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红包是今天的主题

侯门纪事 第二百五十一章 ,红包是今天的主题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袁训讨钱,龙氏兄弟们中,除龙大和新死亲娘的龙四龙五以外,别的公子们都在意料之中。

这倒不是袁训以前就爱讨钱,而是在这一回的军功上,各位公子们都有收获,都想过奉送一些也正常。

这算是世家公子的精明,你带我有军功,我也有所表示,以后大家可以再共事。

在钱还没有到的时候,几公子就没有进去。他们都在离正厅不远的地方,也能彼此见到对方。但都没有选择同行,还是单独一个人在附近踱着步,都是若有所思。

最早过来的不是钱,而是宫姨娘。

二将军龙怀武迎上去,宫姨娘小声问他:“好好的,你要和袁家的和好?”龙怀武揉揉北风吹冰的鼻子,低声回道:“他肯答应?”

宫姨娘瞠目结舌,才说:“这倒也是。”听儿子又压下嗓音道:“以前的事在那里,风吹不走雪盖不住,他不计较最好,他要是计较我还是防着他。但防着他,与以后还能一块儿共事是两回事情,母亲,”

叫出这两个字后,龙怀武面现尴尬,宫姨娘也下意识地对正厅上寻找宝珠身影,而且手也摆起来:“小心别让训大奶奶听到,她呀,凶起来就是那探海夜叉。”

国公府让训大奶奶宝珠闹过两回,一回是回骂“姨娘不像姨娘”,一回是往这里做客,当众就回国公:“不敢劳动姨娘出来,都在房里歇息最好。”

舅父的姨娘,听上去像宝珠在管。

这两件事情,让宫姨娘心里刻出一道痕。又有国公发作凌姨娘,处死鲍姨娘,袁训又一路高升,光从消息面上听,袁训圣眷是高的,又有梁山王父子一起保他,让宫姨娘心头这痕就刻得更深。

话说当姨娘的人,儿子乱喊她自己难道不知道?

宫姨娘拍抚胸口提醒儿子:“训大奶奶今儿在,你说话小心着,别又让她骂一顿,大过年的没的讨晦气去。”

龙怀武“哧哧”笑上两声,答应道:“是。”表弟妹如今是全家人见人怕的那个人。又问宫姨娘:“倒没带钱来?”

“你说要多多的,戌儿回来又说加寿有个那么大红包,”宫姨娘两只手比划着,也是不相信,对儿子颦眉头:“不看是过年,我一定骂他。小孝子就会撒谎,哪里有这样大的红包。丫头就回来,说你有一句话,这红包像口袋般大?我就让你媳妇备钱,我说自己来看一眼。”

龙怀武更要笑,把宫姨娘袖子一扯,带着她蹑手蹑脚走近能看到的地方,轻轻指指忍住笑:“您自己看。”

只看一眼,宫姨娘就用帕子掩住嘴,目光也直直的,黑眼珠子溜圆:“那是红包?”她嗓子干干的:“真的不是加寿睡下来盖的被子?”总感觉袁家今天不是过府拜年,像是来讹人。

“不是。”龙怀武又要笑,用力点头:“是红包。”轻推宫姨娘:“您快回去备钱。”宫姨娘算算那红包大小,不情愿地道:“就我们一个房头出?”

“那倒不会,跟小弟这一回得军功的兄弟们,都会给的。还有父亲呢,您赶紧的去吧。”龙怀武怕母亲心疼钱,再加上一句:“我带回来的那东西母亲喜欢,我说过是石头城里得的,您要舍不得钱,就当那玉壁是花钱买的,另外还有军功和升官,我还是赚钱的。”

概念做了个转变,宫姨娘这就释然。二将军带回来的,也是一块白玉。曾呈给辅国公,国公说不要,过了明路让给他们的娘,这就到宫姨娘手上。

宫姨娘爱不释手,本来要和二奶奶打件好首饰,又婆媳都爱惜那玉壁大水头儿好,光对着看就是件珍宝,舍不得破开,就让工匠打出来座屏底架,把玉壁放上去,当插屏放着观赏,是她房中如今得意的一件东西。

她笑嘻嘻:“就依你,我回去多收拾钱送来。”又想到一件事,由不得的扑哧一笑,对龙怀武道:“再给你儿子也缝个大红包,咱们光给钱吗?都知道训大奶奶最近发财,又是什么山头又是什么玉石的,她占着是蝎子们的长辈,也得出几个。”

龙怀武失声而笑:“还有这主意?”

“自然的,有给有还是不是?”宫姨娘内心这就不但平衡,而且喜滋滋儿。为什么呢?因为龙怀武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刚才乱跑的那个,另一个才一周出去,走路腿软所以没跟着跑。

“我把小的也收拾出来,给他也弄个大红包套脖子上。”

龙怀武骇笑:“小的就别出来了,”这样给下去,小弟今天还要赔钱。

“老姑奶奶今年归宁,不给她见见孩子们,这叫失礼,这叫不敬重她。对了,老姑奶奶也有钱,这红包儿是得大些才行,不然装不下。”宫姨娘提起裙子就往回走,边走边兴冲冲:“这件事情我当家,我来作主不会错。”

这边龙怀武对着宫姨娘背影失笑,另一边桂花树下,龙八奶奶田氏也是兴兴头头的,抱着一个,跟着一个的出来。

老八一脸随时会摔倒的模样,抚额头也是忍笑不止。他大的是个女儿,四岁左右,生得粉妆玉琢般,兴高采烈的抱着一个红通通的东西。过来就展给父亲看,欢天喜地的道:“父亲看我的红包比加寿的大吧?”

“吭吭……”龙怀城让口水呛到。这就不及说话,眼睁睁看着他姑娘拖着红包往正厅上跑,红包太大,也是按加寿那身长比例做的,也有他姑娘身子般长,一小部分拖在地上,上台阶就要进门,一脚踩中红包,人还没有进到客厅,就地先叩一个头。

客厅里本就笑声鼎沸,这就笑声更欢腾。

这是辅国公夫人的亲孙女儿,国公夫人含笑伸出手正要招她,心神一闪,又把手放下。果然的,她的直觉很准。在她手微动要伸又放的时候,辅国公满面笑容已出声,他慈爱的对着那忻娘伸出手:“到祖父这里来。”

“祖父过年好,祖母过年好,”忻娘进来以前,是有人交待过。脆生生的叫过以后,睁大乌溜溜的眼睛,两只小手把个红包撑开,小眼神儿早放到桌上一大盘金钱上面。

这是辅国公准备的两盘子钱中,给完加寿剩下的那一盘。

老八和八奶奶都没有进来的心,原地笑得浑身打颤时,就见到女儿收过祖父母的钱,伶俐地跑到袁夫人面前。

她是袁夫人进京后生的,却能准确的认出姑祖母,可见八奶奶功劳不小。忻娘趴地上就磕:“给姑祖母拜年。”

“呵呵呵……老八笑得脚下一打滑,几乎没摔倒。转脸儿笑问妻子:“这是你的主意?”八奶奶颇有得色:“这不能算是主意,这是应当应分。姑母是最亲厚的亲戚,好几年不在大同,父亲常年的想念于她,别说你不知道。今年归宁是件大事情,孩子们总得去行个礼。”

老八又大笑,道:“有道理,这话我服你。”笑到一半,缓缓止住,对正厅上敏锐的扫上一眼,见母亲正和安家老太太说话,而姑母坐在父亲的另一侧边,正和父亲在笑语。

老八又心头一凉,默默地想如果姑母和母亲,或父亲和母亲,能这样的笑谈那该多好。如果今天能有这样的场景出来,这个年才真是趁心如意。

正寻思着,见眼帘内又出来一个孩子。

他的儿子,今年也是一周多,正学走路的时候。龙氏兄弟都跟着父亲出征,就造成要生孩子,那年纪都差不多。

这一个,也和二将军的小儿子差不多大,走路也是一样的软。奶妈跟着他,看着他摇摇摆摆“爬”过门槛,进门后应该累了,先往地上一坐,把个手指头吃起来,对着客厅里笑出几颗小白牙。

见到这小孝子,辅国公打心里喜欢。坐他旁边的袁夫人,对侄子们的行为不以为然,但孝子没有得罪她,她素来度量宽广,今年又抱上孙女儿,见到孩子更加喜欢。

兄妹一起张开手臂,对着那孝子笑:“过来叩头给钱。”

那孩子瞅了瞅,还有个选择。见袁夫人更中看,站起来,对着袁夫人去了。袁夫人把他抱在怀里,笑着问他:“你怎么没带大红包呢?”

“姑祖母,母亲说弟弟的钱全放我红包里,我们共用一个大红包。”老八的姑娘蹲在宝珠面前回答出来。

老八斜眼妻子:“你女儿把你卖个干净,正厅里也没有地缝给你钻,你等下不出去我不奇怪。”八奶奶还是她眉开眼笑模样:“孩子话,姑母不会信的。”

手一指客厅,又帕子掩住口笑个不停:“看你家女儿,这叫贪心鬼儿不是?”

那姑娘的大红包里装出来一个底子,她这个红包更大,她这会儿就拖不动。又急着去帮弟弟收钱,背后红包又动不了,忻娘小嘴一撇,急得小脸儿涨得通红,使出吃奶的力气再去拖。

辅国公大笑,国公夫人也大笑,袁夫人也大笑。笑过吩咐跟的丫头:“把咱们带来的钱送过去给她,别把忻娘急哭出来。”

袁夫人和宝珠带的都有钱,红花儿安排几个丫头轮流往这里送。这就送过去,金钱落入红包中,忻娘幽幽地叹气:“唉,这我可就更背不动了。”

她一直在宝珠面前蹲着,不但是想和加寿玩耍----这大红包是由加寿开始的,就想和她亲近亲近---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一路收下来,想离开也拖不动钱袋子。

老八夫妻在外面更笑,都没有进来的心思,只觉得风雪中看到这一幕,怎么看怎么喜乐。八奶奶先想起来,轻推丈夫:“八爷,从我到你们家,这还是头一回,”

“头回什么?”老八装糊涂。

“头回像一家人。”八奶奶不放过他,还是说出来。

老八嘻嘻一下,随手就是一个理由。对打扮得花团锦簇的宝珠努努嘴儿:“那不是弟妹坐在那里,这就没有人敢生事情。谁敢惹她不喜欢,不是白讨她骂没办法。”

宝珠在这里,又当上辅国公府安定团结的引路人。

八奶奶轻笑:“八爷说得是,早起我就想交待你,后来我看早饭,就没顾得说。现在我交待您,等下进去见弟妹,她说什么,你就跟着说什么,大年下的可别招惹她,讨她的骂可就不好。”

“你也说得是,横竖以后她说东好,我就说西不好。”老八忍俊不禁。

闻言,八奶奶把他一通的夸奖:“这样就是对的。”

夫妻正相视而笑,后面有一堆的脚步传出来。回身一看,红灿灿的一大片先入眼中。过年孩子们穿红衣的多,手中又握着大红包,又都一起过来,红通通的似一堆红苹果滚地溜圆的往这里跑。

“讨钱讨钱。”

“加寿就是这样讨钱的,”

大的小的一窝风的走得快的自己跑走得慢的奶妈抱着,一拥而进。

辅国公笑得满面开花,看到哪个都乐得不行。抚摸一下这个,又揉揉那个,一个劲儿的催小子们:“取钱来。”

龙怀文进来时,对着这一幕怔住。

……

凡是热闹的地方,都能生出打动人心的一处。笑语中飘浮在上方的氲氲,看不到摸不着,却似珠宝的光华、日头的光泽,明月的银辉,洒落在心头最柔软处。

但有些人天生冷酷,或后天培养出来的冷酷,让他们对热闹温暖很不适应。

龙大公子就是这样的人。

他站正厅外面,还没有迈过那门槛时,就怔怔的不敢进去。

他不是不想进,事实上所有的温暖和温柔,是所有人希冀和需要的。不过他很少给过别人温暖和温柔,本能的对温暖和温柔起排斥。但内心天生的渴望又很想得到,就造成他此时进和退全是两难。

正厅的中间,龙怀文看到他的父亲。辅国公早看到他过来,头也不抬继续和孙子们玩笑。国公不是有意忽略长子,而是不管哪个儿子进来,都是他们来见老子,老子总不会主动出迎?

如果这会儿只有国公一个人坐在这里,进来一个儿子,国公还会主动抬眼注视于他。现在眼前全是孩子们,乐颠颠的数钱的、讨钱的、年纪大些得过父母交待和祖父献殷勤的……让辅国公尽享天伦之乐,哪还顾得上谁进来谁不进来。

辅国公只微一抬眼见到老大过来,心思就让孙子们勾走。

他满面慈爱,乐此不彼的笑容,是阻止龙怀文进去的一个原因。龙怀文在十岁以下的年纪,就很少见到父亲笑过。这笑容对龙怀文来说,陌生得像忽然而来的春雨,哪怕春雨是滋润的,也让当事人有不敢接受之感。

挪一挪眼光,龙怀文下意识的避开,去看厅内的别人。

眼角一动,就先看到和国公同坐的国公夫人。龙怀文眸中闪过一丝憎恶。在他能记得住事情的时候,他的耳边就是凌姨娘诅咒似的话语:“全是那个女人挡道,不然你是嫡长子。”这里面自然少不了那句话“本该”。

“你本该是嫡长子!享受一切兄弟们不能享受的东西。”

“本该”这话是真害人。没有人本该对你做些什么。

另外还有他的姐姐二姑娘,也是“本该”。二姑娘动不动就哭哭啼啼:“我本该是嫡长女!”这一对姐弟都“本该”,一个嫡长子,一个嫡长女,自然是把国公夫人往死里恨,又把辅国公恨得不行。

是他们的亲生父亲,他们也不管了。

这样的苗头一露出来,辅国公就打消休妻的心思。虽然当时老项城郡王已去世,没有人再制约辅国公休妻,辅国公为牵制姨娘们,为这个原因不再休妻。

国公夫人放在房里,也不妨碍国公不是?

今天是国公夫人难得的新年坐在正厅上,她打起百般精神,竭力地招待着安老太太婆媳。老太太自然不会对她失礼,就是邵氏和张氏见到国公夫人这样的贵夫人寒暄备至,二位太太不明内幕,也是竭力地对国公夫人表示亲近。

看上去这四个女眷都笑得合不拢嘴,像阖家亲厚的交情。

龙怀文一眼也不能再看,又挪动目光到一旁。这一看,他更是不痛快。心头像生出来一根刺,这刺落地生根,在他心上盘旋环绕,如藤蔓般处处扎在他的心上,小刺生大刺,大刺生巨刺,巨刺生硬骨,不把他的心扎出千疮百孔决不罢休。

他看到了谁?比看到那阻拦他不能成为“嫡长子”的国公夫人还要生气。

是袁训。

光是袁训,还不能让龙怀文挨千刺万刺扎。在袁训旁边是几个兄弟,而且大家满面笑容在和袁训说话,这才让龙怀文有大势已去之感。

几年前见面就你死我活,虽然最后也没有真的你死我活,不过当时打起来就你死我活的人,还能有和好的一天?

龙怀文极不舒服的拧拧脖子,觉得内心的冷酷也不足以抗住厅内的温暖时,他竟然生出犹豫不决的心思,我还要进去吗?

进去像是个多余的不是吗?

正犹豫的时候,一个红通通的东西送到他面前。宝珠手捧大红包,加寿却不肯送过来,到底是防着他不是?

“加寿来拜年,给钱吧。”宝珠笑吟吟的,把加寿的大红包对着龙怀文撑开。

“哈哈哈哈……”在宝珠身后,是大笑声传来。这笑声让龙怀文更蒙住,怎么?弟妹找我要钱,竟然是大家都商议过的不成?

龙怀文疑心上来,我没到的时候,他们背着我都商议的是什么?

以龙大怀文的冷酷心思,是想不到哪怕正厅上各人都有事做,宝珠也无疑是这里的焦点,人人都不时的要看看她,宝珠可以让人心情更好。

头一个辅国公心里眼角都有她,宝珠为国公府做的有形无形事情,也当得起国公疼爱。

国公夫人是分外感激宝珠,没有宝珠今年到大同,这样的大年初一,国公夫人只能还在她的房里坐着。外面许多的热闹,都与她无关。

这一切是宝珠带来的,虽然宝珠并不想给她这个附加福利,可国公夫人此时能坐丈夫身边,没有宝珠在,谁能办到?

她的儿子龙八公子每年想尽法子也没有做到的事,是宝珠一不小心、纯属无心的把这事儿给办了。当然这中间姨娘们龙怀文也助力不少,把宝珠逼到受国公夫人感激的地步。

宝珠的附加福利还有一条,是带来三个女眷,老太太和邵氏张氏。她们来做客,免去国公夫人的许多尴尬。

国公夫人这就有事可做,招待这婆媳三人让她不用去和袁夫人有交流。袁夫人不愿意和她说话,国公夫人是不敢和袁夫人说话,大过年的惹起旧事上心头,对彼此都不是件舒服事情。

国公夫人的心里都一时半刻的放下宝珠吗?不能。见到宝珠走到龙怀文面前讨要红包,国公夫人嫣然含笑,对老太太婆媳道:“看宝珠多能干啊。”

老太太呵呵一笑,邵氏捏捏张氏的手,两个人不言而喻的好笑起来。要钱还叫能干?这国公府上竟然钱多的只喜欢别人来讨要?

这边四位女眷满面笑容望着宝珠,成了龙怀文眼中助长宝珠的第二份助力。

老侯是大笑,龙氏兄弟也笑,宝珠做什么,龙氏兄弟都是跟后面笑,有点像傻子。袁夫人对儿子投去赞赏的一眸,心想这个媳妇选得好。

龙怀文过来时,袁夫人面上无妨,心里却为兄长紧上一紧。袁夫人看着龙怀文长大,看着他长歪,也就了解他的性子。

兄长在他不在家,发作他的生母,嫁走他的姐姐更是笑话一件。兄长辅国公虽然不怕儿子,但今天年初一,争执起来也好,负气也好,这个年就过得有遗憾不是?

有宝珠上前去讨要红包,又有厅上笑声助阵,有什么僵板板的让打开,龙怀文要是知趣的,坐下来说笑一阵,还是热闹场面。

袁夫人也含笑看着宝珠。

袁训是最讨厌龙怀文,以前的事和龙怀文对有孕的宝珠做的事,都让袁训有杀他的心。完全是为了辅国公,袁训才按下杀机。

石头城外,如果龙怀文在,袁训是一定不会带上他的。养狗咬人养鸡啄人,但养狼吃人,袁训不会干这种事。他在刚才见到龙怀文走来,拳头在袖子里捏巴捏巴,眼神儿一凛杀气腾腾,本想着龙怀文敢闹事,袁训就想接时。宝珠就走上去,把个红包一展:“讨钱的来了。”

袁训微微一笑,紧攥的拳头慢慢松开。在心中安慰自己,杀他的机会有得是,不急不急。又怕龙怀文急躁的对待宝珠,袁训带着笑容,完全是为了宝珠而发,徐步往宝珠处走上两步。挺拔的身躯仿佛在宣告,这是我的人,谁也不能再欺负她!

龙氏兄弟正和他在说话,见到袁训不经意的动了动步子,兄弟们都不傻,都看出袁训用意。但看出袁训在向龙怀文宣告的用意,龙氏兄弟也想也不想的都动了动步子,保持着刚才和袁训刚才距离的他们,看在龙怀文眼里,他自然当成兄弟们此时和小弟一条心。

他们竟然一条心了?

龙怀文有点儿慌乱,又带着对热闹的不适应,僵在原地,瞅着加寿的大红包,大脑一片空白,这就不知所措上来。

宝珠才不容他就在这里僵着,宝珠带笑再提醒他:“加寿来拜年,加寿来讨钱。”宝珠想,我们也得解点儿气不是?

你这个大坏蛋!

你这个以前欺负表凶,后来欺负我和加寿的大坏蛋!

你这坏蛋偏偏又是舅父的长子,不然早对你不客气!

亲戚中的坏比起坏人的坏,更让人痛心。因为好心地在这种时候总会受到欺负,收拾起来他难免多想心思。

宝珠就正在想,她想上有舅父,又有表凶,我不对你以牙还牙,只等老天有眼,舅父不是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宝珠把个红包摇一摇,暗道我等着。但是现在,快给钱消消我的火气!

把个大红包举得更宽。

好在里面的钱早就倒走,不然宝珠一个人也举不动。

厅上笑声依然出来,可是离龙怀文越来越远。他瞪着大红包,他身上没有带钱,他以前哪有给钱的心?他的心是冰石头冻过又冻,只想到自己从不考虑别人。

他也知道僵在这里不对,可红包似他的定身符,硬是把他定得一动也动不了。就在他全身拘束似绳捆索扎时,“问大伯讨钱去,”一堆孩子们又冲上来。

十几个红包一起张过来,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展开在面前。“大伯父,给钱就给你拜年。”这个不知是谁说的,厅上又爆发出一大阵笑声,辅国公笑得胡须抖动,笑骂道:“这是哪个淘气的?”

后面还有。

“没带钱吗?没带钱给东西也成。”那孩子盯着龙怀文的发簪和玉佩。龙怀文嗓子里咕哝几声,无奈的挤出一个笑容。

对着孩子们,他又能怎么样?

老天像也不愿破坏这热闹,谢氏慌慌张张过来,离得老远就扬着帕子笑:“我们来给钱的,”丫头抱着她的孩子在后面跟着,谢氏再笑道:“我们也来讨钱。”

谢氏今天管中饭,正在厨房上看着忙活,就听到这里在讨钱。先让丫头来打听过加寿红包的尺寸大小,匆匆忙忙给自己儿子也做得一个,也是挂在脖子上,又收拾出钱,就来得最晚。

宝珠和孩子们齐声欢呼,宝珠欢呼得最响,带着孩子们,都把红包张得大大的,对着谢氏奔过去,宝珠和孩子们一起嚷:“拜年了,给钱了,”

在这热闹中,龙怀文悄悄的走了。

没有人注意他,或者说注意到也当没看见。目光所看的地方,是门外新生出来的热闹。谢氏面对一堆红包,心想今天真是热闹啊,油然生出和八奶奶同样的心思。

从她过门以后,头一天这般的喜庆过年。

谢氏一定要多给宝珠钱,可她带的钱又不多。她给儿子做了个超大红包,可带钱出来时并没有想到这些。

对着无底洞似的个个大红包,谢氏笑道:“别急,先给表婶娘。”抓一大把钱先给宝珠。几个孩子都不愿意,噘嘴道:“表婶娘大,我们小,该先给我们。”

“表婶娘是为加寿讨的,加寿最小不是。”

加寿在房里很开心,她耳朵里让“讨钱、拜年”灌满,见红包一亮,就要把两个厚袖子往处一合,上下椅几下。

老侯就要大乐了:“你先学会的倒是这个。”唤一声:“二妹。”安老太太转过眼神,老侯笑道:“几时带加寿回京去,也得这么个大袋子才成。”

“那是自然的,”老太太笑容满面:“我们给出去多少钱都没处收,有了加寿,自然是全讨回来。”

加寿乐呵呵,听到讨钱,把小手又椅几下,把口水卖力地滴出一大堆。

当天酒宴结束后加寿回家,一堆孩子们跟后面相送。老八的女儿抬高自己手臂,扯子寿袖口儿不丢。

她恋恋不舍:“加寿你明天还来吗?”袁训欣然扬眉,回到自己府中后,一个人得瑟:“看我女儿多讨人喜欢,都要同她玩耍。”

宝珠给他一大盆凉水:“他们都跟着你后面讨三遭儿钱,能不喜欢你女儿吗?”她轻咬住唇,去拧袁训手臂,埋怨道:“你呀你,讨钱就讨钱,怎么讨一回把红包倒空,又去讨一回。我给你记着呢,你一共讨了三回,每个人都让你要三遍钱!”

小夫妻在前面说笑,后面跟的长辈们又乐得不行。老侯对老太太咬耳朵:“记下他这招儿,等回京去,亲戚面前也得讨三遍才行。”

“岂止三遍,五遍也成。”老太太算算帐,更觉得自己往年全亏大发,给出去一圈子的钱,收回来的不多。

以前她心里没有孙女儿,满月什么的也没有好好的办,亲戚们上门,也不让她们出来见。现在老太太肠子可以悔青,但有加寿,她又顿觉有盼头。

对兄长一笔一笔地算:“光忠勇王府,我就给出去几拨的钱,这下好了,有了加寿,这钱都得给我还回来。”

“多讨几遍,剥,多几回也没什么。”老侯总是会赞成老太太。

宝珠正和袁训还没有理论明白,后面又传来这样的话。她笑眯眯凑到袁训耳朵边上,带足讨好:“回房去,宝珠也讨三遍钱,你看可好不好?”

“那你女儿不答应吧?”袁训斜睨她:“这是加寿才能办的事情,你怎么能学?”宝珠扁扁嘴。

……

初六那天,袁夫人和袁训出去拜亲戚。安老太太连日热闹说累了没出门儿,这一天风雪大,袁夫人舍不得让加寿出门,又邹家要来人说话,就留下宝珠母女在家中。

老太太这就得已和宝珠单独说话,她沉吟半天才问出来:“亲家太太和国公夫人?”老太太自己就和嫂嫂不好,对这样的关系敏锐度高。

就是她敏锐度不高,也能看出国公夫人和袁夫人的不对,那也太明显了。

宝珠不奇怪,祖母从来犀利,看不出来才叫不对。她叹气道:“不好呢。”老太太点头道:“我说呢,国公夫人像巴结她似的,眼睛一看到亲家太太,就矮上一半。亲家太太是从不失礼的人,可初一那天,我们在国公府里呆上一天,她一句话也没有和国公夫人说。”

“还有表凶,也没有和舅母说话。”宝珠也看在眼中。既然说出来,就把能说的说个干净:“郡王妃姐姐从不归宁呢。”

老太太瞪大眼:“有这么僵吗?”

“去年姐姐来大同,只是来看我怀着加寿,舅父又不在家,她一步也没回去过。”宝珠抿抿唇。

老太太喜欢上来,眯着眼睛只有一条缝:“只看你啊?她就这一个弟弟不是?”宝珠含笑:“弟弟是多,亲弟弟就这一个。”

“所以是宝贝,宝珠你也是个宝贝,加寿也是个宝贝。”老太太即刻就把国公夫人的事情抛开。

和宝珠又说上几句,才又回到国公夫人上面时。宝珠半吐半露:“过去的事情,不说也罢了。打个比方,祖母不要生气,就和舅祖母当年是一样的人,后来没了势力,也就消停下来。”

说起去世的南安侯夫人,安老太太叹气:“你舅祖母那个人呐,就是喜欢别人让着她,不管大小事情都要让着她,都要她说了算,这可能吗?就是皇帝也受气呐。”

宝珠点头微笑:“是啊。”

“再说你看祖母我,是让人的人?我年青的时候,跟你大姐一个性子,你大姐不给比我的,是亲戚上更差。祖母我当娇闺女的时候从不让人,但安家的亲戚我从不怠慢。你祖父和你父亲叔叔们不在了,亲戚们不上门的,我也让人送年礼去。花点儿钱落个好名声,你大姐就看不开这一条。”

宝珠为掌珠寻个理由出来,陪笑道:“祖母手中有钱不是?大姐不能和您相比。又祖母和祖父情投意合,大姐嫁大姐丈,我一直怀疑她心里有姐丈没有?”

“她心里不需要有别人,她心里有钱就行!”老太太一语中的得模样,让宝珠莞尔。

说到掌珠,老太太有些堵心。掌珠分家的事情,已经有亲戚写信给老侯,当成笑谈一件。老侯又告诉老太太,老太太也干瞪眼睛没办法。

老太太年纪越大,反省越深。寻思从她丈夫去世以后,拖着两个寡媳,带着三个孙女儿,几曾有今年这样热闹过。

珍惜欢乐,就不再说掌珠。说上几句国公府的话,老太太心头“格登”一下,自然明白。辅国公富贵逼人,袁家却是小镇上居民。又来到大同后,知道袁父的身体早年就是病弱,老太太这就能明白国公夫人做了什么。

她只是猜测,却猜测得准。

只看袁夫人陪嫁的这宅子,就能知道她是国公府的爱女。把爱女嫁给平民的就不多,更别把爱女嫁给身子不好的人,这不明摆着让她去守寡?

老太太打个哆嗦,又怕宝珠见到,把这心思压下去,欢欢乐乐地来说加寿。说加寿总是开心的,可说来说去,又有些话不能说。

“我们加寿是个招弟的孩子。”这话没什么。

“我们加寿生得随父亲,长大后必然是个美人儿,这就开始打嫁妆,以后挑人一定要最俊的。”

话到这里就说不下去。

宝珠含蓄地笑着,又是半吐半露:“祖母,我们都不能操心,加寿的事情,我们当不了家。就是母亲,也只能当上一半的家吧,这是以我来看。”

老太太也想起来:“你对我说过的,袁家还有亲戚?”老了老了,好奇心并不少。老太太带着神秘感,问道:“你说不是淑妃娘娘,那会是谁?”

宝珠陪笑:“不能说啊,祖母,以后,总有能明白的时候。”老太太乐了:“你这日子过的,亲家太太的事情,不能说。国公夫人的事情,不能说。加寿的事儿,也是个不能说。不过,我倒觉得你过得好,这事儿真是奇怪,你这样反而是个好?”

宝珠这一回是发自内心的笑:“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