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吉瑞和妖法

侯门纪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吉瑞和妖法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女儿担心而进京的宝珠,以前为她自己的担心重新出来。

那是宝珠还在闺中的时候,她不愿意嫁王侯公子的原因。

负心、薄幸、争宠、毒计等等,宝珠自己都不情愿,何况是她心爱的宝贝女儿。加寿怎么能面对这些呢?

光是想想这些是加寿潜在中会出现的,宝珠就心疼不已,让她在边城坐立不宁。有身孕的她,知道自己进京,会让祖母难过,会让婆婆难过,甚至会得丈夫的责备,但加寿和未出生的孩子同样重要。

而好在,这个消息虽是加急快马送给袁训的,宝珠收到却有时日。她收到消息,是她胎相已安稳,最危险期已过。又有邵氏张氏虽然阻拦,卫氏红花梅英孔青,包括万大同,都理解宝珠心情,这就主仆收拾上路。国公府,自然是不知会,怕她们一个一个前来阻拦,光解释就费唇舌。

此时倚着船舱里红漆雕五福桌围小桌子坐的宝珠,一面想着心事,眼角中斜斜还有别人。那个人四十岁年纪,肿眼泡,不是日子过得太肆意,就是酒色上沾的有一样。

生得倒不错,眼睛里也有精气神,正搅和着一碗药汁子。

小贺医生也让“抓来”,没有顺伯抓他,还有一个万大同。万大同做事和顺伯一样有“匪气”,到贺家说也不说,一包袱金子往地上一丢,抓起小贺医生就走。小贺医生让绑架出诊不是头回,贺家药童并没多想。

等到小贺医生身在船上,而且知道是出远门的时候,已经下不来船,无奈叹气只能跟随。

“奶奶喝了吧。”药汁子送到宝珠面前。

宝珠对他陪笑,总觉得让他随行,颇为对不住他,甚至有对不住全大同人的想法。但对不住归对不住,宝珠从不后悔让他同行。

接过药汁子在手,小贺医生这就出去。男女有别,这又在夜里,不是为侍候这位奶奶吃药,小贺医生只安生呆在他自己的船舱里。

外面,三老爷由红花引进来谢宝珠。

灯光一晕,半黄半红。像一把温暖的泉水,把倚坐的妇人笼罩其中。“不必客气,大姐的长辈,就是我的长辈。今船上多了一位长辈,这是欢喜的事情,三老爷有什么要的,以后只管张口。”

娇媚的嗓音之中,三老爷抬眸定睛。一看之下,魂飞天外。

面前的年青妇人,白生生的面庞,养胎的原因,双下巴,似婴儿肥带到现在。杏仁儿眼,似会说话,随意的一瞥,都似把满船舱无处不看到,无处不是柔和春水般的眼波,亲切温柔。

三老爷是个纨绔子,最会相看女人。但他也和韩世拓相同看重手中的差事,给他天大胆子他也不敢轻薄宝珠。但他为什么还要大胆相看呢?

看看生出有福气女儿的妇人,是什么模样。

果然有福气,三老爷嘀咕着退出,红花打发跟随进京的天豹送他回他的住处。随即,一桌子热酒菜送进去,天豹笑得憨厚:“奶奶说赶远了路,请爷暖暖身子,才能睡得好。”三老爷取出碎银子赏他,就来看这酒菜。

这一看,三老爷又吃一惊,袁家竟然有这样的富贵不成?

见满桌子十个碗,盛的腊鸡腊鸭腊鱼腊鹅毛。古代肉食是自然生长,按正常成长期来算的,肉食比较长,就贵。但这些对曾经富贵过的文章侯府老爷来说,这不稀奇。

稀奇的是另外几个碗,难得的山珍海味都有,熊掌炖得稀烂,还有上好大虾。这晚上的便饭就吃得这么好,三老爷愣住,袁家倒底多有钱?才容许孤身上路的媳妇这样挥洒。

但他还是感动的。暗想难怪世拓出来以后,就变得有人情味道。与这位奶奶时常给他寄信送衣,应该不无关系。

吃完这一餐,三老爷香甜一觉,第二天起来,他才知道后面那只船上,带的全是吃的。一半儿是宝珠路上的吃食和滋补药材,一半儿是带给加寿的。加寿爱吃的干果子野蜂蜜肉干等,宝珠是全带上。

得到很好照顾的三老爷,就很想报效一下。船不经常在码头上停,除非是缺水菜。但有时候缺水菜,也有小商船主动来叫卖。三老爷就常去看新鲜菜,自掏腰包买给宝珠。

有心讨好,总有法子。三老爷想宝珠是闷的,他又常和隔船打听古记儿,隔着帘子,宝珠坐在里面,他坐在外面,说给宝珠听。

这一天,离京中还有几天的水程。码头上船只更为拥挤,往京里去的商船行人船挤得不透风。三老爷从隔壁船上回来,面色沉沉。

船头上转好几圈,红花纳闷他倒不怕冷,三老爷袖着一包新买的豆腐皮,和往常一样丢给红花,问声宝珠起来坐着,三老爷走进去。

红花不放心上,当他还是说故事来的,把豆腐皮送去厨房,由卫氏收拾。

“有个事情,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三老爷隔帘子低声。

见京都就要到,虽然可能大年三十在船上过,但没几天就要见到女儿,宝珠笑吟吟。正对加寿做小荷包的她柔声道:“三叔有话请说。”

三老爷踌躇,透着谨慎:“说出来,你可别生气。我想上半天,若是不说,咱们是亲戚,又路上这么照顾我,我不说对不住你。”

宝珠才稍有留心,但还是没有想到加寿身上。她想女儿养在宫里,除去有人嫉妒以外,还能有什么事情。

就眉头颦起问袁训

就眉头颦起问袁训:“是我家丈夫又得了不是?”

袁训受到训斥圣旨的事情,驿站里也是后面才得知,经三老爷的口,就告诉宝珠。而且这是个老公事油子,细细地为宝珠解释:“天威难测,而且有大喜事,为免臣子心生骄奢,这圣旨倒不用担心。”

宝珠在这件事情上挺感激有三老爷解答,又有这件事情在前,闻说有不高兴的事情出来,宝珠只担心丈夫:“是他吗?”

外面沉默片刻,“是小姑娘。”

船舱里寂静片刻,宝珠嗓音重新响起,还能平静,却也能听出波动。“请三叔里面来说话。”三老爷陪笑:“好,待我请红花姑娘一起进来。”

真是跟着谨慎人,就学出谨慎来。虽是亲戚,但不便单独相处一室。三老爷把红花找进来,宝珠事事不瞒红花,这就红花侍立在宝珠身前,三老爷在对面椅子坐下。

“刚刚我下船,说奶奶这几天竟然没用到豆腐,”这东西是现磨的,船上没有。宝珠在这里谢过,听三老爷说下去:“见小商船过来,我就打隔壁船借路。这船多的,不借路,挤中间的都甭下船才是。”

手一指隔壁,三老爷压低嗓音,眸中透出气愤。这事情太可气,三老爷有理由先为加寿姑娘生回气。

“那个大船,写着个大字的,奶奶知道里面是什么人?”他也不是要等宝珠回答,同时把大腿一拍,恼怒道:“这帮子没王法的,竟然不把宫里的圣旨放在眼里。”

宝珠的心提到嗓子眼里,心头一酸,心想幸好我进京来了,不然我的加寿宝贝儿,哪能经得起让人揉搓。

和红花主仆眸光关注,三老爷一字一句地道:“他们运一船的孩子,最小的和加寿姑娘差不多大,最大的和英敏殿下一个年纪,全是些什么人?全是有吉瑞的孩子!”

“天呐!”红花惊呼掩住口,吃吃道:“这是,冲着小姑娘来的!”转身,红花就对着宝珠泪水滚落:“这可怎么好,这起子坏人,他们这是要冲小姑娘的喜气才是。”

宝珠心头琴弦拨断般,一惊。这事情太重要,她反而冷静镇定下来。见红花跪下,扯着自己衣角就开始哭:“开始奶奶说进京,我还说不行。还说小小哥儿更要紧,小姑娘有老太太,有夫人在身边,没有事儿。现在看来奶奶是对的,从哪里出来的这坏人,打量着我们小姑娘有吉瑞,他们也跟上来,这不是诚心的吗?”

宝珠抚着她的肩头,还在压抑自己心里的乱腾腾。

“三老爷,老太爷,您可打听这是为什么出来的?”红花哭完,心里发泄一空,心定下来心思重新清明,就来问三老爷。

三老爷面沉水,眼光阴霾密布。恶狠狠的道:“柳家!”

红花懵懂。

她随宝珠出京那年,还只是个才管铺子的小姑娘,对京中的各方势力并不清楚。但宝珠明白过来,冷冷中带着无奈:“太子妃殿下不中意我的加寿,是不是?”

红花明白过来,哦,原来是太子妃的娘家。

三老爷带着满面劝解:“想来是此的,但我另有一个想头。”

“三叔请说。”

“三老太爷请说。”红花坐地给三老爷这一辈长得实在。

见宝珠红花带着殷切急促,三老爷颇有重要之感。更是面上表情做得丰富。

这个公事上老油子,上司面前献殷勤讨好从来在行,把个脸儿一绷,这就活似柳家和他结下万年不解的仇,恨恨地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太子妃前两胎没养住,这一胎英敏小殿下是她的命根子,也就是柳家的命根子。柳家的富贵全系在英敏殿下身上,他们岂不早打英敏殿下亲事的主张?”

这是不用怎么想,就能想到的事情。宝珠不知道,因她不是对京里官场宅门龌龊熟悉的老油子。

闻言,宝珠直了眼睛。随即,她带着冷汗潸潸而下的模样,扶着小几起身,肚腹隆起多高的她,艰难地道:“多谢……三叔……教我,本该行礼……但恕我现在不便,呜……”

宝珠泪雨下。

红花大惊失色:“奶奶坐下吧,您怀着小哥儿呢。”从宝珠怀头一胎,就人人都说怀的是小哥儿,哪怕生下来是加寿姑娘,话也是往吉祥愿的方面去说。

帘子揭开,红花也顾不上船舱里只丢下一男三老爷和一女宝珠,她奔出船舱就嚷:“小贺先生,贺先生,大爷,您快点儿来啊,”

把小贺医生吓得“哧溜”一下,险些就地摔个跟斗。

袁家小姑娘进宫的事情,小贺医生也已经知道。他对袁家奶奶肚子里孩子的金贵,不亚于宝珠自己。

这要是有个闪失,小贺医生也不敢担。而且他家医术着实高明,他不但把脉出宝珠肚子里是男胎,而且…。不止一个。

但为防出错,小贺医生先就没说,小心为上,等生下来是男胎,袁家自然欣喜。等生下来果假可能出了错,就冲着加寿小姑娘受到的疼爱,袁家又得孩子,也一样欣喜。

何必现在说出是男胎,以后有个闪失,给袁家带去的反是失落。

多年医生,这点儿方寸把握还是有的。因此见红花嚷着,先把认为只要奶奶平安生产就行的小贺医生吓个半死。

随即,跟船的家人全都出来,都是面土色。吓得最厉害的,自然是三老爷。他溜出

爷。他溜出来,在外面懊恼自己不应该说吧,身后走过来一个人,红花抽抽泣泣过来:“老太爷,您说的话可真实吗?”

“我指天为誓,句句是实。”三老爷抚额头叹气:“唉,但我不应该说对不对?”

“不,应该说。”红花虽哭了,但还是愿意早知道。

小贺医生看完,说宝珠并没有事情,但还是开安神药,船上开始熬,宝珠让请三老爷重新进去。问的也是这一句:“三叔,你哪里听来的?”

“这事情不小,我不敢大意。我听那船上艄公带出一句,笑说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船上最喜庆,满船的好兆头。我当时心中一动,不知怎么的就想打听。”

宝珠幽幽:“这是三叔有心了。”

“我想啊,这船是往京里去的,若是说我也进京,他有勾当也不会说,怕我泄露才是。但聊天拉话这事情,都愿意做。我就从码头上过来,装作找商船往京外去,和他们说上话。我说认定他们大船,不是进京,一定是往口外。我说我是往口外的商人,他们不疑心,就说出来。”

红花动下眼睫,想这位老爷还会装生意人?

“以前在京里认得的生意人多啊,”三老爷恰好补话,才把红花姑娘疑心打消,仔细再来听三老爷打听的过程。

“我笑说你们船上咿咿呀呀的,怎么有许多孩子声音,又说的全是好听话。他们问我怎么知道,我说天生一双好耳朵,隔三道墙能听到嗓音,”

在这里,三老爷撒了个小谎,他对着几个押船的男人,说的原话是:“隔三道墙能听到妇人叫春。”把男人们逗得哈哈大笑,笑声中,彼此距离拉近许多,说话也放松下来。

“他们对我说,没听到袁家的亲事吗?一个小姑娘弄点儿鬼,肯定是大人弄的鬼,就能当得起太子嫡子的亲事。亏他们也装商人,还敢在我面前弄鬼,对我说打听得清楚,这亲事是由中宫定下的。是以中宫娘娘一定喜欢好兆头,他们是想弄赏钱的。”

宝珠更加安定,是啊,这亲事还有姑母做主呢,姑母难道不护着宝贝儿加寿。同时,也对三老爷刮目相看。

这应着那句老话,不管什么人,都有中用的地方。换成宝珠没有好心肠的问韩世拓要不要带书信东西进京,换成宝珠不肯带三老爷上路,就是万大同孔青打听到这件事情,在眼界谈吐上面,没有公事油子三老爷的独有长处。

三老爷没想到他在宝珠心目中地位升级,正绘声绘色说着:“我当即反驳,我说我生意上也走官场,你们一看全是当官的,别蒙我,我有数。而且我说,我从邸报上看得明白,没说这亲事是由中宫娘娘做主,我们老百姓只知道是明旨定下的亲事。”

宝珠微笑,红花也有佩服。

“他们见我是往京外去的,我又塞给他们银子,我说我也想沾这种赏钱,我说我女儿比袁家小姑娘伶俐得多,但没路子往宫里送不是,他们一听就许给我地址,让我回家把女儿送来。说只要伶俐,是一定要的。”

宝珠莞尔。

“我天南海北扯一通,说我京里做生意,练就的好官话,但家眷全在远地方,要了个地址,我这就回家去接。”

三老爷对宝珠说以前,地址早写在纸上,袖子里取出,送到宝珠面前:“收好,以后为这事情打官司,这是个证据。”

宝珠接过地址扫上一眼,三老爷笑容满面:“你不信我的话,回京后只管打听去,这个宅子,是柳家的。哪个房头的,我倒不记得。”

欠欠身子,三老爷往外面退:“歇着,不要为事情担心,现今在长辈在这里,”说到长辈,三老爷内心陡然骄傲起来:“我这就去继续打听着,有事儿,只管叫我。”

出去以后,对着寒冰霜冻的水面,三老爷不由自主的自语道:“这件好事儿办的,我痛快。”

这件好事儿办的,红花在他出去以后,对宝珠进言:“以前我们在京里,都说文章侯府老爷们不成人,但今天这老太爷办的事情,奶奶,他是个办事周全的人。”

“是啊。”宝珠悠悠含笑,有亲戚们在多好。

下一句,红花忠婢拐到宝珠身上,认真的道:“会过奶奶的人啊,全都是好的。”宝珠满腹心事,也让红花逗得骇笑。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宝珠也能想到三老爷用心,也包含加寿这亲事为亲戚面上长光的意思。但宝珠不多做这样的想法,毕竟,三老爷帮上大忙。

喝过安神药,宝珠在睡着以前,仔细地推敲这门亲事。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进京前的心思。只要加寿宝贝儿好,宝珠情愿做任何事。

朦胧欲睡,让药抚平的心思,又把袁训想起来,又想到没几天就是年初一,独自在路上过新年,对宝珠是头一回。

……

今年的年三十,宫里安排的,和往年一样热闹,而且有个新话题,就是袁家养在宫里的小姑娘,也是会随中宫出席的。

袁小姑娘养在宫中没有几个月,但恩典到她的祖母、曾祖母都能留宿陪伴她,这是前所未久。而皇上皇后旨意下来,大年夜允百官命妇们进宫共同守岁,也就让解释成,因为袁家的女眷们在,所以才有这种旨意。

老太太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她只有喜欢。袁夫人更是不闻窗外事的人,随别人谈论不休。

外殿中的正

外殿中的正殿开放,她们按品级,坐在最末席面上,但获得的注视,不比坐在中宫席面上的加寿少。

安老太太,是五品官员的夫人。在京中京官挤满路的地方,她的诰封小而又小。而袁父压根儿没有中举,袁夫人是由儿子才得的诰命。眼瞅着三品官员的夫人诰命中,全是目光灼灼,袁夫人识趣的和老太太做伴,心想还能免去无数诡异对话。

三品官的女眷诰命,不能算小。但京中有公主王妃郡主郡王妃,还有一二品的大员们,并不显什么。

她们的目光里,只有加寿。

女眷们的目光里,只有加寿。

坐得更远的,是官员们,他们也想关注内殿中的袁佳寿,但眼神儿差的,就看不清楚。只看到一抹黄色,还有一抹大红。

眼巴巴的眸光,和内殿中皇孙们的巴巴眸光相似。

殿外的香樟树下,暗影中有一双明亮慑人的眸子,过于明亮,又在暗中,反而透出妖异。就像猫眼石美到极致,像被禁锢的魂灵。

有不甘,有厉杀,有许久不得志的残忍。

“看到没有,中宫对袁家的小孩子,与别人不同。”有双好眼眸的主人,嗓音也是说不出的丝滑,似陈年窖藏的好酒。

另一个宫衣锦绣的俏丽身影,只一个翘首仰望,就有无尽的痴迷。她不错眼睛的望着那双罕见的明亮,让人爱怜的柔柔道:“殿下不必担心,千秋大计,当属天之骄子。”

在她心里,这位殿下就是天之骄子。

“我是说,你没看到皇后娘娘和那小孩子面庞儿相似?”眸中笑意浓多。

宫衣女子低声道:“奴婢的意思,娘娘这是笼络袁家,这没什么。”

“皇后娘娘,得天独厚,前有皇上宠爱,后生太子殿下。厉害!”

“但殿下妙计百出,不是也把钦差的目光引开,就是太子殿下,听闻最近为钦差所奏之事烦忧,并不会在京里多回关注。”

“殿下”微微一笑,若有所思:“是啊,把他视线引开不少。不过,我想到一件事情。袁家是山西人,钦差中最老辣的南安老侯爷,也是派到山西。而淑妃和袁家是同乡,又和中宫娘娘是同乡,这里面有联系吗?”

“哦?殿下所想的,奴婢从不敢想。不过没想到的,也许更为重要。殿下何不派人去往山西查看,皇后娘娘若是隐瞒出身,必有原因。”

温润白晰的手掌,轻抚上宫衣女人小巧圆润的下颌。轻雪花抚过的嗓音,低而柔切:“可人儿,你最知我心事……。”

“哈哈哈哈……。”

殿室中的笑声,把他们打断。但随即只看上一眼,两双嫣红的嘴唇,还是不管不顾的凑到一处,胶着起来。

殿室中,中宫掩面笑得花枝乱颤:“加寿呀,你怎么和姑姑一样的淘气呢?”让点名的加寿听得出这是娘娘对自己的赞赏,更把手上红包张开,对着瑞庆殿下。

一道大红影子,是加寿背的,母亲宝珠做的大红包。加寿又长个子,大红包只到腰际。而手上张的,那道黄色影子,是个杏黄色,绣着百花齐放的袋子。再看瑞庆殿下身上,也背着一模一样的袋子。

瑞庆殿下愁眉苦脸,手按住自己的袋子,在母亲的笑谑中,对加寿皱鼻子:“怎么你要了一圈的钱,又要打我的主意。”

加寿对她笑嘻嘻,把手中袋子张得更大。

宝贝袁加寿大年夜里,是一周岁又七个月,和以前相比,更能领会陪伴的大人们喜乐。“欺负”瑞庆姑姑,让她呀呀大叫,让她装舍不得,她是喜欢的。

把大人眼眉更看得仔细的加寿,把自己红包袋子清空,就来打瑞庆殿下的主意。

淑妃含笑看着这一幕,耳朵里又能听到周围嫔妃的窃窃私语声。

“真是胆大?瑞庆殿下的东西她也去要。”

“小贪心鬼儿才是,才刚要了一圈子,害得我不给也不行。”

“她又没到你面前,她找淑妃讨钱,你凑上去给的,现在又抱怨。”

淑妃笑得淡淡,侧侧面庞,又去听另一边说话。

“母妃母妃,给我做她那样的袋子,我也要讨钱。”

“听话,那叫丢人,叫没规矩。”

“不嘛,我就要和她一起丢人。”

把帕子掩住嘴唇,淑妃轻笑不止。

加寿走到哪儿,就火到哪儿。大红包又把皇孙们也勾得撒娇不已。

而加寿站在瑞庆殿下,还在“挤兑”她的瑞庆姑姑。

“好吧,”瑞庆殿下百般不情愿的把红包打开,里面是锞子等金银制品。抓一把放在桌子上,英敏殿下不知从哪里溜出来,凑过来笑哈哈:“加寿最能干了,姑姑总算给钱了。可是,我没有红包怎么办?”

加寿大方地把自己手中的袋子端起来:“我的借你用。”

“好。”英敏小殿下和加寿四只小手,拽住红包,眼珠子都紧盯着瑞庆殿下拿出来的东西。“姑姑,”加寿笑眯眯叫上一句,分一只小手,握住一把金银锞子,老实不客气的塞进自己红包里。

看到的女眷们都有笑声。

老太太分外得意,而袁夫人也笑得嫣然。她的孙女儿不受任何委屈的模样,时时让祖母笑容可掬。

“姑姑。”加寿觑一眼瑞庆殿下,又抓一把给自己红包里。

就是皇上也笑了:“这孩

了:“这孩子真是可爱。”她拿东西以前,先用可爱的黑白分明大眼睛,瞄瞄瑞庆殿下有没有生气,再带着灿烂笑容,开始收公主的大红包。

瑞庆殿下哭丧着脸,却一把又一把地从红包里取东西出来。“我的红包袋子,就是为你做的吗?加寿,你真真真太可恶了。”

加寿笑眯眯,姑姑说过的,她说加寿可恶什么的,这是喜欢加寿,就和曾祖母、祖母说加寿讨人喜欢是一个意思。哦,是了,还有娘娘。

说加寿好的,今还多出一个娘娘。

加寿不知道什么是娘娘,但娘娘疼她,加寿知道。

年纪小些的皇孙们也凑过来,太子府上的梁侧妃更是把儿子推一把,使个眼色:“去和加寿玩耍,你也找姑姑要东西去。”

这个孩子比英敏殿下大上一岁,懂事不少。他走上去后,带的别的殿下家的孩子――皇上自宠爱中宫以后,倒是专宠,他除去瑞庆殿下以外,没有别的小殿下――没有红包,都握着荷包走到加寿身后。

对大黄袋子伸头看看,都惊讶地:“呀,有这么大。”

瑞庆小殿下呢,不是不和别人玩。她是中宫的宝贝,中宫担心她受到别人伤害,还有就是别人也不敢多高攀她。

现在大胆加寿的出现,把别的小殿下全勾来。

一双双希冀的眼睛看过来,瑞庆殿下更加忧愁:“哎呀,都要分啊。”但年事渐长,而且不是藏私孩子,给了加寿不好意思不给别人,就分起来。

这一分,就分得眉开眼笑。

“你一个呀,我一个呀,加寿一个呀,你一个呀,你一个呀……”

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份。

分完了,瑞庆殿下对着的一小堆露出放心的笑容,而别的孩子们欣喜的握着金银离开。公主殿下一口长气还没有呼完,再一看,加寿和英敏还没有走。拽住大红包,对着公主殿下的那一小堆,笑得很讨好。

“母后,我又让英敏和加寿欺负到了。”瑞庆小殿下跺着脚,去找中宫撒娇去了。

在她身后,加寿和英敏两个人,“你一个呀,我一个呀,你一个呀,我一个呀,”把那一小堆也给分了。英敏殿下没有红包,他的姑姑做红包时把他能忘记,以为男孩子用不到红包。你一个我一个的,全进了加寿的大红包。

拖着红包,“呼哧呼哧”,英敏和加寿出去,估计分钱去了。太子妃怨毒的盯着,却不敢说什么。随即,她的笑容展开。

殿下有人进来回话:“回皇上皇后,河南送来两个吉瑞的孩子,为皇上和皇后添喜。”太子妃眸光搜索到自己的母亲柳夫人。柳夫人对女儿微微颔首,让她放心。借着今天晚上,一定把袁佳寿给打下去。

什么吉瑞不吉瑞的,人有心为之,都能做出来。

中宫闻言,眸子微眯。见皇上起身要离开,中宫悄挺起胸膛,对各嫔妃女眷若有若无的扫视,杏眼中毫不示弱一闪而过,朗声道:“既然是好兆头,皇上,何不叫来这里,一起观赏。”

……

外殿中坐的,是百官们。见几个太监引着两个年纪不大的孩子,大红衣裳,穿得跟散财童子似的走过去,柳丞相清清嗓子。

董大学士坐在他旁边,眸光鹰隼,把两个童子扫视过,和坐在他隔壁的靖远侯缓缓出声:“看上去,这又是两个有福气的人。”

靖远侯冷淡:“真是奇怪,京外一找就是几个,只怕后面还有成车成船的。怎么我家的孩子,就没有出来一个?”

“你家连个亲事都求不到,还敢求有福的孩子吗?”董大学士肆无忌惮的话,把柳丞相面皮扎得一抽。

靖远侯呵呵笑了,但嗓音冰着:“什么东西!”

怒火在柳丞相眸子里一跳,他昂然看向两个人。

靖远侯好似没看到他,自顾自说下去:“大学士,你岂不闻人都会做几件错事。是我错了,我闻听,”

“闻听?”董大学士微笑,在这里加重语气。随着他的语气,柳丞相眼皮也跟着跳动不止。

“是啊,闻听,所以是道听途说来的。有人说啊,什么人家的孩子好啊,我想他家里出过一个大福气的人,这余下难道还有好的不成?”

靖远侯把太子妃撇开到一旁。

“大学士你说是也不是?”

董大学士抚须扬眉:“昔年老子的母亲怀他几十年,几十年里就只这一个大圣人。所以一般家里出一个很大福气的人,结一个好果子难呐。”

“哎,办错了事情,我们以为沾点福气,却让别人很瞧不起。什么东西!”靖远侯以“什么东西”开始,又以“什么东西”结束。

柳丞相眉头跳动,但隐忍着只是不发作。

历史上肆意妄为,敢不拿臣子们当回事的皇帝不多,柳丞相也是一样,他想保英敏殿下登皇位,就不敢乱得罪这些人。

见他们一唱一和的讽刺自己,柳丞相暗暗怒骂,少时才让你们知道老夫的厉害。他平白无故找来许多自称有吉瑞的孩子,可不是白找的。

这些孩子们各有所长,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特意培养的,袁加寿和这些人相比,一根头发丝儿也不。

柳丞相静静等着,他等着皇帝震怒,等着把袁加寿撵出宫……。

新年夜里进献吉瑞,新年夜里点醒皇帝,新年夜里把袁家带着

把袁家带着安家老太太全撵出去,也给以后敢打英敏殿下的人作个榜样,看你们还敢乱攀附亲事。

“啪!”

里面果然震怒了!

……。

皇帝怒拍了龙案!

酒水和上面的瓜果菜肴,纷纷跳得啪啪响,好似在助声威。

有几个年老的命妃素有心疾,骤然见到皇帝阴沉下脸,狠厉肃杀在面上浮现,吓得眼前一黑,就此晕倒。

从中宫开始,嫔妃命妇们尽皆跪倒。皇帝的咆哮声也随之出来:“大胆!不管什么人都敢往宫中来献!这是哪个糊涂官员送上来的,顶带不要也罢!娘娘相中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这就全国都跟着去相看!你们的眼光,敢和娘娘相比!”

“好兆头只能是偶然,处处好兆头,那是妖法!把这两个小妖人,推出去斩了!”

……

太子悠然走出宫门,在黑夜中踩着跟的小子上马,往他的府中回去。

大雪飘飘,雪中碎火光闪不断,京中各处都有鞭炮声。硝烟味儿四面八方都有,太子反而有畅快之感。

他在马上,甚至是微笑的。想母后做事情,怎么会不考虑周全。当初从柳家选太子妃,是冲着柳家忠心元老,以后是太子可用之臣。

而现在看来,忠心变成愚忠,柳家不但想对自己忠心,还想忠心到英敏面前。

太子鄙夷,一群蠢人!

他对太子妃说过不止一回,当然也懒得同她说太多次。母后把袁家的亲事许给英敏,就是疼爱他过于别人。

侧妃们都对太子说过,太子妃不情愿,何必勉强,还有别的孩子呢,可不要伤到中宫娘娘的心才是,太子也是一样的不听。

他是嫡子,自然立嫡子。面对一干子从太子妃开始糊涂,从丞相都开始糊涂的人们,太子只觉得可笑。

他会为那两个无辜孩子觉得可怜吗?才不会。太子殿下嘴角微勾,想到父皇雷厉风行杀了两个,更觉得心情大好。

这下子看谁还敢来阻拦这门亲事。

他当时刻意去看过柳家及攀附柳家的那些人,他的老岳父还不错,脸不是吓得最白的那个,但人僵在原地,连新年夜不能杀人,讨人情都忘记。

为两个“小妖人”讨人情的,是中宫娘娘。皇上不许,执意推出宫门,就此斩首。接下来宫宴正好,太子已不想再呆。皇上能时时留宿中宫殿中,是他把政事一半儿推给太子。太子殿下离去,皇上皇后都不说什么。

宫中,继续欢宴,但大都吓得战战兢兢,不敢随意。安老太太自然是笑谈自若,袁夫人也依就安然。

皇上发脾气的时候,瑞庆殿下就把加寿和英敏全带出去。现在见里面恢复宴乐,瑞庆殿下嘀咕:“饿了。”

“我也饿了。”英敏道。

“我渴了。”加寿钻到帷帘里面,去看席面上好吃的。

老太太远视眼神,就看得分明。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脑袋,顶着红绿宝珠的花翠,顶进帷帘看上几眼,走到皇后案几旁,拎着几片鹿肉干就走。

再随后,又一个鬼鬼祟祟的小脑袋,顶着一个镶上好美玉的帽头儿,顶进帷帘看几眼,走到皇后安几旁,讨上几个点心就走。

加寿最后出现,鬼鬼祟祟的和瑞庆殿下、英敏殿下一样。但她却不习惯拎着就走,娘娘多疼爱,加寿是正大光明的去讨要。

瞍着好吃的,奶声奶气:“要个涮锅子。”中宫才为她赢得一局,见到加寿就更喜欢,含笑道:“你们三个可不许多吃肉,仔细闹肚子。”

“要梅汤。”给瑞庆坏蛋姑姑。

“要杏仁茶。”给英敏。

“要奶妈。”

皇帝才怒过,本来还没缓过劲儿,听到最后一句,也乐了:“这才是她喝的东西。”中宫笑得肩头乱颤,吩咐加寿的奶妈跟着她们出去,重新收拾吃的,送过去。

和安老太太交好的忠勇老王妃,位尊离皇后的案几近,把加寿的话听在耳朵里,忍不住暗想,这孩子真是福气大,面圣丝毫不怯,而且嗓音软软的,听得老王妃都想疼她。

老王妃心想,风平浪静了,又一出子事情过去。但接下来只怕不服气的人不止柳家,袁家这孩子能走多远,还得看她的福运才是。

这近深夜,北风呼啸狂舞不休。城外,狂奔而来的三骑停下来。对着幽暗沧桑的雪晶城墙,推开雪帽,蒋德粗着嗓子道:“小袁将军,咱们到了。”

京门就在眼前。

袁训后面另一个人,不用说是关安。

他们是紧随袁训出营,丝毫不管明天点卯他们不在,这是犯军纪的事情。蒋德不在乎军功,也不在乎军规。关安更不当回事情。蒋德和关安直追过边城,把袁训追上。问明袁训进京的用意,两个人二话不说:“走。”三人结伴回京而来。

------题外话------

继续要票票……天气终于不是速冻型的,虽然还是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