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推背镇守使 > 第27章 刺史府议事

推背镇守使 第27章 刺史府议事

作者:河山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16 来源:小说旗

那卫兵带着众人快步走进刺史府。

“可是袁道长、李道长?刺史大人已等候多时!”

府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竟是先前城门口那位校尉,如今已是浑身甲胄,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那校尉大步流星地迎上前来,目光在周队正那惨状处稍作停留,眉头瞬间紧锁。他几步上前,来到袁何人面前,急切地问道:“道长,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何会变成这般田地?”

袁何人面色凝重,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一路行来,不巧遭遇画皮妖,这高个壮士身中妖毒,情况甚是危急,需得尽快施救。至于那矮个壮士……”

说到此处,袁何人神色黯然,停顿了一下,面露惋惜之色,“当时情况实在凶险万分,我们虽拼尽全力阻拦,却也无力回天,只期望能保住这一位。”

校尉不再多言,神色愈发凝重。然后,他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卫兵迅速将周队正抬走。随后侧身让出一条道,恭敬地说道:“诸位请随我来,刺史大人正在议事厅焦急议事,他已等待诸位多时。”

李炫跟在袁何人和李三笑身后,踏入刺史府。只见府内灯火通明,回廊两侧站满了持刀的府兵,气氛肃杀。

穿过几重院落,前方传来嘈杂的议论声。

“这些妖邪之事……不知要从何而起,何时能休啊……”

“梁州危矣……我等百姓,苦不堪言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是天要亡我梁州吗?”

校尉推开议事厅的大门。厅内,烛火通明,十余名官员或站或坐,神情各异,皆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主座之上,一名身着紫袍的男子正低头查看地图,听闻动静,抬头望来。

此人正是梁州刺史——韦伦。

韦伦抬头时,烛火在他眉间投下深深的阴影。李炫注意到这位刺史的官帽下隐约透出几缕白发,那白发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紫袍领口处亦沾着些许未干的墨迹,显然已在此议事多时。

校尉赶忙上前,单膝跪地,禀报道:“大人,几位高人前来相助。”

说着,校尉站起身来,指向众人:“这位是袁何人袁道长,这位是李炫李道长,这位…”一时语塞。

“李三笑。”李三笑淡淡道。

“袁何人?李三笑?”厅内众人纷纷侧目,目光在袁何人和李三笑身上来回打量,有人低声议论,有人面露怀疑。李炫察觉到几道审视的目光也落在自己身上,不由得绷紧了神经。

韦伦放下手中的地图,缓缓起身,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李三笑和袁何人身上,微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接着他缓缓开口道:“几位高人,远道而来。如今我梁州城,可是深陷危机之中,还望几位能伸出援手,解我等燃眉之急。”

李三笑和袁何人对视一眼,齐声说道:“大人客气了!能够得到韦大人的赏识,又是为梁州城的百姓效力,我等义不容辞。”

韦伦微微颔首,脸上浮起一丝沉痛之色:“如今朝中局势混乱,皇帝被困奉天,这消息想必你们有所耳闻。而我梁州城,也不得安宁。这画脂楼之乱,已经持续已有月旬。”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沙盘上梁州城的位置,继续道:“起初,画脂楼仅是偶尔传出些诡异传说,众人并未太过在意。毕竟,在梁州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偶尔的奇闻轶事并不少见。然而近月来,画脂楼的妖邪之徒却是愈发猖獗。他们不仅在城内肆意作祟,而且在百姓聚集之地,时常制造混乱,搞得人心惶惶。”

他的目光变得冷峻而严肃:“有几处村庄,更是直接被毁,百姓死伤惨重。那惨状……”

说到此处,韦伦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愤怒:“最可恶的是,这些妖邪之徒,竟能够剥人面皮,然后堂而皇之地伪装成受害者,在城中随意混迹。这让我城中的百姓,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啊!”

李三笑冷笑一声:“小小画皮妖,忒也猖狂!”

韦伦长叹一声,随后示意众人入座。

李炫跟在袁何人身侧,感受到厅内数道审视的目光。他低垂着眼帘,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那柄看似普通的铜钱剑。这铜钱剑,乃是师傅在道途上所赐,原以为是个破烂货,不曾想却蕴含着深厚的灵力。

李炫目光紧盯着沙盘,心中暗自思忖:画脂楼作乱已久,若不尽快解决,梁州城内的百姓将永无宁日,还有泾原兵变,奉天之乱等…

“奉天之乱?”李三笑猛地站起身,“韦公,这些画皮妖莫不是与朝廷叛逆有所勾结?”

韦伦紫袍下的手指轻轻敲击案几,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小道长所忧虑的,正是本官担忧之事。近日,本官收到密探传来消息,奉天叛军之中竟有妖人相助。这梁州城又地处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是被妖邪掌控了梁州城,那后果…”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中利害。画脂楼的妖邪之徒竟然与奉天之乱有关,这意味着梁州城的危机不仅仅是妖邪作祟,更可能是一场动摇国本的阴谋。

“可是,这妖邪之徒究竟来自何处?他们与奉天叛军又是如何勾结的?”一名官员皱着眉头问道。

韦伦沉思片刻,说道:“这正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密探并未得到确切的消息,只知道这背后的势力庞大而神秘,势力纵横交错,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梁州城和整个天下之上。”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韦伦突然起身,转向袁何人,长揖到地,“袁道长,实不相瞒,如今这梁州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先前为了应对画脂楼之乱,我等已将各地高人、道士、和尚、术士请了一波又一波,但皆奈何不得那‘画脂楼’。

韦伦顿了顿,目光中满是无奈与忧虑,继续说道:“听闻道长乃六壬道统传人,这六壬道统在道门之中威名远扬,想必道长法力高强,定有办法解我梁州之危。所以,还望道长不吝援手,助我梁州渡过此劫。”

袁何人连忙起身,拱手回礼道:“韦公,您不必过于忧虑。降妖除魔、护佑苍生,本就是我道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贫道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韦公所托。”

话音刚落,厅内突然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袁何人身上,连烛火都似乎停止了跳动。

李炫注意到师父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六壬道统传人?这个名号似乎颇有分量。

“韦公,若真如此,事态比想象更为严峻。贫道建议立即双管齐下——一面肃清城内妖患,一面筹备勤王事宜。”

一名留着山羊胡的官员冷笑出声:“袁道长说得倒是轻巧。梁州兵力本就有限,在这画脂楼的妖邪威胁之下,已经疲于应对。如今又要双管齐下,谈何容易?这兵力要如何分配?谁去肃清妖患,谁去筹备勤王?总不能让将士们分身术去完成两件事吧?”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人都面露难色。

李三笑听闻此言,不禁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双手抱臂,昂首说道:“那妖邪之徒不过是些魑魅魍魉,何须如此大动干戈?贫道与师兄、师侄三人,足以将其剿灭。”

韦伦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可随即又被担忧之色取代。他略作思忖后说道:“李道长,画脂楼的妖邪之徒手段诡异,且善于伪装,贸然行动,恐有不测。”

李三笑皱了皱眉头,欲言又止。

袁何人摆了摆手,示意李三笑稍安勿躁:“韦公,我这师弟虽性情急躁,但所言不无道理。我们三人对付画脂楼,确实是最佳选择。至于粮草与兵丁物资的筹集,还望韦公与诸位大人费心了。”

韦伦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三位道长了。本官会立即安排人手,加紧筹集粮草,运送兵丁物资。同时,也会加强城内巡逻,严防妖邪之徒再次作乱。”

说罢,韦伦转向众人,沉声道:“诸位,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开始行动。”

众人齐声应诺,纷纷起身行动起来。

且说,老道袁何人、师弟李三笑、徒弟李炫出得刺史府,三人一路无言,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

此时,夜色已深,梁州城的街道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几盏孤灯在寒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不多时,三人便回到了位于城东的老宅。

进到正堂。

袁何人走到祖师像前,取出三炷线香,指尖一搓,香头无火自燃。

随后转身对李三笑和李炫说道:“今晚之事,非同小可。韦公尚不知那画皮妖已经勾结幽冥教,这股势力现已经渗透到梁州城,单凭我们三人之力,恐怕难以应对。”

李三笑眉头紧锁:“幽冥教?那不是早在百六十年前就被各大道门联手剿灭了吗?”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何人长叹一声,“更何况,当年逃走的余孽中,就有擅长画皮之术的妖人。如今卷土重来,必是筹谋已久。”

“必须请出祖师传下的家伙什,方能有一线生机。”袁何人转身望向后院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李三笑闻言,脸色微变:“师兄,祖师传下的东西,我们已经多年未动,这次真的要请出来吗?”

“事到如今,别无他法。”袁何人沉声道,“祖师当年留下这些法器,正是为了应对今日之局。”

说话间,三人来到了后院。后院的地窖入口被一块三尺见方的青石板覆盖。李炫注意到石板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如同活物般缓缓流动。

李三笑蹲下身,右手掐诀,左手按在石板中央,口中念念有词。随着咒语声,石板上的符文逐渐亮起,最后汇聚成一个旋转的太极图案。石板发出“咔咔”的声响,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

地窖不大,却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错觉。中央摆放着一只乌木箱子,长约五尺,宽三尺,通体漆黑如墨。箱子上缠绕着七道铜链,每道铜链上都挂着一个小小的铜铃。最引人注目的是箱盖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符纸,纸上的朱砂符文依然鲜红如血。

李三笑小心翼翼地搬起木箱,三人回到厅堂,将箱子放在祖师像前。

“退后。”袁何人走上前,仔细检查了箱子上的符咒,确认无误后,示意二人站在三步之外,自己则上前,咬破食指,在符纸上画了一个血符。符纸无风自动,缓缓飘落。那七道铜链同时发出“叮铃”脆响,自行解开,如同活蛇般滑落在地。

“开箱。”袁何人低声说道。

李炫和李三笑对视一眼,随后同时伸手,缓缓打开箱盖。箱盖打开的瞬间,一股强大的气息从箱中涌出,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箱中沉睡多年,此刻终于苏醒。

袁何人从箱中首先取出的是一柄青铜短刀,长约二尺,刀身阴刻着饕餮噬鬼图。刀锋看似钝拙,却在光芒照射下流转着诡异的青光,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符文在刀身上游走。

“幽墟刃。”袁何人轻抚刀身,刀锋立刻发出“铮”的一声轻吟,“祖师当年深入幽冥,取黄泉寒铁所铸。此刀出鞘,必饮妖血。”

李三笑从箱中捧出的是一面青铜圆镜,镜面光滑如水,镜背铸有展翅凤凰图案。最奇特的是,镜框上镶嵌着七颗颜色各异的宝石,按北斗七星排列。

“凤凰照影镜。”李三笑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敬畏,“传说镜中封印着一缕真凰之魂,可照破一切幻象,洞彻幽冥。”

李炫则拿起那只铜铃,铃身小巧玲珑,铃铛上刻着细密的符文,轻轻一晃,便发出清脆的铃声。铃声虽小,却仿佛能穿透人心,令人心神一振。他低声问道:“师父,这铜铃有什么作用?”

袁何人解释道:“这是‘镇魂铃’,铃声能震慑邪祟,安抚魂魄。三件法器各有妙用,合在一起,威力无穷。”

“今夜之行,凶险异常,我们需得谨慎。”

“李炫,师父给你的书切记要收好,要小心,不可大意!。”

“知道,师父。”

“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