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燕云怅恨录 > 第五十九章 亲临渭水 直据长安

燕云怅恨录 第五十九章 亲临渭水 直据长安

作者:枭笑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瞿灵玓强自忍耐,才照楚清流所说,在张元府中静等了三天。第三日掌灯时分,仍不见楚清流回转,便去找张元计议。家人说,太师一早就去了拓拨元昊宫中,还未回来。

直等到二更过后,张元才勿勿回转。一见瞿灵玓,先开口说道:“灵儿,你这时不论有何等事,都得等明天再说。”说着走向自己那三间小房。

瞿灵玓道:“张伯父,我师哥到山里察看情势,三天了都还没回来,必是出了事情。”

张元脚步微顿,说道:“既然都三天了,也不争在这一时一刻。灵儿,不是我心肠硬,这事咱们明天再说。”说着进了房,将房门轻轻掩上。

瞿灵玓无奈回房,实在想立时就来个不辞而别,奔到山里去。却又知道这样做很不妥当,朦胧胡乱睡了一会,见天色微明,便重又去了那三间小房。

房门仍是关着,瞿灵玓叫了声“张伯父”,见无人应答,便伸手推门。

手至门开,原来房门只是虚掩,并未上闩。张元人已不房中,那张书桌已从山墙根下移到正中央木人身前。地上遍抛字纸,房中墨香扑鼻。迎面墙上齐眼高处贴了一张纸,留字不多,木人胸口用半截断剑订了一张大纸,字迹密布。

瞿灵玓先走到墙下瞧看,见只是一张字条,写了几句话:“灵玓侄女,出兵与否,今日必有定论。如何救人,我回来再议。”

瞿灵玓摇摇头,来到木人前面,拨下断剑,拿过字纸观看。触目先是一行大字:奉天讨赵逆檄。

张元曾多次说起过自己的书艺,明言才既不足,更少习练,成就仅止是中人而已。他的手书字迹,瞿灵玓早已多经多见,这几个字在此时看到,仍觉得笔笔带力,字字有神。

往下看,却是先从党项人的来历说起:

“党项族人,本黄帝苗裔,以久居东方边鄙、少到中原故,少有人知,甚或以东胡二字目之,谬亦极矣。今有白高大夏国拓拨皇帝顺天应运,崛起一方,拨扫迷乱,以正涤非,已届其时也。”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蚩尤为暴,不能伐;炎帝侵陵诸侯,不能征。纲纪隳碎,人伦失序,已达不可言说境地。”

“于是黄帝挺身,抚民振兵,先战于阪泉之野,再战于涿鹿之野,灭炎帝之志,杀蚩尤之命,诸侯共尊轩辕黄帝为天子。”

“黄帝奄有天下,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遂指山为号。其后世统有幽都之北,广莫之野,诚大国也。黄帝以土为德,北国谓土为拓,谓后为拨,拓拨,黄帝之后也。”

“其后中原战乱,拓拨氏人游牧北疆,安乐嬉享,不觉已有两千余年。”

瞿灵玓读到此处,心道:“安乐嬉享两千余年,这不是骗人么?这马屁拍得够响。”

“孰料司马氏失德少能,同室操戈,徒引胡儿入华为乱,晋室仓惶南渡,弃父老苍生于不顾。深目高鼻之人,肆恶于我邦,白面鬈发之辈,肆意于我人。兽言鸟语刺耳,羯骚膻臭扑鼻,我黄帝之后裔,虽俯首乞命于人手亦已不可得。”

“其衰其败,其悲其惨,已愈于神农之末世。”

“拓拨人不忍身享安乐,眼见同种同族人沦亡,遂整兵南下。百战之下,先后立国有八,杀胡儿过百万。国旋失旋立,唯杀胡驱虏不曾歇手。终以大魏国扫清北方,尽复黄帝故地,苏解黄帝旧裔。”

瞿灵玓于五胡乱华一事,所知不多,也无意深究,也不知张元所说是真是假。但“先后立国有八,杀胡儿过百万”一句,读来仍极痛快有味。

“其后或隋或唐,莫不承袭我大魏遗绪。唐室近三百年天下,二百余年盛世,全赖我拓拨大魏开创之功。”

“唐室深悉旧事,便能以实心待我,我更以实心回报。”

“太宗贞观三年,我先祖拓拨赤辞归唐。得任西戎州都督,统领三十二州军民摒挡西北异族,拱卫天下。”

“玄宗天宝十五年,我先祖拓拨守寂统兵助平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功成不居,辞赏让封。安、史二人,本羯胡遗种,扰乱华地华民,拓拨氏出手锄灭之,实乃份所当为,何功之有?”

“唐代宗永泰元年,拓拨人以屡有大功,得封赠于银州夏州,我先祖拓拨启梅居于庆州,我先祖拓拨朝光居于夏州。则二百六十二年前,拓拨氏已据有河西山前地,迄今已过九代人,其时赵匤胤先人又在何处?”

“唐僖宗中和元年,黄巢贼糜烂天下。我先祖拓拨思恭愤而出兵平叛,挽唐室大厦于既倒,脱万户于水火。”

“唐室以实心待我,我以实心待唐室,携手护佑天下,又是三百年。若以拓拨人初离鲜卑北国南下时为计,摒挡外族已过七百年,护佑黄帝后裔不知有几万万人。”

“篡逆赵匤胤,自幼不理生业,寡德无行。无以自存自立,不得已亡命军中,乞富贵于后周郭家父子膝下。小人图幸,怎能少干摇尾乞怜之事?无赖谋人,必多有尝糞试痂之行。”

读到“篡逆赵匤胤”五字,瞿灵玓精神就是一振。她幼年时母亲便丧命于皇城司手中,成年后奔走天下,细溯源流,还不全都是从“篡逆赵匤胤”身上而起?摇尾乞怜说得清楚明白,尝糞试痂也算不难索解,读到此处,不觉赞道:“骂得好!”

“赵逆曲尽妾妇之道,得以迷惑人心,窃居高位。奈何德既不符,才更难合,自不能有所建树,唯知行诡计阴谋。果然郭家父子尸骨不冷,孤儿寡母哭声未歇,而陈桥兵变之事已行。无赖兵痞,一朝黄袍加身,便也能为皇矣,为帝矣,真不顾天下人齿冷,亦笑煞人矣。”

“赵逆此如此得国,令华族顏面剥失一空,贻羞外族异邦有年。拓拨氏同为黄帝后裔,自不能袖手坐视,自当诛除赵逆贼党,复华民固有之荣光。”

“侥幸得国,赵篡不惟不知警励自惕,反而凶暴之性大长。鸠杀小儿柴宗训于房州,更戏赠其帝号为恭帝,戏称其父陵寝为顺陵。此还有半点人味耶?”

“药杀才人李煜于汴梁,复以其死后惨状为戏,呼之为牵机引。”

“既杀其人,焉能不图其妻?二逆赵匤义便强暴李家未亡人小周后,更招宫女助恶,令画师观摩图记。抑黄帝后裔乎?禽兽乎?赵家贼党,竟不畏子孙他日必遭后报乎?”

“大逆二逆一般凶暴,二凶难并存,终不免亲弟手刃亲兄夺位。斧声焟影,声传万里万年,蒙羞万人万口。”

赵家的恶事,瞿灵玓从小都听熟听惯了,见张元诅咒赵氏子孙必遭后报,还是快意非常。

“燕云一十六州,地是黄帝之地,人是黄帝之人,经羯奴石敬塘之手沦于异族已过百年。山河破碎,北疆失却关钥,民人流离,实处汤火之中。”

“后周世宗皇帝本已着手廓复,十六州中已得其三,且气锐势劲。奈何天不假年,中道崩殂。”

“赵逆窃人家国,却无胆力承人大业。丧心掩面,置父老山河于不顾,反向异族年送岁币,月输供奉。无耻一至于此,亦已极矣。妾妇之道,于此亦已极矣。赵逆匤胤一脉,自来不知颜面为何物,中原父老,却未必肯视颜面为无物。”

赵氏之大恶,莫过于窃据后周家国,却无力收复燕云,放任十六州民人流离。张元不是十六周人,怎也能深悉十六州人心中所想?

“河西山前地,本拓拨氏以血战得自唐室。黄帝之地,黄帝之人居之,实为天地自然之至理。”

“拓拨人于西地争战求存,至今已有七百余年,为中原遮挡外敌,也有七百余年。若非有拓拨氏在,尔孱弱赵宋,不亡于吐蕃,亦必亡于回纥,灭国多时矣。”

“逆赵无视大势,置十六州腹心之地于不顾,认契丹大敌为父为兄,必欲灭我拓拨氏而后快。甘言诱我族首叔祖拓拨继捧入宋京,扣留不放以为人质,乘虚并我故地。”

“奈何天不亡我,吾祖拓拨继迁匹马奔入地斤之泽,不数年即整军而还,驱除逆赵,重有八州之地。若非别有天助,徙赖人力,焉能有如此捷速?”

“复国以来,吾祖吾父,以至于予,束身爱人,修文讲武。时时不忘救中原父老出逆赵之淫2虐,重整黄帝子孙固有之声华。”

“予今兵粮稍足,忧急之心不可稍待,大军指日便要东下。兵到之处,除赵逆亲党绝不宽宥外,余下人等一概赦而不究。深明大义,愿去逆归顺者,可径到军门接谈,必量才取用。胆怯小民,自管各安生业。拓拨氏黄帝后裔,与父老同属一族,出兵只为除暴安民,兵行之处,必当秋毫不犯,又何惧之有?”

“此一去,纵不能投鞭断流,也当如西风扫叶。三月后,朕必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东到汴京之日,朕必置酒设宴,邀中原父老共谋一醉,幸盼勿却。”

瞿灵玓心中有事,但痛骂赵氏极合她的心意,便也就一气读完。这张纸字迹潦草,显然不是要拿给拓拨元昊看的,却也并无多少涂抺,不象是个草稿。看来是张元文章作成后,胸中怒气犹自难消,又动笔肆意抄写了一遍,这才勿勿离去。

瞿灵玓于军国大事所知甚少,却也知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云云,说来容易,行来却必然甚难,更不必说再要到汴京“置酒设宴”了。但倘若拓拨元昊心中早有伐宋之意,只差未能最后决断,张元这篇骂人吹牛的文章还真有促其行事的功效。

话已说到这等地步还不肯出兵,则何时才会出兵?气可鼓不可衰,三鼓气竭的道理,适于凡人,也适用于帝王。

瞿灵玓暗暗盼望张元能说动拓拨元昊出兵,这样不论是救人质还是救师兄都要好得手些。她哪里知道瑙水谷中还有一个没藏飒乙在?有了此人做对手,想做成任何事,那都是难于登天。

她拿过一张纸,就用张元的残墨,留了一个字条,说自己往山里去了。将字条粘在墙上,要了一匹马,打马出了兴庆城,与前番楚清流出城相比,已勿忙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