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省部级领导 > 第561章 视察省会燕赵城

省部级领导 第561章 视察省会燕赵城

作者:北纬45度牧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6:07 来源:小说旗

燕赵城市,作为山河省省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华北大地之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燕赵城总面积平方千米,市域内地貌丰富多样,西部为太行山地,层峦叠嶂,巍峨壮观,东部则是广袤的华北平原,沃野千里,平坦开阔 。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不仅赋予了燕赵城秀美的自然风光,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到2011年末,燕赵城常住人口达到879.01万人,城镇化率为52.28%。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人们为了生活而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的上班族,或是在市场中辛勤劳作的小商贩,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充满活力的生活画卷。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燕赵城成绩斐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1年,燕赵城Gdp总量预计突破2000亿元,其19.4%的三年复合增长率,在重工业省份中表现突出。

燕赵城已经形成了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便是其中之一。山药集团的全球首个盐酸米托钾醌脂质体震惊业界,河药集团的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国际生物医药园汇聚百余家药企,成为燕赵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同样成果显着,华电科155所研制的胜利三号芯片精度达毫米级,华科院智能传感器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内200余家科技企业蓬勃发展,为燕赵城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燕赵城的交通十分发达,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正北国际机场航线众多,通达国内外各地,架起了燕赵城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燕赵城国际陆港中欧班列正在建设中,即将建成,如钢铁驼队般穿梭在欧亚大陆之间,年开行量突破500列,将燕赵城的产品送往世界各地;铁路、公路网络更是让燕赵城与华北地区紧密相连,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

燕赵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高地,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承载着燕赵文化的厚重,自古以来,“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侠义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燕赵儿女。如今,燕赵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

2012年5月的清晨,燕赵城笼罩在薄雾之中,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一片金黄。作为山河省的省会,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发展的诸多挑战。

七点刚过,燕赵城市委大院里便忙碌起来。省委常委、燕赵城市市委书记葛明武,燕赵城市市长朱广臣带领市委班子成员整齐列队,翘首以盼。葛明武不时看一眼手表,又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虽然表面镇定,但内心仍有些许紧张,毕竟此次视察对燕赵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新省长的首次视察;朱广臣则和身旁的常委们小声交流着,反复确认各项接待和汇报细节。

八点半,几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市委大院。孙国华省长身着深灰色西装,精神矍铄地走下车,身旁跟着常务副省长李凤军和市政府秘书长苏少卿。葛明武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孙国华的手,热情地说道:“孙省长,欢迎您来燕赵城视察指导工作!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盼来了!”孙国华面带微笑,亲切地回应:“葛书记、朱市长,大家辛苦了!我早就想来看看大家了,今天终于有机会了。”

简短的寒暄后,众人一同乘车前往燕赵城市规划展览馆。车内,孙国华透过车窗,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的建筑,开口问道:“凤军同志,我听说燕赵城这两年在城市规划上做了不少工作,目前整体进展怎么样?”李凤军连忙翻开手中的资料,回答道:“省长,燕赵城围绕打造现代化省会城市的目标,重新修订了城市总体规划,在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新举措。不过,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土地指标、资金筹措方面的难题。”

孙国华微微点头,陷入沉思。很快,车队抵达规划展览馆。一进馆内,巨大的城市沙盘便映入眼帘,璀璨的灯光下,燕赵城未来的模样清晰呈现。葛明武站在沙盘旁,拿起激光笔,开始详细汇报:“孙省长,您看,我们计划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西两翼拓展。东边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城;西边则依托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宜居新区。同时,对老城区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孙国华认真听着,不时提出问题:“老城区改造涉及大量居民搬迁,群众工作做得怎么样?会不会引发不稳定因素?”朱广臣赶紧接过话茬:“省长,我们提前做了大量摸底调研,制定了详细的补偿安置方案,还成立了专门的群众工作小组,逐户沟通解释。目前大部分群众对改造工作还是支持的,但也有个别住户存在顾虑。”

孙国华严肃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补偿安置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决不能让群众吃亏。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绝不能拖!”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现场气氛庄重而严肃。

离开规划展览馆,车队驶向燕赵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车窗外,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在开发区管委会会议室,管委会主任展开了详细的工作汇报:“孙省长,目前开发区已入驻企业120多家,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今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税收增长15%。”

孙国华露出欣慰的笑容:“成绩不错!但不能满足于此。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随后,众人实地参观了几家重点企业。在一家电子信息企业的生产车间,孙国华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产品生产流程,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对政府有什么建议?”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高端人才短缺,希望政府能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孙国华当即指示随行人员:“这个问题要重视,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针对性政策,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难题。”

下午,孙国华一行来到旧城棚户区改造现场。这里破旧的房屋与周边现代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狭窄的巷道、低矮的棚屋,尽显城市发展的不均衡。葛明武介绍道:“这片棚户区居住着3000多户居民,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很高。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改造,建成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和配套设施。”

孙国华走进一户居民家中,屋内光线昏暗,设施简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握住孙国华的手,激动地说:“省长,盼着能早日住上新房啊!”孙国华拍了拍老人的手,轻声说道:“老人家放心,政府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让大家都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走出居民家,孙国华面色凝重,对在场的干部们说:“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加快进度,保证质量,让群众早日住上安心房、舒心房。同时,要做好配套设施建设,让群众住得方便、住得舒心!”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干部们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使命感。

天色渐晚,视察接近尾声。孙国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燕赵城作为省会,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城市规划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产业发展要提质增效,民生改善要实实在在。各级干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共同推动燕赵城实现高质量发展!”葛明武代表市委市政府表态:“请孙省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