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太岁 > 第二百二十七章画卷

小太岁 第二百二十七章画卷

作者:老白干不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7: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方鱼肚白。

几个人在古庙当中度过了一个安静的夜晚之后,天色终于是亮了起来,那么几人便也要上路了。

王逸回头看着还在熟睡中的李长明,并没有着急于启程,而是静静等待着李长明醒来。昨夜时分,李长明与王逸两个人轮流守夜,李长明上半夜,王逸下半夜。

黄文与老和尚在天蒙蒙亮的时候,便离去了,王逸只是看着他们离去,也没有说什么。不过老和尚临走前对着王逸说了一句话,“施主,贫僧想了一晚上,还是没有想明白,等到哪天贫僧想明白了,就来给施主答案。”

王逸微微点头,目送老和尚离去。

黄文笑呵呵跟在老和尚身后,看样子是准备继续跟着老和尚了,“小子,有机会去龙虎山做客,就凭你昨晚的那一番话,到时候贫道拿出自己珍藏的酒水招待你。”

要知道黄文酿酒的手艺在龙虎山可是一绝,当年老天师最好这一口,每逢黄文新酿的酒水出炉,老天师保准带着自己的酒壶,来到黄文的房间外面,笑呵呵的,美名其曰,来看看黄文。实则是看上了黄文的酒水。

既然作为龙虎山最有名的老天师都喜爱这等酒水,那些下面的弟子不管是喝没喝过黄文酿出的酒水,都会下意识地认为喝上一口黄文的酒水,那就是龙虎山弟子的荣幸。

就连现任天师,老天师的孙子第一口喝酒,便是黄文怂恿的,为此黄文付出了三壶好酒的代价。

龙虎山大部分弟子在入门那一天实际上都喝过这等酒水,就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每年的新年与夏至两日,每次黄文都会拿出自己的酒水,亲自出来卖,大部分龙虎山弟子刚开始都有些怕这些外姓大天师。可是有些人耐不住嘴馋,便壮着胆子,来买了一壶。

有一个人出头,那么买酒的人便多了起来,这样一来,黄文与山上弟子交谈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以至于黄文有一段时间都比老天师有名气,前来求卦问前程的人可不少。

王逸当时淡淡说道:“有机会,一定会去。”

收拾好行囊,将一切都放到板车上,王逸做完这一切后,便叫醒了还在熟睡的李长明,因为再不走,便要到中午时分了。

王思醒来的时候有些早,不过还是没有赶上老和尚等人的离开,小家伙吃过火上烤着的野猪肉后,便继续开始抄写今天的书。

其实王思是不想抄书的,在她看来抄书是一件极其无聊且烦人的事情,有抄书的时间,王思觉得自己还不如去门口,堵在那里,数蚂蚁玩。

抄书?抄完了,能做什么?

换钱吗?王思是没见过,但是不抄书,王逸说了,就不会给自己饭吃,这样一来王思再不情愿,也只好乖乖的去抄书。

几人走出古庙,向着远处走去。

板车被王逸扔在了古庙当中,毕竟现在王逸靠着那本改良过后的春风渡恢复了伤势,再加上昨晚李长明为王逸调理了一下气息,现在的王逸伤势好了大半,但是内力这方面,王逸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离开古庙之后,王逸走的很急,李长明倒是无所谓,比起在武当山上练武的经历,走这点路算什么,只是这下子就苦了王思,走出古庙之后,王逸便不再背着她了,要她自己走路。王思走了几步路,就感觉自己的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所以难免可是怨声载道,王逸只是看了她一眼,便不再去管他。王思最后都想骂人了,不过担心王逸丢下它,所以用平日里自己从书上看到的那些个句子,拐弯抹角的骂人。

王逸直接无视,要是论骂人,王逸从小会的就比王思多,雅的俗的,王逸都会。

经过三个城镇,便来到了徐州,凉州,庭州,幽州的四州交界之处,同时这里也有着一个小镇,这样一来,王逸他们三个便可以在这边略作休息了。

走进小镇,王逸并不打算这里长久的停留,毕竟要早早赶去幽州,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耽误不得,将王思与李长明安排在一处茶摊之后,王逸便离开了他们,前往一处锦衣卫在这边的据点。

王逸有时候不得不感叹,锦衣卫的情报工作做的真是很好,就像在这样一个小镇当中,锦衣卫便存在了一个据点。

走进一处绸缎庄,拿出那块锦衣卫颁发给王逸的专属令牌,那个绸缎庄的活计就想老板叫了出来。老板见到王逸的令牌,当即就要下跪,被王逸拦住了,直接问老板要了一些东西。

地图,方圆所有的势力划分,以及两批老马。

老板二话不说,直接照办,毕竟卢忠早就下达了命令,王大人就在前往幽州的路上。

再次回到茶摊的时候,王逸便带着两批老马与地图。

“好了,现在我们就要计划一下了,从这个小镇出去,往北便是幽州,西面是凉州,东面是徐州。”

“武当山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凉州境内。”

王逸抬起头,看了一眼李长明,像是在确认这个事实。

李长明点点头,端起茶杯,仔细地看着王逸所带回来的地图,上面有一路上的城镇,江湖势力与朝廷派去那个地方的县令。

他也在感叹,锦衣卫在大明的情报系统真的是很方便,像这种十分详细地地图,大部分的江湖人士都不可能得到的。

“你要是回武当山的话,那么今日在这里,我们可就要分道扬镳了。”

李长明笑了一下,摇摇头,“不回去了,先送你去幽州,等到你办完事情,我再将你送回长安城,如此我才会放心离开。”

王逸抱拳致谢,眼神满是感激。

李长明为什么没走,王逸心知肚明。

王逸现在修为全失,一路上不知道会遇到多少的事情与危险,李长明就是不放心王逸,才会选择留下,这般恩情,王逸记在了心里。

就像王逸有仇必报一样,有恩王逸也会记在心里。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马上出去,有了这两匹马,想来到达幽州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王思全程都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机会,她现在只能是跟随王逸,如果偷偷跑出去,人生地不熟,会饿死。

饿的那种滋味,王思可不想着再去尝试了,很不好的。

将王思放到老马上,竹箱背在身后,带好干粮之后,王逸与李长明相视一眼,策马飞奔,一路向北。

与此同时,在古庙与王逸分开的黄文与老和尚也一起走入了幽州境内。

长安城,翰林院。

今天的张首辅在同僚纷纷离开这里,坐着轿子回到家里的时候,他从自己的桌子上拿出了一幅画卷。

画卷上的墨迹很轻,像是很多年前的作品,落款则是一个人名,张居正。

至于画卷上,是一个女子。

女子相貌平平,但是眼眸之中天真无邪,直视着前方。

张居正起身,将房门反锁之后,慢慢躺在椅子上,看着眼前桌子上的画卷,眼眸里面满是追忆。

但更多的是愧疚。

当年从青州那里出发,远赴这千

里之外的长安城,考取状元,在临走的时候,他答应她,考上状元,便回来娶她。

那年,正是最年轻耀眼少年的意气风发的时分,也是那位女子最天真无邪的年纪。

只因为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不过少年求的是名垂千史,功成名就,惠及于民。

她求得是一个幸福安慰的家。

张居正靠坐在那里,想起当年的种种,只是苦笑。

考取状元之后,少年便留到了长安城,一去不返。女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也不嫁人,只是在村子口,天天等,日日盼,可是终究没有看到自己心里的那个人。

最后,少年做到了,如今百姓人人幸福安康,全都安居乐业,多半是他的功劳。

少年娶了自己恩师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

等到他回到村子的时候,留给少年的,不,应该说留给老人的只有一座孤坟与石碑,还有一个与他十分相似的女孩。

女子在死之前,为他留下了一个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孩子,女子被村子里面的人指责,被父母唾骂,赶出家门,最后还是女子已经成家的哥哥收留了她,让她生下了孩子。

不过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女子撒手人寡。

老人回到村子后先是愕然,而后在那些村民一位他要杀掉他们所有人,为那个女子报仇的时候,老人之上将村子的环境与徒弟治理一番之后,便想要带着那个女孩走。

可是女孩拒绝了,死活也不肯走,只要留在自己舅舅身边,饶是权倾朝野的老人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暗中留下些钱财,给自己的父母上过香之后,便回到了长安城。

再后来,有一天村子里面有人带来消息,说是女孩在一个深夜,跑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当时老人发动了大明的所有人,去寻找,还是没有找到。

老人以为她死了。

但是有一天,那个已经长大的女孩找上了门来,老人大喜过望,不过并没有将她领进门,而是找了一处院落,让她住在那里。

老人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欠了一世。”

老人回想着自己的一生,从幼年读书起,便要立志为民做好事,让所有人可以吃上饱饭,这份意志坚定不移,可在知道那个女子死之后,他便不断问自己,错了没有。

也许当初,留在那里,会更幸福。

回想起那个女子的样貌,脑海里满是当初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老人长长叹出一口气,而后猛地起身,收起画卷,走到门口处,动作一气呵成,只是在开门之际,老人微微一顿,而后用力拽开大门。

昨夜燕王找他提了一个建议,或者说交易。

燕王要王异嫁给李源,去做世子妃,而燕王便会暂时拦下那些蠢蠢欲动的藩王,为张居正治理大明的漕运与军队留下时间。

老人当时没有答应,只是问燕王为何知道王异与自己的关系。

燕王笑着说,“张大人可不要小瞧了本王收下的人嘛。”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天边的夕阳,而后猛地吸气,对着一旁的小太监说道:“去告诉燕王,本官同意了。”

小太监得到答案之后,便离去了。

张居正负手看了看自己身后的这座翰林院,而后离开。

第二天,皇帝连下两道圣旨。一道为王异正名,其为张居正女儿,只是早年间留落在外。第二道,燕王世子李源择日迎娶王异。

大明上下皆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