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有新衣裳

侯门纪事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有新衣裳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鉴于小二是“病人”,又泣血含恨的,袁训等人面对他又总要忍笑,实在让人难以多呆下去。大家轮番“安慰”他,全是劝他“养病”,就都离去。

走出阮府大门,袁训和董仲现、钟四钟引沛分手,独自在马上学着小二的腔调:“兄弟我含恨,兄弟我泣血,兄弟你生生把兄长我膈应到。”打马回府,心想我还是回家看书去。

为兄的我不用含恨也不用泣血,没有你下这一科,这大话也说出去不能再收回。

兄长我还是要先高中这个春闱,再去中探花,好让我父亲的在天之灵喜欢喜欢,让我年青守寡的母亲喜欢喜欢,让我的姑母喜欢喜欢——从此宝珠和母亲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以官眷身份受她传召;再让我的表兄殿下喜欢喜欢,难为他年年的照管,从没有不耐烦过。

袁训径直回府,下了马头一件事情,就是坏笑,去吓宝珠一下子再说。

家里没有过多的人手,表凶回来大多悄悄的,就去给宝珠一个“惊喜”,你的夫君我回来了,我不在家里的时候,宝珠你一个人在做什么?

偶然查个岗去。

袁训兴冲冲往房里来,先在外面搜寻红花,见红花在厨房里不知作什么,袁训摆个手让她不要说话,红花会意,福了一福身子,又去和卫氏捏点心。她手上做的是一块糕,正往里放龙眼等东西,又问卫氏:“放得多就太甜,姑爷爱吃吗?”

“状元及第要彩头儿,好东西都要多多的放,”卫氏说着,往手上现做的糕里又加上几块蜜饯。

红花不再言语,但是再拿小眼神儿瞅上一瞅,目测她的姑爷应该不会爱吃。

这是为袁训下考场里吃而做,红花想到时候在里面饿了,指望这些填肚子,而多放龙眼等滋补东西,那一夜也能精神头儿好,写出好文章吧。

想通了,就抓起一把龙眼往糕塞。看得卫氏抿唇骇笑:“你倒放这么多?”红花憨憨地笑着道:“姑爷要中探花呢,多放一些。”

“也是,”卫氏也觉得有理,往自己做的糕里也放上一把子。

两个人都是久跟宝珠的人,卫氏是宝珠的奶妈,在宝珠的母亲安大奶奶去世以后,卫氏没有接受家里人为她安排的再嫁,而是尽心守着宝珠姑娘一路长大。守着姑娘的人,都会有一个心思,姑娘嫁个好姑爷。

如今姑爷是个好的,又能中探花……卫氏喜滋滋的想,虽然还没有中,也跟中差不多。姑爷要是个不能听,阮家二公子又何必要跟姑爷打赌,又见天儿上门磨着要他的书看?卫氏笑盈盈,把手上的糕捏得更好看些。

红花见到奶妈的笑容,就问道:“是您家里的人快到了吧?”红花也笑了笑。家里没有几个下人,过年前卫妈妈还担心的问过红花:“姑娘让我接兄弟们过来,我想这京里繁华热闹,小城外的乡下人能到京里来安家,那是多么大的福气。可是,我们家哪抽得出人手去接呢?只能还是老太太那里出人罢了,不然让我兄弟们自己上京,他们哪里找得到路呢?”

红花当时安慰她说一定有人的,姑爷会安排人手的。果然,家里的人一个不需要动,而老太太那里的人手也没动用,前天姑爷回来告诉姑娘,说二月里人就到了,这不是姑爷会安排是什么?

这糕里的好东西,再多放些。红花又往糕上面安放红枣。而卫氏见问她的娘家人,更笑得合不拢嘴:“到了,等姑爷出了考场,他们就到了。红花啊,到时候还得多麻烦你才行。我们红花如此是在家也行,出门儿也行,这京里的路往哪里通,都得你来指。”

又问红花:“你的娘真的不会来,依我看,她也许就在路上。”

红花很想不言语,可又扁起嘴有些懊恼:“她来做什么!她要钱就行了!我给她寄了十两银子,在我们乡下够她过上大半年,我让她不要花,找个铺子生息,拿利息过日子,田里又有菜,鸡鸭自己养,够过的了,她来看到我过得好,不走了可怎么好?”

“你难道不想她?”卫氏逗她。

红花青花紫花全是让自己家人发卖的,不是拐的蒙的,对家人都有怨言。

“不想!”红花梗着脖子硬邦邦回,不想和奶妈说自己家里人,就又说到姑爷身上去。想到这个,红花就喜欢了:“奶奶给姑爷备下的那份儿东西,这会子该见到了。”

正房外,袁训为看宝珠在做什么,就在门帘子外面往里偷看。见宝珠低头在榻上摆着什么,一半儿东西在榻上,一半儿在榻上小几上。

有一个镶玉的竹篮,把手上让桐油打得油光光,里面的抽屉全抽出摆开,这是小几上的东西。宝珠手中摆弄的,是一份儿绝好的帕子,上面可见到绣的是张良拾履。

张良是汉高祖的开国功臣,这显然是借故事来做个好喻意。

宝珠喜不自胜,又拿起一件是腰带,对着自己笑:“表凶见到,可会喜欢吗?”她半侧脸儿,软玉般的雪白面颊流转着情意,又娇娇哝哝惹人怜爱之极,袁凶忍无可忍的揭帘进去,笑道:“喜欢喜欢,不过你几时备下来的这帕子绣带,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绣这个?”

抢到手中就翻来覆去地看,见帕子上针线秀密,腰带上扎的花儿繁琐雅致,袁训就拿肩头碰碰宝珠,不依地道:“过年怎么不给我用这个?才刚去看小二,我拿着这个给他看,准保的让他再吐血一回。”

宝珠见到他回来,正在喜欢,就听到表弟吐血。忙溜圆了眼睛,惊呼道:“小二病的这么重?”又怪袁训和阮梁明:“而你们竟然不让我去看他?”说着就从榻上起来:“去叫顺伯套车,我得去看看他才行。”

腰上一暖,让袁训抱住按到怀里。袁训在宝珠背后凑到她耳朵上,玉人在怀,先轻薄地舔了舔,宝珠嗔怪:“怪痒的,”袁训嘻笑的嗓音出来:“让我告诉你吧,小二他不但吐血,还正在含恨。”

就把小二的“病情”告诉宝珠。宝珠就更加的担心,半带忧愁转过脸儿道:“这么的想赢,也算是病吧?得找个人开导开导他才行。”

“春闱一过,他就好了。”袁训一只手还抱着宝珠不让她起来,另一只手就去夺帕子腰带,又拿额头蹭宝珠脖子:“嗯?这是给我备的下科场的东西?”

小几上是考篮,榻上不但有衣裳帕子,还有笔墨纸砚等物。

宝珠让他几下子一揉搓,浑身发软贴住他,吃吃笑道:“是给你备的,不过不是今年备下的,”袁训早把帕子揣袖子里,又贫嘴的来问:“那是去年备下的?”

“也不是去年,”宝珠眸子发亮:“你猜不到的,这是宝珠几年前备下的,你看可喜欢?”她满心的想讨好一下表凶,不想表凶的嗓音在背后闷闷起来,拖长了音,又带足了撒娇:“哦…。原来是几年前不认识我的时候就备下的……。”

宝珠听到奇怪,就转个身子面对着他,含笑问他:“几年前我就为你备下这一份儿东西,虽然我还没认识你,也知道你会高中的,难道这不叫好吗?”

袁训就转而喜欢:“那这样,我就喜欢了。”又抹汗的模样,嬉皮笑脸地道:“好险,差一点儿这东西就跑到姓余的手里去了。”

几年前的东西……可见姓余的还是没本事,这辈子唯有对着我的宝珠掂酸的份儿。这一回下春闱,没有小二捣乱,还另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人盯着袁训的名次,那人就叫余伯南。

“你!坏蛋!”宝珠圆睁双眸,生气的寻出瑞庆殿下的口头禅,脸儿一沉,已经恼上来。好好的,怎么又提余伯南?

袁训见妻子生气,忙抱紧了她摇上几摇,又斜斜的看向考篮一笑。他还没有说,宝珠又喜欢上来:“我铺子分了钱,虽然没有你的,却给你精心备下来,请母亲看过也说好,”

袁训收起不正经,温和地打断宝珠,正色道:“母亲也说好?”

“是啊,母亲让我好好的给你收拾了,过几天好给你用,”宝珠没看出来,还在自己个儿的喜欢。看看宝珠心里有你的吧,总是有你的。

袁训不再随意玩笑,而是扯着宝珠起来。沉吟一下,不好直接告诉她,就佯装没什么道:“我回来还没有去见母亲,走,我们去看看她。”宝珠就由着他扯住手走,出来见风寒刺骨,正是春寒时分。就更依恋手上的那温度,娇娇地一路走一路商讨:“给你煮了鸡子儿,又蒸下糕点先给你品尝,看是不是你的口味儿,还要什么,我没考过,我竟然想不起来你还要什么?”

袁训侧面颊倾听,不断的微笑。

他的笑容中既有对宝珠的宠溺,又有对宝珠的怜爱,还有另外一种说不清的意味儿在,似唏嘘又似感慨。

宝珠对他的千般儿好,他都知道。可袁训想,这一回宝珠的考篮好意,我是要辜负了的。不过单独和宝珠说,又怕她不明白,还是请母亲把实物拿出来,请宝珠看上一看,她必能体会自己的用心吧?

上一科他侍母疾而不肯轻易的去考,上一科他自觉得分了心怕考得不好,而没有考……而袁夫人也同意儿子“大器晚成”一下,十八岁赶科考,不算晚也不能算早,就是母子都存着同样的一个心思。

下了那科场,就要必中的才好!

要让那个人含笑。

在袁夫人房外,宝珠住了语声。她的婆婆最喜欢的就是安静,宝珠呢,自然也不当打扰的人。忠婆悄然打起帘子,小夫妻并肩先往房中看去。

见袁夫人这一回是坐在椅子上,嘴里念出了声,手中还敲着木鱼,这一回是真的在诵经。“如是我闻……。”她微闭双目,静静诵经的样子,好似佛前那盘优昙花。

她的静,与她的雅,让宝珠深深的感动起来。

从老太太开始,都说宝珠嫁的好,丈夫好,婆婆好。而宝珠自己也觉得,是真的好。

宝珠不但是感激她的婆婆肯什么事都不问,把什么事都交给宝珠,总带着宝珠做坏了她也不介意。另有一件,就是袁夫人入静时的风姿,秀雅若清风中春花,自华自实,自宁自深。总是让宝珠见到一回,就要随着沉浸进那安静中,随即就深深的感动起来。

一个人的日子,竟然可以过得这么的幽入寻常。

一个人的思念,竟然可以浸到身子骨的寸寸分分中。

偶尔,宝珠也会猜测,公公是怎么样的人物,才有婆婆这样气质高华的人深爱上他。她不敢问袁训,怕惹得袁训思念,反让他跟着伤心。

“母亲,”袁训轻声唤她。

袁夫人不是猛的睁开眼,而是徐徐带着留恋,缓缴的睁开她的眼睛。见到是儿子和媳妇过来,就含笑上面颊。才要问,又笑容加深,显然是想到原因。她心情顿时大好,悠悠然:“进来吧。”

袁训和宝珠走进去,袁训的手还握住宝珠,凝视着母亲:“为什么不告诉宝珠呢?”宝珠愣住,什么没有告诉我?

“宝珠备的不是挺好?这是她的一份儿心,就用她备办的吧。”袁夫人和气的道。

宝珠就更糊涂,难免东张西望一下,在丈夫面上瞅瞅,又去看婆婆面容。手上一紧,是让袁训捏了一下,宝珠顿时老实的站好,不再乱看却不能阻止她的乱想。

有什么事情宝珠不知道呢?

袁训恰好在道:“请母亲拿出来吧,给宝珠看看她就明白。”宝珠稀里糊涂,也跟着点头,表示自己看过就会明白。

可又看的是什么?

袁夫人面上就飞起似喜似愁似甜蜜又似沉思的表情,对忠婆颔首。忠婆走进内室,取出一件东西来。

上面有把手,下面可拉开,不是太好的材质,却带着经人手摩挲过的光滑。又是一个考篮。

宝珠恍然大悟,晕生双颊有了娇嗔:“母亲,应该对我说才是。”

这东西带着有年头儿,竹子都微微发了黄,却纹理缝中全是干净的,带着没有用过,也其实就是没有用过。

这是公公以前备下的才是。

这没有用过,这过于干净,这摩挲的光洁……宝珠也不用再问。这是备下来以后,主人并没有下过一次科场。

但又很想去赶考,就时常的摩挲它。摩出无处不在的光滑,比打上桐油还要明亮。

只这一份儿有年头,干净,又光滑,主人的遗憾之心俱在其上。

果然是宝珠见到了,就会明白过来。

宝珠走过去,见打开的抽屉里,笔墨纸砚样样俱全。袁训今年十八岁,这东西少说也有二十岁以上,纸张跟着发黄,笔是新的,墨没有打开,砚台也全没有着过水的模样。

宝珠湿了眼眶,这是怎么样的一种遗憾,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含恨加泣血呢?

“就用这个,”宝珠回过身,屏气在婆婆和丈夫面上扫过。袁夫人虽在笑,却落下泪水。犹是泪落不止,她还是笑容绽放胜过春花。

这东西总算能用上……

而袁训走过去,从后面抱住宝珠肩头,柔声答应:“就用这个,好不好?”宝珠自然是点头的,抚住袁训在自己肩头上的手,亦是柔声的回他:“你是一定会高中,高中的啊。”

袁夫人对着这一双小儿女,视线回到二十年前……有一回他擦过再擦,高兴的回头:“婉秀,这一科我一定会下的。”

“自然,”袁夫人的身影显露出来,却是坐在床前。而说话的人,就是在床上锦被里了。

他常年的卧病在床,常年的如此。

后来……自然是没有去考,他又染上时疫,病到科闱以后。

有时候宝珠的深情,袁夫人颇觉得像当年的自己。不过儿子比当年的他父亲要强,他是能下科场的。

他不但能文,而且能武。既发下誓愿要高中,又对外祖父前辅国公的征战事迹闻之欣喜。这是他的儿子,袁夫人欣慰的想。

小夫妻再回房时,宝珠自己抱着那考篮,不要袁训去抱。回房后,端正的摆在阁子上,把她亲手做的衣裳放在上面。

这是给袁训在科场里面过夜更换的。

考生下科场,那一夜是挑灯做卷,不出科场不回家。

正端详着怎么摆才更好看,身边多出来一个人。袁训把宝珠置办的考篮也拿过来,把阁子上原有的东西再去掉一些——适才宝珠已去掉不少——他亲手把这个考篮摆在父亲的旧物旁边,认真的看了看,还没有说话,宝珠羞答答起来:“太奢侈了是不是?”

宝珠特地买的镶玉的,买的上好竹子编的。竹子的比木头的轻巧,虽然表凶有力气,可宝珠也怕累到他。

和公公当年的那个相比,虽然宝珠的更贵重,但是奢侈感也扑面而来。

袁训跟着道:“是奢侈了。”他穿衣裳都不肯过于奢华,时刻牢记他还没有凭自己的本事有进项。虽然太子殿下对他满意异常,可这份儿差也是由姑母而来,不是小袁自己挣的。

等他中了春闱,再去中殿试,才是他自己的。

说完奢侈以后,袁训的感伤也就飞走。人不能总在感伤中,何况他就要下春闱,父亲在天可以瞑目。

小袁表凶又泛起坏来。

对着镶的那块玉,袁训摸下巴喃喃:“这总值个几十两吧?”然后坏坏地笑,他故意说得这么低,等着宝珠跳脚。

宝珠举起肥白拳头晃动,抗议道:“有眼光没有?我花了两百两呢!”

“两百两?就这东西!”袁训异常严肃的扭转头,腔调端得高高:“我说你不分我钱,就买这东西?”

肥白拳头晃到他眼皮子下面,宝珠已黑了脸儿:“作什么要分你钱,我总是想着你的就行!你的钱,宝珠还没有分到呢!”

进家门半年快有,宝珠还没有收到过那名叫“表凶薪俸”的东西。

袁训握住宝珠肩头,带着理论到底的坏笑:“你过年讨金钱,全都让你讨得精光,我以后只找你要钱!”

“你的薪俸就这么少吗?宝珠还嫌不够,你怎么还敢来理论?”宝珠嘟嘴,松开拳头揪住袁训衣裳。

夫妻两个人,一个人双手握住妻子肩头,一个人双手揪紧丈夫衣襟,都在摇晃着。

“分钱分我钱,拿块玉就把我打发了吗?不成!当我好糊弄吗?”

“薪俸薪俸!给你就不错了,还要什么,你还想要什么?”

两个考篮在阁子上,往下看着这眼睛发亮的一对人儿,要是有灵,估计也是会笑他们的。

……

“啪!”太子殿下把手中案卷往下一摔,在书案上溅出声来。他面上并没有太大的怒容,贵人并不轻易喜形与色,但是啼笑皆非的怒气还是冒出来。

窗外斜月挂起,已是夜里。他摔的东西,是阮梁明白天送来的,说殿下看过会生气的那公文。殿下支肘,用眼角瞍着摔得凌乱的案卷,寻思一下我是严厉惩治这些人呢,还是寻一个情节严重的出来,杀一警佰的好。

他从小就受君王教育,比一般注重自身修养的人更能清楚轻易说话的后果严重。就再取过那案卷,又看上一遍。

他喃喃出声:“吏部受贿,户部受贿……”忍不住骂出来:“就这几个摘官的官员,就能引出几十个人行贿!”

再往下看:“杨氏走私夹带珠宝玉器,恐系赃物……”

“这个女人!”太子殿下重又摔下案卷,往外面就叫人:“去,把袁训找来。”外面有人答应一声,太子殿下又改变主意:“算了,春闱没几天了,让他看书吧!”

独自负手踱步到房外,在台阶上看了一回月,还是想把表弟叫来商议商议,听听表弟是什么看法。

他犹豫了半天,才失笑对自己道:“我也盼着他中探花了,竟然糊涂着怕打扰他。天下举人尽皆汇于京中,这状元榜眼探花可不是好拿的。横竖他能中,那阮小二也不下这一科没有人挤兑他,叫他来又有何妨。”

不中一甲前三名,你中在一甲里就行了。就是中在二甲里,太子殿下想我也觉得不错,表兄我不会嫌弃你的。

又吩咐人:“去袁家,让他就过来。”天天看书也累,权当让你休息休息吧。

随从就出去一个,快马来到袁家,敲开门说是殿下找,顺伯不敢怠慢,就往里面传话。袁训正在房中摇头晃脑的念书,宝珠正在对面坐针指陪他。

红花在外面道:“殿下让爷速去见他。”袁训还没有怎么样,宝珠先慌忙起身,把针指一丢道:“我去取出门的衣裳。”

夜都二更已后,宝珠没想到表凶还要出门,离春闱的天数十只手指刚好数完,去掉今天的日子十只手指还数不完,轻易也没有人来打扰他,这出门衣裳就没拿出来,得开箱子去取。

等到取出来一件雨过天青色锦袄,又是一条绣五福团纹腰带出来,见袁训已经着装完毕。他乐陶陶的,早把阁子上给他下考场,在考场里面更换的衣裳换到身上,对着铜镜自己笑:“这衣裳真合身,珠儿,别说你这也是几年前不认识我的时候做的,几时做的,我怎么没见到?”

“你不在家我做的,让你见到,你早就穿身上。”宝珠过去就不答应,扯住袖子:“脱下来,这是给状元榜眼探花穿的,你今天就穿上,到那一天你进去了,你可换什么!”

袁训怎么肯脱,他从白天就瞅着衣裳不错,就是今天没有出门的事情,只能对着干看着。他不让宝珠解衣扣:“新衣裳哎新衣服,不穿还等什么!到那一天,那一天还有好几天,你快做了来。怠慢我是不是?十天里你就再做不出一件衣裳?”

“你说得轻巧,衣裳做出来容易,这镶边儿上绣的花,你当我容易绣的吗?这可是几年前绣的,如今我再没有功夫绣得这么好,快解下来,到那一天你下科场给你挣面子的,让人说我恭敬你,”

袁训挣开她往后就退:“你做的东西怎么能乱给别人看,再说我是去见殿下,就这一件最好,别再过来啊,我出门儿呢,只是纠缠的,我又不是不回来,”挤一挤眼,手已经扶门帘子上面:“等我回来再对付你,现在别再缠我了,再缠也没得功夫厮混,”

一面说,一面笑着溜出了门。

宝珠在后面跺着脚笑骂:“谁要同你厮混,成天的乱说。”见他出去追之不及,嘀咕着把手上衣裳往房中去放,一面道:“回来还要对付我?宝珠却要睡了,宝珠可不对付你,哎,”手上的衣裳里,雪衣还没有交出去。

“红花,快叫爷回来,他的外衣,外衣哎……。”宝珠忙出了帘子,见院子里黑沉沉,这一会儿功夫那个人已走得看不见,宝珠急了:“他就一件薄袄子就出了门?这个人!”红花忙接过雪衣,机灵地道:“我去送给顺伯,让顺伯送去。”

红花也一溜烟儿的走了,宝珠这才稍安下心。转身要往房中来,不防有冷风刮来,宝珠打了一个喷嚏,重新又忧愁于心。

“这春寒难耐的,他就那么单薄的出去了不成?”宝珠恼怒地回房。再看阁子上,已经没有新衣裳。宝珠气得烛下独坐片刻,认命的找裁剪的剪刀尺子,端着出门,往隔壁放衣料的房中走去,想他春闱没有新衣裳怎么办,不中会元也许还要来怪宝珠置办不齐,还是认命吧,再去做一件吧。

顺伯捧着衣裳追出去,幸好他牵出来马,出去两条街才追上袁训。袁训接过打发顺伯回去,顺伯一出来,家里就一个男人没有。

新衣裳猴上身,袁训不觉得冷,就把雪衣放在马上,还是一身单薄的来到太子府上。

太子府门上常年灯笼高挂,值夜看门的见袁训兴兴头头的往里进,先打量他:“您这是新衣裳?难怪这么精神。”

“哎,新衣裳。”袁训快乐的不行。

等到进去,又遇到孔老实往外面去,孔老实是做生意的,对人的穿戴就眼尖。他满面堆笑请了个安:“哟,您这是新衣裳,”

半隐半明的夜色和两边廊下挂的烛光下面,衣上扎的花儿都似要飞出来。

袁训哈地笑了一声:“新衣裳,”继续半跳着往里面去。

夜深,女眷们早就睡下。太子殿下在二门外面厅上坐着,夜里静,就把这一句话收在耳朵里。太子笑容才打起来,就见到表弟春风好少年般,跳跃着到了廊下。在廊下收起五分飞扬,换上五分收敛,蹑手蹑脚地进来,垂手行了一个礼:“见过殿下。”

太子殿下促狭心上来,也问了一句:“哟,你这是新衣裳,”

袁训即刻快活了:“新衣裳,”又取出袖的那方帕子,送给表兄看:“宝珠在闺中时扎的,殿下看这花儿栩栩如生……”

“这是给我的?”太子暗暗好笑,看来表弟这门亲事他没有挑错。可也是的,他自己上门挑的,挑错了也自己担着。不过他过得喜欢,殿下也就跟着喜欢。

冲着他这喜欢劲头,不拿他开开心似乎不对。

举帕子的手滞了一下,袁训忙把帕子收回来,心想殿下你也别看了,再看几眼不是我的怎么办?

收好,才再规规矩矩回话:“等我出了殿试,让宝珠为殿下绣块好的。”

太子殿下心想真稀奇,你还让我等着?故意再问:“怎么不明天就为我绣去?”袁训急了,这里又没有别人,他毫不掩饰他的着急:“宝珠还要给我办下考场的衣裳,等我考完了,再给殿下。”

“哈哈,”太子终于没忍住大笑出声,调侃道:“你下考场还要专门的衣裳,你要是考不好,可怎么对得起这衣裳?”

袁训就笑,仿佛这话说到他心里:“就是这样子,这一科啊……”

太子摆手打断他,稍收回笑容,把自己刚才想的告诉他:“你中,是必然的,这我就放心。中在什么名次,一甲二甲的,我不计较。”

袁训才刚才飞扬过,这心情还没有收回来,就听殿下说一甲二甲都可以。他想也不想跳了起来:“那怎么行,必定一甲!”

见太子不悦,才意识到自己失仪,忙垂下手把老实相扮出来。

“不说这话吧,反正你中了,母后也高兴,我也放心。我有个好职位就等着你,你还没考出来,就难放给你。”太子说到这里,又摆手打断自己:“找你来,不是说你中不中的话,是这个,你看看!”

从书案上,把那摔了又摔的案卷递出来。袁训上前接过,太子又指指一旁椅子让他坐下,又往外吩咐人:“把我的大红袍泡上来,”

不多时,有人泡上茶,袁训也已经看完。他不仅看了一遍,他看了三遍。把案卷送回去,袁训跪了下来。

太子狐疑:“你这是作什么?这里面与你也有关系不成?”太子沉下脸,虽然表弟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他也阴沉着脸:“这里面有你才结的亲戚文章侯府在内,别说他们行贿官员你都知道。”

“回殿下,文章侯府做的事我不知道。但他们大胆行贿,只怕与我有关。可也奇怪,我说过没有几天,而他们是年前就开始行贿,他们的误会竟然是年前就开始的!”

“啪!”太子拍了桌子,怒目道:“大胆!你说了什么!”这虽是他心爱的表弟,可表弟犯错,要比外人更加的严惩才行。

太子已经动怒,带着风雨欲来就要大发作,不过这是一直心爱的表弟——国舅早亡,太子也就这一个舅亲姨亲那一枝的表弟——又素来勤谨办事小心,太子殿下稍缓声色,还是愿意先听袁训解释。

袁训就把许给韩世拓的主张说出来,太子不时皱眉,却没有插话。京里的当兵的不肯去边城,这是一直有的事情,并不能杜绝,只能时不时的管制一下。他们不肯去呢,又衍生出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代他们去的人中,不乏有出息的人。如今宫里和邹明一同为官的将军们中,就有两个是十几年前代人去的边城,立功后转回京中。

这件事情放在英明的统治者身上,不出大事,他也许不管。放在昏瞆的人身上,也许大发雷霆。

太子殿下居中,他还没有登基,很多陋病并没有揭穿,导致平白的得罪官员们。他只是皱眉纳闷,想你办这件事情就能引起文章侯兄弟们大肆行贿?

虽没有过多的银两交易,但案卷上写他们并不太避人,总是带着明目张胆,让太子殿下总觉得奇怪,这才把袁训叫过来问话兼推敲。

他继续往下听,这一听答案就出来了。袁训正在说他往韩府上吃年酒,文章侯兄弟的误会。把袁训为亲戚的一番好意,误会成太子殿下有意起用平庸的那一帮子世家。

太子修长的手指在案上轻敲两下,心想这些人想官都想疯了,没能耐又还瞎等着。就从案上又取出一份儿案卷,扔给袁训。

事情已大致明了,太子只装着佯怒:“滚起来吧,叫你来喝茶的,不是来罚跪!”袁训跟了他好几年,知道他已经不生气。

这个不生气,是不生自己的气。至于还在生文章侯府二老爷四老爷的气,这两个人的名字在案卷上,袁训心想谁管他们呢,这为官行贿,自己总是清楚后果的。

他重回座中,把才得到的案卷又看了一下。这是一份弹劾奏折的抄本,弹劾的就是西山大营走的人找人替身的事情。

弹劾的人,是有儿子在西山当兵的官员。这位官员为人正直,说国家有任,匹夫有责,何况是吃兵粮的人。

这找人代替前往,先不说他怕死,只说以后朝廷有事用得上他,只怕他临敌头一个就抱头鼠窜。

他的儿子是自己前往,见到别人都找替代,父子都不服气,这就弹劾本章上来。

袁训手捧这份奏折,尴尬又重新跪下。心里是松了一口气,幸好先见到这个,不然就是把韩世拓送走,只怕也让打回来。

心中轻松,嘴里却是结结巴巴:“多谢……殿下,给我看……”

“这件事情我不管,我也没打算管,不过这位大人是有名的铁头,他要弹劾的事情,抓住证据就非揪到底不可。算你有福气,你今天对我说了,我正好给你看看。停下吧,别才中了探花,掐了花,那花还没有谢,就让他把你弹劾进去。”太子翻眼没好气。

不过他心里也在想,表弟是真的有福气,他作什么事都像一件能带出两件来。打个架带出来田中兴,再打一架又带出死田中兴……

袁训还跪着,想这件事情都过了明路,索性求一求吧。哪有个是为亲戚的心,到中间就收回来的。再说殿下已经知道,自己就此收回,就是殿下也瞧不起自己。

就道:“他弹劾的没错,可我这件事儿,”太子白眼儿,袁训陪笑:“我都许给他了,再说韩世子除了风流品行上不端,没有别的不好,”

“那他也没有别的长处,”太子斜睨过来。

袁训笑嘻嘻:“殿下以前教诲过,没有人是全无长处的不是?是个人他总有点儿长处,”

太子:“哼哼,”不置可否。

面前是自家的表弟,太子就对袁训家世了如指掌,再次抬手让他起来,看看说了这半天,茶已经不热,让人再换热茶进来,等人出去,太子淡淡道:“你这么想帮他,给他一次机会也行,你何必又让他替代人走,直接去信给你姐丈,”

殿下停上一停,想想自己还没有见过面的那位表妹。国舅一生就这两个孩子,一个就是面前的这个宝贝根,另一个身为当朝郡王妃,丈夫手握重兵。殿下微微一乐,表妹如果没有成亲,那母后一定逼自己娶了她。

看表弟英俊过人,表妹一定也是绝色。太子虽和太子妃不能恩爱和袁训宝珠一样,也还算相得,对表妹没有多余心思。只是想表妹去年差一点儿要回京,后来随丈夫转回边城,让母后抱憾直到过年。

想那位郡王福气不错,竟然成了本殿下的亲妹夫。国舅的两个孩子,哪一个不是母后心中的宝贝呢?

面前表弟是男丁,就更是宝贝中的宝贝。太子弄清楚文章侯府行贿与表弟无关,就很愿意作成他,道:“你直接写信让把韩世拓带走不就完了,何必绕这么一大圈?军中直接要他,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看不见吧。他是文章侯的独子,想来你又要保他性命,随便哪个边城留下来,见见战火,不至于送命,让他管管粮草军需什么的,只要能改过他那一身浪荡习气,回来可以当官。”

袁训却说出一番话来,让太子微微动容。

“我没有告诉他我认识人,就是认识人也得让他绕个圈子才行。轻易的就让他去了,只怕他起浮躁之心,去了以后不能沉下心来做事。让他多绕几圈,知道这事情的不容易,”

太子浮起一抹笑意,表弟这样想,倒是不坏。

袁训手中案卷还没有送回,就手按了按,笑容满面地道:“这位大人弹劾,刚才我还后怕,说幸好有殿下给我看,不然还真的像殿下说的,才掐到花都不敢闻香,”

太子又没好气:“算你运气!”

“让他弹劾吧,弹劾得韩世拓更知道这件事情为难,他走了以后才肯洗心革面,”袁训讨好地往下道:“也不枉殿下磨练他一番。”

太子又哼哼:“我不要这种草包,等他改好了再对我说吧!”说着,又关切上来:“你等下回去,可冷不冷,”就往外又吩咐人:“取我的紫貂雪衣来给他。”

袁训挺挺胸膛,嬉皮笑脸:“新衣裳,不冷!”

“噗!”太子一口茶喷在地上,哈哈大笑起来。有件新衣裳,看把你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