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为了玉珠斗诗文

侯门纪事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为了玉珠斗诗文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掌珠让震撼住,她对杨夫人刮目相看。这个让掌珠并不放在眼中的女子,带给掌珠新的一课。掌珠是不会当面承认她缺少人疼爱。

可她知道,杨夫人说的没错。

没完没了争强的女性,大多内心缺少一种爱。因为缺,才去争。不争,就怕得不到。得不到,不再是遗憾,而是缺憾。

是吃亏。

是面子问题。

都知道内心需要的是平和,完美的女人不是强硬,而是美满的家庭,丈夫和子女。都知道,但是真心去追求的人,并不多。

真心知道正确道路的人,并不多。

没有不走弯路的人,所以把弯路当成老天的不公,并不见得正确。弯路,有时是通往正确道路的正确途径。都会绕弯子的,不是弯路代表吃亏,吃亏代表就长经验。就刻意的去寻找这种低谷似的经验。然后接着怨老天不公。

而,处处皆是风景。

杨夫人用这简短精练的话语,在掌珠心目中重新建立她的地位。掌珠也是聪明人,就问道:“那我要什么?”

她要听听杨夫人怎么说。

杨夫人柔柔的笑,她全身的魅力自这一刻散发出来,让她面庞有光泽,眸子灿神采。她细声细气地道:“你要什么,还用我说?”

又弯了弯眼笑道:“我要的,和你一样呢。”长长的亲昵的,拖着的尾音,又一下子把掌珠的心拉近到她。那种心头触动、茸茸春草雨后生的感觉,不仅仅是女人对男人。

女人对女人,也是一样的有。

杨夫人满意,这才斜扫一眼掌珠放下的银包,从雪青色袖子里伸出修长柔软如柳枝儿的手,把银包推回去。

“收着吧,我要的是我该拿的,并不想图你的。”

掌珠何等精明,别人说不图你的,却用上一个“图”字,恰恰说明她有所图。一定是图!她爽快的收起银包,摆出这下子我们更好说话的态度,直截了当地问:“你有什么,可以对我说。”

掌珠对她说的,杨夫人都帮了忙,掌珠有什么理由不帮别人呢?

夏日金黄色的光芒,从窗棂上透进。并没有打在掌珠面上,那将会是睁不开眼而且是主人的不礼貌。

金黄色的光,照在掌珠的衣裳上。大红和象牙白两色绣暗花宽镶花边儿高领的衣裳上,暗纹闪闪出现,好似掌珠眸子里那隐隐闪动的心思。

明人不说暗话。掌珠知道杨夫人不是白白帮忙的人,也不介意让杨夫人从自己的眼睛里看出来。

“我,嘛……”杨夫人慢吞吞的,柔软的手指握起茶盏。她招待掌珠的是正红梅花色底儿的瓷盏,而手边儿搭的,又是一块镶了碎青玉面儿的小几,掌珠看得出来她用的东西都价值不低,曾有一段时间信任她手面大,能为韩世拓跑官职,就是看在这些摆设的份上。

掌珠静静等着。

杨夫人不慌不忙的拂着,一手是茶碗,一手拂过小几,拂过她雪青色满身绣的罗衣,微风吹来,罗衣上绣的虫鱼都栩栩如生,生动灵巧。

这件衣裳,也价值不低。掌珠心中闪过这句话时,就失笑了:“你不必再告诉我,我已知道你要什么。”

杨夫人见她冰雪聪明,心想自己当初听到她一句抱怨世事的话,就把她印在心中,果然是没有看错人。就半真半假地嗔道:“是啊,我不是说过,你要的,就是我要的,而我要的,也就是你要的。”

掌珠心悦诚服的点头。但她心悦诚服的,只是杨夫人这一手儿不用说话,就唤起别人心头话。别的地方,掌珠还是疑惑。

她个性强,但一旦与对方有所交心,倒是不掺假,不喜欢绕弯子。而在掌珠心里,此时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说的。就直接笑道:“我听人说,你贩私货?”

“噤声!”杨夫人无奈,面色白了白:“我的小姑奶奶,这话可不能乱说。”掌珠见她竟然也有怕的时候,不禁嫣然:“这不是在你家里?”

杨夫人缓缓才恢复面上血色,低声还有余悸:“在我家里,就安全吗?”掌珠玩心起来,就想逗她:“那我应该怎样的说?你教教我?”

“什么也别说。”杨夫人警告似地出声,声明这不是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掌珠更觉得有趣,就道:“那你就没有能同我说的话了?”掌珠一语揭破:“不是为着你的钱,你怎会一次又一次的帮我?”

掌珠此时精明地把杨夫人上一次骗她几十两银子,也颠倒的说成是杨夫人为她奔波。掌珠,亦同样是不弱的。

杨夫人眸子闪了几闪,她不计较上一回的几十两银子,她之所以不还掌珠,是怕还了掌珠,掌珠在气头上就不同她来往,又知道掌珠还会有事用得到她,她先收着有什么。

她不是神算,不会掐指算出掌珠还会遇到事情。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不是一出子接一出子的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

杨夫人此时用心琢磨的,是掌珠话中的意思。“你不和我说挣钱,可就没有别的可说了”,这是掌珠刚才的话。

“那你,有法子?”杨夫人试探地道。

掌珠瞅她一眼,怎么,你当我笨吗?掌珠道:“我要是一点儿用没有,你还认得我吗?”杨夫人面上一红,再就掩饰性的笑笑,也爽快起来。

“不瞒你说,自我丈夫死后,向我求亲的人还真不少。不过我不耐烦去当人填房,我自己没有孩子,以后过继一个也行。但趁着年青,将来的养老费用,我是要早盘算好的。”杨夫人开诚布公地道。

掌珠挑眉:“你有铺子,还不足够用?”话说宝珠的铺子生意就是好,前几天又让人给掌珠送来五十两银子,掌珠却不过宝珠的好意,谢过收下。

以掌珠来看,杨夫人你一个人能吃几两银子?用得着担上与私货牵连的名声。

本朝走私,最重也是杀头。

杨夫人却笑了:“我手上有十几个铺子,一年下来,上千的银子。”掌珠怔住,杨夫人冲她笑:“可我的开销,一年要上万两银子才行!”

如滚雷震心,碾过掌珠的心田。掌珠要是有上万两的银子,早就在文章侯府横着走。她的面色一下子难看之极,人家一年花钱就是上万两,还在找挣钱的门路。而掌珠到目前,一个铺子也没有弄好。

铺子的钱是有,但找起来忽然就难了。后来一打听,还是今年科举惹的祸,外地进京的举子中不乏财主。有些是中举有望,家里人买下来给他在京里当活钱用的。有些是中举无望,又年纪不老,下科还要再来,索性京里置办铺子家宅,免得三年以后再进京又要客店里落脚。

掌珠突然一笑,玉珠抱怨嫁妆,三婶儿也羡慕宝珠的铺子,想给玉珠弄一个,但直到今天也没有办好,也是与今年科举京里人多有关。

街头上早有笑话出来,今年米更贵。

杨夫人以为她笑是愿意同流,接下去:“我的心里话,不妨对你亮一半儿。想钱就得消息通,我是寡妇人家,我虽想清静,可在家里呆着就少钱。我认得你,是我们脾性相投,然后才知道你们家藏龙卧虎,和南安侯府有关连,”

“还有太子府上。”掌珠已清醒,把话头接过。杨夫人凝神:“只要同你家四妹能走动,再和南安侯府的世子能认得,余下怎么来怎么往,是我自己的事情,不沾到你一点儿。有了钱,多了没有,少的三几百两银子,每年倒都还有。”

掌珠啧了下舌头,不是她没见过世面,是她已感觉出来这三几百两银子的后面,隐藏着什么。杨夫人不愿意说“私货”两个字,掌珠也不再多说,她说考虑,杨夫人也不逼她,掌珠告辞出来。

行过客厅上,见那叫黄大虫的女子正在说笑。见掌珠出来,黄大虫大叫一声:“小侯夫人,”杨夫人这里一向是这样的称呼掌珠,掌珠含笑,亦觉得是个彩头。

“你家里最近安宁吗?”黄大虫眸子如珠,怎么看也是一个美人儿,只要不看她粗俗的行为就行。掌珠现在顶顶不烦她们,不是因为她们都来帮过忙,是杨夫人的那句话“都没有疼爱”,还在掌珠心上。

黄大虫的身世,掌珠听说过。黄大虫出身市井,生得美貌,家里人把她卖给别人当妾,让大娘子打了出来,家里人又要再卖她,不想黄大虫从那一家逃出来的时候,路上认识一个闲汉,那闲汉把黄大虫钱全骗光,抛弃了她。

黄大虫这粗俗的个性,与她出身无关,与她的经历有关。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生活的任何考验前面,把持得很好。

掌珠原本是瞧不起黄大虫这些人的,今天她瞧得起了。谁又高贵,谁又低贱,谁又是性子好的,谁又是性子差的。还不是因为,少了一些东西。

不是缺钱就是缺疼爱,不是缺疼爱就是缺聪明,不是缺聪明就是缺运气……

就本人来说,都并不想缺。

掌珠就对黄大虫摆摆手中帕子,笑说道:“我家去,改天再来会你。”黄大虫就大叫:“小青死娼妇,死哪儿去了,快来送小侯夫人出门。”

小青不知打哪儿钻出来,怯生生的送掌珠。掌珠今天,也不再鄙夷她的软弱。以前她是瞧不上小青,她和自己母亲是一样个性。

小青生得白净,却嫁给一个蠢汉。婆婆骂,丈夫打,杨夫人捡到她的时候,小青满身伤痕,让她丈夫在街上追着打。杨夫人本着女人的同情心,大怒喝止,把小青带了回来看伤。小青再回家去,她家里人见到一个贵夫人同她认识,居然不敢再虐待她。

小青在杨夫人这里,还是懦弱的脾气,但在家里可以有点儿容身地,就十分的在杨夫人府上效劳。

袁训对此十分了解,才不悦宝珠认识杨夫人,但是告诉宝珠不必瞧不起这样的人。

……

月色初明,马车在袁家门外停下,顺伯停下前面的车,后面的车是袁训所赶,也停下来。宝珠卫氏红花三个人坐在后面车里,忙下车来往前面车前去。里面坐的是袁夫人和忠婆,忠婆已拉开帘子。宝珠扶着婆婆下车,一面夸赞她:“母亲今天打扮的好。”

袁夫人身上是一件绯红色的薄薄袍子,这是宝珠新做的。原本是为辅国公等人回京时,大家见面备下的,今天玉珠成亲,袁夫人就穿出来。她满头银发并不涂染,配上清一色的金首饰,再加上红色衣裳,秀丽容颜,把今天来的客人全都比下去。

宝珠虽知道不应该取笑别人,可她想到余夫人见到自己婆婆时,那张大嘴不敢相信宝珠有这样雍容华贵的婆婆表情,宝珠就低下头“呼”地一笑。

“你三姐成亲,你应该开心才是。”袁夫人会错意,以为宝珠还在为玉珠成亲而喜欢。宝珠就更嘴角上弯,应声是。

他们这是刚从安家回来。

婆媳走上台阶,宝珠又下意识回身找袁训。见他已走到袁夫人另一边,伸手扶住母亲另一只手臂。宝珠就往台阶下面看,道:“这天还不算晚,你不赶紧的把车还到殿下府上吗?”

另一辆车,是太子府上借出来的,此时还停在府门外。顺伯赶着袁家的车,正从角门里往院子里去。

从车棚到正房要绕很大的弯儿,远不如直接进门方便,一般袁夫人和宝珠出门,总是门外下车,直接回房。

袁训对她笑一笑,宝珠就闭嘴不问。袁训是个差人,现在更已官职在身,半夜有人找出去半夜里回来,宝珠从来不问。

小夫妻送袁夫人回房,袁夫人还是很开心。她和平时让小夫妻早早歇息不一样,而是和宝珠继续说长说短:“三姑娘这亲事办得好,新郎倌儿我今天才看到,天庭饱满,地角也方圆,是个清贵的面相。老太太这就没有了心事,把她接过来住吧?”

宝珠忙道谢,袁训忙说好。

袁夫人还是喜滋滋的,又道:“她那院子也收拾的好,不知道肯不肯过来,我们这里清静才是。如果她爱热闹,要我们过去住,我倒为了难。”

袁训笑道:“总是要住到一处,祖母过来呢,要喜欢热闹,就用花篱起道隔屏障,祖母住一边儿,母亲住一边儿,我和宝珠的房子本就在中间,我们隔开你们,左耳朵是母亲的清静诵经声,右耳朵是祖母的热闹打牌声,倒也有趣。”

宝珠却道:“祖母除了打牌,再没有别的热闹爱好。自然的,上了年纪,爱热闹也是有的。”袁夫人微微一笑,看了看宝珠,就没有说话。

安家老太太是个爱热闹的人,袁夫人一眼就能认得清楚。宝珠打小儿跟着祖母长大,说她爱热闹是有限的,自然也是眼见的事实。这就说明一点儿,袁夫人在心中唏嘘,亲家老太太为了宝珠姐妹们,屏弃她的很多热闹。

袁夫人就不说破,又和宝珠袁训说了几句辅国公等人回来的话,就让他们回房。袁训一路跟着宝珠回到房里,宝珠反而奇怪:“不是出去吗?”袁训装出一脸的讨好:“这不是要先哄好宝珠,”

“你难道是出去玩的?”宝珠心想还要哄好我才走,一定不干正经事情去。进到房中,见大书案上袁训昨天收的一张信笺还在,宝珠就戏道:“应该是这信笺不是一般人来的,所以才哄好宝珠才出去。”

袁训在后面嘻嘻:“王府姑娘来的,去看看吧,羡慕死你。”宝珠就打开看了,才看到一半,抿着唇儿乐了:“还是大表兄有兴,想得也周到,你们也会玩。”

信笺是南安侯世子钟恒沛来的,上面是这样写的:“……明日安常结亲,我辈送亲。只恐新人洞房逞机辨,常府门第书香,我和二弟应付不下,怎好?为新人计,弟当明日候我相招,探花一至,满室生辉,洞房圆满,亦是功德事一件。”

信中调侃新人的意味十足。

在玉珠定亲那天出现的钟恒沛,还真是想得周到。

宝珠拿着信笺对着袁训晃着笑:“今天你和表兄们鬼鬼祟祟的,我见到了,就说未必说好话,大姐还说我鬼祟,才怀疑你们。看看,宝珠猜对了,你们这是要去―闹―洞―房。”走上前来央求:“也带我去吧,我虽然不能机辨,但你要人磨墨倒茶,我却是顶顶不俗的人。”

想想,拿红花做个比喻:“总比红花儿好吧。”

说比红花,是说宝珠比磨墨比常府的下人们好。不拿常府的下人们比,而拿自己的丫头比,这是宝珠不肯平白的说人家下人的缘故。

袁训就大刺刺一坐,把脸抬起来:“哎呀,宝珠难得的求我,我真是为难啊,带去了,全是男人,你可坐哪儿?不带你去……”

下巴上一暖,让宝珠扳住。宝珠吃吃笑着,把袁训脸儿扳下来,对着自己,继续软语相求:“带去了吧,不然,扮个小子跟着你去?”

袁训就打量宝珠,对着宝珠柔滑如玫瑰花瓣的额头看看,故意拧眉头摇头:“不像不像,”又看宝珠一对灵活的眼眸,正满含着讨好,袁训忍笑再摇头:“看穿看穿,”这双眼睛还不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宝珠?

再看宝珠的尖尖鼻子,袁训撇嘴:“不行不行,”

宝珠正要急,袁训凑到她胭脂般红唇上亲了一口,坏笑一地:“男人们论文,宝珠去了能有作用?”

“我可以……”

外面,红花回话:“南安侯府钟世子的小子来请小爷,说早约下的,”袁训回说:“我就出去。”而宝珠愈发的磨上来,嬉皮笑脸的活似个小子样子。袁训就拿指头点住宝珠额头,又要取笑她:“嗯,这不是才女一流,带去丢我探花的人怎么办?”

宝珠嚷道:“你就告诉他们,探花是我陪出来的,这样光彩吗?”袁训笑着起身,搂住宝珠再打趣道:“去换衣裳,虽是五月里,夜里也凉,多带上衣裳,免得冻得哭。”

宝珠十分得意,宝珠也能去听人论文了,进去包上两件衣裳,一件自己的,一件是袁训的,身上衣裳不用换,是白天玉珠成亲时也能见人的,夫妻同出来,袁训赶车,一个侍候的人也不带,红花追出来要跟上,宝珠神神秘秘地对她小声道:“见才女呢,人多了人家就不肯出来。”

就把红花吓回去,夫妻挽着手出来。

钟恒沛的小子还在外面等着,一起往常府里来。问那小子新人争到了什么地步,小子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进到洞房。

夜风清爽,明月如辉。街上行人今晚不多,想来都在家里纳凉。宝珠见行过一条街都没有人,就悄悄的把帘子卷起一半,上面有系子,栓住,自己斜倚车内去看街景。从她的视线看出去,不管怎么看,都先看到袁训的后背。

宝珠微笑起来,她虽然不是珠围翠绕的环境里长大,却从小儿白天黑夜的奶妈丫头陪着。这么单独的和表凶出来,在宝珠心里总很是稀罕。

表凶的后背,背影儿惹人缠绵。

表凶挺直的身子,他赶车的手势……宝珠告诉自己,她愿意和他去地老天荒。

……

常府门外,红烛高照。门上喜字儿对联,斗方儿,大红灯笼,下面还喜气盈面的家人,仿佛还是新人进府时,那冲天喜气的模样。

家人们在嘻笑,也不由得他们不笑。从来新人入洞房,没有见过和自己家这样的。一个歪戴帽子的家人笑道:“厅上已经做到第三十首诗,这几位老爷们也算是高材的了。”

到底是常府的家人,都是识货的。有一个家人以为门外面没有人,只往里面看,候着一会儿送客就行,就说实话:“有几首不好,”

大家就一起看他,想让他说出不好在哪里。却抬眼见一行车马过来,足有十几个。家人后悔多话,就再纠正一句:“这短的时间,也难为了。”大家也都见到又有客人上门,就下去迎接。

夏夜风自多情,已经把他们的谈话吹到袁训耳朵里。

袁训眯起眼,这是说谁做的不好呢?想来想去,像是说来的客人。今晚来的客人,可以分为两拨。

一拨儿是常家的亲戚,还有一拨儿就是送亲的钟氏兄弟。

袁训先不打听,带着宝珠下车。又怕是说钟氏兄弟,让钟恒沛的小子快点儿进去告诉他们,援兵来了,前面别做得不好。

那小子找袁训以前,是见过常家的阵仗的,也知道这会儿有些十万火急。论的不好,将来亲戚面上一定有笑话出来。

虽然全是亲戚面上,笑话也不会多出来,但全是走科举的路,让人笑总是不好。

听到袁训交待,小子跑地飞快进去。

袁训也不敢再耽误,他出门是只有宝珠和那小子两个人同在,此时后面带出来十几个人,全是太子党中文才高,今天晚上不当值,家里没有必要留的事,能早约出来的人。

宝珠早更得意上来,看看表凶办事儿总是稳当的。这一行人是车行到各个路口上,袁训打声唿哨,就全跟上来的人。

大家往里面进,家人们见来者不“善”,陪着小心带路。二门上,钟三留沛匆匆过来,见到来的人多,跺脚却是大喜,口中急道:“快快,再晚香就尽了。”

见到宝珠跟来,钟三咧嘴一笑,竟然没功夫见礼,就带着往里面走。

“什么样的局面?”一个跟袁训的人问道。

月色清雅,高照行人。钟留沛手指住,笑道:“大哥二哥送亲,只是不走。明白告诉常大人,说两个书痴成亲,这洞房不见得是好相与的。他们要候到听房已过,才算这亲送到结束。常大人也深以为然,正厅上酒用罢,送走闲散客人,叫上常家的至亲知己门生们,陪着大哥二哥二门里面坐,离洞房最近,方便听房的人来回话。”

跟来的人们都释然,难怪我们要往二门里,有女眷的地方去。大家掩口互相看着窃笑,这不是为了小袁邀约,早对他们说今天晚上二更以后进不熟悉人的二门,估计大家都得想想再来。

钟留沛抹把汗水,像是下面的话很好笑,他不是窃笑,却是笑了:“洞房里面先是斗文,这夏天热,窗户开着,外面全能听得到。他们本来是笑的,笑着笑着,就和大哥二哥论起文来,兄长们不敌,”

柳至也来了,就笑起来:“这是为难送亲的,幸亏这常府再也没有没成亲的公子,不然以后谁敢和他们家结亲事,只怕是没有人敢送亲啊。”

大家又笑,宝珠也掩口笑个不停。

钟留沛却急急道:“你别打岔,听我说完。”大家都想是来救急的,先了解情况更好,就都让柳至等会儿再说笑话。

柳至一缩头:“好。”

“兄长们不敌,就让人叫我和三弟,又让小子去叫小袁,小子们才走,洞房里就变了花样。”

虽然没有人想打岔,想听到这一句,花样是什么还不知道,但想想也是促狭的,就都又笑起来。

笑声中,钟留沛不得不把嗓音略提,道:“洞房里新人斗古文不过瘾,就说时新的更好。三表妹让三妹夫做一百首新词,要句句有红烛。三妹夫想来是做词的行家,慨然说好,但让三表妹做一百首诗,要句句扣住月色,”

“哈哈哈哈……”

虽然都约好不打岔,可听到这话以后,还是都笑出来。就数宝珠笑得银铃似的最动听,袁训自己一边儿笑,一边听着呆子小宝的笑声自我陶醉。

小宝儿的笑声就是好月色了,等下上去让她笑一百声……还是免了,不能乱给别人听。

大家就忍不住调侃起来。

“我们要是不来,这一百首做不出来,这洞房也就泡汤,”

“哈哈,书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花烛美。”

“走,”

嘻嘻哈哈的,声音早传到厅上。钟氏兄弟大喜,本来都正执笔苦思,就都迎出来。不及多寒暄,上厅上一看,袁训等人就都明白,果然事情紧急。

这个厅应该是二门里最大的,两边还有偏厅。

正厅上开着四桌酒,钟氏兄弟只有四个人,余下的全是常府的人和亲戚,想来全是通家好,女眷在内厅上开三桌酒,并不下门帘子,并不避人。

钟氏兄弟,乍一看是势单力孤。

这还不算,在两边偏厅上,还坐着几十个常大人的门生。常大人曾在国子学里呆过,又当过一任考官,门生有几十个和他走动的,也不能算多。

袁训等人就笑得更厉害,钟恒沛给他们看香,难怪他们着急,原来这一百首诗,还点着香在限时。

小小的金香炉,上面一枝子大粗香已经过去一半。

这种香一枝是一个时辰,是现在两个小时。过去一半,就只有半个时辰,现在的一个小时。再看钟氏兄弟的诗,袁训就明了,常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才有识货的老家人。

果然,是有几首不好。

钟恒沛自己也知道,低声都结巴了:“这不是急吗,要凑数。”袁训摆手让他不要急,也不要再说,对着来的人点名:“小柳,去叫人,按我昨天对你说的,”柳至是见到这种阵仗,做诗才最光彩,他早抢过一枝子笔,又取出一张纸:“我做诗,”

“你不但叫人,还得做十首出来,”

柳至张大嘴:“啊?你同我开玩笑呢?”按你昨天说的,把人都叫来,我还有时间吗?袁训拍住他肩头:“你马快,再叫姚远,梁良与你同去,快点儿啊,回来路上再把苏先叫出来,”

“可苏先说他累了,他才从京外面回来,还受了伤,”

“管不了许多,你看两边埋伏的,今天晚上只怕一百首诗还交待不过去,”袁训把他一推:“去吧。”

再低声嘻笑:“新人入洞房,功德无量。”

就出去三个人。

三个少年都是薄薄罗袍,在夜风中跑起来,袍角儿飞扬,看得常大人不禁微笑。他抚须想,啊,老夫今天这儿子成亲事,估计要成个佳话。

他的眼睛盯住袁训,定亲那天袁训来到没坐多久,后来探花一中,天下闻名。常大人一直没来得及认真见过他,今天才能细细地打量他。见他正在分派:“每个人尽力的做,不要想着一百首这个数目,香尽以前全做出来,把不好的挑出去。”

“对对,”钟恒沛总算有功夫抹汗,而且松了一口气。有做的不好拿上去交差,还真的……以后这人丢上一辈子。

一旁儿早备下成箱子的纸笔,七、八个家人帮着研墨。少年们各取纸笔,有流连在厅下面对月寻灵感的,有早执酒杯,边喝边写的。

这中间,袁训是最稳的那一个。

常大人点头满意,小五的这门亲事倒是不错。先不说南安侯如今是自己的上司,这袁训现在算自己的下属同僚。

十三道监查御史,常大人并不完全管辖。袁训更加例外,他是过了明旨,依然在太子跟前行走,都察院的两位左右都御史,南安侯在其一,都是不敢管袁训的。

从仕途上来看,常大人想自己五儿子这门亲事是好的。

而从文才上来看,此时来的人,又全是闻名过的才子,这中间探花郎更是出色。常大人就自己个儿的得意,又有亲戚们见到一堆神采飞扬的少年们来帮忙,都夸他娶了一个好媳妇。

这个时候,洞房重又传出争执声。

“你说,头一个打仗的人是谁?”这是常五公子的声气,玉珠哑了嗓子。他们两个人争诗写词,写到中间,还没有忘记斗嘴。

论打仗的人,是玉珠先提起来。玉珠成亲那天,就知道常家的不同。洞房这一天,玉珠是一定会难为丈夫的。她自己难不到,就寻思旁门。五公子是走科举路的,是个斯文人。那兵书呢,他一定不会看。

别人成亲前,恶补嫁妆。玉珠姑娘成亲前,恶补兵书。

她才问五公子最早的兵书是什么,五公子回答不上来,是常大人的门生,有一个回答上来。现在该五公子问,他也刁钻,问的问题一样古怪。

新人回答不出来,这问题就往外面传。宝珠早坐到女眷中间去,因知道自己念书不深,就老老实实不敢说话,此时就担心,万一表兄表凶全不会回答,这洞房……

袁训头也不抬,回答道:“头一个打仗的人是盘古。”

宝珠见回答上来,先就松口气。

众人都不解,常大公子就问:“出自哪个典故?”袁训还是不抬头,他正在写诗。一面写,一面答:“自从盘古开天地,人人知道,还要出处吗?盘古和天地打,打开了他们!”

众人绝倒,算过。

把答案传到洞房里,两个新人暂时无话可说,他们也在低头做诗做词。

外面,传话的三个人快马加鞭,都有腰牌别在身上。遇到巡道的人,就灯笼下面一亮,说声有事,继续飞奔。

这是京里天子脚下,不是无人管束的旷野。

柳至马先到一处寓所,在外面大呼:“余伯南,余伯南!”余伯南还没有睡,正在赏月乘凉,院子浅小,外面一叫他就听到,见嗓音不熟悉,但大呼小叫的不怕人,不会是歹人,余伯南就大声的回:“什么人!”

“探花喊你斗诗文!”

余伯南一跳起来,精神马上来了:“好!”换衣裳叫小子带马,余夫人才睡下,也让惊动。见半夜三更的不知明里的叫儿子出去,大衣裳也不着,一件里衣儿就出来:“去哪里,什么人?”

“斗诗!”余伯南已大步往外,想探花叫我斗诗!看我赢定你!

柳至早就在外面催促:“快快!”又去下一家,余伯南乐了:“这是冯家。”见柳至在外面大叫:“冯尧伦,探花喊你斗诗文!”

冯四公子带着五、六个兄弟一起出来。大家上马到路口,柳至急道:“限着香呢,我还要找人不及送你们,你们沿着这条路走,这条路没巡逻的,但到了前面槐花胡同,没有人候你们,就等着,有人候你们,他是长陵侯世子,有个这样的腰牌,”

一拍腰间,让他们看明白了,再道:“快去。”拍马又走。

他急促的话语,和探花叫你斗诗文,把余冯等人心头的火惹得足足的。都是少年,都有冲动。也不管这事儿是真是假――在京里这么久,总是见过柳至一面两面,余伯南往太子府上去过,是认得他。

都感觉出真的十万火急,就拍马:“走。”

往前面路口上去,果然有两个人在明光处站着。冯家的人都谨慎,先松口气。如果是歹人,不会先在明光处亮出面容给别人看。

冯家兄弟中,冯大老爷常年在京中为官,他的儿子们跟出来两个,都认得长陵侯世子,怕兄弟们不认得,指给他们看:“果然是世子。”

大家还是快马前行,见到巡逻的人,也是一瞬就过。常府门外才下马,就见到又一群人快马过来,最后一个,是刚才叫人的柳至。

冯四公子才佩服,他的马真是快。见柳至马上提下一个人,那个人都快吐了:“差点儿让你颠死,你这哪是诗文会,你这是要我命。”看面容,却是今科的状元孟至真。

余冯等人,都更认真起来。状元都到了,今天晚上不是能善罢干休的。又疑惑,这一家门上贴着喜字,有喜事儿还斗诗文?

他们都是白天从安家喝过喜酒回来,也会过宝珠,但是并不认得常大人府上,这就没有想到。

一行人忽忽拉拉往里奔,不是走,是跑。你裹着我,我卷着你。冯大老爷的儿子想,这活似赛跑的,斗诗文哪有这么的不斯文?

但见柳至手中提着状元郎,多一个人在手中一样的跑在前面。冯公子五体投地的服气,一边擦汗一面不再起腹诽。

一堆人进到厅上,见满厅客人,心想总要见个礼儿,互道姓名,把斯文行止拿出来,不慌不忙的,不疾不徐的,方步迈好的,这才是夫子门下的念书人是不是?

可哪有这个时间给他们。

有人过来,袁训也在其中。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一人手中塞枝笔,加张纸。道:“做诗,月色!”

就这四个字,明白的早明白过来,糊涂的还成发懵。

这主人呢?

这是为什么呢?

余伯南一转眼儿见到宝珠在内厅上,才开心的要说话,宝珠道:“做诗,快。”冯四公子一听,咦,宝珠的声音。也转个笑脸儿过来,还没有说话,冷不防的肩膀上狠拍一巴掌,袁训同样又给余伯南来上一下子,一拨,把他们拨得面朝外面,看不到宝珠,袁训道:“三姐成亲,洞房里要诗,快!”

又手一指香:“只有一指了!”

“好!”

这下子,冯余也就明了,顾不上和袁训计较打得肩头重,眼睛盯住一指的香。又顺便看到另外几个人。

榜眼张公子,带着几个兄弟先一步来到,也正在做诗。

来的人多了,钟氏兄弟就能缓下来。他们四兄弟做三十首诗,还是半枝香内做出来的,也早累了。就帮着张贴诗,帮着看墨笔足不足。

见柳至写得飞快,钟恒沛虽然不想打搅他,也敬佩地笑道:“小袁说你给十首,我还担心,却原来你真的是急才。”

“我这是路上想的,我一路上跑马近半个时辰,月色早在心里,诗也在心里。”柳至眉开眼笑,一面写一面盖印,一面念叨:“这是我写的,盖个小印,免得让人抢。”

钟恒沛窃笑,你当别人都不写名字吗?

烛光一闪,厅口儿又出来一个人。这个人面容惨白,右手臂上还扎着白布,就能看出他是失血过多的白。

“苏大人,”

常家当官的人不少,这就都认得他。这也是太子跟前的宠臣,早在柳至和袁训前面深受太子宠爱。

这一位苏先,却是前科的前科的前科状元郎!

他看着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他是十二岁就下科场,少年名扬,就早了袁训三科,是九年前的事情。

常大人深为得意,看看我今天来的客人皆是不凡。但又担心,看上去他受伤不轻。正要上前去问候,外面月亮下面,有人大叫大嚷:“表兄们,候我一候儿,我来了,我没到,你们谁敢论诗文!”

钟氏兄弟,袁训宝珠一起笑。

阮二到了。

阮二不猖狂,没有人敢这么的猖狂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