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九幽剑鸣 > 人物记 所谓过而改之

九幽剑鸣 人物记 所谓过而改之

作者:两行清泪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金庸词条的武侠作品里边,杨过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有着很多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发生。纵观他的整个习武生涯,其中一共有九位高手能称得上是他的师父。虽然说这九个人并不是每一位都将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授给他,但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说杨过与他们这些人之间,也算是有着一定的师徒感情。可是,如果我们细数这九个人的经历就能够看出,其中有几个人还曾经和杨过产生过仇恨之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杨过与这几个“恩师”之间的故事吧。

首先,杨过并不是和所有的师父都有着恩怨的,在这众多的师父中,与杨过最为亲近的人应该就是郭靖了。对于郭靖而言,虽然说他想要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杨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他的想法却并未付诸实践。不仅如此,在他的习武过程中,小龙女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正是因为当初有了小龙女的帮助,杨过才正式成为一个武林中人。当他们二人同处古墓之时,他就学会了非常多的独门绝学,从而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就连黄蓉都认为,杨过的待遇已经比郭靖当年要好上很多了。

在后来的几年中,已经“疯掉”的欧阳锋甚至还将杨过认成自己的孩子,并将蛤蟆功传授给他。而在洪七公和欧阳锋对决之时,杨过更是从旁“偷”学到了不少丐帮武功。当后来杨过躲避李莫愁之际,黄老邪更是与落魄的杨过一见如故,并将自己的弹指神功也传授于他。从杨过以上的经历能够看出,他对于武功的学习来讲是很有天赋的。但是,杨过虽然说学到了很多门武功,可他却并没有掌握其中的诀窍。否则在那个时候的江湖中,他早就成为了第一大高手了。

以上介绍的几个师父都是与杨过有着一种和谐的关系,在接下来我们就要介绍一下与杨过有“仇”的几个人了。首先说到的就是全真派的赵志敬了。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没有善待杨过的想法,不仅如此,在他教授杨过武功之际,更是对杨过施以虐待,因此,他也并没有教给杨过什么真正有用的功夫。

第二个要介绍的就是黄蓉了。在杨过看来,黄蓉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黄蓉对杨过的父亲杨康也有着一定的偏见。因此,两个人之间也就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但尽管如此,最终杨过还是在黄蓉身上学到了打狗棒法的口诀。

而对于杨过来说,在他众多师父之中,最为厉害的一个“人物”也就是那只神雕了。在杨过断臂之前,其实他的武功水平已经是比较高的了,当他断臂之后,更是因为有了神雕的帮助,他最终才成为了一个内力深厚之人。由此可见,神雕的本事应该是这些师父中最大的一个。

杨过最后是娶了郭芙,应该是互联网时代过度解读的一个最明显的案例。

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我们都很熟悉。之所以说是三部曲,是因为这三部武侠是有牵连的,其中射雕和神雕的联系最为密切,几乎可以说神雕是射雕的续作。而《倚天屠龙记》也借用了神雕和射雕中的人物关系和武功传承及武林门派,不过由于《倚天屠龙记》跟神雕和射雕的关联度比较弱,因此引发了中国吃瓜群众的猜想。

曾经何时,武侠是我们最爱读的书籍之一,在那个单纯的年代,讨论的都是武林秘籍还有武功心法,并加以模仿。随着网络文学的崛起,逐渐兴起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这本是一件好事,让读者可以对作品更加了解,但很多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对于文学作品过度解读,也就有了诸如唐僧是破过身的,杨过娶的是小龙女和尹志平的女儿等等之类的解读,让人大跌眼镜。

杨过娶郭芙这个观点也是过度解读的一种,而且是最典型的。

前文说到,由于《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的关联度比较弱,中间有大概一百多年的空当,这就给了一些作者过度解读的空间。

首先来看看所谓的证据。

说杨过娶郭芙的证据无非就是两个,小龙女毒发身亡 耶律齐叛变。

小龙女毒发身亡的分析是小龙女在绝情谷底其实毒并没有解,而只是清心寡欲,毒没有发作而已。而见了杨过之后,又生了情愫,因此毒发身亡。而对于耶律齐的叛变,在原著中并没有找到证据,分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忽必烈给耶律齐的父亲耶律楚才平反了;第二个就是原著中并没有交代耶律齐的下场,正是有这两个原因,耶律齐被认为是叛变,郭芙心灰意冷,被杨过救走。

既然小龙女死了,耶律齐叛变,杨过又救下了郭芙,再加上从小杨过就喜欢郭芙,两个人就在一起了。还根据黄衫女子出场,穿黄色衣服吹箫而强行说是跟黄药师有关系,说黄衫女子可能是杨过郭芙的后代。

以上的分析,金庸迷看了一定会很愤怒,虽然作品需要解读,但是过度解读的确让人很生气,这样生搬硬套的解读不但不能让读者满意,也破坏了远作品的主旨和美感。

对于以上的分析,可以从原著的逻辑证据以及作品的主旨进行分析,就可知道杨过娶郭芙这种结论是完全错误的,与作品的主旨也是南辕北辙。

首先小龙女毒发身亡绝对是子虚乌有,小龙女中的毒是冰魄银针,而不是情花毒,小龙女之前吃过绝情丹,已经解了毒。而冰魄银针的毒小龙女通过吃蜂蜜加寒潭白鱼,已经将毒祛除了,已经五六年没有再发,显然已经好了。这个冰魄银针的毒不像情花毒,心中有情愫会复发,小龙女见到杨过毒发身亡显然站不住脚。

再说耶律齐叛变,耶律是辽国皇族,耶律楚才在蒙古为相,耶律齐很早就已经到了南宋这边来,并且发展的很好,耶律齐不会因为忽必烈为耶律楚才平反而回到蒙古。

这里是一个逻辑加利害问题,逻辑上讲南宋和蒙古都不是耶律齐本来的国家,所以对于耶律齐来讲无论是在南宋还是在蒙古,都不是自己的

国家,严格上来说不是叛变。当然从情感上来说,从宋到蒙古肯定是叛变。

再说利害问题,耶律齐在南宋发展的很好,有名有利,又是丐帮弟子,岳父是郭靖,在江湖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英雄,耶律齐到了蒙古能受到忽必烈的信任嘛?肯定很难。会有如此的江湖地位吗?肯定不会。既然如此,耶律齐为什么要回蒙古呢?叛变是一个成本高又没有收益的事情,耶律齐肯定不会干。

再来说黄衫女子,一句“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就知道,这肯定是杨过的后人,而史红石也是叫黄衫女子杨姐姐,更加证明了这一点。虽然黄衫女子穿的是黄色衣服,也不代表是跟黄蓉有关,而且郭芙不姓黄。

比对小龙女和黄衫女子的描写,均是眉毛飘逸,深情冰冷,这正是古墓派的传统,而黄衫女子会《九阴真经》也不足为怪,毕竟活死人墓里也有一份,黄衫女子会九阴真经也很正常。

退一万步讲,即使小龙女真的死了,耶律齐叛变了,那么杨过会娶郭芙嘛?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杨过真的喜欢郭芙,这十六年杨过就不会隐居,如果杨过真的喜欢郭芙,就不会有十六年后那纵情一跃,如果杨过真的喜欢郭芙,就不会当着武林人士的面跟郭靖宣布要娶小龙女,杨过对于小龙女的爱情,毋庸置疑。

再来看看作者的主旨。

抛开细节不讨论,我们来看看射雕三部曲的主旨,《射雕英雄传》的主旨是英雄侠义,郭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曾说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国家就算牺牲家人,郭靖也在所不惜,所以郭靖是英雄。

而《神雕侠侣》表达的并不是英雄情节,而只是爱情。虽然杨过也做了很多为国为民的事情,但那并不是他毕生追求的,杨过追求的就是爱情,属于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只有他们的爱情经过了社会人情世故的考验和煎熬,方才显得无比珍贵,所谓情比金坚就是说的杨过和小龙女这样的爱情。

如果杨过娶了郭芙,那这个人还是杨过吗?

《神雕侠侣》说的主旨可就完全变了味道,这可不是金庸先生想表达的意思。

况且,黄衫女子也说过,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能称之为神雕侠侣的只有杨过和小龙女了,如果是杨过和郭芙,那能是神雕侠侣吗?活脱脱的变成了一部情感剧。

郭芙或许可能是杨过的初恋,但这两个人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走不到一起,除了他们一起的经历,杨过和郭芙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即使没有小龙女,杨过也不会娶郭芙的。

就如同郭靖不会娶穆念慈是一个道理。

郭靖一生,其实并非真正高大全的道德完人,一样有许多缺陷。比如面对黄蓉,长期选择性遗忘了和华筝的婚约,因为误会师仇,对岳父黄老邪喊打喊杀;可后来面对真正杀师仇人欧阳锋,却因为性格上的惺惺相惜,礼敬又加;此外郭靖生平最大一桩缺陷,就是对杨过近乎无原则的迁就,反害得包括黄蓉在内的家人,长期担心受怕。

甚至可以说,郭大侠这一生,肯定对不起华筝,也有许多地方对不起黄蓉,对不起自己儿女,唯独最对得起杨过。对他的好,那真是远远胜过了郭破虏这个毫无存在感的亲儿子。

中年郭靖、黄蓉:

(一)郭靖对杨过视若亲子,甚至过分迁就。

郭芙失手砍下杨过手臂,郭靖第一反应是斩下郭芙手臂以谢罪,被黄蓉拦阻无果后;杨过面对郭芙,不忍心砍她手臂、做为当事人自己放弃了报复后,郭靖才揭过此事,没有惩罚郭芙,却并非为女儿徇私。

理由很简单,郭靖是一直真心将杨过当做了自己的儿子,对外人才需要补偿与惩罚,对自己家人难道也需要么?

当自己女儿失手砍了自己儿子手臂时,相信没有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父亲,在理智状态后,会选择再砍女儿一只手臂来做惩罚,毕竟这已经于事无补,哪怕把郭芙双手双脚都砍掉,杨过的手臂也长不回来。

正因为内心深处把杨过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郭靖词条才会在知道蒙古大营一战真相后,选择性遗忘杨过几次三番欺骗自己、谋杀自己的行为;原谅杨过勾结蒙古谋取襄阳城的罪过;

否则仅仅把他当做杨康儿子的话,单凭杨过之前的作为,郭靖就可以理直气壮处死他,哪怕面对杨铁心的灵位,也无需丝毫愧疚。

青年杨过:

因为杨康不但是天波府杨家的不肖子孙,不但对郭靖毫无兄弟之情,三番五次要致他于死地,更和欧阳锋一起谋杀了郭靖的五位师父。对这样一个大仇人的后人,又哪有什么情面可讲?

郭靖曰:古语云大义灭亲,亲尚可灭,何况友朋?对比郭靖与拖雷是从小到大多少年的青梅竹马,感情远胜过杨康万倍。可是与拖雷的儿子蒙哥、忽必烈对敌之时,郭靖又几曾像对杨过这样,去对他们念故旧之情?

至于郭靖对为什么对杨过如此好,与其说是因为杨康这个徒有虚名的义兄弟兼死对头,不如说是因为杨过的生身母亲。

最早在报纸上连载版本《射雕》《神雕》,杨过是捕蛇女秦南琴被杨康掳走,凌辱所生。秦南琴暗恋郭靖,却下场悲惨,郭靖不能不心存内疚;通行版本的《射雕》《神雕》,秦南琴这个人物被删去,杨过变成了穆念慈所生,穆念慈是杨铁心的养女,和郭靖本有长辈定下的婚约,却因和杨康相恋,一生悲苦,郭靖同样歉疚终生。

所以,《神雕》中郭靖对杨过的恩惠和感情,不但远多过大小武那对徒弟,甚至连他自己两个亲生女儿、一个亲生儿子也是不能比的,他想要对视若亲子的杨过履行作为父亲应尽的职责,才会阻止杨过师徒相恋,是出于好心办了坏事,但在痛心之余,终于尊重了杨过个人意

志,当场放他走人,后来同样不置一词,从此没有再对杨过和龙女相恋,去做任何拦阻。

(二)杨过自身的问题:特权主义与自由主义。

杨过此人的行为,相当程度上是以自己好恶为中心的。他追求自己的绝对自由和不受约束,与此同时,却认为自己却是有权力干涉他人的。

因为他最恨负心薄幸之人,所以当“西山一窟鬼”中的煞神鬼多娶了几个老婆时,他就有权去割了煞神鬼的耳朵。其实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礼仪而言,一夫多妻并不比娶自己的师父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当然,杨大侠的价值观比别人进步了一千年,娶自己师父是他的自由,他碍着谁了?至于煞神鬼的自由,对不起,你碍着我了,因为我看不惯。

由此可见,杨大侠不但一定要别人容忍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还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

所以,对杨过这种人来说,自由只是一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借口。在自己能够维持强权的时候,杨大侠是不讲自由的,只讲拳头:

西山一窟鬼那便怎样?月尽之夜,我在倒马坪相候,你去把一窟鬼尽数邀来见我。若是不敢,西山一窟鬼都给我滚出山西。

“西狂”杨过:

但是如果碰到了比自己更强的强权,比如大散关时的郭靖,这时杨大侠就开始自称是自由主义者了,我做了甚麽事碍著你们了?我又害了谁啦?

通常容易被混淆的一个概念,便是自由主义和特权主义。比如杨过和令狐冲,就是标准的性相近而习相远。他们的区别不仅仅是性格上一个偏激,一个随和,其实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对立的。令狐冲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而杨过则是个伪自由自主义者,或者说,是个特权主义者。

像令狐冲这样真正崇尚个性自由的人,在厌恶他人干涉自己私人问题的时候,也同样不会去干涉他人的私生活,对所有干涉他人、侵犯他人自由的行为深恶痛绝。在他们看来,自由是双方面的,以一种自由凌驾另一种自由的行为,就是一种罪恶。

自由的定义,不仅仅是忠实于自己的本心,还包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与自由相辅相成的,还有自尊、自重和自律。追求的不止是个人自由,关心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自由与否,还包括自由的普世价值本身。

而杨过这类人的自由是什么呢?是身边所有人必须无保留的对我好,否则就记恨一辈子。至于我要不要对你好,那要看我高不高兴了。我做什么事情,别人不但不许管,还要无条件的支持,否则就是侵犯我的自由,至于我管不管你的事情,那也要看我高不高兴了。在杨过看来,自己和其他人从来是不平等的。杨过时时以精英自居,时时要求获得优越感,至于别人的感受,他是不在乎的。

他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特权。

因此比起令狐冲的自省自律和“不自由”,杨过更加能够满足读者们的特权**,喜欢他代入他视角的人也就更多。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就如同指望先富起来的人们,会去帮助其他人共同富裕,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当所有人共同富裕之后,富人的特权就没有了。

升米恩词条斗米仇,人心更无厌足,代入杨过视角的人多了,总要求别人应该一切围绕自己为中心,事事对得起自己,自然看郭靖黄蓉夫妇,就越看越不顺眼。

(三)真正教育杨过成为一代名侠的,正是郭靖的身体力行。

一个人的人生事业顺不顺利,既要看历史的进程,很大程度也是自己的个人奋斗。而一个人的心胸、气度、格局,就决定了他一生可能达到的最终成就,

少年郭靖:

郭靖的心胸气度现摆在那里,从一开始就比洪七公高得多,他的终身成就自然也比洪七公大得多,不论洪七公教不教他降龙掌法;杨过最终会被郭靖的伟大人格感召,抛开杀父断臂之仇,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中年郭靖:

杨过最终走出歧途,正是亲眼见到襄阳危城时、郭靖黄蓉夫妻俩明明情义深重,却处处以国为先;

霎时之间,幼时黄蓉教他读书,那些“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语句,郭靖对他说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理,因而宛如轰天霹雳般惊心动魄,心胸间斗然开朗,将家国大义领悟得透彻无比。

郭靖、黄蓉夫妇:

侠之大者而为国为民,抵抗强虏之汉家砥柱,洒一腔热血只为神州百姓,而不是独善其身隐世不出,这就是郭靖,金庸最伟大的大侠,没有之一。

一些人越是企图批判郭大侠,力图把他的光环一一扒下,只能越证明其他人的人格和形象,被这个“伪”大侠映衬得更加渺小了。

和龙女十六年后相会,杨过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奋不顾身投入到为国抗虏的疆场,心中所想是此生得与龙儿重会,老天爷实在待我至厚,今日便是死了,也已无憾。男儿汉大丈夫为国战死沙场,正是最好的归宿。也可以说真正教育杨过成为一代名侠的,正是郭靖的身体力行。

待得他立下击杀蒙古皇帝的奇功,名扬天下之日,方才想到二十余年之前,郭伯伯也这般携着我的手,送我上终南山重阳宫去投师学艺。他对我一片至诚,从没半分差异。可是我狂妄胡闹,叛师反教,闯下了多大的祸事!倘若我终于误入歧路,哪有今天和他携手入城的一日?,竟会“汗流浃背,暗自心惊”。

神雕大侠:杨过

有句话二十余年来藏在心中始终未说,这时再也忍不住了:郭伯伯,小侄幼时若非蒙你抚养教诲,焉能得有今日?

二十余年是多久,比他等到小龙女的时间更久。

难怪金庸下笔至此,会说郭靖杨过两人“万事心照,倾吐肺腑”,人生而当此境,复有何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