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三百章 ,池鱼

侯门纪事 第三百章 ,池鱼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的王爷他不走吗?”苏赫听怎么是“我”唯一走的功夫,他冰起黝黑面庞:“他还想在这里能当太平王爷?”

苏赫冷笑,嫌儿子死了不过瘾,福王还想把自己也搭进去。

说到“王爷”,那个人直起身子,一直是太监们哈腰弓着背,这就挺得笔直:“王爷自有他的安排!”

苏赫懒得和他多说,他是彪悍不是莽撞,知道多说一个字的功夫,也许就死在这个字的功夫上面,示意他带路往前面走,从侧宫门装成买卖太监,这时候宫门没下钥,很快来到长街上。

见他们出来,“的的”,有辆马车驶来。

“请上去吧,离城门关只有半个时辰。”太监面无表情。苏赫一跃上车,手扶车门,回头又是一句:“告诉你们王爷,生个蠢儿子!”

车帘掷下,马车这就离去。

太监目视他离去,喃喃:“这话你自己去说吧。”和暖春风中,他笑得惨然,挪动步子,也不再是回宫,而是往长街中走去。

他没有雇车,就拖着步子,看似闲游,细心看上去,脚下有千钧之重,一路行来,看过店铺看行人,看过行人看路灯,直到柳丞相府门外。

丞相现在不是丞相,门前车马稀少,但守门的人眼力还有。见过来的人是个宫中的内相衣裳,窃以为是太子妃打发出来的,还往前面迎上两步,既然是内相,就堆个笑脸儿:“您有什么事儿不是?”

那个人对着他笔直倒下去,家人扶住了,转过他的脸儿来看,大叫一声,把他丢在地上。门上另外站的家人还在笑话他跑得快:“见到宫中出来的,就巴结上前。”

听到大叫,都在笑:“想是人家不要你的殷勤,”

就见出迎的家人连滚带爬地过来:“不不,不好了!他死了。”

月光照在太监脸上,色如淡金,不再是正常人的脸色儿,嘴角沁出鲜血来,有一线,嫣红如梅。

……

他死在柳丞相家门口。

冷捕头赶到的时候,那家人百口莫辩:“我不认得他,我真的不认得他,我上有八十岁老娘,下有三岁孩儿,拿我家人赌咒,我不认得他!”

冷捕头心想这霉倒的,丞相的霉运显然没走完,也是的,他和小袁争斗京外面都知道,这几个月里,都快外官全知道个遍,不讹他讹谁?

不过有意思,这死的人倒不去小袁门外,像是知道苏赫是小袁的死对头。

京里只知道石头城大捷,小王爷萧观名声大增,太子党俱在,知道苏赫要取袁训脑袋的,却是不多。

冷捕头拍拍那家人:“别说了,不管这里面有你的事儿没你的事儿,你得跟我走一趟。”使个眼色,带的人直接把家人带走。

柳丞相赶出来,冷捕头还在门外。对他打个哈哈:“不敢惊动老丞相,我也不敢相请老丞相,不送不送哈哈,”

他走出街口,就见到太子府上又出来两个,直奔柳家而去。

……

消息往宫里去,晚上一刻钟。没有这个消息,皇帝也是郁郁。

为解郁郁,本来不想和中宫吃饭,也回到后宫。

心烦的时候,不想和孩子们在一起,让公主带着英敏和加寿用饭,皇帝皇后单独对坐。当他又一回把筷子伸到汤碗里时,中宫只能唤他:“皇上,您是在担心我吗?”

皇上错愕地在中宫面上望望,满腹郁结像皮球跑了气,就此一扫而空。他这才发现他的不舒服,有一半在中宫身上。

中宫了然的看着他。

他们两个人年纪相仿,没有年纪差距上产生的老少配怜惜,却多出来彼此相知。同样年纪的人,相知相得上也许更多。

而且皇帝今天神色,和中宫记忆里,她往冷宫去的前一天一模一样。

那一天,或者说那一年,再或者说那一年的前后,可以事涉到前一年,皇帝想立中宫为贵妃,当时还不敢立她为后,皇贵妃在宫中只有一人,皇后又早去世,贵妃相当于六宫之主,这意思一出来,惹出一堆谏语。

历史上暴君有一堆,不个个都是。但谏臣,朝朝都有。

谏臣,根据事情的力度,说话的分量,臣子们的家世,以为倚仗。中宫无过硬的娘家,就像有些人看事情一样,一个女人,过得再好,功劳全是你有好丈夫,你不跳几脚,功劳完全抹杀。

中宫只得皇帝欢心,她想当皇后,无端的就得罪一堆人。

说她不贤淑,这词放错位置就有意思了。世家出来的姑娘,都说贤淑,大家说的,年少就入主中宫,她贤淑在哪里呢?

但是大家愿意。

半路里杀出来的,贤淑,怎么样才叫贤淑呢?击鼓在城头,才能堵上一部分人的嘴。

皇帝为暂时平息,指了个罪名把中宫打入冷宫。旨意下过以后,他来陪她晚饭,难为情见她,又不愿意解释。

普天下的男人,都有这个通病,遇事儿肯担当的,不愿意解释。不担当的,还解释什么?女人苦苦的追问负心人,无意义。

那天,就和今天一样,心神不定,眼神避开中宫,吃他自己的,又总落错筷子。

中宫面容平静:“我这个皇后啊,又不残暴,她咒我,我也没想她一定去死。”中宫自六宫脱颖而出,自有她的能耐。

嫉妒恨人杀人害人,不是上位的必要手段。

但身处嫉妒眼红恨人杀人害人之中,你不防范,那是你自己的事。

这种度量大,就演变成万事都不防备,这个不划等号。

中宫絮絮叨叨:“贤妃的家里,高大人不是挺中用,太子也说过他几句好话。还有良妃家里…。”

皇帝放下筷子,握住中宫的手。中宫停顿只一下,继续道:“细究起来,是死罪。但要定罪,东审西审,扯出来一堆的人。依我说,您的旨意就不错,嫔等,处死吧,我留她们一夜,准备明儿一早再赐死。贤妃呢,我还能容她,”

“吃饭。”皇帝打断中宫,同时松开她手,自己也吃起来。

气氛刚有好转,外面有人进来回话:“宫门当值将军求见。”皇上走出去,中宫悄悄松口气。

她知道他宠着她,但她却不敢给他同等的深情。

她小心翼翼地在他身边,遇事儿比谁都谨慎。中宫要是有杀人的心,她可以把满朝的官员宰一大半,那时候都反对过她。

现在还当官的没反对过,他家老子也干过这事情。

时时刻刻,中宫表露自己是个大度量的人,以前的事情可以体谅可以原谅全不计较。不然,谁会支持她的儿子?

唤来自己的女官,告诉她:“再添一个皇上爱用的菜,今儿福王出了事,皇上不会喜欢,烫些酒来,给他开开心怀。”

“大胆!”

透着温馨的话,让外面勃然而起的大怒声打断。中宫吓得赶紧跑出去看,帘幔之内,见到酒红色走马宫灯影子下面,皇帝额头青筋爆起,双手负在后面来回走动,呼呼喘气声隔着距离也能听到。

他已经是个老人,不管保养得再好,年纪也摆在那里。喘气声中,隐隐有痰喘声。中宫魂飞天外,忘记这位不许后宫干涉政事,扑到他面前,握紧皇帝的手,哭道:“出了什么事情,您这是怎么了?”

皇帝赤红着脸,血气上冲,定定凝视中宫,骤然抬眸,往外面喝道:“任保!”

任保小跑着过来:“奴才在!”

“传朕旨意,六宫之中,包藏祸心,若不严惩,还有后来效仿者!贤妃,赐死!良妃,赐死!……。”

中宫骇然得装贤淑大度都忘记,原地怔住。

皇帝一口气说出十几个赐死,起伏不定的胸口才渐渐平缓。把手从中宫手中抽出,语气已能平淡,吩咐她:“六宫肃清,是皇后该当之事。以后,不要再让朕烦心六宫之内!”

这就饭也吃了,腿一抬往外走,当值伴驾的太监接住,皇帝道:“去御书房,”再道:“唤太子来见我。”

他离开以后,好端端又挨上一句说的中宫才让人去问,也就很快得知:“外宫门上走了要紧的钦犯。”

中宫呼一口气,原来,贤妃她们倒霉的碰上这个。

她太了解枕边的九五之尊,他是太平皇帝,对于人言在乎的就多一些,也不想多出人言。福王出了事情,看上去祸起萧墙。

皇帝这就不想内宫之中,再多杀人,看上去像内宫也不平静一样,这就只有委屈中宫。

这心思还没有转瞬间,自己门口就出了事情。震怒之下,还顾什么人言。

在上位者也好,宝珠也好,平民百姓也好,有谁是天天横眉怒目的。平时为人的平静,与遇事不能把握,这又是两回事情。

……

冷宫之内,顿时就乱了。

任保的到来,跟死神差不多。

三尺白绫,从梁头垂下。任保扯着公鸭嗓子,一个一个的念着名字。头一个:“请贤妃娘娘登天!”

“放屁!”嫔妃也是会骂粗话的,贤妃跳起来怒骂:“皇上的旨意里不许杀我,你当我关在这里,我就听不到消息!”

任保淡漠的扫扫她:“娘娘,皇后娘娘的恩典,许你们宫女们来看视,又在皇上面前为娘娘们求情,才有娘娘等人的不杀旨意下来。但,皇上适才亲口传旨,所有参与诅咒皇后娘娘的人,今儿晚上都得归西!”

“你这狗奴才,你胡扯!”良妃跌跌撞撞出来,对着任保大骂:“狗奴才,你仗势作恶,别恶心了,你那主子指不定是哪个破宅门里爬出来的,弄件破衣裳对着哭,是她老子还是她娘的…。”

任保听完,表情都不变:“旧衣是不是?各位娘娘白费心机。皇后娘娘人在中宫,却忧思黎民之苦,才让弄件百姓的旧衣时常看看。娘娘你们呐,想错了吧?”

“那袁家呢!是她的私生儿子吗!袁加寿只除非是她的孙女儿!”

任保肃然认真:“娘娘们猜的,地狱里去问吧!”对跟来的太监们使个眼色:“天不早了,快请娘娘们上路,咱们还要回话呢。”

有力的手臂扯起叶嫔时,冷月凄清,叶嫔清晰的想起她进宫那天。坐上小轿往宫里来时,她并没有想过当人上人,她只想在宫中享受富贵,享受荣华。说起来她现在为嫔,离妃不远,在宫中无数人中,已经算是富贵荣华。

她当初想要的,她其实已经得到。

……

?

龙凤呈祥彩绘宫灯下面,皇帝闷闷不乐。太子侍立在旁,试图劝解:“父皇,”太子想说是他的责任,但他从少年涉政以来,所插手的事情,均是皇帝所默许的。

宫内,太子是不方便安插人的,虽然他也有安插,但皇帝也在心中有数。

嘴唇动着,苦思着想什么话一劝就能到位时,皇帝自己把自己劝好,清隽的面容上带出感慨,他道:“九五之尊,想要的人太多。这不是寻常百姓,报之以德,能收容几多感激。就君王来说,所有的,就是别人想要的,没有别的可以替换,这种事情层出不穷,不是罕事。”

“所以不如寻常百姓家,一顿饭可以换一人心。”太子叹息:“所以灯下黑这种事情,最常出在帝王家。”

父子相对,各自有了一笑。

“这事情出的,这是给朕和你提个大醒儿。华阳郡王小小年纪,就敢谋反。几十年前,就有人敢擅动国公。国公并不只是看守重镇,而且制约郡王们。”

君王对天下的制衡老辣重新出来,皇帝若有所思,把一切事情缓缓摆出:“死了人,却死到柳家门上,太子,你最近拿下柳家的官儿,见事不明的人,难道不挑唆?见事不明的人,难道不怀恨?见事不明的人,还以为是柳家有人有所举动,难免有人跟上?”

太子叹了口气:“儿臣也是这样的想。”微一咬牙,神色冷起来:“所以外戚们也好,世家们也好,不知自我约束,最为可恨。”

就是皇帝也这样的说,和中宫说过的抱怨差不多:“那个时候把太子妃定在他们家,他家还是谨慎的。”

在这里皇帝不再说,但父子心中都滑出这话的下一句。就在太子妃生下英敏以后,才变的吧?

英敏已经是皇太孙,皇帝就不想再就此事说什么。只在殿室中对着宫灯出神,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当皇帝的,就不要再说什么身边有人不忠,是朕之过。任何人都会有身边人忽然改变的时候,皇帝尤甚。

他在想的是,谁?主持这一切。

夜晚本就安静,皇帝和太子都想着心事,就静得似乎殿外春风也能听到。过来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清楚的印入皇帝耳中。

“加寿,是你进去还是我进去?”

“一起进去。”

还没有变声的男孩嗓音,和软软的带着奶腔的小孩子嗓音,打破这里的宁静。

皇帝略扬嗓音:“外面是谁?”

雕花宫门外面,先进来的是小小的身影,加寿笑嘻嘻进来,顶着她的朝天辫,穿着件桃红色的宫衣,脑袋上略一晃动,上面系的宝石碧玉什么的,就带来满殿的折光。

跟在她后面的,是紫色锦衣的英敏。

进殿以后,加寿把小手交出去,英敏殿下扯住。两个孩子手挽着手,都还是天真年纪,都生得眉清目秀,皇帝欣然,有了笑容。

见他们到面前,跪下来行礼。

“哎哟,”加寿行这种跪的礼,不时就要摔上一跤。英敏无奈地把她拖起来:“你呀,摔地上很好玩吗?”

加寿还不领他的情,小手把他推开,自己重新来行礼,小脑袋往地上一顶,额头没着地,朝天辫子已经顶在地面上。

僵在那里,往下,再往下,再就疑惑的抬起头来,眼睛往上翻,她的头顶她看不到的,但可以奇怪一下,怎么碰不到地面上?

皇帝和太子一起笑出声,皇帝笑道:“免礼吧,你扎着这样的辫子,可就没法儿行礼。”加寿就不再行礼,起来笑嘻嘻,把个小豁牙亮一亮:“娘娘说的,来看看,有没有生气。”

“扑哧!”

皇帝笑出声,让她上前来,检查她的小牙齿:“你要少吃点心才好。”加寿转转眼珠子:“为什么少吃?”

“因为你的牙就要长不漂亮。”英敏殿下在旁边插话。接过很难为情,想到师傅们说不要乱接话,对父亲和祖父看看,见他们没有说什么,这才安心。

皇帝和太子都没注意到英敏插话,一个因为他们两个全是小孩子,第二是因为加寿飞快回了他:“我的牙很漂亮,姑姑说好呢。”

咧开嘴儿,把到处是洞没长齐的牙又显摆出来。

英敏殿下装没看到,走去对父亲行了一个礼。加寿见到,抢过来站他旁边,也对太子行了一个礼。太子抱起她在手上,端详着她的小面庞。

太子不是研究她生得好不好,而是早就想做这个动作,一直没想到做。太子是想看看加寿的鼻子眼睛,从中推敲下国舅的模样。

以太子来看,中宫说加寿像国舅,国舅要是长这模样,那比表弟还要女相。

加寿从不怯场,见太子注目,就竭力对着他笑。太子好笑着放下她,让她皇帝面前去逗乐子,叫过儿子:“说你书背得好,你背一段来给我听听。”

在他们没进来以前,父子心中全是诡谲,此时又天伦乐,皇帝也侧耳来听。

英敏殿下又得意又喜欢,站在父亲面前背了一段,边背边用眼睛瞄着加寿,想让还完全不懂事的加寿看一看,他的父亲也来看他了。

加寿的父亲可是天天都来看她的。

加寿瞪大眼睛听他背书,完全没注意英敏殿下的小感受。

一时背完,太子点点头,说了几句勉励的话。皇帝这才想到问他们:“白天看书辛苦,还有你,加寿,你是白天玩的辛苦,点心吃的辛苦,”

加寿听到辛苦,就煞有介事的点点一脑袋辫子,又把皇帝逗乐:“娘娘不打发你们赶紧歇着,想来是都还不睡?”

英敏飞快望向加寿,加寿喜滋滋儿的回答:“等父亲。”

皇帝失笑:“是了,你在等你的点心,玩的东西。”由此而想起来,对太子道:“袁训,你这样留下来不成?”

太子和中宫都知道皇帝会问出来,袁训现在不是小官员,而且梁山王也屡屡有信来催。太子早想好回答,垂手道:“本要打发他走,苏赫就进京,这就留下。”

“他不是一般的将军,文也来得,武也来得,他当初要往军中去,我倒还小瞧他,我说呆不久,就要回来。不想一去倒站住了,”

太子听到这里,往下再想,还以为皇帝心思是让表弟在军中委以重任,太子吓一跳,父皇金口玉言,要是说出让表弟长呆军中,母后那里可以哭死。

正要打个岔子,皇帝一转话锋,凝重上来。先让两个孩子出去:“说我已经不生气,打发你们早睡。”

孩子们出去以后,皇帝接着刚才的话题,认真的道:“外戚,还是留在京里的好。让他再去一两年,就回来吧。”

太子附和:“是是,”笑容加深。

接下来父子又说了说话,太子出宫,皇帝回宫,看了看偏殿里孩子们住的地方,果然还亮着灯,还在等。

他倒没有说破,和中宫歇息下来。

……

“加寿,你看到我父亲来看我了吧?”英敏殿下又一次对着加寿显摆。大床上,他睡另一边,因为今天得了夸奖劲头儿足,抱着本书坐被子里。

加寿在他对面,学事的摊开帕子装是书,小嘴儿里咕咕叽叽,也念念有词。闻言,点着小脑袋:“看到了。”再继续看自己的帕子。

“明天,我父亲会给我送东西来的。”这是英敏殿下的希冀。

加寿对这话兴趣多出来:“分给加寿吗?”

“给。”英敏殿下在床前几上,还有一旁的桌子上找找,这里许多吃的玩的,全是加寿家里送来的,英敏殿下总是有得分。

加寿放下心,继续学着英敏殿下,对着她的帕子摇头晃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英敏殿下在她对面背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

安老太太坐在桌旁,含笑看着他们。

念不到一会儿,嬷嬷们来让英敏殿下睡。英敏殿下也困了,打个哈欠:“快三更了,加寿,你父亲今天不来了。”

“会来!”加寿斩钉截铁,再抛过来一个大白眼儿。

英敏殿下翻翻眼睛:“好吧,会来。”嬷嬷们早成习惯,袁将军不来,加寿姑娘是不会主动睡的,除非她撑不住睡着,就打发小殿下先睡。

一个嬷嬷笑道:“寿姐儿大了,马上就要过两周岁的生日,过了生日,殿下不要再睡在这里才是。”

“是啊是啊,”加寿得了意,扮个鬼脸儿:“你又睡了我的床。”

侍候的人都忍俊不禁,安老太太也笑了笑。

“我怕你夜里偷吃。”英敏殿下这样回加寿。

三更鼓响的时候,加寿姑娘小脑袋歪下来。挣一挣,又睁大眼睛,自己嘟囔:“爹爹就要来了。”但困意上涌,不能控制,往被子里一钻,想的是这姿势等父亲,但真的是白天玩的辛苦,吃的辛苦,头碰到枕头就睡着。

老太太走过来,给他们拉好被角,宫女们吹熄大灯,安老太太坐到外面去。她还是不睡,年老人渴睡少,还有老太太比加寿更盼着每天见到袁训,加寿是打算一直等到父亲,老太太却是非等到不可。

每天等不到袁训,老太太心里就少些什么。而见到袁训夜里还能进宫,又是为她的加寿宝贝儿,老太太接下来一觉,睡得相当踏实。

浓浓的圣眷,才让她睡得踏实吧。

她一动不动,烛光下长久注视的原因,眼睛眯着。耳朵是支起的,敏锐度不下于深夜里的鹰,捕捉着每一个可能是袁训的动静。

袁训过来的时候,三更出去一刻钟。

老太太早早迎到台阶上面,把他狠狠看了几眼。因在皇后宫里,外面的消息听到有几分。急急的关切:“说你受了伤?”

“没事儿,”袁训动动手臂,虽然痛,也要安老太太的心。又悄悄地笑:“别告诉寿姐儿,我特意来得晚,不想让她看到,”犹豫着先不进去,而是问:“寿姐儿睡下没有?”

“睡得香,你进去看看,就回去好好养着。”安老太太眼睛更眯得只有一条缝。刚才是为在夜里的春风花影中早认出袁训才眯,现在则是为袁训疼爱加寿而眯。

老太太想曾孙子不想?她也想。

但她把对宝珠玉珠掌珠的内疚,全放到加寿身上,加寿是女儿啊,陪着加寿总像看到小时候的宝珠三姐妹。

陪着袁训进来,见加寿缩在被子里,怀里还抱着袁训给她的一个玩具,小眉头颦着。这一看就是等着才睡,让袁训心花怒放,满心里没追到苏赫的沮丧一扫而空。

是的,他是沮丧而回。

如果不是他有伤,太子着人让他回城,如果不是要看女儿,依袁训的性子,还在外面追捕。

放着京里众多人手,还让苏赫跑了,袁训想这个人丢的真是不小。

但不管内心有多窝囊,见到女儿粉嘟嘟的小面庞,还有她是等着才睡去的姿势――要是奶妈们哄睡着的,肯定会把她玩具拿下来。

袁训把带的东西放到女儿枕边,蹲在床前带笑看着她的眉眼。

寿姐儿长得像祖父,袁训对这话深信不疑。女儿和他是一个眉眼出来的,都有着秀挺的眉头,天然而成。

那眉形,似弯弯月儿,又眉锋突出刚毅,把人的性格全然带出。

袁父的性格,也应该是刚毅的。

从他不能科举,却刻苦攻书;从他与妻子身份悬殊,却接受她的下嫁……他没有指着容貌骗妻子的门第家世,也没有在成亲后挥洒妻子的嫁妆,坦然接受,很多时候也是勇气。

到了袁训,更是如此。袁训得天独厚的在十一岁后让接到京里,得天独厚的有比别人优越的条件,但他也没有指着亲戚谋官谋权,刚毅之性,在他弃官去山西时,淋漓尽致。

到了加寿这里,又会如何呢?

凝视女儿的袁将军,含笑殷殷,寄上他的许多期望,让闭目没看到的英敏殿下也能感受深深。

听着脚步声轻轻地去了,英敏殿下才睁开眼。

又来了。

寿姐儿父亲又来看她,他真的是一天也不落下。

有时候殿下很嫉妒,只是大了,难为情说。他细细回想今天见到他的父亲,父亲经常能见到,但是父亲怎么就不给英敏许多好玩的东西呢?

有加寿这个榜样在,小殿下也时常的闷闷。送许多的东西来,加寿也玩不,倒不如不送吧。但是不送来,不要说加寿不答应,就是总赖在这床上睡的小殿下,心里也少点儿什么。

他总要和加寿睡在一处,等他的岳父袁将军的心思更多。袁将军出去以后,等待的心暂时收起,不喜欢的心随后起来。

这不喜欢是……在第二天早上。

……

“起来起来!爹爹给我的好东西。”窗纸上还是黑的,但小孩子觉没个准。要是起晚了,一准很晚,要是醒得早,那又五更就起。

加寿欢乐的抱着一件子东西,人站在英敏殿下枕边,拿小脚踢他手臂,嚷着:“还有你的呢。”

“就是不想看到你这样子的喜欢。”英敏殿下嘟着嘴,懒洋洋坐起来,一个蓝色花粗布衣裳罩到他面上,两个人一起大笑,加寿连滚带爬回她枕头上,扯过一件粉色花粗布衣裳,胡乱往头上套。

这是农家的纯粗布,和绸缎相比,花色又村又土,很是田园。袁训弄来给女儿玩的,是小孩子吃饭套衣裳上的罩衣,吃过就方便解掉那种。

大型围嘴。

宫女们过来,帮着加寿姑娘穿整齐,英敏殿下的也摆正,相对一看,侍候的人全乐了,顿成两个乡下小孩子。

“姑姑,”加寿跳下床,光着脚丫子就去找瑞庆殿下。没几步,宫女抱起她,送到瑞庆殿下面前。

黄色稍大些的一件,在加寿手里挥舞着:“这是姑姑的。”

瑞庆殿下苦着脸儿:“我已经过了吃饭弄衣裳上的时候,”但禁不住加寿的“固执”,加寿一个劲儿的往她脖子下面套,也就着好。对镜一看,公主从来淘气,见到自己变成村姑,居然满意。

三个人一起去见皇帝皇后,中宫笑得花枝乱颤,皇帝则摇头:“这个袁将军啊,文也来得,武也来得,还有这哄小孩子,也来得。”

……。

“弓箭不错,功夫不行!”

袁训对着放在面前的一行字,身子慢慢地往后坐着,碰到椅子,就地僵住。

又狠狠的,攥紧那块布摔到桌子下面看不到的地方。

这个早上,他的女儿欢快极了,正在宫里自己开心,又让皇帝皇后公主殿下一起开心,当父亲的却直了眼睛。

窗外明媚的春光,看在袁将军眼里,都好寒冷的。

他记得昨天晚上他放了箭,他有伤,而前面又黝黑地面,柳至说让公差们去追,怕袁训带着伤会有闪失,毕竟苏赫谁也不要,只要袁训的脑袋。

事后公差们也没找到苏赫,袁训就是当时留下也不见得找到苏赫,他气恼之下,对着空地方放了好几箭出出心头火气,这信上指的,就是那几箭。

信写在布上,布上带着血沾着泥,是苏赫的袍子,是一早有人送来。

送来的人收了钱,不过袁训也打发万大同送他去太子府上受审,不肯放过任何机会。

对着自己脑袋上狠狠一拳,袁训懊恼。如果昨天他没有回来,那么苏赫冲着自己,肯定会露面。

自己竟然成了贪生怕死的了?

宝珠走进来时,就见到丈夫茫然无神,呆如木鸡。

“又累了?”宝珠柔声细语:“还是伤口又犯了疼?”袁训摇头说都不是,宝珠穷尽思绪,因为不知道他为什么难过,就扶他起来:“出去看花吧,开得好的,剪下来晚上给寿姐儿送去吧。”

袁训眼珠子这才动上一动,跟着宝珠出去。

在廊下摆出一张榻,铺上厚厚的被褥,宝珠让袁训睡下来,眼角又见到一个。丈夫满身是伤,已经让宝珠担心,另一个人,就让宝珠啼笑皆非。

红花大管事的一向是很神气的,但今天鬼头鬼脑,先从她房里伸出个头,两个黑又亮的眼睛左看右看,长长的吁一口气,就这还不能完全放心,裙边带着一只脚,趟泥似的轻轻……挪出门槛,忽然定住,受惊的雀子似的整个人溜回房里,一片衣角也不见。

宝珠忙看看,见石径上过来万大同。

宝珠想要笑,但丈夫没精打采就在面前,又笑不出来。

万大同是复命,告诉袁训人已交给冷捕头就出去。他出去好一会儿,红花大管事的,再次轻轻伸个头出来,两个黑又亮的眼睛再一次左瞟右瞟……

宝珠装看不到,一心一意地只问袁训:“还有哪里疼?”她的手放在袁训说的地方上揉着,很想让袁训好过些。

袁训慢吞吞的,在宝珠的温柔中恢复一成。余下九成,还挂在颓废里面。

“上面,轻点儿,哎哟,疼啊,”

“真是对不住,”宝珠赶紧就道歉。表凶忽然变成豆腐花,碰上一碰都呼痛,宝珠很是心疼他。

下人们走过,见到都是暗笑。

袁夫人走出来,带着孙子们进宫,见到也是笑意顿生。

“好点儿没有?”宝珠边揉边打量袁训神情。

袁训懒洋洋哼哼。

“你呀,有话就对宝珠说吧,宝珠会明白的。”宝珠说到这里,面皮飞红起来。要说最早,他们夫妻是无话不说。直到袁训要从军,有开始有话不对宝珠说,要说只说好听的。

面颊上滚烫,让宝珠的话由不得的出来。

“你呀,”宝珠低声道:“总是一个人担着,就不知道我担心你?”

“男人嘛,”袁训给她这样的一句。

“那女人呢?”宝珠颦起眉头:“看你伤得重,不应该和你理论。但是不理论,你总不拿宝珠当回事情。”

袁训诧异地在宝珠面上望望,他的心思宝珠不懂,宝珠的心思,袁训也一样不懂。会错了意:“为我受伤难过?没事儿,我是装出来讨你怜惜的,不信你看,”

跳下榻就要比划:“我打个拳给你看。”

让宝珠按住,宝珠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把袁训撵回榻上,对他咬咬牙:“就是受伤了不是,不许装相!你呀,你眼里没有宝珠我知道。”

袁训眨眼睛:“我就受个伤,你倒就能出来这些话?”

“不是受伤的事情!当然受伤我也恼你不爱惜自己,是…。”宝珠语塞住。

“说啊,”袁训笑嘻嘻:“还敢说不是,就是我受伤,你跟着歪缠不是。我就是受了伤,也没有冷落你不是,昨儿晚上是我回来晚了,你睡着了,你要是怪我,走,我们回房…。”

宝珠白眼儿,躲过袁训不老实的手,斥道:“呆着,听我说话!”

袁训满面乖巧,看上去和加寿不淘气时有得一拼。

“我是说你办事儿,怎么不找宝珠,却去麻烦母亲。出生入死的事情,你应该先找宝珠不是,你瞧不起宝珠……”

袁训瞪着眼。

宝珠给他额头上一敲:“装什么糊涂?你不在家的时候,我把事情也问得差不多。我来问你,姑母的旧衣被抢,是你安排下的吧?以后这事情,让宝珠来。”

宝珠嘟嘟囔囔:“说好的宝珠陪着你,你倒敢忘记?外面弄一身的伤回来,宝珠看着不心疼吗?宝珠倒是想替你有伤,可宝珠总蒙在鼓里,对了,殿下还交差使给我呢,你就这么着眼里没宝珠……”

絮絮叨叨中,袁训的精气神又恢复三成。把宝珠的话打断,透着不少认真:“我娶宝珠,是为了让她陪着花前月下,不是陪着受伤的。”

“可是……”

“没有可是。”袁训坐起来,伸手臂要去搂宝珠,他有伤,正是撒娇时候,又怕宝珠因有伤不让自己搂,就往宝珠肩头上偎去,在她耳朵下面吹口暖暖的气,柔声道:“我娶宝珠,是家里不用母亲再上心,母亲可以安心想父亲带孩子,我娶宝珠,是不用再管银钱,宝珠能干,还会开铺子挣钱。”

宝珠眉眼儿弯起来。

“我娶宝珠,没想到她会帮舅父正家风,我娶宝珠,是生加寿好宝贝。我娶宝珠,想过的有了,没想到的也有了,但是受伤这事情,不许宝珠同来。”

宝珠嫣然,但还是开导的口吻:“以后再有这事情,先找宝珠,不要先找母亲,母亲上了年纪,宝珠年青,宝珠跑得快,”

袁训哈地笑了一声,蹭蹭宝珠面颊。心中为宝珠肯承担百般的满意,嘴上却是玩笑。“你不如母亲,所以不找你。”

“找打不是。”宝珠举起拳头晃晃:“要不是看你有伤,定然打你八十大板。”

袁训大笑:“要不是我有伤,定然挨你八十大板。”

笑声朗朗,直传到大门上,走来一位客人闻声也笑。对孔青打趣道:“管家,袁将军这是有伤,还是没伤在家里装病陪媳妇?”

吏部尚书的兄弟,梁大人撩袍往里面进,边走边叫:“小袁,送谢礼的上门来了。”小袁这个东西,真是聪明过人。想到他对敬嫔指的路,梁大人就很满意。

他才从敬嫔家里出来,知道昨天晚上宫里处死嫔妃,也知道敬嫔在今天一早,已恢复丽妃的称号。

“小袁,出来出来,”梁大人倒也知趣,没有直走到袁训和宝珠房门外。习武场的另一端,他站住,对着迎出来的袁训笑得合不拢嘴:“我的谢礼啊,包你喜欢。”

------题外话------

今天还能按时,顿起英雄之感。呃,一照镜子,还是小女子一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