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蓬莱寻仙 > 江湖 第一百一十三章:元龟兴风雨,木屋话死生。

乘风破浪,把酒孤舟上。转战江湖三万里,谁道高山景仰!停杯四顾茫茫,久经波折何妨?今日挂弓天外,明朝倚剑扶桑。——词寄《清平乐》

元龟元年七月,肥前国。

天有不测风云,而酷夏的天更是说变就变。刚才还艳阳万里,霎时间就雷声如战鼓,风雨大作。

“九野君,万事万物无非气聚而形,气散而消,譬如生死。”

瓢泼大雨笼罩着整个山林,昔日山中猎户搭建的简陋木屋就成了行人暂时避雨之处。那说话的人是个年轻道士,他盘膝而坐,操着大明官话,显然非日本浪人。

而在他面前跪坐着的那人看起来不似普通的浪人武士,穿着合身的直垂,梳着茶筅髻,腰悬一把太刀。最主要的是,他的大明官话说得很好,一点都不生硬。

“道长,我曾看过贵国圣贤庄子的书,书中有言人之生,气之聚也。如道长所言,人之生死关乎气。然,天地非生非死,焉关乎气也?”九野泉问道。

年轻道士摇了摇头,说道:“九野君,你看外面。”

九野泉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木屋外,雨横风狂,山林呼啸。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随之而来的是如战鼓一般的雷鸣之声,久久不能停息。

“九野君可听闻昔日天地未开,乃混沌鸡子。而混沌开辟,则清气为天,浊气为地。天怒而鸣,则雷电交加,风雨相随。”说到这儿,年轻道士长袖一拂,衣衫上粘的水渍纷纷化作缕缕轻烟。

“此正是发乎气也!”

九野泉看着年轻道士,心中诚服,感慨道:“道长之言果然发人深省,想必在贵国,道长定是一方高人。”

年轻道士轻笑一声:“九野君过奖了,贫道仅仅是一介江湖后生,朝野之间胜过贫道之人不知凡几。”

九野泉神色凛然,这年轻道士在他看来一身武道修为已经深不可测。但大明竟然还有许多人胜过此人,不愧是天朝上国。原本想着和其他浪人武士一般出海去大明掠夺的心思瞬间平息下来,看来还得从长计议。

“不知道长此来日本,有何贵干?或许我可以帮上一些道长的忙。”

年轻道士淡淡地看了九野泉一眼,正准备说话时,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虽然风雨声杂乱,但年轻道士和九野泉都是江湖高手,却听得一清二楚。

“哐当”一声,一人跌跌撞撞倒了进来,漫天风雨也随之沾了年轻道士和九野泉一身。九野泉连忙站起身来,大袖一挥,那陈旧的木门咯吱一声关上了,将风雨挡在了门外。

再看倒在地上的那人,一动不动似乎已经重伤昏迷。那人头戴市女笠,斜挂下的虫垂已经被鲜血染红一片,雨水都未能冲刷干净。此时又沾上了泥泞,根本看不清那人长相。

九野泉上前扣住那人的手腕,眉头一紧,朝年轻道士摇摇头,说道:“这人怕是没救了。”

年轻道士看了看门外,说道:“九野君,贫道刚才说过,人之生死关乎气,你就忘了?”

九野泉一怔:“你能救活她?”心中一片惊骇:“这少女虽无外伤,但五脏受损,心脉似有似无,分明是强撑着一口气,才逃到此处。这等伤势已经是大半个身子入了棺材,除非是武甕槌大神显灵,不然岂能死而复生。”

“你先去打发外面的人,待会且看贫道手段。”

九野泉心中又是一惊,门外有人?他暗暗握住腰间的太刀,猛地推门一跃而起。

“咻咻……”

他的身子刚窜出来,就见几点寒芒划破雨帘。

“叮叮”两声,两枚泛青的十字钉钉在他身后的木门上。若不是他刚才迅疾一跃,怕是刚好打中他的胸膛。

“甲贺的老鼠。”

九野泉心中暗骂一声,他定睛看去,隐隐看见几道阴影似乎贴着地面而来。

“呔!”

九野泉一声大喝,腰间太刀拔出,凌空一斩。森冷的刀光与天边的闪电同时亮起,一片血色溅出,染红了地面,又被瓢泼的大雨冲刷地四处都是殷红。

蓦然,在他左边大树旁浮现出一道人影。

九野泉侧身仿佛长了眼睛一样,不等那人掷出手中剑,手中太刀横削而过。

“咔嚓——”

大树倾折,那人更是拦腰而断,一阵血腥气被风吹进了木屋中。年轻道士微微皱眉,高声道:“九野君,进来吧!”

九野泉四处打量一二,确定没有其他的人埋伏在外面了才重新走进了木屋。只见年轻道士已经将那少女抱到干燥的地方,市女笠被扔到一旁,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模样。

他又看了看年轻道士,年轻道士站在一旁,脸上似有难色,正犹豫不决。

“道长?”

九野泉提醒了年轻道士一句,年轻道士这才回过神来。他看了九野泉一眼,又看了看那少女,缓缓道:“九野君,还得有劳你去外面寻些干柴火和吃食,待会这位姑娘醒了,正好用得上。”

九野泉微微一怔,顿时明白了年轻道士的意思。若年轻道士真能救活此少女,那堪称是起死回生之术,如此妙法岂能外示与人。不由点了点头,也不顾门外风雨未歇,走出了木屋。

尽管心中好奇,九野泉却不敢在外偷窥,径直朝一旁山林掠去。

年轻道士看着九野泉离去,才松了一口气。他让九野泉出去,并不是怕九野泉偷学,只因为他这门起死回生之术并不雅观。若眼前之人是个男子还好说,偏偏是位如花似玉的少女。

不过,孟子曾言嫂溺必救之,性命攸关本大于男女之防。年轻道士顾不上那么多,解开少女的衣褂,单手按在了其会阴 穴上。

会阴位于两阴之间,任督二脉皆起于此。道门常言此处为地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人死之时元神从此而出,所以亦被称之为死窍。年轻道士手中真气涌动,顿见那少女头顶青丝处升起缕缕轻烟,仿佛三花聚顶。但仔细看时那起烟之处并非人们常说的百会穴,而是位于天门与百会之间的卤门。

年轻道士见此微微一喜,暗道:“果然人之生气起于此处,最终沉入地户。”

大约一刻时辰后,风雨已停,年轻道士才缓缓收手,将少女衣褂整理好。又过了一会,九野泉来到了木屋外,年轻道士连忙让九野泉进来。

九野泉不仅找好了干柴火,手上还拿着一只剥皮洗干净了的兔子,二人架起了火把,将其放在火堆上烤。待这些事做完,九野泉看着脸色逐渐红润的少女,开口问道:“她已经好了?”

年轻道士点了点头。

九野泉走到那少女身旁,给她把了把脉,眼中顿时满是惊讶。

“道长,你怎么做到的?”九野泉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少女先前分明奄奄一息,而今竟然完全好了。

年轻道士笑道:“你知道人之生气之聚也,但你可知此气从何处进入人之体内?”

九野泉摇了摇头。

“道经有言,阴阳交 媾,一点灵光自太虚而来,落入胎儿体内而有神,此灵光即此气也。九野君,你再想想,出生婴儿周身穴道皆未通,唯有卤门大开,是为生门,所以此气便是从此生门而入。”

“生门三百六十日后闭合,此气下沉入地户。地户常开而生门常闭,此气随日月之流失,年岁之消减,殆尽之日人即亡矣!贫道将此气暂妄言之为生气。”

九野泉听了,似懂非懂地说道:“道长你的意思是说每个人体内都有一种生气,此生气消散人就死亡?”

“就是如此,道无恒道,气无常存,所以一个人就算无病无灾往往百年就无疾而终,便是因为此生气消散殆尽。所以太上有云,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正是懂得保此生气而延寿不死。 ”

“这位少女虽然重伤将死,但生气未殆,贫道闭其地户,开其生门,自然能起死回生。”年轻道士说到这里,深深地看了九野泉一眼,心中暗道:“当然,此生气乃虚无缥缈之物,若无心真经思假为真之妙,纵有百般手段也无力回天。”

这年轻道士不是他人,正是从大明渡海而来的白玉京。白玉京趁着春夏之交,从台州府出海,借季风而行,仅一周时日便抵达日本。只是言语不通,一直在肥前国停留了近三月有余。

此时,在此处遇见会大明官话的九野泉,也不禁让他起了心思,想要折服此人。

日本国土虽远不如大明之广袤,但对于不会日本话的白玉京,想要去圣岳找寻蓬莱仙岛海图也是一件难事。更何况,听金银儿所言,当初叶希鹏曾派十三太保中的二人陪着坂上樱子返回日本,但几年过去了,都未有一丝消息,足见此行不易。

若有精通大明官话的九野泉帮忙,定能省心省力,所以他才以心真经救治那少女。当初何心隐以心真经都能将死去的素霓生复活一刻时辰,更何况这位少女还没有彻底死去,仅仅是重伤。

九野泉一时间不由觉得白玉京如高山仰止,整个日本怕只有他师父才能媲美。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说好。突见那少女睁开了双眼,九野泉不禁为之一愣。

这少女长相仅仅只能算是清秀,但她睁眼的刹那,整个木屋都似乎亮堂起来。

九野泉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女子有这般有神的眼睛,明亮与纯净不足言喻。他看着这双眼睛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樱花盛开的时节,美丽的小师妹正托着腮直盯盯地瞧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