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侯门纪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心依就

侯门纪事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心依就

作者:淼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5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宝珠心里也憋着一肚子火,憋着这些天。本来打算出嫁后再和袁训理论常四姑娘的事,现在提前发作。

她性子温和,却不是忍气吞声。

她谨守闺训,却不是老实可怜。

这一切都不是宝珠就在今天发脾气的主要条件,主要的,还是她喜欢他。因为有情,才有嫉妒才有恨恼,才有霸占之心。

她边哭边数落,边数落边哭。外面早把卫氏和红花急得团团乱转。卫氏红花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却能看到宝珠在哭。

卫氏在没有一点儿办法时,无奈拖着脚步,走向老太太那边。

“姑爷不知怎么了,上午来过,这又来了,来了又不守规矩,直闯到姑娘房里,两个人在拌嘴,也听不到什么。姑娘在哭,姑爷在生气,这可怎么好,求您去看看吧,他们可还没有成亲呢。”

安老太太就过来,见宝珠房中鸦雀无声,侍候的人都大气不敢喘。她就悄悄的不惊动宝珠和袁训,走到帘外张望一下,见宝珠正在擦眼泪,换成袁训在说话。

但还是听不到。

袁训只说了一句:“余伯南进京了。”

宝珠回道:“那又怎么样?”此时丢了团扇,脸埋在帕子里的她忽然惊醒,醍醐灌顶般心中雪亮。

而同时更雪亮的是,袁训知道了一切。

他的语气,分明是把以前的事全清楚。以前的事,自然是指余伯南爱恋自己,兴许还有余伯南纳方明珠的内幕,他像是也知道。

宝珠难堪到了极点!

双手用帕子捂住脸,一动也不动。而袁训正琢磨宝珠骂他的话,虽还糊涂,面上怒气也消。房中安静,好似无人。

老太太见没有异样,退出来告诉卫氏:“再听听他们为什么拌嘴,再吵起来再来叫我。”老太太心中有数,多数是余伯南那不出气的孩子,找上了袁家。

就是袁家知道,老太太也底气十足。宝珠没有做错,她也没有做错,袁训这孩子又不是不明理,气上一阵子也就能过去。

她这样想着,回房也不再午睡,候着这一对人别再吵起来。

夏日午后,就荷花不在窗下,风中也总带有荷花香。老太太在风中眯着眼歪在榻上,由着梅英捶腿,渐渐的明白过来。

这对孩子啊,分明是互有情意。要不是有情意,怎么会闯进去就拌嘴?

安老太太微笑着进入梦乡。

……

“不说了?”袁训打破沉默。

宝珠不抬头。

“不骂我了?”袁训想我送上门给你骂,骂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为什么挨骂?

宝珠不抬头。

“心虚了吧?”袁训凉凉。

这句扎到宝珠,宝珠抬起面庞,脸上还有晶亮的一片泪水,怒目而视:“我心虚什么?”

“那这是恼羞成怒?”袁训针锋相对。

半晌,宝珠败下来。

她很想瞪得袁训不敢说话,可是,表凶的眼神儿像是更凶。宝珠多少,还是有点心虚的。由余伯南而起的事情并不名誉,让未婚夫知道,总像是宝珠衣裳上多一个黑点出来。

她低下头,轻声但委曲地道:“没什么恼,为什么成怒。想来,你打听过。”

袁训也不隐瞒:“嗯。”

“过年你到我们家来时,那个时候打听的?”宝珠猜到几分。

袁训:“嗯。”

宝珠登时火大:“这一个字是你的专长!”

袁训意味深长地瞅着她:“你要我说什么!”

“说你怎么伤王府姑娘的心,伤过多少位,那几位几时来找我事,拜托你知会我一声,我虽不退,但好歹你是……”宝珠涨红脸,刚才骂人的劲头全都不见:“你总是我夫君,你看着别人欺负我,你好意思!”

“哪家王府的姑娘,不长眼珠子看上我?”

“看上你的,全是不长眼珠子吗?”宝珠幽幽。

“你是我看上的,你还长着眼珠子呢。”袁训尖酸。

宝珠默然后,问:“那你是想说,你现在发现你不长眼珠子?”

两个人有半天没说话,不管说什么对方都会误会,然后就一路往吵架的方式去。双方休战后,以为自己都做了调整,但再开口还是一个味道。

“哪家王府的姑娘?”袁训还不知道。

忠勇王府相中他,忠勇王和袁家不熟,找不到人直接上门去说,先对太子府上一个老公事说。老公事呢,见太子信任袁训,跑去太子面前献这个殷勤。太子直接挡下来,回宫当成笑话告诉中宫。中宫为挑姑娘,挑得眼睛花,但不管怎么眼睛花,也从没把庶女们放在眼中。闻言大怒,不管忠勇王并不知道内幕,也认为这是对她的**裸挑战。

寻个机会,亲自对忠勇王说这事不成,才算出这口气。

袁训为了亲事,被逼打量过很多姑娘。宝珠说的王府里的姑娘找她事情,袁训有心过问,都猜不到是谁。

因这个白白挨骂,再开口还是得问明白。

宝珠板起小脸儿,嗓音细细:“你知道的。”

“我不知道。”

“有你这样能耐的人在,她都敢找上我,你不答应,她敢?”宝珠是一片胡编排。

“你连我都骂,她还敢找上你?”

宝珠转眸,一片清灵:“我算什么!这不是谁想找我,谁就找我!”她瞅袁训,再就又紫涨面庞:“你找我事,又提余家!信不信由你!我没做亏心事,你再这样……”她嗓音小下去。

“你怎么样?”袁训又火气上来:“你拿大耳括子打我是吗?”想想就来气。

宝珠这一次坚定的迎上他的怒眸,一字一句道:“你答应我不纳妾,你答应我一生厮守,你若是敢违背,我就不放过你!”

这一回,宝珠赢了。

表凶对上她晶莹的小脸儿,凶巴巴的语调,愣了愣,居然没说话。宝珠再紧紧跟上,又撇嘴要哭:“想是你后悔了,你找了个外省穷姑娘觉得亏,又惦记那王府里的姑娘,好不好的,人家也是王爷的女儿,只是对不住,你敢有退亲的心,我就死给你看!”

表凶虽然凶,可宝珠已经认定是他,想退亲,哼哼!门和窗户全都没有。

她泪珠儿又要盈盈,越想有个常四姑娘这样的人先给他相看,他一定是昏了头才和自己定亲。现在你后悔了不是?后悔了也不行!

宝珠若让你退了亲,宝珠以后怎么办!

她正要大难过,袖子让碰了一下,接着有什么摸索着过来,一只温热的手握住她的手!

宝珠全身一僵,接下来不用看,也知道袁训的手从哪里过来的。

他坐在小几的另一边,把手从小几下面伸过来,摸来摸去居然让他摸到手,这就牢牢握住不放。

感情,波涛般汹涌而来。来得排山倒海,来得澎湃难言。又劈面盖脸,又蒙心遮面。

宝珠顿止住泪水,如罩在一层光华中,心眼儿全倾向那只手,只感受着那只紧握住自己的手。

像生命中从此有了依靠。

像孤藤从此有了支柱。

像…….

宝珠晕晕的想,像是很好。这感觉好极了。

两个人不用再说什么,都可以明了对方的情意。卫氏不时隔帘窥视,见姑娘和姑爷忽然不再说话,木然坐着,皆像是在忏悔,卫氏松口气,心中默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他们别再吵闹,安安生生的吧。

她并没看出来宝珠在里面窘迫到不行,又缠绵到不行……

袁训走后,酒楼上董仲现和阮梁明扶起余伯南,见他脸上青紫上来并不奇怪。袁训那一拳,本来就足够狠。

不过认真来说,袁训只算给了余伯南一拳。他虽年青,也不是没分寸的人,没看到那纸上的宝珠宝珠,也不会气得出手。

余下的,就是余伯南抢纸笺,袁训不肯,两个人扭抢中碰到磕到的伤痕。

表凶摔打惯了的人,伤自然是轻的。

余伯南自觉吃了大亏,没了宝珠又丢了人。让扶起来后,一句话不道谢,往外就走。在外面让小二拦住:“客官,您摔坏我们的东西……”

“我会钞。”阮梁明在里面出声。

小二哈腰,余伯南头也不回的走了。在他心中是悲愤难言,外面虽然天气晴好,在他却是最黑暗的一天。

他还丢了浸满自己爱恋,处处是宝珠的那张纸笺。

宝珠不在身边时,那纸笺就相当于他的依恋。

董仲现和阮梁明没有拦他,他们都知道一句话。袁训不是无故出手的人,今天发这么大脾气,必有原因。

两个人都纳闷,小袁和余伯南的认识,是在他们眼皮子下面。而今天和余伯南的见面,又在阮梁明眼前经过。

是什么原因让小袁大动肝火呢?

余伯南已走,径直回下处。到了下处,自有侍候的人担忧,请医生拿伤药敷了公子一脸,余伯南才得已安静。

他全身都酸痛,也没有去睡。推说自己要睡,看着房门关好。忿忿然去书桌前坐下,砚台里还有墨,取笔沾墨另取一张纸,用足笔力,大大的写下两个字。

宝珠!

宝珠宝珠宝珠!

袁训你就再有权势,又能奈何得了我心有宝珠!

余伯南因无能为力夺回宝珠,像女人一样哭了。因为他不但失了人,还失了情。凭他怎么再用心去写,也写不出那一张的宝珠。

那一张写时的心意,是在蜜糖里。

此时,满腔怨恨,还能写出什么好字出来?

丢下笔,他抱头而哭。为宝珠而来,而宝珠而努力求功名…….如今,没了宝珠,再用功还有什么意义?

他此刻,心竟如死灰,一毫儿也不想再动。

…….

袁训离开安家,已经不再生气。走出街口,在拐角处,取出写满宝珠的那张纸笺,不由分说撕了个粉碎,面无表情走开。

宝珠和余伯南的事,是袁训相中宝珠以前,到安家后打听的。他当时只是想找出安家姑娘们的不好,且找的人也对,让顺伯带上几分礼物,往几家媒婆家里假说求亲,一问便知。

四、五家媒婆众说不一,钱媒婆自然是最有资格说话的人,她为宝珠姑娘说了两回亲,看在礼物份上,和盘托出。

又把方明珠进余府的疑惑,也全出来了。

指望媒婆守秘密,可不容易,再说,也没有人交待她要守。

当然,求亲的冯家和余家都不错,钱媒婆也没有隐瞒。她很是稀罕:“安家四姑娘的风水竟然是这一年独好,冯家也求,余家也求,老太太也不知怎么了,偏是不答应。”

顺伯回来传话,袁训难免想,姑祖母这是一片深情厚意,为招待自己好挑选才回绝两家亲事。掌珠艳丽,玉珠清雅,姑祖母又偏留下宝珠,宝珠难道有过人之处?

这一对人的情缘,并不是单独由袁训和宝珠过灯节开始。

冯家郑重求,余家郑重求,宝珠的人品不用再疑心。

而宝珠接下来对袁训的“敌视”,因为没见到见面礼,造成宝珠单独注意表凶,表凶单独注意宝珠。

说也奇怪,宝珠除对袁表凶不客气,对别人都客气。袁训能服气?这一不服气,红线指上系,他们就此配对。

袁训从不怀疑宝珠,怒气下闯进去,是由心而发,当时就是想见到宝珠。回太子府外下马,袁训也明白过来。

失笑的他自嘲:“想见就见,何必又闯闺房?”自嘲过丢开,径直进府。

董仲现迎住他:“小袁,不生气了?”袁训心头又是一暖,自家兄弟,总是关切自己的多。想刚才失态,面上讪讪:“我不气,你们午饭用得好?”

“你走后,小余也走了,我和阮兄又换个地方重新用过。阮兄家中有事,不得等你。托我代问,我也想问,小余怎么开罪了你,我让他摆桌酒,向你赔礼如何?”

袁训一听,面色又变,瞪他一眼,嗓音又冷冽起来:“这不是能赔礼的事!我也…...”思忖一下,自家好兄弟,也是不能直说。就把宝珠适才的话想起来:“我代他难为情,我难为情说!”

董仲现让他逗笑:“你和他并不熟悉,有什么他的事,你难为情?”

“不要你管!”袁训凶巴巴。

董仲现愣住,袁训又狠狠道:“你想当小人打听缘由,去问他!”一头走,一头怒:“我看他敢说!我看他说!”

敢说一个字,表凶又想揍人。

“哎哎哎,我们为你分说开,怎么叫当小人!”董仲现觉得可气,跟在后面进去:“是什么说不得的…….”陡然闭嘴。

袁训步子一停,紧跟其后的董仲现差点撞到他坚硬的背上。董仲现急时也刹住脚,摸鼻子,看面前回身怒目的袁训在问:“你猜到什么!”

“没什么!”董仲现不看他,转脚就溜。

袁训一把揪住他衣后襟,呲牙咧嘴地问:“给我从实招来!”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董仲现微微一笑:“本来我不知道,现在我倒知道了。”

“嗯,你敢诈我?”袁训提起拳头:“想打架?”

“放下你的手!我虽打不过,也敢和你较量!”董仲现也气急败坏:“兄弟们是为你才问。你当我为了一个才进京的秀才,就和你纠缠不清!看你那样,自己照镜子去!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袁训放下手,在自己脸上蹭几蹭:“我生得不好吗?”宝珠才说一堆姑娘找她事,我生得不好,这一堆姑娘是从哪儿钻出来的?

由钻而想到狗洞里,又自己一乐,追自己的姑娘们是从狗洞里钻出来,那自己成了什么?肉骨头不成。

他笑了,董仲现更气,接着又骂:“小阮让我问,我说你是个铁头,敲不出来的,不如诓你倒来得快。这不,一诈便知。你虽能耐,却不打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你虽傲气,却不生寻常之气。能让你生气动手的,而小余又是姑祖母的一城邻居,和表妹们……”

说到这里,董仲现不怀好意:“是青梅竹马吧?”

“滚!狗嘴里不吐象牙!”袁训把董仲现重重推开,翻脸拂袖,头也不回的往里去。这刁钻难缠的人,真的让他猜出!

董仲现在后面笑骂:“恼羞成怒怎么着?”

袁训前一个时辰送给宝珠的恼羞成怒,这就回到他自己身上。

回到他常从的房里坐下,有几个同僚在此,大家见过礼,各自饮茶。有一个人闲闲地道:“都说京中米贵,我看不然。”

“这话怎么说?据我老妻说,米昨天确又贵了。”

挑起话题的那个人道:“那是进京的人多起来。”

另一个人道:“怪事,明年才春闱,今年这么多人进京?”

“这有何怪的,上科乡闱中后,有不少人没能春闱,这一科都有摘桂的心,这提前一年全进了京,米不贵,才是怪事。”

袁训也悠悠闲闲听着。

“提前进京的全是财主,就过来也不是为念书。”

大家一起笑:“就是这样!能提前一年进京的,全是财主家。他们打量早一年来,认识几个人,人头可以熟悉,考官可以认得几个,但就认识考官又有何益,试题开封前,考官也不知道。不过是多骗他们几顿酒喝,心黑的多骗银子罢了。”

就有人打趣袁训:“小袁,我们也骗银子去,你看好不好?”

“你们先去,我跟后面混酒喝就行。”袁训回话时,就想到余伯南。此时房中坐的,除袁训外,俱是老公事。

外面的人不了解情况,都说太子年青,着意笼络年青人,太子党一出去,轻一色的鲜衣怒马,弓箭在身。五陵年少,也不过如此之神气。

其实呢,太子最重的,还是官吏油滑的老公事。这些人不管放出去到哪里,帐目也好,案情也好,一眼扫过,全门门儿清。

年青人么,自然也要。

姓余的不起歪心,袁训是不介意举荐他。而如今,袁训歪歪嘴角听着老公事说外面的趣事笑话,把余伯南抛出宇宙和洪荒,这一辈子别在我面前出现。

他手指轻点半旧红漆桌面,直到有一个人进来,悄声在他耳边道:“让你猜着了,文章侯的世子韩世拓,也和那群使者们有关连。”

“现在哪里?”袁训醒过神,扫一眼老公事们还在闲话,装作不在意的问。

“他那天面上挂了彩,好几天没出门,应是在家里躲羞。今天一早出门,先去琉璃街那几个铺子,全是我们盯着,关外人开的铺子,坐了半天,买了几件女人用的东西,说了什么倒没听到。现在出铺子走了,老吴盯着他呢。”

袁训即刻起身:“走,我看看去。”

又是一个世子有嫌疑。

袁训都糊涂,这群世子爷是怎么了?缺钱用?和一般官员们相比,他们花在女人身上的钱,就足够别人数年的开销。

想权?想从中弄权?昏愦!

他带着人三步并作两步出了府,上马后还沉思一下。他还没有官职在身,也等着下明年的春闱,但太子给他诸多便利,可以抓捕可疑之人。

今天要逮到韩世拓的证据,那就是不客气的收监再查。

文章侯是南安侯府的亲家,袁训并没多想。他想的是,抓一个世子这事可大可小,虽然文章侯家近年来更败落得厉害,不但没有外官放,这能收油水。就是当京官,皇上太子也都不太眼中有他。

可抓世子,还是要谨慎。

“小袁?”跟从的人见他不走,提醒道。

袁训回神:“走!”

他们走出三条街,有人过来接住:“才走出水井巷子,往榴花巷子去了,”又过两条街,又有一个人迎上来:“他已过青草街,如今是在玉石街口的那酒楼上。”

袁训又顿住马,心中一阵不安宁。

玉石街口,却是和安家所住街口是相邻的。

中午才见到一个余伯南,下午又遇到一个韩世拓。袁训白了脸,恨恨在心中骂,姓韩的你敢欺负到我头上,我不敢把你侯爷一把捋了!

几个人再去玉石街口,怕韩世拓见到,在最近的另一家酒楼上坐地。往对面那酒楼上看时,大家都骂:“我们让这小子涮了吧!”

见一带红色雕花栏杆内,有一个人身着淡绯色的衣裳,衣裳上绣的无处不是花卉,菊花半卷,兰花吐蕊,另外宝相花等等,绣得满坑满谷,从衣角直到衣领上。

“呸,这种颜色的衣裳,我就不敢穿!””

“这是为什么!”

“我怕穿出来,公猪把我当成母猪拱!”

袁训也是一样的瞧不上,好端端的一个男人,不是女色极浓的淡紫,就是轻巧细柔的粉红……还有什么藕荷、白莲、嫩黄…….全是让男人见到要吐的颜色,韩世拓从来不少穿。

穿就穿吧,且看他此时模样,更叫是男人的气愤。

世子爷此时手中握一把象牙折扇,天热别人也不好说他。折扇展开,有鲜艳欲滴的几朵牡丹花,世子爷的一双桃花眼,就从牡丹花旁透出来,半遮半掩,半忧半愁,看向酒楼下一干经过的人。

“娘的,窑子里姐儿就是这调调!”

“这小子是障眼法吧?用勾搭来作奸细,不得不防。小袁,你说是不是?”

袁训点头,也刻薄韩世拓一句:“我们轮流看着他吧,看多了午饭都存不住。”

大家嘻嘻一笑,笑声还没有止住。见韩世拓头一缩,回进酒楼里。

“有人来了?”从袁训开始,无不打起精神。

再看楼下走过的人,却没有什么稀罕。但这一会儿上酒楼的人,却有几个。

“我们要上去看看吗?”有人问袁训。

袁训想想:“再等等!”

而此时,韩世拓本人,走下酒楼来。他一走下楼,就有一个小厮跟上。主仆相视笑得别有意味,然后慢悠悠,悠悠然,主人手摇折扇,好一个倜傥公子模样。而当奴才的,也腆肚挺胸,也是一件象牙雪白的衣裳,活似青楼上大茶壶。

他们装作无意中拦下一个人,小厮上前一个大大的揖:“这不是画眉姐姐吗?今天又使你去哪里?”

一个丫头,生得玲珑面庞,手中握着一块银子,见到他们,倒不是很愕然。

她福身行礼:“又见到世子爷,小黄哥哥,敢问你们这是去哪里?”

“这是哪家的丫头,”

“像是这附近人家的。”

说话的人没看到袁训的脸色,袁训不知是该松气好,还是该叹气的好。他时常往安家去,这个叫画眉的丫头他认得,这是宝珠大姐掌珠的房中使唤人。

是掌珠?

不是宝珠?

袁训此时想给韩世拓记一功,还算有眼光,我的宝珠可相不中你。就是红花…….想到这里,见红花跑过去。

“红花,”画眉叫住她:“你去哪里?”

红花也就看到她,见有两个男人在,虽然认得的,姑娘看姑爷和人赛马和人打架那天,这是来的表公子,文章侯世子爷,也原地站着不过来,像个小姐侧尊贵的半侧身子,同时对画眉有埋怨:“你又作什么站在这里?”

她的小手往后面背背,袁训见到也是银子。

画眉就笑话她:“站那么远作什么,这是表公子,你不来见见。”红花犹豫一下以后,撇起小嘴儿:“姑娘认亲,我才认亲。”对画眉点点头:“你站这儿说话吧,我们姑娘在做极难的菜,缺调料呢,又不愿麻烦孔大爷,说管事大爷出去一趟,全是办大事,办多多的东西,这小的我自己去了。”

拔腿儿就走,颇有几分瑞庆小公主的奔跑姿势。

等红花走了,画眉才在后面骂:“四姑娘有门好亲事,看把你能的,眼里就没有了亲戚。”跟掌珠的,全是爽利人。画眉也一样不扭捏,利索的给韩世拓赔礼:“表公子莫怪,我家四姑娘攀上一门好亲事,这丫头呀,也势利起来。”

她们说什么,袁训没听到。但说红花,红花就到,又见到红花一步没过去,小脸儿上颇为不屑。奴才行的,全是主人的意思。三个姑娘们都不认亲,红花就也不认亲。

袁训觉得脸上挺有光彩,自语道:“这个丫头,明天多赏她银子。”

只顾得意,就忘记旁边有人。旁边有人听到,奇怪:“你认得的人家?”

“认得。”袁训叹气,骂道:“姓韩的混蛋,他这不是作奸细,是勾搭女人呢。”

“看你小袁才定亲,怎么还认得别的女人家?”大家全取笑他。

袁训觉得不必再瞒,成亲时他们必来吃酒,一样会得知。就跺脚骂:“这是我岳家的丫头!”但又一笑:“说话的,却不是我那个的丫头。”

周围全愕住,片刻后,吃吃笑声不绝于耳。

“那这是谁房中的丫头?”有人笑问。

袁训踌躇,跟来的人全是老捕快出身的人,就是最干练的那个,在京里当差也有七、八年。豪门中的内幕事情,人家自己家人还不能全知的,他们全都有数。

就道:“也未必就是勾搭女人,不过他此时对着个丫头抛眼花这是全看到的。文章侯,和我岳家祖母的内兄南安侯…...”

说到这里,有人接上腔:“是亲戚。”

“南安和文章,也是内亲。”

“从来不和。”

“这是当年宫里压下来的亲事,早几十年宫中就没了人,文章侯一代不如一代,而南安侯和他还是不和气。前几天我去都察院,见文章侯的族兄去见南安侯,想是求差事,没几天那差事放出来,还是放给了别人,他们这亲戚比仇人还差。”

袁训轻笑:“列位,你们在公事上兢兢业业,我当禀告太子殿下,给你们赏赐。”说起来几十年前的秘闻,这一群人,如数家珍。

大家笑笑,也就想到给袁训留几分面子。皆笑道:“这么来看,也未必就是勾搭女人。韩世拓精心去买琉璃,看他掏出来了,给了那丫头,依我来看,这是想攀亲戚,又认上门你岳家老太太不认,”

说话的人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以他知道的,南安侯夫妻一生不和,全与袁训的岳家祖母有极大的关连。

他们已从刚才的言语中,表示陈年旧事他们也知道。袁训若想知道就会问,若袁训早知道,或不愿意问,或不愿意让人提起,那就不必当着人说。

就再道:“文章不如南安,要是聪明的,就上门认亲戚才对。想来是南安侯那边行不通,韩世拓虽人品不行,过于风流,但聪明还是有的。他这是先买好丫头,再打算登门去拜亲戚。”他又有几句话咽下去,凡是京里发生的事,如官员们中忽然来了亲眷,这些人也应该知道。

南安侯手足情深,对自己妹妹照顾有加。

自然的,袁训不问,或没有想知道的意思,他也没说。

袁训微笑,知道他们是怕自己脸上难过,刻意圆转。不管是掌珠还是玉珠,还是老太太房中的丫头与韩世拓打交道,都不是光彩事。

“也不得不防,留个人跟着,别的人都回去吧。”

不管韩世拓是勾搭丫头,勾搭掌珠和玉珠,还是想上门认亲,袁训都觉得不必一堆人全盯着。

他脸上还是难堪的。

听的人也会意,只留下一个人在,别的人下楼上马,并不都回太子府上,大家对袁训说声告辞,打马分开。

袁训带马才走上几步,身后一个人回来,低声道:“不管是寻亲,还是勾搭,你都要小心。你相中的,自不会错。南安侯家,也不出这样名声人。不过韩世拓那小子,他自家表妹都勾了,勾完了又甩,差点儿死人。”

他故意等人都走完,才回来说这句话。说过,又一脸后悔失言模样,低声下气道:“得罪,我多言了。”

袁训看着他离开,原地微怅。这怅然不是难过,不是尴尬,而是带着满足和满意。殿下手中,无有一个是弱兵。

听这位同事的话,他分明已知道安家有几个姑娘,想来有多少人也早知道。

也是,姑祖母举家进京,南安侯一力迎接和承担。接下来,各家亲戚们相请,太子殿下怎会不听上一听。

殿下掌握京中动向,本就不限于只是官吏们。

有时候后宅里的事,比正厅里还要可听。

电光火石般,袁训忽然明了。宝珠说寻她事情的那个人,是忠勇王府里出来的。他在马上轻叩自己额头,笑道:“竟然糊涂了,”再就嗔道:“全是让宝珠气糊涂的!”

宝珠从进京后,拜的王府只有忠勇王府才是。

袁训一时没有想到,是宝珠说出来,他很是诧异和惊奇,把说出来给他相看的姑娘们一个一个扫过来,忠勇王府是排不到最前,也就没多关注。

还有就是,宝珠进过宫,又去过游玩聚会之处,这些地方都能见到王府的姑娘们,袁训可怎么猜?

当时也在气头上,猜不出来。

现在他神智清明,也就明了。宝珠并不多见外客,能从容论嫉妒的,只能是忠勇王府。

忠勇王府的谁?

袁训又糊涂到底。

忠勇王府好几房,好几位待嫁的姑娘。再加上王府一族,出息的姑娘也有几个。中宫为袁训相看过,而等候袁训相得中,才会告诉忠勇王府的,没有一个是庶女。

中宫办事情,自然是袁训相得中,她出面一说,再无不成的。她犯不着先给忠勇王府面子,让他们先知道。若是相不中,也免得对方难过。

袁训想了想,中宫说的人,全是贤淑的。这不成亲事跑去跟宝珠算帐的混帐人,宝珠真的没看错,是王府里教出来的?

想不出来,他丢下回太子府上。在心里还只怪宝珠,不说是不是?不说自己揣着,自己难过去吧。

又想笑,还大耳括子打我?改天让你试试,借你几个胆子看你敢动手。

让韩世拓弄得虚惊一场,却无意中发现这件事情。袁训皱眉,决定多看几天,反正他们还要紧跟韩世拓,真的不是认亲而是勾搭两个大姨子,只怕还有宝珠,要是有宝珠,袁训眉头一耸,寒气顿生,那他是活得不耐烦,想当太监不成。

要是想的是大姨子们,袁训也皱眉,得告诉祖母去,家门不严可是不行!

打定主意,他就离开。

而那边街上,画眉也翩然离开表公子和他的小厮小黄哥哥,袖子里鼓鼓,多出来几个琉璃瓶匣子,面热心跳的,匆忙去办事情。

她也是掌珠让她出门买东西,家里虽有管事的,但小东小西的,姑娘们爱自己让人去买。这是关在大宅门里不能随意出去的一种症候群吧?让丫头出去走走,回来说说街上怎么热闹,也可以解闷。

画眉买完东西,路上又遇到红花。红花噘着嘴儿怪她:“在街上和人站什么站!”画眉气结,好个小丫头,跟我比,你进家的晚,还要小上几岁,只是四姑娘疼你,你就上去了。她愤然要回,又想到红花最近势大,眼睛放到头顶上走路,不能乱得罪,就忍住不说。

退后几步,让红花小短腿儿蹿得快先走。画眉在后面慢慢行,慢慢想。她认得小厮小黄,是前几天出家门,小厮在街上“巧遇”,花花公子的小厮,嘴自然是甜的,两个人认了同乡,画眉就喊他哥哥。

而今天,就见到表公子。表公子说很想认亲,只是怕上门突兀。先请在大妹妹面前说句好话,容我进去,我再进去吧。

这些话,画眉还得想好才回呢。谁叫她收了人家礼物,收了人家的,就要为人家说话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