来,推韩世拓,嘴里道:“赶紧,他来了!”韩世拓晃动一下身子,原地不动喜悦得僵住,有两句话浮上心头。

头一句:四妹夫是不会不管我们的。

第二句,四妹夫不管,四妹妹也会提他。

不止一次因为有这样的亲戚而欣喜的韩世拓,再一次如沐春风中。

袁训走进来,就见叔侄两个人全是大礼相迎。

韩世拓对袁训总有了解,深深的揖下去。三老爷呢,趴地上就叩头,行官场上的礼节。袁训带出失笑的模样:“这没道理,”

晃晃手中女儿:“我抱着孩子呢,亲家老爷您自己起来吧,这样子可没办法说话。”他手中万字不到头的娇黄色襁褓,福姐儿伸出两只小手,在父亲衣襟上玩来玩去。

袁训不会外人的时候,总要抱一个女儿。

三老爷自己起来,恭维几句:“这孩子生得好,品格儿高,以后是跟大姑娘一般儿的福气。”见袁训独自过来,只能是说话的,欢喜过度,胡乱吹捧着。

韩世拓还能把握分寸,微笑道:“三叔你不记得了,三姑娘已许给梁山王府。”三老爷立即欢喜不禁,压箱底的乐都显摆出来,双手轻拍:“妙啊,好亲事啊,”

手舞足蹈的,福姐儿见到,转脸儿对父亲咧开小嘴儿。

袁训也大喜。

福姐儿生下来就爱笑,有意识的无意识的,醒着的,睡梦中的,无一不让父亲安慰多多。如果说香姐儿是来欺负父亲的,那福姐儿就是给袁训的补偿。她甜甜的小笑容,随时能让父亲欣喜若狂。

“我们乖吧?”袁训把要来说的话都不记得,先逗女儿:“我们多讨人喜欢呐,”喜欢得把韩家是外人也忘记:“等我们进宫去,都会喜欢我们。是不是?”

福姐儿卖力的咧嘴儿,数月的她已能笑出一个小酒窝。

小孩子纯真的笑容,能把一切全感染。失意人韩三老爷见到,心头升起百花如锦的安宁,让他由衷的夸赞:“这气派,这会儿看着就像王妃的格。”

以为这话得体吧,主人满意吧。不想袁训面色有些难看,下意识地往房外看。冬天,门帘子是闭合的,看不到外面,袁训也伸头探脑一下,吁口气像躲什么。

韩家叔侄没有看出来,也想不到。这是在他自己家,大将军威风八面,全城人都仰视,还有什么是袁训要怕的呢。

就听外面脚步声囊囊,有人粗声大气道:“那小子,我说天豹,野豹子,你家老爷在不在这里!”

蒋德关安养伤,就是不养伤,也不会宅中还跟着袁训一步不离。褚大又天天抱儿子陪老婆,只有天豹跟着袁训,走哪去哪儿。

袁训把脑袋一缩,把福姐儿抱紧些。懊恼自语:“他又跟上来,”听天豹也机灵,打个哈哈:“不在不在,我是给亲家老爷送东西的,我这就走,小王爷,您用过早饭没有,我送您去用早饭,”

来者不是别人,小王爷萧观是也。

萧观高嗓门儿继续:“我用过早饭!你没用,你自己去吃!”疑惑出来:“不在?”天豹嘻嘻:“您信我,不在!”

“那他把个孩子抱哪去了?”

天豹嘿嘿:“我想起来了,才刚见到老爷让套车,我还说不骑马怎么用车?也不要我跟,内宅里好出色的姐姐们侍候,还有奶妈子,说走城外的哪家亲戚,走亲戚去了,您要看福姐儿是不是,晚上来晚上来。”

“好吧,”萧观像是让他糊弄住:“那我晚上再来。”脚步声像是扭转,袁训在房中悄悄松口气,亲事都想反悔,这一位还不自知,天天缠着抱福姐儿,袁训早就烦他。

对着女儿轻轻地笑:“乖乖,别说话,别把鬼招来。”

外面,惊呼声出来。有拳风呼呼,和小王爷的大笑声:“打你个不长眼的,你当我是谁?你再吃八十年饭,也别来糊弄我!看看地上脚印,分明进去一个人!”

天豹还想抵抗:“那是别人的脚印!”他大叫。

“放屁就是!你家小倌儿一早穿的就是这鞋!贼窝里出来的,你不老实!给你一拳让你长长记性!等回去爷爷我军法侍候!”沉重脚步声直奔房里。

天豹噎住一下,随即又叫:“褚大哥,快来啊,小王爷又乱叫我家老爷呢!”

萧观大笑:“他抱儿子钻老婆被窝,没功夫来挑剔我怎么叫!”帘子大力揭开,北风呼的进来,神采弈弈的小王爷走进来。

袁训把福姐儿更护在怀里,满面忿忿:“你又找来了!”

“给我!”萧观来夺襁褓。

袁训往后就退:“别吓到!”

再看福姐儿,咧开嘴儿笑得欢。

萧观软下来,大脸上晃动着笑容:“我的乖乖,我的好儿媳妇,来来,跟老公公去玩会儿。”每天都要来抱福姐儿,是小王爷在袁家居住到现在的功课。

袁训可气坏了,要说不给他,他是福姐儿的公公,要说给他,袁将军自己还没有抱够呢。有加寿的时候,袁训时常和女儿睡在榻上,对面是宝珠办家务。

女儿几时饿了渴了,袁训就叫进奶妈喂过,尿了就自己向火盆上渥暖手,自己来换。换过再父女同睡着,听加寿咿咿呀呀,也父女相对无端的笑,那日子想想都乐。

也想对福姐儿这样,却有个小王爷插在中间。

福姐儿天生乖巧,见人爱笑,见萧观也笑,不然萧观也不会天天想来抱着她。

对着这烦人精,袁训咬牙:“我还有一个女儿呢,你别总疼一个好不好。”萧观对他冷笑:“那个小沈带着玩呢,”忽然有希冀:“难道你两个都想给我,你这样相中我,我……”

“没有!”袁训凶狠。

“我还没有说完,我只要一个!”萧观再看福姐儿,就笑得似冷馒头上笼蒸过,全软下来:“乖乖三姑娘,走吧,你是我家的人,公公我养着你,”

面色骤然一冷,对着笑得正开心的福姐儿襁褓瞪着:“怎么不用我家送的,这是我家的孩子!”

福姐儿到来,最喜欢的还不是萧观,也不是中宫,应该是梁山王妃。梁山王妃一直担心宝珠再不生女儿,拖着他们家。又担心宝珠老蚌怀珠的生,两个孩子年纪相差太大,梁山王府不能等。

不想第二年又有一位姑娘,梁山王妃不能亲来,寄来好些小孩子动用的东西。中宫自不后于她,孩子东西更是看看不断。

福姐儿有时候用梁山王府的,有时候用中宫送的。今天包她的粉红色绣荷花襁褓,萧观认得不是自家的。

小王爷揪住袁训肩头衣裳:“你又欺负我,走走,把孩子放下,我和你打架去!”

要不是福姐儿在袁训怀里,小王爷早就揪他衣襟。

韩家叔侄没有来劝,他们早跪下行礼。进来这位又心里只有孩子,或者说只争孩子,袁训不想让他抱,他就一定要抱,别人全顾不上,没叫起,那两个跪在地上,也不能来拉。头回儿见,面面相觑。

“用哪个,不是我说了算!”袁训解释着,不情愿的把孩子给萧观。嘀咕道:“那你也看看我别的孩子,别总盯着这一个。”

“你儿子我约好下午打架,你老婆又不让我陪,”

“闭上你的嘴!”袁训让气得直乐。

“我昨天洗了澡,今早擦了牙,”萧观哈哈。

袁训好笑:“这地方有澡洗,作什么你不洗?”觑着眼睛还等着抱回来。萧观这个时候把韩家叔侄想到,他也不是叫起,道:“你们说话!我抱着送回去,大冷的天,你太当心,吹了风要哭的,这是我家孩子,你小心着!”

扯过自己衣角,把福姐儿襁褓再包一层,美滋滋:“咱们到暖和地方玩去喽,”没几步就要出房门。

“哎,我说你当心,你……这是轻拿轻放……”袁训追在后面,又道:“豹子,你跟着送回去。”天豹在外面答应一声。

在门帘子里面,萧观回头,咧大嘴一笑,向韩家叔侄道:“你们今天中我用,我早早告诉你!你们家人的命,保住!官儿,全丢了。”

没有这对叔侄在,小王爷只怕还要费唇舌才抱得上福姐儿。这也算还个人情,抱着福姐儿走了。

一路走,一路欢喜,天豹打个伞要跟上,王千金和白不是把他挤开,给福姐儿打伞避雪避风。小王爷皮粗肉厚,遮不住他倒不见怪。

萧观为什么喜欢福姐儿,一是天生讨喜,二是小王爷还没有抱过儿子,把对儿子的心移过来,抱着袁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也一定是这样的乖,这样的好看…。随爷爷我长的,全是好看的。

……

袁训直送到廊下,看着照顾得好才回房。进房,先抚慰口吻:“就是这样,小王爷才刚说过,”见韩家叔侄举袖子抹额头上汗。

他们在袁家住着,总是面前有盼头。又听到家里人命保得住,不至于有冷汗。

又这里虽暖,总是冬天,心中有事,也流不出热汗。

但不抹几下,像是不舒服。

“好好,命保得住就好,”三老爷点头哈腰。他从没有这样有过兄弟情,也建立他在任上,由韩世拓照顾至今。

韩世拓也一改黯然,生出几分亮丽色,心头大石放下。命在,就是好啊。

官儿不在,家中却有薄田产。抄查家,没有抄封家产。

由衷的,韩世拓在此时此刻,对掌珠生出感激:“幸好有我妻子在,当年分了家。”三老爷也想到,连连点头:“世拓,你媳妇高见,远见,见识得好啊!哈,”他笑出来一声。

当年分家,掌珠执意不肯分过多的田产给另外三房。掌珠有主意,全入在祭祀田地里。一年到头祭祖宗的钱全由那个里面出,祭祀田地在抄家时,只要不是本家谋反,全家让杀头,祭产能保住。

一件事情,经过岁月,好处也就不同,或好处也就出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原本还是那件事。

当年三房里怨恨掌珠的事,现在成了保家续命的来源。

袁训也颔首,心想这事情还真让大姐给做成好事。袁训不喜欢掌珠,对于掌珠分家,他也觉得不对,但相比较下,更不喜欢文章侯府。现在坏事变好事,袁训坦然听叔侄两个人吹捧几句掌珠的好,没有不自在的地方。

让两人重新坐下,袁训把最新收到的消息补全。

“共计下狱一百来家,千人出去。百官们上折,并无实据的人保了出来。但官职全丢。”京里官场上又掀起一波子疯狂,没有官职的京官们纷纷活动,都想借此得官职。

“你们两位,应该无事。但也保不准。大姐丈的血书萧二哥代你呈上去,萧二哥又写第三本保你的折子,梁山王爷的军功里面,也有你一笔。大姐丈的官保得住,三老爷你也就无事。”

韩家叔侄跪下就是几个头。

袁将军算手快的,都没有拦住。只起身避开。

袁训证实小王爷说话,韩家叔侄更相信这场大难最雷霆的地方就要过去。激动中,三老爷落泪,韩世拓落泪。

在他们泪水里,袁训心情惨淡。

爱牵连的人得命喜欢至此,没有人想过他的表兄太子殿下,还是依然伤心。

太子起五更睡三更的勤政,袁训最知道。他十二岁到太子身边,后面念书学功夫全是太子指派人教他。

对太子,袁训有亦父亦兄的感情。就像对他的舅父辅国公,国公在他心里是他现实中的父亲。出生到十一岁,是国公教导。十二岁直到中探花,是太子功劳。十一岁到十二岁中间,有几个月丢在往京里来的路上。

君王们不管真仁德假仁德,全看仁德的书,仁德要挂在嘴上。以袁训的眼睛看太子,算有仁德之储君。

皇帝也不错,对福王猜忌是寻常事。没有君王不猜忌枕边人血源亲。太子有着皇帝一样的仁德,对福王殿下没有收回过家产,华阳郡王的事出来,也没有把福王同诛。

这是把福王当成招牌,显摆皇帝的好胸怀。但这又一击,殿下心里只怕是痛得很吧?

别了韩家叔侄,袁训雪中漫步回房。想自己不能回去安慰殿下,心中也痛起来。

这是一个知恩知情的人,才会在众人都关注这事,盯的是死几个人,杀几个官的时候,怜惜太子殿下。

怜惜而不能就相见时,袁训拧紧眉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福王定边郡王苏赫的死因查到明确。

死,也要见骨头才行。

哪怕那爆炸中,也得有点儿骨头渣子吧。

转思那山埋下火药的事,疑惑从来不止。

他们早早埋下火药,就是想和梁山王同归于尽?也没有真正杀了王爷,他们事先就想不到?大费周折造反,筹划不止十年,最后结局是一把子火药?

哪怕福王是让萧瞻峻追击再追击,定边郡王也是让围堵,看上去被迫退到那里……袁训也心头不安。

宝珠对他说的话,宝珠是个小女子,呵,宝珠早就不是小女子,她都尽自己之力,为“君王无长情”而寻找退路,福王他们就傻的几十年里备下这一条后路?

袁训做事本就不是不清爽的人,现在更下定决心,骨头渣子也要挖出来一把,送给殿下让他开开心怀。

打定主意,人已进内宅。这就去寻萧观商议,或者说在这里不方便商议,也借机把他从女儿身边带走。

老妈妈们说过一句话,袁训偶然听到记在心中。这还是有寿姐儿的时候听到,是为奉承宝珠而说。

加寿生下来,一看就像父亲。

老太太死争说像宝珠,当时像的地方实在不显。

袁训回家,天天抱着女儿。老妈妈们就笑:“难怪寿姑娘像小爷,谁抱得多,就像谁。”

推想一下这话,萧观抱多了,好好的福姐儿长得像他…。袁训加快脚步。

萧观有分寸,会把福姐儿送回袁夫人房里,然后同她说说话。袁训往袁夫人正房里来,果不其然,在房外就听到里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父亲的心急火燎的起来救,这笑的功夫,以后笑起来像小王爷,当父亲的可以哭死。门帘子一揭,袁训一头冲进去。

…。

二月初,春风寒似北风,但绿意不经意的随处出来。可能是一点子绿苗儿,可能是化雪露出的绿叶,把春的气息早早送来。

头天晚上,余伯南要往小巧儿房里去,杜氏叫住他:“明天去不去送小王爷袁将军他们?”余伯南面无表情:“去!不能让小王爷说我不敬重他。”

杜氏忍住笑:“我也想到这里,所以问你,给你把衣裳先备好。”余伯南无话走开,杜氏吩咐丫头去备衣裳,拿出最好的。

好衣裳过年已穿过,只得一件新腰带是新做的,花式儿新鲜。

丫头们请杜氏看,笑回:“明天不拜客,只是送行,倒用这新的去城外沾风尘?”杜氏嫣然:“送人也是大事情。”一个人抿着唇笑。

不给他打扮得好,更让昭勇将军比下来。

同时,杜氏也想到一件事情,明天自己只往袁家去送,不往城外去。袁将军走的时候,会不会又和自家老爷打起来?教训他几句?毕竟他就要不在家,袁将军夫人又要一个人会什么赵大人,再会自家老爷办什么“公事”。

真是稀罕,妇人你办什么公事?掺和几下也就罢了。

这袁将军他不管吗?见过几回,他们夫妻恩爱异于别人。想是管不得。那,总要交待自家老爷几句,让他收敛少去袁家不是吗?

余伯南对袁家的亲热,杜氏心头总是不快。她要不是极端的自私,凡事只想到余伯南功名在,她的享受多,她一天也忍不下去。

袁家得孩子,那个叫福姐儿的,余伯南抱过许多回。袁家小小子们过生日,余大人也亲自前往。杜氏都察觉余伯南把袁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来看,有时候也同小巧儿嘀咕几句,嫌弃她不会送儿子去讨父亲喜欢,小巧儿也是叹气。

杜氏不管余伯南去不去送行,只指望昭勇将军拿出丈夫威风来,把余伯南震吓几句也就是。挑最好的衣裳给余伯南,也有让袁将军看着不痛快,走的时候别把自家丈夫抛到脑后那意思。

衣裳,在第二天先得到余伯南的首肯。他满意的换上,镜前端详,说了个好字。

袁训人才风采都超过他,余伯南更不愿意打扮上简单,让他比得墙角缝里去。

夫妻同出门,怕余伯南见到袁家孩子又不丢,杜氏把小巧儿带上,让她带上孩子,说是去寻袁怀瑜袁怀璞玩,关键时候,也可以抽回余伯南的心思。

别把心全放到别人家孩子身上,自家有亲生儿子不是?

……

“福姐儿,哈哈,老公公我要走了,笑一个,再笑一个,再对祖父笑一下,”萧观又去逗儿媳妇,小沈将军就抱着香姐儿不松手。

香姐儿爱好看的。

小沈将军有个爱好看的老婆,从小养成习惯,把自己打扮成好看的,虽在军中也不改,尽所能收拾得光梳头净洗脸,和袁训走在一起,总有人去告诉陈留郡王,把你比下去。

陈留郡王每每还不服气。

这也是他天生爱精洁,表妹在一众表兄里面,才最喜欢他。

香姐儿的怪癖,袁训早告诉他。同回来前,又去青楼洗了个香喷喷。香姐儿一见,就肯让沈渭抱。

沈渭也是还没见过儿子,爱子之心移到香姐儿身上,这的确也是他的孩子,以后的儿媳妇。

袁训都取笑说沈渭是做给他看,沈渭更来劲儿的抱香姐儿。这要走了,也和香姐儿说着话。

“公公要走了,”

香姐儿眨巴着眼,有点儿水气要冒出来。

“还来呢,还来带你玩呢,”沈渭赶紧的哄。

余氏夫妻就这时候进来,见到两个大人各抱一个小姑娘,一个大红小锦袄,一个还是襁褓。余伯南眼睛一亮,奔着襁褓就过去。

这是小小宝珠,余大人最喜欢这个。

“走开!”萧观抱着避到一旁。

余大人又去看香姐儿。

沈渭说话客气,但也不让他:“我们正道别,你别来抢。”

杜氏就推儿子,悄声叮嘱:“去找你父亲。”那儿子上去,叫着抱抱,余伯南抱起他,去寻袁家小小子们。

小巧儿凑到杜氏耳根下,不忿地道:“眼里就离不开这家的人!”杜氏还没有说话,眼角边上,见另一对夫妻过来。小巧儿也直了眼睛。

黑铁塔似大汉,却柔情似水。依偎着他的少妇人,艳丽似春风中的胭脂晚梅。一个小小子在怀里扭着:“我找小爷,放我下来。”

褚大和方明珠。

小小子放下地,一骨碌儿就跑那模样。两个中年妇人,都精神不错,叫着他:“褚大路,不要摔着。”

小巧儿几乎笑出来。

褚大路?

锄大路?

方氏就算变凤凰,也改不了骨子里的不高贵。这名字是她自己起的,怎么不叫个锄荒地?那不更实在。

见两个中年妇人,小巧儿也认得。这是安家以前的两个奶奶,现在是太太了,一个邵氏一个张氏。

小巧儿怅然。

见到方明珠大变样子,小巧儿失落之极,还腹诽她是错嫁好丈夫。但随杜氏在袁家见过一回二位太太,这没有丈夫的人,也过得滋润如风生水起,小巧儿揽镜自照,心情就不大好。

褚大路怕人拦他,大叫:“瑜哥儿璞哥儿,我来了,”

一溜烟儿没了影子。

他是和香姐儿差不多日子出生的人,但跑得飞快,滚地瓜蛋子似的,方明珠穿裙子,时常追不上他。

邵氏张氏笑:“明珠,这是你起名字的缘故。”

方明珠生下儿子来,袁夫人起了个大名,褚德宝。喻意这孩子是褚家得一宝贝,也隐含方明珠幼年失怙,受母亲误导走错许多路,盼着孩子早早有德。

方明珠感激不尽,又要起个小名。

她对好日子患得患失,生下儿子十足是宝贝,怕生病等一切怕。偶然出门儿,街上有妇人抱着孩子求助,方明珠除去首饰,身上银子全给她,爱子之情由已推人,是她心中太过在乎这个孩子。

梁山王妃的心思,放大出现在方明珠身上。

丈夫在战场上,万一回不来,儿子是方明珠的依靠,虽然她依靠的是老太太和袁家,总是有儿子有盼头。

万一回不来,这是褚家的后代根。

为好养活,要起个小名。越粗鄙越好。

狗蛋狗剩的方明珠又不肯,鸡猫鸭子不是人名儿,就想到她见过的一个动物。鹿。

进京后,方明珠才开眼,赶集会见过鹿。那鹿家养的,灵气已不多。到山西后,草场上去过,真正见过野鹿,大鹿茸树枝子似的,眼睛漂亮有采。

跑得快,又生得俊。她的儿子就叫大鹿。和姓氏放一起,家里人一喊,就成锄大路。

起名叫鹿,还能跑不快吗?

褚大听到,嘴咧多大,看向妻子要多喜欢就有多喜欢。大嗓门儿改不了,但温声俱在其中:“娘子你真能干。”

方明珠同他谦虚:“没什么,老夫人起的名字才叫好呢。”轻抬袖子,在腹部抚上一下。褚大会意,低下头轻声:“会有的,只怕我走了,你就看出有了。”

“要能再生一个,就跟着璞哥儿。”方明珠满面温柔:“宝珠的人多么好啊,答应我咱们大路跟着瑜哥儿,她说是亲戚,我说不行,就像你跟着将军似的,我总是放心的。”

说着放心,眸中涌出水气。

褚大憨厚,说话不喜欢拐弯儿,对着妻子更是大实话。

“别哭,送行要喜欢。我也对你说过了,你没事儿就记几遍。我的前程是跟着将军才有的,总有什么事情,我死在他前头。”

方明珠哆嗦一下,让丈夫握住手。褚大异常认真:“真的这样,你别伤心,我也放心。这家里会照顾你,会照顾大路的。”

这话早在褚大上一回夫妻相见的时候,就说过。方明珠悲痛,已早接受。深深的看向丈夫,含泪:“你在外面,也放心我们,”

三个孩子跑出来。

袁怀瑜袁怀璞和锄大路握着木刀剑过来,向盘子里取点心。“我一个,你一个,大路一个。”分完,又走了。

锄大路出溜得太快,小身子一歪就要摔,袁怀璞胖身子顶住他。两个大的,一个小的,继续去玩。

看到这不知见过多少回的一幕,方明珠感动上来:“是啊,这家里会照顾我们的。”有了笑容,原来要对褚大说的话咽下去,柔声道:“将军也会照顾你的。”

邵氏张氏走上来,这是家里照顾方明珠的最好写照。张氏含笑:“明珠女婿,我和你姨妈特意从草场上赶来送你,愿你平安康健,跟着我们家的将军多杀敌多立功。”

褚大道谢不迭。

邵氏送上一个包袱:“宝珠也一定有,但这是我和你三婶儿的,”明珠在安家,跟着掌珠称呼张氏。

褚大再道谢。袁夫人宝珠和袁训走出来。会齐人,辞过国公,女眷们送到家门,龙四赵大人余大人等送到城外。

袁怀瑜袁怀璞等在马下面,孔青带小子们护着。见袁训走来,小小子们急不可耐:“父亲快,骑大马!”

又给祖母和母亲招手:“我代你们送父亲,你们进去吧。”袁夫人容光焕发,告诉宝珠:“这两个现在就能顶门户,帮你了。”宝珠和她玩笑:“可是和寿姐儿比起来,还差得远呢。”袁夫人也故意玩笑:“咱们不能比,让你姑母去比,看她有什么一碗水端平的好主张。”

都上了马,别人都准备走,小王爷还对着福姐儿招手:“儿媳妇,老公公走了,你可想着我些,”

沈渭一马鞭子抽上去,骂道:“废话真多!”小王爷那马一蹿劲儿跑出去,大家随后跟上。

……

袁怀瑜袁怀璞春风得意。过街市时,紧绷小脸儿扮威严,城门一出,原形毕露,指手画脚。一个催着:“父亲快跑,”一个就抖马缰绳。

锄大路不后于他们:“父亲跟上,”小腿儿左右晃哒,把个脑袋摇个不停。

在城外,几拨子分手。

韩家叔侄下马再拜,他们回任上。

老侯父子目送袁训等人离去,他们是去游春。

余伯南候着,表面上佯装不在意,随便一送,心里小得意骨嘟嘟冒着泡儿的上来。他今天衣裳不错,长亭边上还有积雪,余大人春裳上了身。

杜氏倒不害他,给他里面备的有小袄。余大人嫌臃肿,夹衣裳就出了门。

这会儿风流俊俏,风流倜傥,候在这里,等着袁训来向他说几句。

你不担心我和宝珠共事吗?

你不担心我和宝珠是青梅竹马吗?

见孔青接过袁怀瑜袁怀璞,锄大路也到另一个家人马上,老侯父子肃然拱手:“早得凯旋,早日归来!”

韩家叔侄深深大揖。

小小子三个挥手:“早回来哦,早回来。”

那一行人,萧观袁训沈渭龙家兄弟蒋德关安等,泼风般去了。

余大人张口结舌傻了,我…。没有人搭理我?

“啊嚏!”风吹过,一个喷嚏出来。

赵大人满面不屑:“活该!”就你那点儿小心思,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吧?这天还冷得冻死狗,你就薄衣裳薄春意的出来,冻别人对不住你!

这招数呢,又实在幼稚。赵大人对别人道别,大声道:“钟老大人,三位老爷们,你们这大骡子神气,老侯你一把胡子仙风道骨,三位老爷又精神不错,这才相衬,是我骑着,就成贩菜的。”

还有韩氏叔侄:“韩大人一表人才,我自愧不如,我有自知之明。”

“啊嚏!啊嚏!啊嚏!”余伯南心中气苦,喷嚏更一个接一个的出来。风也不凑趣,偏在这时候一阵阵拂来。

在场的乱上来,孔青用披风把小爷们裹紧,慌张道:“老大人,大人们,我不相送了,小爷们要先回去。”

老侯父子、韩家叔侄:“别过上,春天多发时疫。赶紧的送回去。瑜哥儿,回去添衣裳。璞哥儿,回去喝热汤。那锄大路,”

锄大路探出脑袋,小门牙一张嘻嘻:“叫我吗?”

“你常伴着玩,喝点儿汤药去。”

回去的路上,赵大人得意洋洋,洋洋得意,觉得今天的天气真不错。

……

“哈,我女儿福姐儿乖巧,生得那叫一个好…。”

“哈哈,我儿媳妇,老爹,你是没见到,笑起来跟蜜酒似的…。”

陈留郡王耳朵嗡嗡直响,脑袋发涨,被迫走出梁山王帐篷。夏直打后面跟来,问他:“舅爷才回来,您不多呆会儿?”

“我的娘啊!”陈留郡王呻吟,随时打算面如土色:“那帐篷里还呆得下别人吗?就他们三个,小王爷舅爷和沈渭就够了!王爷帐篷真结实,没让撑趴喽。”

嗡嗡嗡,哈哈哈,这是不打算让别人活的节奏。

“那您也有牛皮吹,您可以吹吹小公子们和小姑娘,京里赐下宅子,在郡王中,您这可就算头一份儿。”说到这里,夏直一拍脑袋:“已经头一份了。东安郡王让王爷看押,靖和郡王也有葛将军要和他打官司,定边老东西谋了反,炸死在山上,您如今是头一份儿的名将,您听不下去舅爷吹牛,您也去吹不是,”

陈留郡王喃喃:“京里赐宅子不是我挣下的,”

夏直没听清楚,嗯上一声支上耳朵。后一句就听见。

“定边郡王真的死了吗?”

回帐篷里坐着寻思这事,“姐丈,”袁训兴高采烈进来。

郡王掩耳朵,苦着脸:“别烦我!你家孩子个个呱呱叫,除去加寿我没抱,姐丈对不住你。福姐儿没抱,这不没遇上。你要是还不满意,校场上你点兵,当着全军我给你陪不是。就是让我清静会儿!”

袁训后面跟的人全乐了。

陈留郡王皱眉:“小弟,你这是带着人来理论不是?”把衣袍一撩:“好久没揍你,走,比试比试去。”

“我来和你说正事,谁是来理论的。”袁训笑出满嘴白牙,不怀好意:“但姐丈你知道对不住我的寿姐儿,诚意在哪里?”

陈留郡王想想:“那还是打架痛快,胜过让你零碎着切割。”

“给你将功赎罪的机会要不要?”袁训快快乐乐。从他回来路上,就是这模样。助长他快乐的还有小王爷和沈渭,三个人从早上吹到晚上,从马上吹到睡觉,吹到军营就成这样。

嘴快合不上。

对着他的笑,陈留郡王警惕性大增:“你让我合计合计。”举起左手:“以后让你烦死,”摇摇头。再举右手:“现在受你勒索,”寻思一下:“一时痛,胜过终身痛,”郡王痛快了:“你说吧,你又想打什么石头城,还是去抄板凳城。”

“扒拉死人,你去不去。”袁训说过,回头示意跟来的人坐下。

小王爷和除去葛通外的所有太子党、龙家兄弟,寻椅子坐地上,团团做一圈,对上陈留郡王的书案。

“姐丈,你信定边郡王死了?”

陈留郡王脱口而出:“不信!”翻脸骂道:“最狡诈的就是这个老东西!他带兵不比东安郡王、靖和郡王差。却居第三,让东安郡王和靖和郡王去争。我呢,他压得死死的不说,有点儿不对,我威胁他,他就寻东安和靖和一起来压我。其实呢,就这谋反的事情就能看出来,几十年里他是忍着的,忍着去死,这不是他的为人!”

“那咱们找他去吧。”袁训正色。

陈留郡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笑:“小弟,你也算是个好将军,地形你难道没探过?那一处群山,山下面悬崖无人能至。有的要过深谷,谷中伤人野兽众多。有的全是深潭,又有怪鱼出没,”

向尚栋面上飞一眼:“小尚将军水性好,也游不过去。还有瘴气,还有炸下来的石头不会只砸我们,就有死人,也早埋起来。”

“难呐,你以为王爷没想过,我没有想过,我们都不提,就是这是愚公移山,不知哪年月能找出来。”

就是能到悬崖下面,你还得挖石头,步步都累人。

“姐丈,你想的这些我全想过,但有一条,我想到的,你就没想过。”袁训严肃认真。

陈留郡王懒懒:“你吹牛,我没想过。”

惹得袁训嘻嘻,又恢复正容。慢条斯理:“王爷要统三军,姐丈你要打好仗,这是王爷和您的心思。防御要好。”

郡王斜眼睛:“有理,那你有什么不同?”

“我等奉命来此,要的是早查端倪,早消事端。”同来的太子党们全挺直腰板。一时间,英风飒爽流动在帐篷里,陈留郡王沉吟不语。

“我们不能等到出了事再寻主意,但有祸患,要先行消除,不令其生根发芽。”福王这事情能出来,就是根扎得太深。

陈留郡王没了话,夏直兴奋的一拍腰刀:“我干!跟着舅爷全好事儿,郡王你不去,最近也像没大仗打,让我去吧。”

挨一记白眼。

“小弟,你直说吧,你要我做什么?”陈留郡王也让袁训的话打动。

袁训招手,大家走到地图前。地图就挂在帐篷里,也不用另找出来。

手按上去:“如果这里有路,这可说不好,山里隐蔽的路不为人知总有,这里这里全有路,他们几万人会藏在这几个地方。”

“那悬崖下面就没有尸体。”陈留郡王绷紧面容。

“必得去看才知道!不管多难,也得去看!又王爷也怀疑他们还在,早有公文去京里,又致信所有边城张贴告示,城门上严加搜查。我们猜测若成真,他们又没进边城,这就遇上。双拳难敌四手,姐丈,需要你的人马同行。”

这是个大胆的猜测,也是个大胆的行动。陈留郡王心中首肯,而且骄傲自得。小弟长大成人,再不是那以前总让龙家兄弟欺负,让郡王夫妻全担心的那个孩子。又看龙家兄弟也在这里,全老实跟着,郡王又添一层喜色。

他大了,他也很有主张,也一直都有与众不同的主张。别人不敢的事情他全敢,别人想不到的他能做成。

郡王太欢喜,就想加个绊子。

“我的人马不行,年前退下来休整,要休息,”

袁训黑着脸:“王爷的中军不能动,要守着。余下的长平郡王、渭北郡王、汉川郡王是姐丈你接回来的,人劳马伤你最清楚。东安郡王在押,他的人马见天儿乱,不敢用。靖和郡王和葛通一分为二,还没有分清楚,也不敢用。项城郡王的人马哗变,现在也没拢回来一半。你不跟我们去,还能有谁?”

陈留郡王啧啧嘴,挺欣赏袁训这猛虎似精神,故意再道:“正是别人的都不能用,我更要留下来为王爷后应,”

袁训揪住他盔甲:“你肯去!我的加寿给你抱抱。你不肯去,以后不给你抱!”

“这个…。好吧,”陈留郡王慢吞吞的答应:“看在你的加寿面上,我答应你。要是你的脸面,那就老猫嗅咸鱼,休想休想。”

帐篷里哄的笑声大作。萧观头一个跳起来:“他有什么脸面?我天天全是给儿媳妇面子,不是看着我的儿媳妇,我才不理他。”

袁训翻眼,你们说的全是真的吗?

------题外话------

今天早于十二点发,盼以后全这样……

啊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