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推背镇守使 > 第27章 追击

推背镇守使 第27章 追击

作者:河山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16 来源:小说旗

秦玉道立刻派传令兵回报李靖,同时指挥骑兵协助阿史那思摩肃清残敌。有了唐军的加入,战斗很快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不到半个时辰,西门校场就被完全控制。

当李靖率领中军进入定襄城时,夕阳已经西沉。整座城市到处都在燃烧,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李炫带着火器营在清理最后几个抵抗点,零星的爆炸声不时响起。

“大将军!”秦玉道飞马来报,“阿史那思摩已经控制西门,但颉利不在王庭!”

李靖眉头一皱:“赵德言呢?”

“也不见踪影。”秦玉道擦了擦脸上的血污,“据俘虏交代,颉利在一刻钟前带着百余亲卫从北门逃走了。”

李靖立刻下令:“薛万彻!带你的人追击!务必生擒颉利!”

“末将遵命!”薛万彻抱拳领命,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李靖叫住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如果追不上...就把这封信射给颉利的队伍。”

薛万彻疑惑地接过信:“这是?”

“李炫的主意。”李靖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说是能抵三千精兵。”

与此同时,北门外的荒原上,颉利可汗正带着残存的八十余骑仓皇北逃。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此刻狼狈不堪,金盔不知何时已经丢失,披头散发如同疯子。

“可汗!前面有条小河,可以让马匹饮水!”亲卫队长沙哑地喊道。

颉利木然点头,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王庭陷落前最后看到的景象——他最宠爱的阏氏抱着幼子,被倒塌的宫殿梁柱压在下面。那双充满恐惧的眼睛将成为他永远的梦魇。

队伍刚在小河边停下,后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亲卫们立刻拔刀戒备,却发现只有孤零零一骑——是赵德言!

“可汗!”赵德言滚鞍下马,脸上满是血污,“唐军...唐军追上来了!至少有千骑!”

颉利浑身一颤:“还有多远?”

“不到十里!”赵德言喘息着,“薛万彻亲自带队!”

亲卫队长立刻跪下:“可汗!请立刻启程!属下带二十人断后!”

颉利扶起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当队伍再次启程时,二十名死士已经调转马头,面向来时的方向。

夜幕完全降临,颉利的队伍已经减员到不足五十人。突然,后方传来一阵箭矢破空声。

“保护可汗!”

亲卫们立刻围成一圈,但那些箭却奇怪地没有射向人群,而是落在前方十几步处。更奇怪的是,箭上似乎绑着什么东西。

“别碰!可能是唐军的妖火!”一名亲卫紧张地喊道。

赵德言却下马捡起一支箭:“可汗,是封信。”他拆开火漆,借着月光读了起来,脸色越来越难看。

“写的什么?”颉利不耐烦地问。

赵德言声音颤抖:“是...是阿史那贺鲁给李靖的回信。他说...说已经收到可汗的金印,但...”

“但什么?”

“但他认为突厥需要新的可汗...愿意与唐朝结盟,共同...共同剿灭可汗的残部。”

颉利如遭雷击,踉跄后退几步:“不可能!贺鲁是我堂兄!他怎么会...”

赵德言继续道:“信上说,已经派两万骑兵南下,预计三日后抵达浑义河...”

“浑义河...”颉利脸色惨白,“那不是我们预定的汇合地点吗?”

亲卫们面面相觑,眼中开始浮现恐惧。如果连阿史那贺鲁都背叛了,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号角声——唐军的追兵近了。

“走!”颉利声嘶力竭地喊道,“去漠北!只要我还活着,突厥就不会亡!”

三天后,定襄城内的烽烟终于散去。李靖在原来的突厥王庭设立中军大帐,接受各部落的投降。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率领十余位部落首领,正式向唐朝称臣。

“阿史那思摩,”李靖宣读圣旨,“陛下封你为怀化大将军,统领归附突厥诸部。契苾何力为右卫将军,其余首领各有封赏。”

阿史那思摩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圣旨:“臣等誓死效忠大唐皇帝陛下!”

仪式结束后,李炫奉命清点战利品。在王庭的地下仓库里,他发现了颉利没来得及带走的珍宝——包括那顶镶嵌宝石的金盔。

“大人,”一名士兵跑来报告,“在偏殿发现个地窖,里面关着十几个汉人工匠。”

李炫立刻赶去查看。这些工匠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手上那些半成品的“霹雳雷”——明显是在模仿唐军火器。

“你们是?”李炫问道。

为首的老工匠跪地哭诉:“小人们都是被掳来的工匠,颉利逼我们仿制大唐的火器...但缺少关键配方...”

李炫扶起老人,心中五味杂陈。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正如他前世在史书中读到的,突厥确实尝试过仿制唐军火器,但因技术差距未能成功。

走出地窖时,李炫遇到了正在巡视的李靖。

“大将军,”李炫行礼道,“找到些有趣的东西。”

李靖听完汇报,若有所思:“看来颉利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远见。可惜...”他望向北方,“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薛将军还没消息吗?”李炫问道。

李靖摇头:“刚接到飞鸽传书,追到浑义河就失去了颉利的踪迹。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阿史那贺鲁的军队确实在那里等着。”

李炫恍然大悟——原来那封“离间信”是真的!李靖确实与阿史那贺鲁有秘密联系。

“报!”传令兵飞奔而来,“陛下派来的钦差大臣已到南门!”

李靖整了整衣冠:“走,随我去迎接。”

当李炫跟着李靖来到南门时,一支华丽的仪仗队已经入城。为首的钦差不是别人,正是宰相房玄龄。

“药师啊药师,”房玄龄笑着下马,“陛下接到捷报,高兴得三天没睡好觉!”

李靖连忙行礼:“全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

房玄龄的目光转向李炫:“这位就是发明火器的李炫吧?陛下特意嘱咐,要带你回长安受赏!”

李炫跪地谢恩,心中却想起史书上的记载——此战之后,唐朝将彻底扭转对突厥的战略态势,为最终消灭东突厥汗国奠定基础。而这一切,竟然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夜幕降临,定襄城头升起了大唐的旗帜。李炫独自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北方无尽的黑暗。在那里,败逃的颉利可汗正带着残兵败将奔向未知的命运。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样,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注定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

“大人,”亲卫的声音打断了李炫的思绪,“庆功宴要开始了,大将军找您。”

李炫最后看了一眼星空,转身走下城墙。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定襄城内的庆功宴持续到深夜。突厥王庭的大殿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李靖端坐在主位上,接受着各路将领的敬酒。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等归降的突厥首领被安排在显要位置,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

李炫坐在偏席,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作为火器营统领,他本应受到更多关注,但奇怪的是,除了最初几句客套的褒奖外,再无人特意与他攀谈。就连房玄龄也只是礼节性地敬了他一杯酒,便转向其他将领。

“李兄,在想什么?”秦玉道端着酒杯坐到李炫身边,这位年轻的将军已经喝得满脸通红。

李炫摇摇头:“只是觉得有些奇怪。按理说,火器在此战中立下大功,为何...”

“为何无人提及?”秦玉道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长安来了密信,朝中有人对火器颇为忌惮。”

李炫眉头一皱:“何人?”

“侯君集一党。”秦玉道借着倒酒的姿势遮掩,“他们向陛下进言,说火器乃'奇技淫巧',有违圣人之道。更有人造谣说...”

“说什么?”

“说你能驱使雷霆,必是妖人。”秦玉道苦笑,“荒谬至极。”

李炫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定襄城的庆功宴一直持续到深夜。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李炫却早早离席,独自站在城北的箭楼上,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出神。

“李参军好雅兴。”李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大唐名将不知何时也离开了宴席,手中还提着两壶酒。

李炫连忙行礼:“大将军。”

李靖摆摆手,递过一壶酒:“陪我喝两杯。”他靠在箭楼的垛口上,目光深远,“定襄一役,你居功至伟。陛下已经下旨,擢升你为火器营统领,秩比千牛卫将军。”

李炫饮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全赖大将军栽培。”

“栽培?”李靖轻笑一声,“你的那些火器,连老夫都闻所未闻。“他忽然压低声音,“长安传来消息,有人对你的火器很感兴趣。”

李炫眉头微皱:“何人?”

“侯君集。”李靖的声音几不可闻,“他派心腹去了将作监,索要火龙箭的图纸。”

月光下,李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李炫却只是淡然一笑:“火龙箭的配方我已呈交兵部,侯将军若想要,大可光明正大地去取。”

“你不担心?”李靖有些诧异,“侯君集与太子走得近...”

“大将军,”李炫打断他,目光灼灼,“我改良火器,只为保大唐将士性命。至于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他摇摇头,“与我无关。”

李靖盯着李炫看了许久,突然大笑:“好一个‘与我无关’!年轻人,你这份超然,倒是难得。”他饮尽壶中酒,“不过,你当真只为了保将士性命?”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篝火的烟味。李炫沉默片刻,轻声道:“大将军可还记得画皮妖柳三娘?”

李靖神色一凛:“那个从云中逃走的妖女?”

“正是。”李炫点头,“此妖擅剥人皮,以秘法炼制人皮俑,危害极大。我奉师门之命诛杀妖人,此次定襄之战却不见其踪迹。”

“师门?”李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你还有师承?”

李炫自知失言,但话已出口,只得继续:“家师乃隐世道人,专诛妖邪。画皮妖一脉与师门有血海深仇。”

李靖若有所思:“所以你想北上追查?”

“是。”李炫直视李靖,“请大将军准我暂离军营,北上搜寻妖踪。”

李靖沉吟良久:“陛下召你回长安受赏,你若擅自北上...”

“只需一月。”李炫恳切道,“若一月内无果,我即刻返京。”

夜风吹动李靖的胡须,这位名将最终叹了口气:“也罢。我给你三十精锐,扮作商队北上。记住,无论是否找到妖人,三十日后必须返京复命。”

“谢大将军!”

李靖摆摆手,转身欲走,又停住脚步:“对了,侯君集那边...我会替你周旋。但长安水深,你回京后务必小心。”

望着李靖离去的背影,李炫握紧了手中的酒壶。他当然知道侯君集是什么人——史书记载,这位太子心腹后来参与谋反,被李世民处死。但比起朝堂上的暗流,他更在意的是柳三娘的下落。

那个偷走霹雳雷的画皮妖,究竟去了哪里?

三日后,浑义河畔

一支商队缓缓北行。商队规模不大,三十余骑护卫着五辆马车,车上满载丝绸、瓷器和茶叶。商队首领是个面容普通的青年,唯有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格外深邃。

“大人,前面就是浑义河了。”扮作商队管事的王铁柱低声道,“过了河就是铁勒部的地盘。”

李炫点点头,目光扫过河对岸的草原。三日前薛万彻就是在这里失去了颉利的踪迹。河滩上还留着大量马蹄印和车辙,显示曾有大队人马经过。

“找当地人打听一下。”李炫下令,“重点问三日前那场追逐战。”

商队在河边扎营休整。王铁柱带着两个会说突厥语的士兵去附近的牧民帐篷打听消息。李炫则假装检查货物,实则暗中观察地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