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 第七十章 殿下之约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七十章 殿下之约

作者:子楚云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燃炮竹,吃元宵,点灯笼,放花灯,合家饮酒。

姑苏城,更为繁华热闹。张灯结彩,烟花漫天,鞭炮齐鸣。

全城老老少少,吃过团圆饭,出门上街游玩。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坐花船,赏花灯,游庙会,逛集市,猜灯谜,看杂耍,听百戏……处处洋溢着吉庆祥和的气氛。

男子锦衣华服,女子锦绣衣衫,白绫襦袄,各式襦裙。

萧老爷破天荒,同意文鹏带着香儿赏花灯,又派小翠和可儿,两个贴身丫鬟跟着。

香儿好不开心,一路上有说有笑。她先带着文鹏,去寒山寺还愿,而后又乘船,返回灯市赏花灯。

两人又来到街上看杂耍,香儿看不清楚,骑在他肩膀上,远远看着。可儿想说什么,被小翠拉住。

文鹏背着香儿,香儿手提花灯,在拥挤的人群中走过,两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不时招来非议。

两人也不顾他人目光,逛完庙会,又拉着手去河边,放水灯。

买上数十个花灯,香儿又问老板要过毛笔,在花灯上随手写着:一波三折,两情相悦,三宫六院,四世同堂,五男二女之类的言辞。

见写不急,索性点亮花灯,一个个放入河中。

游动的水灯,承载着多少人的期盼与心愿,随着河水向远方漂荡而去。水波荡漾,月光轻洒,万点灯火,犹如天上繁星,将心中所思,带往天边。

香儿靠在文鹏肩头,望着漂远的“一点红”发呆。

两人坐在河边许久,才离开。

待告别后,香儿忽然转过身,抱住文鹏,深情拥吻在一起,小翠与可儿害羞,转过身去。

良久,香儿抱着文鹏,在他耳边低语道:“去吧,鱼儿哥,我等你回来。若是想要赎哪家女子,就赎回来吧。不过要等我俩拜过堂,才能接回家。”

香儿说完,转身就走向萧府。文鹏呆在原处,沉默无语。

香儿是试探,还是有意成全,他不得而知。他未料到,香儿如此深明大义,自觉羞愧难当。

临行前,文鹏去了一趟天香楼,想要为琴儿赎身,却被她拒了。

文鹏与孙明德几人一同上路,数日后,抵达金陵城。

孙明德与几人分开,他父亲已为他安排好住处,几人就此别过。

文鹏等人前往云齐阁客栈投宿,来到门前,却见店家招牌已改为“斋星阁”。

安顿好一切,他沐浴更衣后,前往风晓阁。

此时的金陵城,依旧年味十足,到达风晓阁时,风筱青尚在酒楼。

只有薛晓晓,待在闺房中。文鹏道明来意,又捎来师傅托他转达的谢意。

晓晓听闻先生已前往西子湖畔,欣喜不已。

文鹏从身上拿出五百两银票,交予薛晓晓。他道,这是师傅的心意,希望晓晓姑娘,莫要推辞,无论如何也要收下。

怎知,这晓晓姑娘坚辞不受。她坦言,她敬重老先生的为人,甘愿作他二人的信使,若是公子不收回去,便是看不起她。

文鹏又回道:这些钱财,只是为晓晓赎身而用,并无他意。

晓晓谢过先生的美意,还是不肯收下。推让之间,风筱青已回宅院。

她凑上跟前,笑问,她是否回来的不是时候。晓晓将她一番奚落,借故退了出去。

风筱青前几日,就收到文鹏的信函。得知他来京赴考,满是期待。

他离开的数月间,风筱青度日如年,思念如奔腾的江水,绵绵不绝。终日里,翻看往来的书信,才能入眠。时常从梦中惊醒,披衣倚窗,遥望远方,相思愈久弥深。

文鹏给她捎来姑苏的特产,又将香儿同意,为她赎身的消息告知。

风筱青望着文鹏痴迷,拉他走上阁楼。关上房门,两人窃窃私语……

许久,两人从闺房走出,风筱青告之文鹏:她这几日在家中等候,只是今日被酒楼唤去,说是有位气宇轩昂的公子,点名要见她。这人确是相貌不凡,似乎熟知文鹏。那人叮嘱她,若是遇到文鹏,让他这几日到聚仙楼相会。

文鹏有些好奇,询问那男子相貌。听风筱青描述,文鹏更加确信,约他的人,正是太孙殿下。

师傅嘱咐过,要他离太孙殿下远些。既然他能找到这里,想必对他的一举一动,早已了如指掌。况且又要赴考,若是不见,反倒麻烦。

思虑后,文鹏还是决定见上一面。他询问风筱青,聚仙楼在何处。

风筱青掩面而笑,这聚仙楼就在富乐坊,教坊司所在,沿着秦淮河一直往东北方向,临近皇宫。是帝国最为奢华的青楼,只为皇族,王公贵胄,海外及藩属使者而设。

风筱青担心他,要一同前往。文鹏告之,那人是太孙殿下,并不会有危险。她吃了一惊,这才放下心来。

文鹏独自赶往聚仙楼,来到门前,道明来意,一位绝色佳人带他,前往五楼的一间雅室。

侍女端上茶水,命他稍待片刻,而后退了出去。

文鹏打量着四周,这房间布置得高雅奢华。

闲来无事,他坐在案几前,随意拨弄着琴弦。古音悠悠,如天籁之声,撩动心神,将人带往虚无缥缈之境,飘飘欲仙,空灵绝妙。

竟是前朝古琴大师,郭先生的大作《潇湘水云》,原本此曲,寄托郭先生忧国忧民之情。

经文鹏之手,却生出另一番意境,飘杳绝尘,空灵清绝。

悠扬之音,在阁楼回响,令人心驰神往。

太孙殿下站在门外,闭着双眼,静心聆听,直至曲终,才推门而入,拍手叫好,只叹“妙,妙”。

文鹏正欲起身参拜,被他止住,两人坐在案几前叙旧。

太孙开门见山,向文鹏道谢。他所开方子,经太医院查阅,又加入其他若干药材后,研制出的药物,确是起到疗效。待所有病体病情,完全康复后,即刻派人赶往安南医治。

文鹏不敢揽功,谦虚一番。

殿下拿出一包金子,作为酬谢。

他道,安南黎民的性命,多亏他的方子,这是朝廷的赏赐。

见他多次推让,殿下笑道:要给筱青这样的女子赎身,恐怕没有足够的银子,是难以办到的。

文鹏推辞不得,只得收下。

太孙拍拍手,一名如仙子般的侍女,端来美酒,为两人斟满后,退了出去。

太孙笑道:“实不相瞒,本王请兄台来,尚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兄台。那夜,在琼楼夜宴的一番高论,本王甚感兴趣,故而想请文鹏兄解惑。为何文鹏兄身为士子,却还要对儒学大加指责?还望兄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吝赐教。”

文鹏谦让一番,端起酒杯,思虑片刻,一饮而尽,娓娓道来:

学生喜读史书,观青史兴衰,朝代更迭,有感而发,以探求长治久安之策。

自春秋战国起,周王式微,礼乐崩,井田废,诸侯群起,争霸不休,百家争鸣,法家兴起。

大秦重用商君,推行法治,奋六世余烈,一统华夏。始皇推行秦法,定立法度,铸剑为犁,威加海内。

然则三世而亡,何也?世人皆曰:秦暴。学生以为,非秦法之过,实乃秦法荒废之故。扶苏被杀,传承之制缺失;宦官专权,权臣当道,秦法废也,皆毁在李斯之手。

后世鉴之,自大汉伊始,但凡大统之朝,皆外儒内法。尊儒兴礼,教化子民,安抚愚民;整肃朝纲,严明法度,严刑峻法以治不轨。

然则,朝代兴衰、更替依旧,何故?

法乃死物,人为生灵,再周全之法,皆赖人为。若遇明君贤臣,用法重礼,开国治世,定鼎江山,盛世再现。若遇昏主佞臣,权臣当道,只手遮天,法度废弛,朝廷**,民不聊生,焉能不亡?

两汉外戚与宦官专权,前晋先有八王之乱,后有永嘉之祸,险些灭种。衣冠南渡,奈何门阀贵族专权。大隋有民变贵反,大唐有藩镇势大,结社内耗。两宋之鉴,尤为深也。

纵观青史,愚民德化,固然可收一时之功,却难以久安长治。人非圣贤,贪得无厌,到头来,皆是一场空。故而,学生道,青史是一个轮回。

儒学兴盛千余年,利弊自现,难收儒礼之效,终是误国误民,学生为之叹息。

依法治国,因势利导,时移世易,法因势而变。因循守旧不足取,朝令夕改,不切实务亦不足取。

再以儒,兵,墨等百家,取其利辅之,文武兼修。以平衡之策御之,或可收成效。

学生愚见,不足为信,还请殿下鉴之,付之一笑。

殿下听完文鹏长篇大论,轻声一笑。两人又相谈一时半刻,殿下忽然问道:“文鹏兄跟随老先生久矣,不知有何法,可使人短暂假死?”

文鹏思虑片刻,放下酒杯,轻声道:中医博大精深,针灸之术,玄妙至极。人身有一穴位,只要用针恰到好处,便可瞒天过海。太医院高明之师,皆通晓此法。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见时候不早,文鹏起身道别,返回风晓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