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推背镇守使 > 第18章 烂柯寺

推背镇守使 第18章 烂柯寺

作者:河山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25:16 来源:小说旗

李炫和老道沿着钟声的方向一路疾行,周围的景色逐渐从破败的村落过渡到一片幽深的山林。

山林间古木参天,枝叶交错。天地暮色四合,玉盘挂在天边,明朗朗的月色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脚下的道路崎岖不平,布满了落叶和碎石,但两人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烂柯寺。

再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来到烂柯寺前。寺庙的围墙由青灰色的砖石砌成,历经岁月的侵蚀,已有些残破。寺庙门匾斑驳,朱漆剥落,却隐约可见“烂柯”二字,字体苍劲有力,虽已褪色,但仍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此时,夜雾裹着湿气也已漫过脚踝。老道掐了个避秽诀,青烟自袖口涌出,将两人笼在薄雾里。李炫盯着脚边腐草间若隐若现的白骨,忽然听见枯枝断裂声。李炫抬头望去,只见寺庙飞檐上挂着无数铜铃,在夜风中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却透着诡异。

寺门半掩,门槛上伏着只三尾狐。见人来也不逃,绿幽幽的眸子盯着李炫腰间符袋。老道剑指一弹,狐狸化作青烟逃去,只留地上一滩腥臭黄水。

“道长,这寺庙明明荒废多年,为何还有钟声?”李炫低声问道。

老道未答,只是抬手推开寺门。

“吱呀——”

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仿佛在抗拒他们的进入。寺内一片昏暗,唯有正殿中透出微弱的烛光。

两人踏入正殿,只见殿中供奉着一尊泥塑佛像,佛像面容慈祥,却隐隐透着一股邪气。佛像前跪着个灰袍僧人,正在诵经。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突然响起,惊得李炫一个激灵。循声望去,只见正殿前的蒲团上,盘坐着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中年僧人。那僧人面容清瘦,眉目间带着几分熟悉,正是先前村中那个汉子。

“施主,别来无恙?”

僧人缓缓起身,双手合十,“贫僧法号无尘,已在此等候多时。”

僧人转过身来,脸上满是疲惫,李炫倒吸冷气——这人竟真是白日里热情招呼的那个中年汉子!只是此刻他眉心多了粒朱砂痣,袈裟下摆沾满鼠毛。

李炫后退一步,老道却纹丝不动,手中桃木剑已然出鞘。

“你这妖僧,装神弄鬼!究竟意欲何为?”老道厉声喝道。

僧人轻笑一声,枯瘦的手指拨动着念珠,袈裟下摆随风轻摆,露出沾满鼠毛的破旧布片。他的面容依旧带着几分白日的和善,但眉心的朱砂痣却隐隐透出一丝诡异。

“二位施主,既已到此,不如稍安勿躁,且听贫僧细细道来。”

僧人双手合十,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沉淀。

李炫只觉得后背发凉,正殿内的烛火忽明忽暗,映得僧人脸上的阴影不断变幻。老道手中的桃木剑依旧稳稳指着僧人,剑尖微微颤动,发出细微的嗡鸣。

“三十年前,世道还算太平。焦桥村本是男耕女织,虽说不算富裕,倒也家家安乐。村中孩童在田间嬉戏,老人在树下纳凉,日子虽平淡,却也安宁。”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

“然而,好景不长。忽有一日,世间传闻:‘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箫方见日,更无一史乃平安。’”

李炫听得心头一颤,下意识地往老道身边靠了靠。老道却依旧神色凝重,只是手中的桃木剑微微下垂了几分。

“乱世来得猝不及防。”

僧人说到这里,语气中透出一丝悲凉。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老道和李炫,继续说道:“朝廷的征兵令很快传到了村里。先是青壮年被征走,接着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甚至连不满十四岁的孩童也被强行带走。村里顿时一片哀嚎,家家户户挂起了白幡,哭声震天。”

正殿内的烛火突然剧烈摇曳,僧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仿佛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李炫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耳边似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哭声。

李炫心头一紧,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村里的人怎么办?”

僧人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悲凉:“后来,村里只剩下了妇孺。她们守着空荡荡的村子,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亲人的归来。然而,乱世无情,征走的青壮年、老人和孩童,再也没有回来。”

正殿内的烛火突然剧烈摇曳,僧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仿佛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李炫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耳边似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哭声。

“李家郎君也在征召之列。他与小翠本已定下婚期,却不得不分别。临行前,李家郎君对小翠说:‘等我回来,定娶你为妻。’小翠含泪点头,目送他离去。”

“然而,李家郎君一去不返。小翠日日守在村口,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村里人劝她别等了,说乱世之中,生离死别是常事。可小翠不肯放弃,她坚信李家郎君一定会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留下的只有那些无力反抗的妇孺和老弱病残。小翠的父母也在战乱中去世,她孤身一人,守着李家郎君的承诺,苦苦等待。”

“然而,乱世之中,匪患四起。焦桥村地处偏僻,很快便成了山匪的目标。那些山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里的妇孺们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亲人被杀。”

“小翠也未能幸免。她被山匪掳走,受尽凌辱,最终含恨而终。死前,她依旧念念不忘李家郎君,发誓要等他回来。”

僧人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悔恨。他低下头,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小翠死后,她的怨气极深,化作厉鬼,盘踞在村中,不肯离去。她的执念太深,无法超度,只能在此徘徊,等待李家郎君的归来。”

老道闻言,眉头一皱,手中桃木剑猛地一抬,剑尖直指僧人,冷声道:“不对!休要糊弄道爷!你这话里漏洞百出,分明是在欺瞒我等!若只是小翠怨气作祟,何需绕这许多弯子?”

僧人闻言,脸上的笑意微微一僵,随即轻叹一声,低声道:“道长法眼如炬,果然欺骗不了。贫僧方才所言,确实有所隐瞒。”

李炫听得心头一紧,忍不住问道:“道长,这话中有什么不对?”

老道冷笑一声,目光如炬地盯着僧人,道:“他方才说小翠是孤身一人,苦苦等待李家郎君归来。然而,乱世之中,妇孺如何能独自生存?更何况,若小翠真是孤身一人,她死后为何会化作厉鬼,怨气如此深重?”

僧人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缓缓低下头,声音低沉而沙哑:“道长明鉴,贫僧方才确实有所隐瞒。”

“其实,小翠与李家郎君本是青梅竹马,两家关系甚好,到了成年,二人结为夫妻,婚后恩爱非常。小翠很快怀上了孩子,李家郎君更是对她呵护备至。”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然而,好景不长。乱世来临,朝廷的征兵令传到了村里。李家郎君作为村中青壮,自然在征召之列。临行前,李家郎君对小翠说:‘等我回来,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小翠含泪点头,目送他离去。”

“李家郎君一去不返。小翠日日守在村口,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村里人劝她别等了,说乱世之中,生离死别是常事。可小翠不肯放弃,她坚信李家郎君一定会回来。”

“那时,朝廷的官员们大肆横征暴敛,村里剩下的人更是穷困潦倒,连口粮都难以维持。小翠的公婆、父母也在战乱中去世,她孤身一人,带着孩子,守着李郎君的承诺,苦苦等待,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一日,一群溃败的朝廷兵马到了村里。他们凶神恶煞,要吃要喝,还要女人陪侍左右。可村里哪里还有这些?那些败兵们见村里人拿不出东西,便扬言要杀良冒功,刀柄架在孩子们的脖子上,逼得村民们走投无路。”

李炫听得心头一紧,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小翠和孩子怎么样了?”

“就在那时,他们将刀柄架在了几个孩子的脖子上,威胁村民,若不给些好处,便要屠尽全村。实在无法,小翠挺身而出,说:‘官爷们莫要为难孩子,民妇愿意给官爷们侍酒。’”

老道眉头一皱,冷声道:“这女人莫不是傻了?明知是虎狼之窝,还敢主动送上门去?”

僧人微微苦笑:“道长不知,小翠为了孩子,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这些孩子的命,可换来的却是村民们的闲言碎语。”

李炫听后,心中一阵酸痛,忍不住低声问道:“那后来呢?”

“第二日,便听说叛军到了左近,这群乱兵们匆匆忙忙逃离了。可村里的人们忘恩负义,开始对小翠指指点点,说她不知廉耻,为了自己苟且偷生,连贞节都不要了。”

僧人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无奈,“有些侥幸存下来的汉子,趁着夜里,对小翠动手动脚。甚至有人在夜黑风高夜,砸开小翠的门房…”

李炫听得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喝道:“这世道,怎会有如此禽兽不如之人!”

僧人继续说道:“后来,村子里爆发了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啃食庄稼,偷吃粮食,甚至咬伤孩童。村民们惶恐不安,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这时,一个游方郎中来到了村里。”僧人的声音忽然变得低沉而阴冷,“他告诉村民说:‘若想去除鼠患,需孝敬灰大仙。灰大仙乃是鼠中仙,若能得其庇佑,便可保村中平安’。”

“村民们起初不信,但鼠患日益严重,村民们苦不堪言,最终只得听从郎中的建议,纷纷献上祭品。然而,灰大仙的胃口越来越大,村民们渐渐无力承担。这时,游方郎中提议,…”

正殿内的烛火突然剧烈摇曳,僧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仿佛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

李炫听到这里,心中隐隐感到不安,连忙问道:“那祭品是什么?”

僧人长叹一声,眼中满是痛苦:“祭品……是一个孩子。”

李炫闻言,顿时脸色大变,失声道:“什么?!他们竟然要用孩子做祭品?!”

正殿梁柱突然传来窸窣响动,数只灰鼠顺着蛛网窜过佛像金身。僧人袈裟下摆的鼠毛无风自动,在烛光中泛着诡异的银灰色。

“那夜,村长敲响了村口铜钟。”僧人指尖捻着的佛珠突然崩断,檀木珠子滚落满地,“十四对童男女的八字黄纸在陶瓮里打转,唯独小翠孩子的纸团……”

李炫听得心头一震,忍不住追问道:“那后来呢?村民们真的用孩子祭祀了吗?”

僧人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村民们起初犹豫不决,但鼠患日益严重,他们终于下定决心。他们欺骗小翠,说抓阄选祭品,公平公正。但实际上,他们早已将抓阄的阄全改为小翠的孩子。”

李炫听得心惊胆战,拳头紧握,眼中满是愤怒:“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小翠为了村子,已经牺牲了那么多!”

僧人长叹一声,声音低沉而沙哑:“村民们认为,小翠的孩子不过是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儿,况且小翠早已‘脏了身子’,她们的男人夜里偷偷砸开小翠的门全是小翠的罪过。他们觉得,用她的孩子祭祀,既能平息灰大仙的怒火,又能除掉一个‘累赘’…”

这时,殿外钟声又响了起来,这钟声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急促。

梁上的老鼠像是得到了某种信号,声音又多了起来,叽叽喳喳地在房梁间穿梭,似乎在互相传递着什么信息。

然而,这喧闹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太久。突然之间,所有的老鼠都安静了下来,那些细碎的吱吱声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正殿内重新被一种死寂的氛围所笼罩。

与此同时,僧人的身体突然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那灰袍仿佛失去了支撑一般,一点点扁了下去。僧人的身体越来越瘪,最终化作了一堆杂乱的布片,从袍子底下“滋溜”一声跑出去了一只大耗子。这大耗子体型庞大,毛色灰暗,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它快速地穿过佛像前,消失在阴影之中。

李炫和老道都看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坐在那里的僧人竟然变成了一只大耗子!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炫颤抖着声音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