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秋与秋月 > 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三)

秋与秋月 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三)

作者:李湘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8: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空中暮霭沉沉,愁云惨淡。那晓峰山处在千阳湖东畔,从山脚至顶端虽不过百仞,却是云州城内的最高峰。玄音观坐落在北侧的山腰间,乃是城内仅有的一座道观,迄今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云州城里崇道之人不多,只能偶尔见到一些来此烧香祈福的香客,因而平日里一向较为冷清。

子信在北侧山脚下了马,便沿着小路往玄音观走去。他来时的路上一直很纳闷,此人竟会约自己在道观见面,还真是别开生面。又想那皂袍人的武功本就不弱,其主人很可能是江湖中的武学高手,若要对自己不利,完全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思前想后,反而越发好奇那人的身份。

来到观内,一个小道士正在打理着香火,前院里更无他人。那地面散着枯黄的梧桐树叶,加之又是黄昏时分,便显得分外萧索。

子信正准备向那小道士打听之际,从右边又过来了一位中年道人。只见他手里执着一把拂尘,缓步走上前问道:“敢问这位施主可是罗子信罗公子?”子信点头称是,那道长又道:“罗公子请随我来偏殿,有一位施主在那等候公子多时了。”

子信心中暗自称奇,不知是哪位高人,竟能劳烦观里的道长为他传话接客。

那道长领着子信来到偏殿,轻轻推开一间房门朝里边儿人说道:“施主,他来了。”说完便站在门口示意子信进屋。

子信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那道人随即关上了房门。屋内的桌上点着烛火,淡淡的光芒并不算明亮。房屋正中的老君像下,一位上了年纪的施主面朝神像正襟危坐,双目微合、气定神闲。待子信进门,他仍旧端坐不动,只缓缓说道:“子信,你来了。”

这声音子信再熟悉不过了,顿时感到惊诧不已,进而又是几丝惶恐,支支吾吾地回道:“卓……卓叔,怎么是您啊?”

原来此人便是红衣会的首领卓原,当初是他亲自将子信带入红衣会的,两人不仅是组织内部上下级的关系,更有着师徒之情。“好久没有见你了,是我让他们去找你的。”卓原悠悠地道。

“卓叔,我……”子信回想起自己当时负气离开红衣会,实在是有愧于他的器重和栽培,一时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卓原徐徐站起身来,回过头说道:“你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前几天我不在云州,这里的一切都交给了长风他们打理,他既然把你赶了出来,我也不好说什么。现在我只问你一句,还想不想回来?”

子信回想起了一些往事,怅然说道:“五年前我一个人流落云州街头,是卓叔你接济了我,还给我在马场谋了份差事。后来加入红衣会,便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报答这份恩情,但是现在……”

卓原摆了摆手,正色道:“我并不需要你报答些什么,你们年轻人做事,应该多为自己的前程考虑一下。如果你想回来,就去向长风认个错,大家还是一家人。如果你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了,想出去闯荡一番,我也不会拦你。”

子信沉思片刻,迟疑着说道:“沈大哥说过,我的任性妄为总有一天会给红衣会带来麻烦。我自己也反复想过,像我这种懒散惯了的人,可能就不适合在组织里待着吧。”

卓原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摇头道:“你就是这点臭毛病改不过来,要我说什么好?”又纠结半晌,才缓缓叹了一口气说:“好了,这件事就先放下,你什么时候想通了,再来找我也不迟。”

“是。”子信诺诺地应了一声。他平日里一向高傲任性,但在恩师面前,却乖巧得像个孩子。“对了卓叔,您怎么会到这玄音观来?”他好奇地问。

卓原展颜笑道:“在那人烟阜盛之地待久了,耳边嘈杂得很。正好这玄音观的赤阳道长是我曾经的门生,便暂且来此图个清净罢了。”随即打开房门向外看了半晌,意兴阑珊地说:“走吧,随我到观里四处逛逛。”

子信便和他一同走出了房门。这座道观并不算大,却因地处高位,可以将云州城的图景尽收眼底。此时正值深秋,晓峰山上层林尽染,风势也较城里更为急促,因而别具一番风情。

“你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来云州吗?”卓原一边散着步,一边若有所思地问道。

子信当即一愣:五年前来到云州时,他就在心里打定决心要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年幼时的很多往事,都已被他封存在了最深处的记忆中,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向人说起。这番恩师突然问起此事,倒让他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卓原见他一时缄默不语,遂笑道:“不要太过介意,其实你的事情我都一清二楚。当初你离开长安后,是有人特意嘱咐你到云州来的,对不对?”

子信点了点头,苦着脸说道:“是……子信本不该欺瞒卓叔您,只是那位大叔曾告诫我绝不能说出他的身份,所以才……”言语至此,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一张无比熟悉而亲切的面容,便又哽咽了起来。

卓原劝慰道:“我理解你的苦衷,当初实在委屈你了。好在如今你已长大成人,也该为自己的将来筹划一番了。”

“将来?”子信闻言一怔,“子信不太明白卓叔的意思。”

卓原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远方的云州城凝望了半晌,方才意味深长地问道:“好男儿应当志在四方,岂能局限在这小小的云州呢?你如今离开红衣会,有什么打算吗?”

“子信愚钝,只想着得过且过、苟安一时,还未曾筹划过将来的事情。”子信苦笑着说。

卓原悠悠地道:“要变天了,连麻雀也知道未雨绸缪,何况于人呢?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过几天再把你的想法告诉我。”说着便向前走了开去。

子信轻轻应了一声,又突然眼前一亮,忙叫道:“卓叔留步!子信还有一件事想向您请教。”

卓原回过身来,只见子信一边拿出一张宣纸递到他的手上,一边说道:“我知道您这几日非常繁忙,因为这点小事劳烦您,确实有些过意不去。但还是请您看下,这上面的图案您可认得?”

卓原小心翼翼地将纸张拆开,见那上面绘着一幅太极图,右上角的梅花卦眼十分醒目。他心中顿时一惊,忙问道:“这个图案你是从何得来?”

子信见状,知他必然有所了解,于是一五一十地说道:“是在城外上阳坡的一座古庙内。当时庙里发生了一起凶案,在其中一处墙壁上发现了这个图,但不知道代表着什么。”

卓原又让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讲述了一遍,随后才郑重其事地说道:“这是曾经在关西一带盛行的天一道的教图。不过在一百年前,此教派已被朝廷下令取缔,如今都快淡出世人的眼线了。”

“天一道?”子信深感诧异,他先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教派。

卓原道:“相传后汉末年,天下群雄割据、战乱频仍。道士张修在汉中创立天一道,倡导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之法,受到世人的拥捧。后来天一道的势力扩大到巴蜀和关外,却逐渐偏离原来的教旨,沦为了一个画符占星的邪门歪道。在朝廷平定蜀南后,便严令民间禁止传播此道。”

“可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图案竟然出在了云州,难道说也是和曾经的天一道有关?”子信越想越觉得离奇。

“天一道……”卓原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像是在苦想着一些往事,忽然双目一张,兀自惊道,“莫非是他?”

子信当即问道:“卓叔,您想到了谁?”

“不……不可说,不可说。”卓原略一摆手,随即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告诫道,“子信,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些了。如果你还要继续追查下去,记住一定要小心为上。”

子信见他眉宇间似乎有些不安的神色,必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人物。但他既有顾虑,自己也不便追问,于是点头道:“是,我会注意的。”

当下天色渐晚,卓原又与子信交代了几句,便急着让他下山去。子信也自知不便久留,加之还有要事在身,便匆匆告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