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秋与秋月 > 第十六章 古庙疑案(三)

秋与秋月 第十六章 古庙疑案(三)

作者:李湘缘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8: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晚,子信卧在榻上辗转反侧,苦思着这几日以来的见闻。直至半夜,外边果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可他仿佛浑然不觉,次日竟一觉睡到了巳时。若不是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恐怕这会儿还醒不来。

他还不及洗漱,便胡乱搭了一件外衣裹在身上,匆匆忙打开房门。只见来人是一个年纪比他略大的小伙,身形健硕,皮肤黝黑,穿着云州衙役独有的蓝色布衣,看上去是个训练有素的兵士。

“唐大哥,怎么是你啊?”子信伸了个懒腰,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这么早有事吗?”

这唐林是云州衙门的一名捕头,生性豁达豪迈,见他如此怠慢,便责怪道:“还早呢?这都日上三竿了,你小子怎么变得这么能睡?”

子信这才下意识地看了看天色,很是诧异地问道:“哎哟,怎么都这个时候了?”

“你小子昨天晚上又在哪儿快活了不是?”唐林斜了他一眼,笑眯眯地问。

“诶,这你可别冤枉好人,咱如今已经不往那些地儿跑了。”子信忙摆了摆手,说完又转身回到了屋内,“里边儿坐吧,只是我这里可没什么好招待的。”

唐林便跟他进了屋,不以为意地说:“什么招待不招待的,我可不是来找你喝酒的。”

子信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脸色骤然一紧,说道:“倒是我想得太天真了。你穿这身官差的衣裳,到我这平民百姓家里来,准没什么好事。”又猛然想起那天沙摩勒的事,但官府素来是不理会这些江湖纷争的,还能为了啥呢?

唐林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地说:“我就不跟你卖关子了,这次是为了一桩命案而来,想请你这位侠探前去现场走一遭。”

“命案?”子信双眼一亮,随即又笑道,“唐捕头,这你绝对找错人了,我可不擅长办这事儿。”

唐林笑了一声,执意说道:“错不了,老弟你就别谦虚了。上次霄云楼的那桩案子,我们大伙全都看在眼里,连刺史大人都对你赞赏有加。这才过去不到半年,没人有会质疑你的能力。”

子信推辞道:“唐大哥你别这样奉承我,这和上次完全是两码事。捉拿盗贼我还勉强能行,像这种杀人命案,那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别说追查凶手了,只要一看到死者的尸体我就瘆得慌,巴不得离得远远的。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唐林短叹一声,沉沉地道:“那如果我告诉你,这个案子可能与你们红衣会有关呢?”事起仓促,他还不知子信已经离开了红衣会。

子信一惊,忙问:“为什么这么说?”

唐林摇摇头,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个我不能直接告诉你,你去到现场自然就会明白。”

子信一时陷入了踌躇。他这段时间被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弄得疲惫不堪,还真不愿去管这些不相干的闲事。但倘若真和红衣会有关,又不能不管不问。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许久,方才问道:“现场在什么地方?”

唐林闻言大喜,忙道:“城南二十里外的上阳坡。”

子信略一点头,当下便打定主意。随即转身收拾好行装,又与唐林一道牵了马,奔向上阳坡而去。

……

上阳坡位于云州城南,地势东高西低。东边是一片萧疏的山林,西边则是连片开阔的庄稼地,缓坡地带有一条官道纵贯其间。两人骑着快马来到这郊外,又兼新雨初停,山谷中散发着一阵清爽的气息。极目望去,只见西北边两三里外约有十来户人家,屋顶之上炊烟袅袅。

“那座古庙便是案发之地。”唐林远远地用手一指。

子信顺手看去,见那古庙就在官道一旁,周围有十余名衙役正在勘察现场。再仔细一瞧,才发现整座庙宇已近乎沦为灰烬,一些烧焦的梁木还在冒着青烟,只剩些土砖泥瓦残留较好。现场一片狼藉,显然刚发生过一场大火。

来到古庙前,两人当即下了马,唐林先一步向众衙役说道:“这位罗公子是我请来办案的朋友,各位对他不必有所隐瞒。”

当初在红衣会的时候,子信曾帮助云州官府破获过两起盗窃案,在场的不少衙役都与他相识。加上又是唐林的朋友,众人也就没有任何疑虑了。

子信望着眼前已被烧毁的古庙,眉头微微一皱,嘀咕道:“昨天晚上明明下着大雨,这里怎么会起火呢?”

唐林回答说:“我们也觉得很奇怪。今早衙门接到报案的时候,雨才刚停不久。看来这火应该是在昨晚雨下之前就烧起来的。”

子信的目光扫过四周,只见左手边站着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粗布衣衫,面黄肌瘦,一看便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于是便向他问道:“你就是那个报案的人?”

那人一听,忙诺诺地回道:“是,小人倪二,是这附近的一名农夫。”

子信见他低垂着头,神色间显得有几分惶恐不安,又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里起火的?”

倪二道:“回军爷的话,起火的时候小人并没见着。只是今儿一大早来上阳坡干活,发现这座庙宇已经被烧成灰烬,里边还有一具……一具烧焦的尸体,便赶往衙门报案去了。”

子信又问唐林道:“今早衙门是什么时候接到报案的?”

唐林略一回想,说道:“衙门是辰时开堂,他来的时候应该是辰时两刻。”

子信点了点头,忽然话锋一转,向农夫倪二问道:“倪二,你说你今天一早来过上阳坡?可此处离云州城有二十里地,怎么也得走上一个时辰,莫非你是冒着大雨、天不亮就来干活了?”

倪二闻言一惊,脸上直冒冷汗,支支吾吾地说不上话来。唐林也顿时反应过来,厉声斥问道:“倪二,你到底是什么时候见到这里失火的?不说实话,就把你带回衙门审问!”

倪二被吓得双膝发软,当即便跪在了地上,颤声说道:“小人该死,不该欺瞒各位军爷。其实小人是这附近陈……陈家庄的农夫,昨天晚上就远远地看见这里闪着火光,这才……才一大早去衙门报案的。”

“这么说你报案之前没来过这里了,那你怎么知道这庙里有一具尸体?”子信眉头紧皱,追问着说,“若只是失火,昨天晚上火势就应该被大雨浇灭了。你一个庄稼人,犯得着大老远地跑去州城报官吗?”

唐林见这人神色慌张,低头不语,不禁怒道:“你还不说实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人该死!”倪二颤巍巍地说道,“其实小人昨天夜里曾来这上阳坡寻找自家的耕牛,当时看到这古庙外边系着一匹马,小人好奇便走了进去,结果却发现地上躺着一具尸体。小人当时非常害怕,赶忙跑回家去。谁知路上回头一瞧,这里却燃起了大火,于是一大早便跑去了衙门报案。”

子信眉梢一扬,纳闷地问:“这么说,那人在古庙失火之前就已经死了?是怎么死的,你看清楚了吗?”

“是的。”倪二不住地点头,“但小人当时非常惊慌,只见那人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两只眼睛瞪得和铜铃一样大。小人没敢细看便跑回家了,实在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子信短叹一声,又问:“那你发现死者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庙里还有其他人吗?这火又是何时烧起来的?你全都一一说明白。”

倪二思索良久,才慢悠悠地回道:“那会儿应该已经过了亥时,火是在小人离开大约一刻钟后燃起来的。当时庙里光线很暗,小人也没有留意,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

子信略一点头,见他这几番话言辞诚恳,于是说道:“你起来吧,待会儿还有些话要问你。”见他站起身后,又转而向唐林问道:“死者的身份你们查清楚了吗?”

唐林摇了摇头:“还没有。我们赶来的时候,死者全身都被烧得血肉模糊,根本看不清面容。我已经让人把尸身抬回了州衙,正等着仵作验尸呢。”

子信又认真端详着眼前的庙宇。见这是一座非常简陋的城隍庙,左右宽不过丈许,门口只可供两人同时出入,里面仅有一间狭小的堂屋。古庙四周的墙壁焦中泛黄,似乎已经废弃了多年。当下又问道:“现场还有什么发现吗?”

唐林道:“跟我进来看看吧。”说着,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庙中。

子信跟着走进庙内,一阵烧焦味与糊臭气息顿时扑面而来,不由得捂了捂口鼻。又望了一眼四周,抱怨着说:“这火还真是烧得干净,若不是天降大雨,怕是要连后边的林子都给烧起来。”

“你过来看看这个。”唐林在堂内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