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省部级领导 > 第553章 村霸不是乡绅 就是土匪

省部级领导 第553章 村霸不是乡绅 就是土匪

作者:北纬45度牧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6:07 来源:小说旗

在山河省避暑市北山县,本应是绿水青山、民风淳朴的青龙村,却因村支书李长河的长期把持,沦为了\"法外之地\"。

作为有着28年党龄的党员干部,李长河不仅没有带领村民致富,反而将公权力异化为个人敛财和欺压百姓的工具,其恶行令人发指。

2004年,北山县青龙村计划在村东头的20亩闲置土地上建设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然而,刚上任不久的村支书李长河却盯上了这块\"肥肉\"。他暗中勾结省城的商人张建国,伪造了土地流转协议,以每亩每年300元的低价,将这块土地\"流转\"给张建国用于商业开发。

村民王福顺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其他村民到村委会理论:\"这是集体的土地,说卖就卖?我们连个会都没开过!\"面对愤怒的村民,李长河拍着桌子吼道:\"这是村里的发展大计,你们这些刁民懂什么!再闹事,就别想在村里待下去!\"

村民张大勇据理力争:\"发展也不能损害我们的利益!\"话音未落,李长河的几个手下就冲进来,将张大勇等人推出了村委会。事后,张大勇的妻子哭着说:\"当晚就有人往我家院子里扔石头,吓得孩子整夜不敢睡觉。\"

最终,这块土地被开发成商业街,李长河从中收受好处费120万元。而村民们不仅失去了建设文化广场的机会,连一分钱的补偿款都没拿到。

每到换届选举,李长河就开始\"活动\"。他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确保自己能够顺利连任。2016年换届选举时,他找到村民赵秀兰说:\"你家儿子不是想进村委会工作吗?只要你支持我,这事包在我身上。\"同时,他也不忘威胁反对者。

正直的村民赵秀兰坚决不配合李长河的所作所为,拒绝为他投票。结果,在村里环境整治中,李长河以赵秀兰家院子违规搭建为由,强行拆除了她家的部分建筑。

赵秀兰的丈夫刘德全找到李长河理论:\"你这分明是公报私仇!\"李长河冷笑道:\"我这是依法办事,谁让你们不识好歹!\"

争执中,刘德全被村支书李长河用凳子把胳膊砸断了,住院医治费花了一万多,一分钱也没要到,他们还把去要钱的儿子打个半死。报警了,派出所明显偏袒村支书,到最后也没处理。

这样的事情可不止刘德全一家,遭到李长河威胁报复的有好多人,但是,最终结果就是老百姓吃亏,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在李长河的淫威操纵下,连续三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他都能\"高票当选\",继续在村里作威作福。

北山县青龙村周边蕴藏着丰富的砂石资源。这本应是上天赐予当地村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宝贵财富,却成了某些不法之徒眼中的“唐僧肉”,引发了一场场令人痛心疾首的黑暗交易与暴力欺压。

村支书李长河,早就盯上了这一块肥肉,他一上任就成立了所谓的“砂石管理队”。他们打着“管理”的幌子,实则是为了垄断砂石开采和销售,将这片本应造福村民的资源,变成了自己中饱私囊的聚宝盆。

孙德强,是青龙村一个朴实憨厚的村民。多年来,他一直靠开采砂石为生,虽然收入不算丰厚,但也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简单的工具来到砂石场,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只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的孩子正在上中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好,需要定期买药治疗。砂石开采的收入,就是他一家生活的全部希望。

然而,平静的日子在李长河的“砂石管理队”找上门来的那一刻被彻底打破了。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阳光炙烤着大地,孙德强像往常一样在砂石场忙碌着。突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打破了砂石场的宁静。

村支书李长河带着几个凶神恶煞的混混,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砂石场。他们的脸上带着嚣张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贪婪和恶意。

李长河双手叉腰,大声地对孙德强喊道:“孙德强,从今天起,这里归村里管理了!你想继续干可以,每月交5000元管理费!”孙德强一听,心里“咯噔”一下,5000元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几乎是他一个月的全部收入。他连忙陪着笑脸,说道:“李哥,您看我这小本生意,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5000元实在太多了,能不能少点啊?”

李长河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恶狠狠地说:“少废话!你以为这是在跟你讨价还价呢?这是规定,不交就别想在这干!”孙德强鼓起勇气,再次拒绝道:“李支书,我真的交不起啊,您行行好,就放过我吧。”

李长河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一挥手,身后的几个混混立刻像恶狼一样扑了上去。他们有的揪住孙德强的衣领,有的用拳头狠狠地打在他的身上。孙德强拼命地挣扎着,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瘫倒在地上。混混们一边打,一边还骂骂咧咧:“不知死活的东西,敢跟我们作对!”

打完之后,他们还不解气,又拿起工具,将孙德强的开采设备砸得七零八落。砂石场里一片狼藉,孙德强的心也仿佛被砸得粉碎。他看着被毁坏的设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可是他多年来辛苦积攒下来的家当啊,如今却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孙德强的妻子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砂石场。看到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丈夫和被毁坏的设备,她悲痛欲绝,哭着说:“这可怎么办啊,我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孙德强看着妻子和孩子那无助的眼神,心里充满了绝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倒下,他还有家人要养活。

无奈之下,孙德强只能屈服。他咬着牙,对李长河说:“李支书,我交,我每月按时上交管理费。”李长河得意地笑了笑,拍了拍孙德强的肩膀,说:“这就对了嘛,识时务者为俊杰。”

从那以后,孙德强每个月都要按时上交5000元的“管理费”。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为了凑齐这笔钱,他不得不更加拼命地工作,但收入却越来越少。他每天都在砂石场里忙碌到深夜,累得腰酸背痛,却连一顿像样的饭都舍不得吃。

村里像孙德强这样被李长河“砂石管理队”欺压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有的被迫交出了高额的“管理费”,有的则因为拒绝而被赶出了砂石开采行业,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村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私下里偷偷地抱怨和咒骂。

除了砂石,李长河还控制着村里的农产品收购市场。他指使亲信压低收购价格,村民们辛苦种植的粮食和蔬菜,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我们种出来的菜,卖的钱还不够成本。\"村民们敢怒不敢言。

2010年,市里在该村试点新农村建设,老旧危房改造项目。李长河为了谋取私利,在未与村民达成合理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就强行推进拆迁工作。

70 岁的刘桂芳老人已经度过了她漫长的一生。她的老房子见证了她的青春岁月,承载着她无数的回忆和情感。对她来说,这座老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她心灵的寄托。

然而,当村里传来拆迁的消息时,刘桂芳老人的世界仿佛被撕裂了。面对那极低的补偿标准,她坚决不同意拆迁。她觉得这房子是她的根,是她和老伴儿安度晚年的保障。

村支书李长河,亲自带队来到了刘桂芳家。他气势汹汹地说:“今天这房子必须拆!”刘桂芳老人泪流满面,苦苦哀求道:“我们老两口就靠这房子养老啊!”

刘桂芳的儿子李建军见状,急忙上前阻拦。但李长河的手下却毫不留情,将李建军打伤在地。看着儿子受伤,刘桂芳老人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

最终,在李长河的强硬手段下,刘桂芳老人的房子还是被强行拆除了。一家人失去了栖身之所,只能暂住在亲戚家里。

而村支书李长河呢?他从这个拆迁项目中获利数百万元,继续过着奢靡的生活,完全不顾刘桂芳一家的死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