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太岁 > 少年江湖行 第四十四章大魏的贾诩

小太岁 少年江湖行 第四十四章大魏的贾诩

作者:老白干不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7: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诩,贾文若。一个昔年在大魏朝堂之上不算太出众的文人。王逸始终记得自己在鬼谷那位老人的书籍之上看到过老人遂贾诩的评价:乱世之中的鬼才,太平之下的治国之才。

能让那位一手早就春秋乱局的老人写出如此的评价,足以可见贾诩的才华。

贾诩看着发抖的王逸,沧桑的手搭在王逸的肩膀之上,“不必如此,老夫与公子交谈的第一次就知道公子的出身必定不凡,连治安策这种当年大秦王朝出版的书,如今大明的**公子都读过,可见公子的出身不凡。”

王逸嘿嘿一笑,也不说话,就是那么看着贾诩。贾诩也不恼怒,看着满天的繁星,又听听小河里传来的蛙声,十分满足。

“小友在山上一日可否尽心教导孩子们一日。”

王逸放下酒壶,郑重其事地说道:“前辈放心,在下只要是学堂先生一日,就会进一日自己的职责。”

贾诩点点头,说道:“听我这么个老家伙说话不烦闷?”

王逸如同小鸡吃食一般,快速摇头:“不会,前辈说笑了。”

贾诩微笑道;“这就很善喽。”

贾诩许久没有说话,浑浊的眼神望着前方,半晌,喃喃道:“公子如何看待春秋几国?”

王逸坐在地上,摇摇头说道:“我们虽然是后世人,但是没有资格去评判古人所做的一切。”

贾诩又说道:“既然公子不愿多说庙堂,不妨谈谈春秋中的天下十人。”

“天下十人?”王逸躺在地上,看着天上万年不变的星辰说道:“没见过几个,不过谁人不向往那个一人一剑走遍西蜀各地,杀的流寇与山贼人人胆裂的青莲剑仙。”

贾诩眼神之中满是向往的神色,“是啊,当年太白仙剑的壮举我们是看不到了。”

“且不说当年那位在武当山上,一袖打碎天门的老道长,就是那对世道及其失望的读书人我都是佩服的紧。”

王逸随手抓起一株草,含在嘴里,回味着当年那个在鬼谷之中,一边喝酒,一边拉着自己非要说出当年如何如何杀的山贼四散逃串,又是如何如何将当时刀法巨匠一剑打落尘埃。只是可惜当时自己完全是觉得这个偷酒贼在那里胡说,乱说。

也不知道那家伙如何了。

“都变了,都变了。”贾诩用只有自己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

世道变了,当年春秋几国如今只余下如今的大明,南楚与北齐。

独独不见我大魏。

江湖味道变了,如今的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是人不是那群人了。

没得意思,没得意思。

贾诩不由得想起自己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王逸看着那穿着单薄衣衫的老人缓缓站起,向着远处的黑夜里走去。

贾诩背负双手,边走边说道:“我们都老了。”

王逸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房间的,站在房间的门口,王逸推门而入。

房间里,商娘正坐在桌子的旁边,无精打采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是在等待着什么。看见王逸回来,急忙拿起桌子上的碗筷,吃了起来。

菜肴不是多丰盛,但是荤素齐备,让人看上去食欲大增。

看着商娘狼吞虎咽的样子,王逸笑了一下,坐在桌子旁也是吃了起来。

“我们怎么逃出去。”商娘可不是个傻女人,她可不想在这山寨待久了,之后回去自己的名声可不会太好。

“静观其变。”王逸吃了一口之后,有些噎住,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什么也别做,什么也别说。”

商娘皱了皱眉,这不等同于将自己的小命交给了山寨里面的人了吗?在看看王逸丝毫没有慌张的样子,难道真的要听他的?

王逸可是不知道商娘所想的东西,用过晚饭之后,就坐在书桌之后,看起书来,准备明天的课程。

第二天很快就来到,王逸从石清的口中得知,这个山寨名叫叶家寨,大当家原来是叶瑶的父亲,叶恒。只不过在几天前被官府抓去,叶瑶才急忙担任大当家的头衔,上一次叶瑶外出就是前往官府与他们谈判想要救出叶恒,显然是没有成功。

王逸与石清很快就来到了昨天见过的学堂之处,临近夏天,气温高的有些吓人。好在学堂的边上有着一棵老树,树冠遮天。展开竟然有着几亩方圆,独木却有着成林的姿态,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绿叶成荫。

树枝之上有着不少的鸟儿在树上躲避着炽热的太阳,树下有着不少的孩童与妇女正在乘凉。

看见王逸石清走来,几人都是站起身,对着王逸问好。

王逸一一回应,不远处玩耍的孩童跑过来对着王逸喊道:“先生好。”

王逸看着朝气蓬勃的孩童,心中一喜,“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说罢对着几位女子行礼,与她们一起坐下。在王逸到来后,又有着不少的人都来到此处,都想看看周围教书先生长得什么样子。

王逸端坐在那里,温言道:“我叫王逸,以后教你们读书写字。”说罢,微微一顿,“读书可不比你们玩耍,你们可以坚持下来吗?”

孩童听到王逸的问答,开始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讨论起来。

王逸看着这一幕,微笑不语。

过了一会,孩子们停下了讨论有一个稍稍大一点的孩子说:“我们可以。”

王逸看着这个孩子,但是有些清秀,举止之中带着些许的成熟气息,坚定的眼神在充满灵性的大眼睛中浮现。

王逸又问道:“你们为什么要读书?”

这个问题吧孩子们问住了,没人想过为什么要读书,都是被自己父母送来,逼迫自己读书。

一个个疑惑的小脸看向不远处坐在那里的母亲。

王逸笑道:“无妨,你们怎么想的,都可以说出来。”

有一个孩子走上前说道:“我娘说读了书,回家可以多玩一会。”

话音刚落,远处出来一阵笑声,只有一位女子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俏脸微红。

“嗯,算一个理由。还有其他的吗?”王逸看着孩子们再次问道。

“我要当官,把抓叶叔叔的坏人抓起来。”又一个孩子说道。

“很好,你们回答的不错。”王逸哈哈笑道:“不过我们读书真正的目的可不是这些,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

“读书可以知晓天下四面八方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将我们山寨的事情记载下来,无论是明事理也好,求得文采斐然也罢,若是求取机缘,未尝不能封侯拜相,或者出人头地。”

“不过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一个人该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的事情,那是你们的事,我只会尽心尽力去教你们读书识字。”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你们将来如何,是当将军,还是当官员,只要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

孩子听得云里雾里的,懵懵懂懂,远处坐在那里的那群女子频频点头,只有他们明天这些话里的深意。

王逸从叶家寨的地势说起,讲到水源的各种用处,再到大明的长安城,洛阳,以及边境的边塞风光。

孩子当做故事听着,远处的妇女们停下手里的活计,慢慢听着王逸娓娓道来。

原来叶家寨外面是这么的精彩,在西蜀之地,有一个剑客在刀法独步天下的时候,一剑将那位天下十人排列第二的打落凡尘。

有一个老人在南楚进攻我大明边境的时候,与志同道合的六位老友死守扬州十三日,老友身死三日而无人收尸,让人泪目。

说那秦淮河里的风光是极好的,顿时惹来无数的娇羞声。

再说那北齐边境,大明的齐王为了保护幽州百姓,百战而死,令人惋惜。

书中无日月,笔下无春秋。

在王逸与众人交谈之际,叶瑶带着几个人经过这里。偶然间,看到平时嬉戏打闹的孩子们正在饶有兴致地围在王逸的身前,安安静静地听着王逸口中说出的故事。

叶瑶的耳边不是传来几句王逸的话语,对于王逸带动孩子们学习的风气,叶瑶还是感激的,毕竟这些孩子都是山寨的未来,平时自己乐视没少为他们操心劳累。

随行的人员 也是发现了叶瑶的异常,想要提醒叶瑶,却是被叶瑶轰走,独自一个人站在围墙外静静听着王逸所说之言。

连叶瑶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是那样的真诚与灿烂。

少年与少女在最好的时候相遇,一切都是极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