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 第六十五章 琼楼策对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六十五章 琼楼策对

作者:子楚云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才子佳人,齐聚琼楼。

“公子果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看来妾身没看走眼。”气若幽兰者,正是风筱青。

今夜,她梳妆打扮,特意推掉与解元同席,陪伴文鹏。

她一席白色衣裙,华容婀娜,瑰姿艳逸,柔情绰态,芬芳阵阵。一双媚眼,摄魂夺魄。

“姑娘谬赞,多谢姑娘美意,学生愧不敢当。”文鹏面色微红,连忙躲开风筱青的眼神。

待众人落座后,教坊司的司仪,宣布庆宴开始。

歌台上,鼓乐齐鸣。一花容月貌的美丽女子,在笙瑟的伴奏下,唱着《鹿鸣》之歌。声音清脆悠扬,婉转柔和。一群妖娆多姿的女子,翩翩起舞,随声附和。

与鹿鸣宴的庄重、肃穆不同,琼楼宵宴较为轻松、舒缓。虽是富乐坊召集,却是让新科举子放松神态,纵情欢乐。让举子们借机一展才华,畅谈时策,吐露奇志。

若是姑娘们与心仪的才子,两情相悦,被其赎身,纳为小妾,也可使这些柔弱孤苦的女子,早日脱离苦海,摆脱贱籍的世代桎梏。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女子能得偿所愿?

与琴儿的交往,愈发让他同情这些女子,可他却无能为力。

面对风筱青频频示好,文鹏有意躲避,他怕辜负风筱青,更怕负了香儿。

风筱青似乎看透他的心思,柔美的身姿,靠着文鹏,令他无处躲藏。那淡淡的清香,伴着美酒佳酿,沁入他的心魂。

歌舞还在上演,古琴悠悠,时而激昂澎湃,时而悲壮凄凉,时而清雅幽远,时而欢快明畅,时而如泣如诉,时而莺莺燕燕,……

飞天舞曲奏响,百乐齐鸣,曼妙仙子怀抱琵琶,凌空翩跹,美奂绝伦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两人一面欣赏美妙歌舞,一面畅谈对饮,文鹏些许微醉。

风筱青悠悠地说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不求朝夕以对,但求此情可待。”

文鹏转过身来,凝望风筱青:“一滴桂酒万古愁,杯空人醉泪横流。多情总怕负春色,夜寒孤影上琼楼。相思两处怎倾诉,草舍窗前守白头。”

风筱青明他心意,掩齿而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呵呵,今日可是公子大喜之日,来,青儿再敬公子。”

两人又酌数杯。此时,歌舞停歇,众人玩起击鼓传花的飞花令,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一个个仙娥起身,或出对,或填词,或赋诗,以求才子作对,和诗词。显然,她们在寻觅钟意的情郎。

文鹏趣不在此,避而不答,尽管风筱青一再相劝,他总是能躲则躲。

风筱青道:“公子为何不一展风华?也好赢得佳人青睐,共度良宵。”

“吟诗作对本是消遣作乐,或抒心中感悟,或谈人生志趣,或针砭时弊……以短短诗文,便博取女子芳心,换得以身相许。若能一心一意,还好;若是事后始乱终弃,弃之如敝履,视之若草芥,岂非有负佳人,终身所托?这与衣冠禽兽,又有何分别?无非是逢场作戏而已。”文鹏将美酒饮罢,低声说道。

风筱青,用玉指轻点文鹏脑袋,笑道:“呆子。好生沉闷。”

场中就座的女子,皆是满腹经纶,才艺超绝之辈,丝毫不输。整日里读圣贤书的举子。以致于她们的诗词,少有和上者,场面一度尴尬。

教坊司司仪,拿着手中的纸条,反复查看,而后走向歌台,大声道:大唐文豪杜牧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请诸举子以此句为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言者无过。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这首《泊秦淮》正是杜牧之,当年作于此地。诗中所说之事,业已过去数百年。今日重提此诗,或意有所指。举子们相互议论着,难道有朝廷大员在此,想一探举子们的真才实学?许多士子小心掂量着,生怕触碰忌讳,惹来是非。

会场中一片寂静,片刻后,有举子起身,引经据典,大谈儒家学说,推崇理学,存天理灭私欲,推行德化,以达内圣。

又有人起身批判奢靡之风,当居安思危,倡导勤俭冶国,以免重蹈覆辙。也有人提出应重振武备,内外兼修,改善民生等举措。更有甚者,有人将症结直指红颜祸水。

一时间,众说纷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抒己见,却无人敢触及本源。

或许是有几分醉意,或许是风筱青的激励,文鹏借着酒意,端起手中桂酒,一饮而尽。

他起身,向众人施礼,笑道:“诸位同年,学生慕容文鹏,听闻众人之言,心中有感,不吐不快。既言者无罪,请恕学生轻狂,不当之处,还请一笑了之。”

他又连喝两杯,放下杯子,娓娓道来:

以史为鉴,正衣冠,辨是非,明事理,知兴衰,匡得失。

学生道,青史乃是一个轮回,兴衰荣辱,荣华富贵,皆为烟云。多少寒士难舒志,多少佳人空望楼!

敢问在座同窗,身旁曼妙仙子,何人不喜,何人不爱,何人不愿红袖添香,与之如胶似漆,共赴**?若有之,非男儿也!

文鹏话音刚落,引来哄堂大笑,风筱青掩面偷笑。

他话锋一转,大声道:若是诸位尚未婚配,可敢娶之为妻乎?

一片寂静,无人敢答。

文鹏言道:何也?法不允,礼不许也!诸位佳丽,才学过人,容貌绝佳。若娶回家中,定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安度余生,岂不美哉?而她们却要以色侍人,终日以泪洗面。若所托非人,遗恨终生。诸位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可敢扪心自问,若是换成自家儿女,还敢心存歹念,言语嬉戏,欲以轻薄?

文鹏之言,犹如晴天霹雳,一时无人敢应。此言已逾越礼法,再多言下去,便有大不敬之嫌。

风筱青感慨良多,急忙拉扯文鹏衣袖,拽他坐下。

他又起身,激昂陈词道:

儒之礼法,有利有弊,难以一言蔽之。以一家之言,盛行千年,实为愚民之举。青史兴衰,朝代更迭,儒之礼法遗祸甚深。

前车之鉴,尤为深也。前朝富庶,大兴礼教,重文轻武,朝廷**,权臣当道。致使幽云十六州,尽落贼手,丧失北方屏障,任人长驱直入;西北战略要地尽失,良田沃土,牧场千里,西北门户洞开。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割地求和,岁岁纳币,年年朝贡。朝廷腐化,结社营私,排除异己。醉生梦死,夜夜笙歌,靡靡之音,大行其道。法度废弛,朝令夕改。歌舞不休,暖风醉人。

仁人志士,仰天长叹,报国无门。稼轩临死大喊‘杀贼’,放翁临终不忘‘示儿’,岳武穆血染风波亭,文天祥从容殉国,一片丹心照汗青,徒留后人嗟叹。

国破家亡,支离破碎,黎民流离失所。若早知如此,何故废除变革?无他,文公之变,触动其利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尤为悲也!

人之欲,难填也!所谓儒学,难以根除弊病,实为腐朽堕落之源,蒙蔽圣听而已。

民之欲,无非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各司其职。娶妻生子,安稳生息,衣食无忧,安享天伦。

朝代更替,多由民起。纵观青史,民不稳,则江山不固,社稷不稳。大唐太宗皇帝曾言,民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若不思报效社稷,安抚黎民,只顾一己之私,只谋权势与私利,于国于民何益?整日里醉生梦死,痴迷于花街柳巷,流连于莺歌燕舞,不问百姓死活,无异于高楼之蛀虫。

由此观之,内圣外王,不过一场笑话,人人皆为圣人,圣人又有何用?

人非圣贤,当以法冶国,辅以德化,智化,兼之兵,墨。兼爱,非功,尚贤。革除儒礼之弊,废止愚民之策,而行开化民智之举。士子选贤,当知百业。试问,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何以冶国?

学生空谈,妄议朝策。学生狂妄,还请诸位赎罪。

只是有一事恳请,时移世易,这些女子父辈之罪,业已受过,罪不该再及子孙。学生之言,若能上达圣听,恳求天子废除官妓之制,大赦天下,赦免其罪,还贱籍于民,使其安稳生息,以收万民之心,又沐圣主恩泽。

文鹏醉酒,也不知所语。虽无条理,却将心头压抑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言罢,只顾饮酒,哪管他人非议。几年后,当他再临此地,感慨万千,笑自己年少轻狂,笑他愚不可及。

众人对他狂妄言论,嗤之以鼻。对他藐视礼法,妄议朝策,诋毁儒学的言谈,大加指责。甚至起身大骂,要他当面对答。更有甚者,建议朝廷除去他功名。

酒楼上下,议论纷纷,一片嘈杂。教坊司司仪,命人击鼓传声,这才止住争论。那司仪道:先前业已声明,言者无过。一家之言,何须如此介怀。

歌舞再起,又是欢声笑语。

文鹏仗义执言,得到不少女子心中认可,却也为他仕途担忧。

风筱青,一面劝他少饮,一面不住责怪自己,不该怂恿文鹏作答。

文鹏有些头晕眼花,他扶着额头,摆着手,语无伦次地说道:“青儿姑娘,莫要自责。心中郁闷,一吐方快!要这功名,又有何用?帝国的江山,早晚要……。”

文鹏话未说完,被风筱青用玉手堵上。

风筱青摇摇头,轻声道:“公子醉酒,妾身扶公子早些歇息吧。”

言罢,她拉起文鹏,搀扶着他,下了楼梯,出得酒楼,摇摇晃晃地向风晓阁而去。

两人离去,正被二楼雅室内的男子看到,他只是轻笑,唤回侍从。

……

话说,此时三楼的雅间内,一神秘男子,带着面罩,正与两个黑衣人密谈着。

末了,那男子笑道:“两位尽管放手去做,有何所求,只管道来。所需费用,无需多虑。”

三人又商议片刻,各自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