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侠义榜 > 第35章 功参微妙

侠义榜 第35章 功参微妙

作者:轩辕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3: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丁耒吸取教训,平心静神,并不为失败所累。

他清扫完毕火炉,接着深深看了眼炉光,闭目淡淡地道:“继续吧。”

古太炎与林潼二人便就纷纷加了柴火,甚至为了保持恒温,丁耒甚至要求换了炭火。

其实炼丹来说,最好的不过是火山边的燃火,其次就是某种武功修炼出来的“心火”,所谓“心火”,便是内气摩擦,虚空交织,产生的烈火,这种火焰掌控极为困难,不如火山的火稳定,但也是无上妙法,一旦掌握了“心火”,往往没有工具也能随时炼丹,丁耒现在只能想想这些传说之事。武功没到达高深,并不能滋生“心火”这种事物,他现在内功都无法修炼,无法更进一步,更别提“心火”之类的非凡体验了。

不是他不想修炼《舍漏功》,而是此功太过特殊,之所以那么便宜,却也是跟《坐忘功》一样,存在某种桎梏————便是他需要清净之身,不染凡尘,不入虚妄,返照自身。即便他有功德点数,靠加点却只能通其形,这在“侠义榜”中也说过,“侠义榜”不是神物,往往存在某种限制,这限制便是如何做到形神合一。有其形,即便的招式动作,没有灵魂,一样苟且如凡招,只不过精妙许多,难以通真理。

武功倒是容易锻炼,外功也容易增强,最难的还是内功修为,之所以“侠义榜”没有像武功招式一样设立、、这种等级,而是保有内功最原始的设定,便就是内功不同于普通武功,需要以心印证,心到道存,道存神通,而神明自得。

看起来不难,实际上做到,简直如顶天一般困顿重重,需扫清六欲,专气致柔。

丁耒这个世界没有老子,他却从“侠义榜”中得知,一位叫做老子的高人写过《道德经》,“侠义榜”中便有所介绍,“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分离?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如婴儿的无欲无求状态?清除杂念,深入心灵,能没有瑕疵?

丁耒经过总结,精神与**虽不是融合,但是通过修炼,愈发能激发心身的合体,待到某一日,心到念动,身随神出,便如天雷惶惶,高山流水,松阁阔岳,伟岸而悠远,深不可测!

正是因为有这一层的关系,这才需要,洗清精神的浊尘,唤醒最原始的力量。

由此可见,如果将《舍漏功》修炼到一种极致状态,恐怕会高深莫测,威力绝伦。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是钻研了道理,即便他很便宜,廉价,但内涵与大气,自然与醇和,在这个等级的内功中无可比拟。

丁耒看着炉火燃烧,愈发的专心致志,像是受到控制,催眠了一般,火焰在眼球中闪动,变化,亮丽,晶莹,清透,仿佛坠入了一片火海,如沐浴其中,煅烧的仿佛不是炭火,而是整个躯壳。

林潼首先发现情况,丁耒似乎命令在这一刻停止了,身体停顿在最关键时刻,药草没有放下,而炉火依旧红红火火,黑炭中烧,烈焰焚焚。

“丁兄弟!”古太炎喊了一声,却被林潼打断了,只听林潼道:“丁耒他有古怪,恐怕正在某种入定状态,这种状态,我从以前典籍里见过,但很少人能够达到。”

“入定?你说他修炼有内功?”古太炎不是蠢人,一下子明白了。

林潼摇摇头:“他体内没有内气,应该是精神世界的蜕变,内功只是辅助,但拥有这样的精神境界,任何内功不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那看来这还是丁兄弟的机缘了!”

“应该是的,古人有言:‘进退疾徐,洞若观火。’丁耒现在的状态,进退有余,不疾不徐,看似呆若木鸡,却是由浅入深,陷入冥冥中的境地。”林潼道。

“洞若观火”一词居然真有实际意义,这是古太炎始料未及的,他读书不多,都在打拼,很少了解道理哲学,对于武功,也是蛮力为主,入定什么的,全凭随缘见性。

丁耒如今陷入了“洞若观火”的意境状态,可以说是天纵之才,少有的不动以万动,不变应万变。

他不动,身不动,言不说,耳不听,鼻不闻,六识皆封,仿佛坠入了无边梦境,窈窈冥冥。

“我这是?”当丁耒有了意识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身体被排出了什么,空洞了什么,仿佛大坝漏水,渐渐决堤,但决堤之后,这些水流却莫名地消失,就像汇入了大海,是一片复杂深邃的汪洋,一望之间,遥遥不可及,实难想象。

他的心中如流水,眼中却是火焰,一片火焰如豆,仿佛要落入他的心灵深处,却如同坠入了一片冰冷刺骨的水流中,溅起了万道激洪,露珠纷飞,蒸汽四溢。这当然都是幻象,是想象出来的情景,真实的丁耒,确实在经历一场非比寻常的蜕变。

有如落霞与孤鹜,落叶与长松,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似乎打开了某种桎梏。

过去普通的自己,仿佛正在远去,那个诗词歌赋,迂腐的自己,正在被清扫出去,身体不由自主地挪动,似乎在前倾,像是要看穿这片火焰,用火来煅烧心灵。

这个法子,在“侠义榜”中记载过,传说中某个世界段皇爷修炼“一阳指”就是如隔岸观火,烛光摆上一圈,以观火焰最初状态,随风飘动,随心偏移,火焰大小,仿佛随心所欲,却不知是心在动此火,还是风在动此火,凝聚了这样的意境,便就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段皇爷终于练成举世无双的“一阳指”。

丁耒如今正有这样的倾向,但他是在修炼《舍漏功》,虽然功法不动,身体保持僵硬状态,但心灵却已经得到了大解放,所谓是身困心不困,身坚心恒坚。

那边的王五看了林潼和古太炎两眼,再观察丁耒,确实在这个瞬间,变化了不少。

整个人仿佛容光焕发,如同出鞘的利剑,文人气质更加内敛,从这一刻开始,他并不羸弱,而是一个诗歌飞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诗剑仙。

当年李太白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感悟,但想必他耳濡目染,这么多诗词歌赋,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也曾对酒当歌,坐亭捞月,风流潇洒,肯定自然有非凡之处。

随着火焰愈发家加剧,丁耒的心跳也在加快,似乎整个人随着火焰,动荡变化。

虽然不是“心火”,却胜似“心火”一般,他的身体没有内气,却有一种烘炉在燃烧,清扫、洗涤他的精神杂质。

整个人脱胎换骨,蓦然就变了一个人似的————曾经因为洛莺和师娘的复杂情愫,正在被一一扫落,跌入尘埃之中,他的心底虽然还是暗藏,却不再如那般眷恋,真正的高人,往往不动声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懂得看透说透道尽万象浮沉,丁耒也正有这样的变化。

就见他突然冷喝一声:“舍漏清心,忘我忘情,平心而立,我意凌云!”

倏尔,他的脸上发出瑞彩般的表情,像是万花齐放,又如同大日高悬,阳光,正气,刚强,坚毅,整个脸上体现他的心态。

此刻他的心态,终于从血仇中脱离,仇深虽似海,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不再如过去那般,急急忙忙做事,他现在的心情很是平静,不骄不躁。

回归了心神自主的状态,他才感觉《舍漏功》已经破了这个障碍,他下定决心,将剩下的7点点数加到了《舍漏功》上,突如其来,有一道光芒在眼前旋绕,一本书的印记被他烙印出来,看起来还很虚无,仿佛轻飘飘的没有重量,但在脑海里却是实打实的,甚至其中的一些感悟,也印刻在心中。

有句说法,关乎三心穴————是为天心百会,地心涌泉,人心劳宫。往往很多功法都是借用这三种穴位,甚至铜人变除了印堂穴不同以外,另外两大穴位也都完全雷同。

百会穴是脑中精神所在,与印堂中的上丹田,只有一线之隔,丁耒如今堪破虚妄,等于是打破了百会穴的枷锁,对于修炼更是轻松简单,水到渠成。

7点点数加在《舍漏功》的时候,丁耒就感觉身体涌现出一阵阵热流,如同他当时是直接加点,后果很可能不会是温热,而有可能是极阳或者极阴,就是高热或者高寒,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走火入魔之痛。

热流是虚空产生的,也就是“侠义榜”的灌顶。

灌顶的说法,往往起源于密宗,是佛门不传之秘,往往喇嘛死前就会灌顶给弟子,传承功法,因此西域的喇嘛往往年纪轻轻就武功高强————这个“侠义榜”当真是神奇非凡,居然能够虚空灌顶,给他输入内气,让他顺着气流,找准气感,徐徐推进,甚至安排得妥妥当当,有“侠义榜”这个师父领进门,修行却不靠个人,简直是一步登天的捷径,令得丁耒心中大喜过望,经过这7点的加点,就已然省却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修行。侠义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