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省部级领导 > 第491章 还要再回北江省吗?

省部级领导 第491章 还要再回北江省吗?

作者:北纬45度牧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6:07 来源:小说旗

孙国华自己也在心里想:自己还要再回北江省工作吗?

从副总经理办公室出来,孙国华又来到董宝军副秘书长那待了一会儿,把副总经理的意见又叙述了一下,老学长听完也很高兴,他说:“国华,领导看到了你的才华所在,我刚才也为你想了一下,如果你继续留在北江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不过领导为你提供的这个机会何尝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舞台更大,影响更远,如果你做出成绩的话,效果可能会比你在北江更有意义,所以,你再认真考虑一下。”

孙国华很感谢老学长董宝军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帮助和每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临走时,董宝军又给他拿了关于国外主权基金的资料。

这两天又写到高层了,又被特别关注了!很多篇章被枪毙,被改的乱七八糟的,没办法,希望挨过这两天会好的。

下面的内容可以越过。都改了。你懂的。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版图中,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与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们不仅是国家财富管理的典范,更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74年,在新加坡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淡马锡公司应运而生,由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彼时,新加坡刚独立不久,经济基础薄弱,淡马锡的成立肩负着特殊使命。它从新加坡财政部长处接管了总值3.54亿新元的初始投资组合,开启了商业化管理的征程。

早期,淡马锡积极投身于新加坡的大型工业项目,为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淡马锡模式”逐渐成型,其通过对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等关键企业的掌控,助力新加坡经济腾飞。这些企业在淡马锡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新加坡经济的中流砥柱。例如,新加坡电信在淡马锡的推动下,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技术水平,不仅在新加坡国内占据主导地位,还在国际通信市场上崭露头角。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成熟,淡马锡开始战略转型。2002年,它从新加坡市场“战略撤资”,将目光投向海外。这一举措使淡马锡的投资布局更加多元化,也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淡马锡在全球拥有13个办事处,投资组合总值达3820亿新元,投资领域广泛,涵盖金融服务、运输和工业、电信、消费品和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在投资策略上,淡马锡注重长期价值投资。以中国市场为例,自2005年旗下投资公司连续收购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5%的股份后,便逐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淡马锡投资了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众多知名企业,这些投资不仅为淡马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助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同时,淡马锡还积极参与新兴行业的投资,如生命科学和农业食品领域,展现了其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即政府养老基金—全球(GpFG),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它的诞生与挪威丰富的石油资源息息相关。

20世纪60年代末,挪威在北海发现大储量海上油田,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大量的石油出口带来了巨额财富,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财富,1990年,挪威政府建立了政府石油基金,并在2006年改组为政府养老基金—全球。

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产生的外汇盈余,包括公司税收和勘探牌照的收费等。其运作机制独特,由挪威议会根据《国家养老金法案》制定运营框架,挪威财政部负责运营管理并制定指导条例,挪威中央银行接受委托负责运营,并授权下属机构挪威中央银行投资管理公司(NbIm)具体执行。这种分工明确的运作机制,既保证了基金的独立性,又使其运作受到严格的监督。

在投资策略上,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采取组合型投资策略,持股比例较低的参股性投资。根据投资法规,NbIm对单一公司总股本的最高持股为3%,对单一公司内有投票权的股份持有比例也不能超过3%,在此规定下基金对其所投资的约3500家公司的平均持有股权的比例低于1%。

这种投资策略使基金能够分散风险,同时避免因过度参与企业管理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投资科技公司时,基金虽不追求控股权,但通过广泛的投资,分享了科技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此外,基金的投资策略逐渐激进。从最初主要投资于债券和固定收益工具,到后来逐渐放开,开始投资上市的股权工具、风险较大的无政府担保证券,并将房地产、私人股本列入投资范围,加大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力度。2007年11月,挪威央行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表明其对亚洲市场的重视。近年来,基金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印度等国家,积极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从投资规模上看,淡马锡投资组合总值达3820亿美元,而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2024年底管理规模为1.8万亿美元,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规模上更具优势。这主要得益于挪威庞大的石油财富积累,使其能够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全球投资。

在投资区域上,淡马锡以亚洲为中心,尤其注重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则投资于全球70多个国家,投资范围更为广泛。这种差异与两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与亚洲国家经济联系紧密,淡马锡的投资布局有助于其把握亚洲经济发展机遇;挪威作为北欧国家,通过广泛的全球投资,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在投资行业方面,二者都涵盖多个领域,但淡马锡在金融服务、电信等行业投资较为突出,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则在房地产、固定收益证券等领域配置较多。这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势的不同。新加坡金融和电信产业发达,淡马锡的投资强化了这些产业的竞争力;挪威房地产市场稳定,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有助于基金实现稳健收益。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与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虽在投资策略、区域和行业上存在差异,但都是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范例。它们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无论是在资金管理、投资策略制定还是风险控制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