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省部级领导 > 第95章 关于莲花江市长人选幕后真相

省部级领导 第95章 关于莲花江市长人选幕后真相

作者:北纬45度牧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6:07 来源:小说旗

董宝军已接到调令,去省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

市委秘书长陆明,转任市委组织部部长。年轻干部,多几个岗位的历练,有助于今后的提拔,大家也都觉得顺理成章。

区委书记徐向在市人代会上,顺利当选副市长。他的快速提升让很多干部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不单是他本人的能力问题了,更是高层的刻意安排所为。

原市委副书记兼市纪委书记韩长久因为年龄原因转任市政协副主席,毕竟这些年搞纪检工作,又挺正直,缺少变通,自然也得罪不少人,虽然被他处理的干部都是比他官职要小,但是,那些干部背后的人,比他大的可是不少,而且有决定话语权的大有人在。而且受其那个不争气的侄儿影响也不少,最后到政协过渡一下,也算是比较正常的安排吧。去年,省纪委领导也找他谈过话,如果他本人愿意,组织上可以将他调到省纪委或者其他单位过渡一年在省城退休,毕竟滨城的条件要比莲花江还很多,也算是组织上对这个老纪检一个安慰。不过他本人婉拒了领导的好意,表示自己对莲花江已经有了感情,不想再挪地方了,如果组织需要,他就在莲花江市干到退休……

另外,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关于莲花江市委班子配备问题上,曾经征询过时任市委书记黄盛辉同志的意见。

黄胜辉向省委正式推荐,林海县委书记孙国华同志任莲花江市市长。

黄胜辉比较公正客观地列举了,孙国华这些年的工作思路,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个人的政治素养。

他认为这样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老百姓口碑极好的干部。组织上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大胆启用他们,破格提拔他们,让他们更快更早的走向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动性,为党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而且在这次谈话之后,黄盛辉还特意给省委专门为此事写了一封信,全面阐述了他为什么要推荐孙国华同志担任莲花江市长,省委也十分重视他的意见。

在书记办公会上和省委常委会上,省委组织部根据各方意见,当然主要是省委书记邵辉和省长王奇帆的意见,提出几名人选。

几轮下来,最具竞争力的两名候选人逐出水面,他们是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建超,林海县委书记孙国华。

杨建超目前是副厅级,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已经六年;孙国华,目前是林海县县委书记,正处级。

杨建超目前的职务、级别出任市长,非常符合干部提拔惯例。而孙国华,如果出任莲花江市长,则属于破格提拔,而且属于连升两级,虽然符合上级精神,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极为罕见,除非是在团系或专业领域内或企业,会有破格提拔使用情况,在各级党、政机关非常少见。

省委副书记马良坚决反对破格提拔孙广华,他认为该同志太年轻,在县处级岗位任职时间太短,过快提拔使用,不符合干部使用规定。

高庆林则认为,现在全党全国都在提倡,让优秀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多锻炼他们,而对于有能力的干部,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使用,破格使用,发挥他们的潜能,这是对年轻干部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激励。

两位副书记互不相让,说的都有道理。

新任省委组织部长,也把原莲花江市委书记黄胜辉,向省委写的推荐信,在会上向各位常委做了汇报。

见此情景。省长王奇帆提议:“杨建超同志任市长,孙国华同志任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

省委书记邵辉,一个外来户、空降兵,在北江省没有自己的人马,他需要目前这种格局,两位副书记都是根深蒂固的本土实力派,如果过于团结,对他这个一把手十分不利。

争归争,不过,最后各方还是达成一致,他们采用省长的建议:杨建超任市长,孙国华,先任市委副书记继续兼任林海县委书记,待第二届莲花湖国际旅游节及莲花湖影视拍摄基地有了眉目后,再提名副市长一职。

会议结果,各方皆大欢喜,政治就是妥协。表面看,赵德江没有当上市委书记,但他当市长,对方就不好再反对了,而且市长到市委书记是很容易跨越,只需要一个时机。

至于孙国华,虽然有黄盛辉力荐。但高庆林心中有数,目前情况下,孙国华破格升任市长机率太小,几乎不可能。要不是王省长提议,他不可能挂上市委副书记一职。最多就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当然这也是省长对林海县各项成绩非常满意,对孙国华工作能力的一种极高的认可。

当然,王省长也有王省长的想法,作为管理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不但要将自己的想法贯彻落实下去,同时他也要吸取下面的一些好的经验,为他所用。

作为一名省长,他要向全省人民,向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他与全省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认真落实,积极执行,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作为领导就是要发现和使用自己得意的人,否则自己的意志怎么贯彻?怎么落实?

而黄盛辉,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党员干部,他对人才的欣赏与爱护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有高庆林在上边,但要是没有他这个市委书记点头,孙国华不可能升迁这么快,也不可能工作开展的那么顺风顺水。

黄盛辉在给省委信中写到:“……我们党所倡导的干部年轻化,专业化,革命化,就是指像孙国华这些年轻干部们,……希望省委打破惯例,不拘一格降人才,把这样的好干部提拔起来,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为我们的事业快速进步添砖加瓦……”

黄盛辉之所以敢向省委这样推荐孙国华,就是因为他本人不站队,心底无私,真心实意向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对于他而言,下一步省人大的工作也很少与地方再有交集,什么年代都是如此,总有一些,看似很古怪的人,实则他们很有思想的,他们的境界一般人无法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