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小太岁 > 第一百二十九章进城

小太岁 第一百二十九章进城

作者:老白干不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7: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明只有一个皇上,明皇。

但是大明确有七位王爷,七位藩王。

当年太祖皇帝亲自册封了四位王爷,将自己的二儿子封为燕王统帅北部边军三十万,封地长安城。

将自己的三儿子封为赵王,可惜尚未就藩,就身死宫中,不算在内。

还有一个当年被封为慧王的太宗皇帝。

最后一个就是当年太祖皇帝的亲弟弟,被封梁王,封地凉州,手下一支凉州骑兵,骁勇善战,驻守西域,威慑西域各国。

在那之后,太宗封自己的义子朱平为成王,封地益州,封当年前朝大秦的驸马李勇为齐王,封地幽州。

到了如今,明皇陛下,亲自册封自己的大儿子李忠为赵王,封地襄州。当年朝廷对于这位明皇长子的封号还是有所异议的,因为当年的太祖三子就是这个封号,所以当时御史台的折子飞雪般堆积在御书房的案头。最后,还是御史台的杨钊上了一个折子,彻底解决了这件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杨钊才算彻底留在了明皇陛下的身边。

二皇子,李霄云,封为代王,封地就是姜维七人死守七日的扬州,而后便是三皇子,李茂,封地汴州。

其实当年封为藩王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只剩下了七位王爷,其中燕王势力最大,齐王用兵最神,梁王骑兵最精良。

魏老国公来到鸡鸣寺的时候,天色刚蒙蒙亮,老人拄着拐杖,轻轻走下马车,他知道那位陛下就在里面,等待着自己。

雾气渐起,魏老国公摆摆手,示意管家留在原地,不必跟随自己,进入鸡鸣寺。

鸡鸣寺的大门前,一位小沙弥拿着手里的扫帚,清扫落叶,见到魏老国公的到来,急忙双手合十行礼。

魏老国公笑着回礼,对着鸡鸣寺大门的方向指了指,像是在问大门开了没有,小沙弥摇摇头,轻轻说了句,“施主,时间稍早,鸡鸣寺还没有开山门,要不小僧去叫醒他们为你开门?”

魏老国公拉住想要回去鸡鸣寺叫人的小沙弥,微微一笑,“多谢小师傅了,我还是坐在这里等会吧,也不急于一时。”

说罢,魏老国公捡起地上的扫帚,帮助小沙弥清理起落叶,一旁的小沙弥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施主,快放下,这是小僧要做的事情,您是香客,交给小僧就好。”

魏老国公眨眼睛就清理出不少的落叶,“小师傅,人老了,待不住的,不做点事情,我这把老骨头就难受,要不就当小师傅可怜可怜我这个到

了年纪的老人。”

小沙弥还是不肯让魏老国公清理落叶,拿过扫帚,轻声说道:“不行的,要是被监寺师叔看到,我就惨了,老人家你还是坐在那里,安安心心等着,时辰到了,就进去山门吧。”

“小师傅,你说佛祖真的会保佑那些诚心改过的人吗,能够让让去往西天吗?”

小沙弥想起自己师父让自己抄写的经文,对着魏老国公诚心说道:“施主,佛祖一定会保佑您这位好心人的。”

魏老国公轻轻一笑,不再勉强,手中的佛珠慢慢转动,坐到一旁的台阶上,一只手拄着地,一手拿着佛珠,搭在腿上,静静看着小沙弥清理落叶。

时间匆匆过,小沙弥很快就清理完了落叶,对着一旁的魏老国公轻声告辞,走向鸡鸣寺。魏老国公点头示意,偌大的鸡鸣寺门前的广场,又只剩下魏老国公一人。

春风骤起,吹落一片片树叶,刚刚被小沙弥清理过的地面,又落下不少的树叶,魏老国公看着落叶,人这一生又何尝不是如这落叶一般,小时候就像那春天里,刚刚长出的嫩芽,柔弱而又新鲜,之后长成叶子的时候,那段时间仿佛少年时候的自己,怀念而美好,而这地上的落叶就是现在的自己,到了离去的时候了。

耳边传来孩童嬉戏的声音,魏老国公抬眼望去,几名孩童走出鸡鸣寺的大门,成群结伴,手里拿着小铲子,来到一旁的土地之上玩耍。

魏老国公轻轻一笑,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爷爷好像也是这般看着自己的,爷爷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当时自己还在猜测爷爷看什么呢,现在想来有些明白了。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

原来是在怀念自己逝去的时光。

坐在那里的魏老国公缓缓起身,手中的佛珠轰然断裂,珠子一颗颗掉落在地上,老人没有弯腰去捡,而是正了正自己的衣衫,迈着年老的步伐走进鸡鸣寺。

“死去就死去。”

嘉和五年的的秋天里,当朝四大将军之一的魏老国公,徐天德,死于长安城,鸡鸣寺。

今天对于王逸来说是最不寻常的一天,,因为今天明皇陛下要在太和殿召见自己与马顺等一众去往南楚的锦衣卫。

就在前几天,明皇派人接走了住在子午巷多时的肖文璇,当天下旨,昭告天下,肖文璇认祖归宗,改名李文璇,封其为太平公主。

这是王逸加入锦衣卫以来,第一次来到太和殿外,自然是有些紧张的。

一旁

厚着脸皮,非要跟来的李源站在那里,十分放松,看着周围人的样子,李源有些想不明白,不就是见我那位表哥吗,有什么好紧张的,我当年见过好几次呢。

太和殿里面,有资格站在这里的人,无一不是在大明有资格决定大明走向的人,而一身皇袍的中年人高坐于龙椅之上,下面的官员正在慷慨陈词的说着自己奏折上的国事。

坐在龙椅上的中年人只是轻轻打了一个哈欠对着身边的高力士问道:“他说到哪里了?”

高力士急忙弯腰,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靠近陛下的耳边,轻声说道:“陛下,刘大人正说着户部今天的计划,说到削减军饷的问题了。”

明皇只是轻轻哦了一声,紧接着对着下面的刘大人说道:“行了,朕听明白了,接下来的不用说了,下一个。”

下面正说到自认为得意处的刘大人听到陛下的话语之后,只得停下举起的右手,告罪一声,退入群臣的队列之中,不再言语。

高力士见状高喊道:“还有哪位大人想要与陛下上奏?”

群臣之中,无一人敢于说话,高力士悄悄看了一眼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张居正,而后转过身,低着头,对明皇说道:“陛下可以了。”

本来有些困意的明皇一听这句话,瞬间站起,双手负后,“诸位,朕今日要说一件李家的幸事,大明的幸事,太祖时期的赵王,朕的三皇叔,尚有子嗣留在人间。”

明皇说完,下面自然有人高呼天佑大明,陛下圣明。

站在一旁的礼部尚书姚先知冷眼看着那群人,心里十分不屑,一群大明的蛀虫。

在明皇站在太和殿上的时候,有五百骑的骑兵自长安城的东门进入,为首者一身蟒袍,身下骑着一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身后一杆金黄色的燕字王旗紧紧跟随。

长安城的大街之上,寂静无声,所有人屏住呼吸,在看到那杆燕字王旗的时候,接连跪倒在在地,高呼“燕王”。五百骑势如破竹,在为首者的带领下,一路行驶到皇宫午门面前,无一人敢阻拦。

为首者翻身下马,从一旁的马匹上,接过一个“士兵”,士兵有些较弱,下马之后,轻轻叫了一声“二叔。”

这一声“二叔”,惹得燕王哈哈大笑,燕王抬起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城门,拉着这名“士兵”手,带着身后的几名亲卫旁如无人的走进午门。

午门两侧的守城将士,从始至终,无一人敢出声呵斥这位大明七位藩王之一的燕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