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推背镇守使 > 第54章 一波又起

推背镇守使 第54章 一波又起

作者:河山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16 来源:小说旗

如果影宗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幌子,真正的主谋是那个神秘的新月教,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他们利用影宗制造混乱,又故意留下线索嫁祸魏王,目的就是让朝廷内部互相猜忌,他们好坐收渔利!

李炫的笔尖悬停在宣纸上,墨汁缓缓凝聚,滴落成一个漆黑的圆点。他的思绪突然被一个惊人的念头击中——

“太宗之后......是李治......”

这个念头如闪电般劈开迷雾。按照后世史书记载,李世民之后继承大统的,正是时年六岁的晋王李治!而李治的生母,正是如今最受宠爱的杨妃——蜀王李恪的亲生母亲!

“难道......”李炫的手指微微颤抖,“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晋王铺路?”

但随即他又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晋王李治如今不过六岁稚龄,纵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策划如此复杂的阴谋。除非......有人在为他铺路!

李炫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忽然想起蜀王李恪曾说过的话:“父皇对我虽有宠爱,但终究不及太子哥哥。若要在我们之间做选择......”

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令人不寒而栗。李世民对杨妃所生的李恪和李治确实宠爱有加,甚至一度动过易储的念头。若太子和魏王相继出事,蜀王又因“真龙血脉”被影宗所害,那么年仅六岁的晋王李治,岂不就成了唯一的继承人?

“不,不可能......”李炫喃喃自语,“一个六岁孩童,怎会......”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书架上的《贞观政要》,突然如遭雷击——这本书的作者,正是晋王府长史,当朝大儒刘洎!

“刘洎!”李炫瞳孔骤缩。这位以文采着称的儒臣,表面上是晋王的启蒙老师,实则与长孙无忌交好,更是魏王李泰的座上宾。若说朝中有谁能在几位皇子之间左右逢源,非此人莫属!

李炫迅速回到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刘洎”二字,又在旁边标注“晋王府”、“长孙氏”、“魏王府”等关系。随着线条的延伸,一个可怕的猜想逐渐成形——

刘洎表面辅佐晋王,实则暗中勾结长孙无忌,意图通过操控年幼的晋王来掌控朝政!而影宗和新月教,不过是他们用来铲除异己的工具!

“不对......”李炫又摇头,“长孙无忌为何要这么做?他已是国舅,权倾朝野......”

他忽然想起在骊山石殿中看到的那幅壁画——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血池边,手持玉玺碎片。当时他以为是魏王,但现在想来,那身影的轮廓,分明更像一个文士!

“刘洎!”李炫拍案而起,“是他策划了这一切!”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野火般蔓延。刘洎作为晋王老师,出入宫禁如家常便饭;作为当朝大儒,与道门、佛门皆有往来;更关键的是,他曾在贞观初年参与编修《隋书》,对隋炀帝的秘闻了如指掌!

“以童男童女之血养玉......”李炫想起古籍记载,“这不正是隋炀帝晚年所为吗?”

所有线索终于串联起来:刘洎利用编修《隋书》的机会,得知了隋炀帝将元神寄托玉玺的秘密;他暗中勾结影宗和新月教,策划了这场惊天阴谋;先让太子被前太子魂魄附体,再借蜀王的“真龙血脉”开启幽冥通道,最后嫁祸魏王......一环扣一环,最终目的就是让年幼的晋王登基,他好挟天子以令诸侯!

“好毒的计策!”李炫额头渗出冷汗。若非他在骊山发现那些蛛丝马迹,恐怕永远想不到真正的幕后黑手,竟是一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

正当他思索对策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嗒嗒”声,像是鸟喙啄击窗棂。

李炫警觉地抬头,右手已按在腰间的幽冥刃上——虽然这把神兵在与杨炎一战后已经灵力大损,但仍是防身的利器。

“谁?”

窗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参军别来无恙。”

这声音......是聂隐娘!

李炫连忙开窗,只见聂隐娘一身夜行衣立在院墙上,月光下她的脸色略显苍白,显然伤势未愈。

“聂姑娘?你怎么......”

“嘘。”聂隐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轻盈地跃入书房,“参军,情况有变。蜀王让我来告诉你,明日早朝,有人要弹劾你勾结影宗,意图谋反!”

“什么?”李炫心头一震,“何人诬告?”

“御史大夫韦挺。”聂隐娘压低声音,“他手中握有‘证据’,说是从杨炎尸体上找到的密信,上面有你与影宗往来的内容。”

李炫冷笑:“拙劣的栽赃!杨炎尸体是我亲自检查的,哪有什么密信!”

“问题就在这里。”聂隐娘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蜀王说,韦挺背后另有其人,极可能是......”她凑到李炫耳边,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李炫瞳孔骤缩:“果然是他!”

聂隐娘点头:“蜀王让你即刻入宫,他有要事相商。”

李炫略一沉吟:“现在宫门已闭,如何进去?”

“蜀王给了我这个。”聂隐娘取出一块玉佩,正是当日蜀王赠予李炫的那块“海纳百川”,“他说参军一看便知。”

李炫接过玉佩,只见玉上山水图案在月光下微微泛光,隐约形成一条路径,直指皇城西北角的安礼门!

“原来如此。”李炫恍然大悟,“玉佩是地图,安礼门有蜀王安排的接应。”

他迅速换上夜行衣,将重要证据贴身藏好,又取了几张符箓塞入袖中。

“走吧。”

两人悄然离开李府,借着夜色的掩护,沿着坊墙阴影快速前行。长安城实行宵禁,街道上只有金吾卫的巡逻队偶尔经过。李炫和聂隐娘都是身手不凡之人,轻松避开了巡逻。

行至安礼门附近,聂隐娘突然拉住李炫:“等等,不对劲。”

李炫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安礼门前的灯笼比平日多了一倍,守卫也增加了不少,而且个个手按刀柄,神情警惕。

“有埋伏。”李炫眯起眼睛,“蜀王的消息可能泄露了。”

聂隐娘轻声道:“要不要改道?”

李炫摇头,从怀中取出玉佩仔细观察。玉上的光路突然变化,指向城墙另一侧的排水沟。

“这边。”

两人绕到城墙根下,这里有一条宽约三尺的排水沟,上面覆盖着铁栅栏。李炫检查栅栏,发现其中一根铁条已经松动。

“暗道?”聂隐娘挑眉。

李炫点头,两人合力移开铁条,钻入排水沟。沟内潮湿阴暗,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但勉强可容一人匍匐前进。

爬行了约莫半刻钟,前方出现微光。李炫小心探出头,发现出口处是一口枯井,井壁上挂着绳梯。

“上去。”

两人攀着绳梯爬上井口,发现身处一座偏僻的小院中。院中站着一名侍卫,正是蜀王府的赵无疾!

“参军终于来了。”赵无疾快步上前,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殿下等候多时。”

李炫仔细打量赵无疾,确认不是影宗假扮后,才松了口气:“赵统领,宫中情况如何?”

赵无疾面色凝重:“很不好。陛下伤势反复,时昏时醒。太子闭门不出,传言是被软禁了。魏王称病不朝,而晋王府近日却异常活跃。”

“晋王?”李炫与聂隐娘对视一眼,“一个六岁孩童能有什么作为?”

赵无疾压低声音:“问题就在于此。晋王虽年幼,但他的老师刘洎近日频繁出入中书省,与长孙大人密谈至深夜。”

李炫心头一震,这与他的猜测不谋而合!

“蜀王殿下何在?”

“在内室。”赵无疾做了个请的手势,“殿下特意嘱咐,只见参军一人。”

聂隐娘会意:“我在外面守着。”

李炫跟随赵无疾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间隐蔽的内室前。赵无疾在门上轻叩三下,停顿,再叩两下。

“进来。”里面传来蜀王虚弱的声音。

推门而入,李炫不禁心头一紧。短短几日不见,蜀王李恪竟憔悴如斯!他斜倚在榻上,脸色苍白如纸,原本明亮的双眼如今黯淡无光,只有眉宇间那股倔强之气仍未消散。

“殿下!”李炫快步上前,单膝跪地,“您伤势如何?”

蜀王勉强一笑:“死不了。”他示意李炫起身,“参军,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

他从枕下取出一封密信:“这是我安插在晋王府的眼线送来的。刘洎三日前秘密会见了一个西域僧人,交谈中提到‘莲花托月’四字。”

李炫瞳孔一缩:“新月教!”

“不错。”蜀王咳嗽几声,“更可怕的是,眼线听到刘洎说‘六岁孩童最易操控,待大事已成,便是吾等出头之日’!”

“果然如此!”李炫握紧拳头,“刘洎想借晋王年幼之便,行挟天子之事!”

蜀王点头:“不仅如此,我还查到,韦挺弹劾你的奏折,正是刘洎授意所写。他们想除掉你这个知情者,再嫁祸魏王,最后扶晋王上位。”

李炫将自己在骊山的发现一一告知,特别提到那枚伪造的魏王金扣和壁画上的文士身影。

蜀王听罢,沉默良久:“参军,如今朝中可信之人不多。父皇病重,太子被囚,魏王被诬,而我......”他苦笑着掀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伤口——龙形胎记被剜去的地方,如今是一个血肉模糊的窟窿。

“我的真龙血脉已失,活不过三个月了。”蜀王平静地说,“现在能阻止这场阴谋的,只有你了。”

李炫心头剧震:“殿下!”

“听我说完。”蜀王艰难地坐直身体,“我虽失去真龙血脉,但还有这个。”他从颈间取下一枚古朴的玉佩,“这是母妃留给我的‘龙魂佩’,里面封存着一丝真龙之气。”

他将玉佩递给李炫:“参军身负双重真龙血脉,若能炼化此佩,或可恢复《天罡正法》的全部威力。”

李炫双手接过玉佩,只觉掌心一阵灼热,玉佩中似有活物游动!

“这......”

“时间不多了。”蜀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明日早朝,刘洎会借韦挺之手除掉你,然后发动政变。你必须在此之前,拿到确凿证据,面见父皇!”

李炫握紧玉佩:“殿下,我该怎么做?”

蜀王示意赵无疾取来一个锦盒:“这里面是晋王府的布局图和侍卫换班时间。今夜子时,刘洎会在书房密会新月教使者,这是你获取证据的唯一机会。”

李炫接过锦盒,沉声道:“臣必不负所托。”

蜀王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知道没看错人。”

李炫将蜀王给的龙魂佩贴身藏好,锦盒中的地图牢牢记在心中。离开蜀王寝宫时,他回头望了一眼——蜀王靠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却仍强撑着向他点头示意。那眼神中既有托付,又有诀别之意。

“殿下保重。”李炫深深一揖,转身离去。

聂隐娘在院外等候多时,见李炫出来,立刻迎上前:“如何?”

“比想象的更糟。”李炫压低声音,“刘洎勾结新月教,欲扶晋王上位。明日早朝,他们会先对我发难。”

聂隐娘眉头紧蹙:“那我们......”

“先去晋王府。”李炫目光坚定,“必须在刘洎与新月教会面时拿到证据。”

两人借着夜色掩护,沿着宫墙阴影前行。李炫忽然想起一事:“聂姑娘,你可知晋王李治平日为人如何?”

聂隐娘略一沉吟:“年仅六岁,却已显聪慧过人。据说三岁能诵《孝经》,五岁通《论语》,如今正在学《春秋》。”

“如此神童......”李炫若有所思,“难怪刘洎选中他。”

聂隐娘突然拉住李炫:“等等,前面有巡逻。”

两人隐入假山后,等金吾卫走过。李炫借机观察晋王府方位——位于皇城东北角,与东宫仅一墙之隔。府邸不大,却布局精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奇怪,”李炫低声道,“晋王府守卫怎么如此松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