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省部级领导 > 第389章 岁市长领着52岁副市长去省里跑官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不可能,不存在的,哪儿有那么简单。

回到市委,李春华就正式与副书记张君和市人大主任进行了工作布置,交给张副书记和人大主任一份举报市纪检委违规办案的材料,根据举报人控诉,他们是北洼县干部家属,当事人因为县长李宏涛案件牵连被市纪委带走,一周后因为没有查出来参与违法违纪行为被放回来,可是人却被折磨住院抢救,家属也不是简单人,把举报材料直接递到了上面。

人大主任本来和李春华不对付,不过市委书记安排工作,他也不可能说拒绝,硬着头皮也得参与。而副书记本来就是协助一把手开展工作的,即便他不想针对姜万州,但是此时也躲避不了。

李春华这个官场常青树,还是很有手段的,他就是要孤立姜万州,利用规则和手中的权力打压姜万州,让你还无话可说。

在这方面,姜万州还是嫩了一点,照比老奸巨猾的李春华,明显不是一个段位的。几个招式下来,姜万州已经吃不消了。甚至省纪委根据滨城市委请求,还要派出一个工作组,来检查和指导滨城市纪检委工作问题,这让全市纪检委最高负责人颜面丢尽不说,还遭到多方打压。

李春华第一时间将滨城市纪检委的问题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以及省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作为省委书记王利军和副书记王铁流,他们虽然明白这是李春华故意声东击西,转移视线,但是表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的,问题确实存在,这样的话,对姜万州实际上就非常不利了。

何立丰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省委的重视,为了减少影响和更有把握,省委决定先把他调离滨城市,调到省工商联,暂不安排具体职务,说的直白点儿,就是准备协助组织调查你。

原本胜算很大的市纪委书记姜万州铁定接任常务副市长,不过,现在来看,经过李春华这么一搞,姜万州没戏了。

杨玉柱机会就更大了!

这段时间,孙国华一直在暗中助力,不过他也知道,这没有多大用,太多人盯着这个位置,正常情况下,杨玉柱是挣不到的。

他一咬牙,一横心,亲自披挂上阵了,爱咋咋地吧。

在省委书记王利军这里,他虽然很受赏识,但是没有私交,唯一能够帮忙的就是王书记的秘书李继胜,还好,这层关系确实好使,很多问题要是没有李秘书还真不行。

在孙国华心里,这不仅是对杨玉柱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俩人这么多年友好合作的一种回馈。杨玉柱在滨城工作多年,能力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几个重大项目中,他的表现堪称卓越。绥河至滨城油气管道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滨城的能源供应结构,为城市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城南新区石化生产基地的落成,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莫林河机场的建设,更是打开了滨城与外界沟通的大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江北新区的建设,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滨城的城市形象;而浮世康的引进和谈判,更是为滨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这些项目,无一不是杨玉柱副市长直接领导,他的付出和努力,孙国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孙国华决定,要向省委书记王利军推荐杨玉柱。他深知此事的难度,但他坚信,只要将杨玉柱的能力和贡献如实相告,王书记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跟王书记,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坦诚相见最好。

李继胜提前给他安排好时间,孙国华早早地来到了省委大院。在王利军书记的办公室里,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王书记,杨玉柱同志在滨城担任副市长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里,他为滨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拿绥河至滨城油气管道项目来说,当时面临着技术难题、资金短缺、征地拆迁等诸多困难,但他硬是带领着一队人马逐一克服,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工。城南新区石化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是如此,他亲自跑审批、抓进度、保质量,使得这个项目成为了滨城的经济支柱之一。还有莫林河机场和江北新区的建设,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些项目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滨城的经济实力,也为北江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国华认真地说道。

王利军书记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杨玉柱工作的认可。

“而且,”孙国华继续说道,“目前在浮世康的引进和谈判过程中,杨玉柱同志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项目如果能够落地我们北江省,不仅带来了巨额的投资,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整个北江省的产业升级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听浮世康三个字,王利军书记的眼皮微微一跳。孙国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他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件事儿基本上是成了。他明白,王书记对浮世康项目的重要性十分清楚,而杨玉柱在其中的贡献,也一定会让王书记对他刮目相看,清楚他在其中的重要性。除非有特殊情况,不过真要是那样,就不是说能够改变得了的了。

从省委大院出来后,孙国华的心情格外舒畅。他知道,王书记那边基本上已经妥了。但他并没有放松,因为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需要说服——张省长。

他决定带着杨玉柱直接去找张省长,而且这次,他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请求。因为之前他曾经提过这件事,张省长虽然没有说支持,但是其实是已经默许了。既然这样,还客气啥。

孙国华和杨玉柱走进省政府张省长办公室,屋内布置简约大气,墙上的大幅地图彰显着对全省发展的谋划布局。

“你们来了,坐吧。”张省长正在收拾整理一份文件。

孙国华知道张省长忙,时间宝贵,也不磨叽,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恭敬又诚恳的神情说道:“张省长,实在不好意思,百忙之中打扰您了。今天我和玉柱同志过来,是想跟您汇报个事儿。滨城这几年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各项工作推进得不错,这里面杨玉柱同志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滨城扎根多年,参与主导了不少重大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招商,桩桩件件都处理得十分出色,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没的说。我们一致觉得他担任常务副市长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定能为滨城接下来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孙国华和杨玉柱俩人心里暗想,下一步一定是,沉默,或者是公式化的表态。可是,他俩一点儿也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张省长停下手中正在翻看文件的动作,摘下眼镜,微笑着抬起头,目光在两人身上温和扫过:“国华啊,你俩来得正好,我正想找时间和你们聊聊滨城的发展情况呢。玉柱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成绩,我心里有数,这几年滨城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他功不可没。你们提的这个建议,很有建设性,我会结合各方面情况,认真研究考虑的。”

孙国华和杨玉柱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欣喜,孙国华接着说道:“那就太感谢张省长了!您的支持和关注,对滨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一定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不辜负省里的期望。”杨玉柱也想说几句感谢的话,不过他紧张的突然有些大脑空白,这也太顺利了吧,他真的有点儿不太敢相信。

张省长摆了摆手,鼓励道:“滨城的发展潜力很大,你们要继续保持这股劲头,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及时向省里汇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玉柱同志回去后,继续好好工作,领导心里有数。”

离开省政府后,孙国华拍了拍杨玉柱的肩膀,说道:“老杨,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继续保持这份干劲。”

杨玉柱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孙市长,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2010年开始,更准确的说应该是2012年之后,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才逐渐开始在有些地方排名靠后。

一九九七年以后,常委转任副书记或常务副职,是意味着你将有机会争取正职,而同样级别的常委是没有机会直接争取正职的,比如说权力很大的纪委书记。

另外,受很多不懂体制内的官场小说作者的影响,导致很多读者误以为组织部长非常有权力,排名靠前。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在大多数地方,宣传部长的分量和影响力以及党内排名是超过组织部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