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 第四十九章 暗流涌动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四十九章 暗流涌动

作者:子楚云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展清从王将军房中走出,他立刻回到军帐中,修书一封。而后唤来薛偌涵,将竹筒交予她,又在她耳边低语片刻。

薛偌涵点点头,随即走出营帐,骑上高头大马,直奔县衙方向而去。

展清这才匆匆吃些饭食,还未吃完,王将军派人来唤。

听闻王将军之言,展清眉头紧锁,叹道:“哎!还是晚了一步,是卑职失算了。”

许久,薛偌涵才返回营帐,向展捕头复命。她轻声道:“头儿,属下返回之时,发现田野间一具死尸,是军中一士卒。现场无打斗痕迹,被一刀毙命。蹊跷的是,凶器竟是他自家的佩刀。”

“哦?前面带路。”展清说罢,随薛偌涵一同出得军帐。

……

第三日傍晚时分,莫大可正在六扇门总部,提审犯人,捕快送来加急密函。

他走出牢房,急忙拿出书函,但见上面写着:

大人垂鉴:

我部因大雪封河,由德州改道陆路,行至吴桥县一处山谷地带,又遭伏击,刺客直指小殿下车架。幸好与王将军,青云道长事先商议,殿下乔装打扮,提前出谷,安然无恙。将士浴血杀敌,贼人北遁。想必信至之时,小殿下已安然抵京。经属下勘察,此次行凶者乃扶桑,大漠武士勾结所为,其中不乏我朝江湖中人,待追查。与扬州案确有不同,属下妄测扬州与吴桥案,幕后主使不同。且军营中确有细作……待属下查明后,详情再禀。展清敬呈

莫大可看完密函,更加坚定心中的猜测。

他吩咐手下,看好要犯,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接近死囚。

交代完,他即刻带人,前往太子府。

夜幕下,一个黑衣人正注视着,六扇门的一举一动。见他带人远去,黑衣人跟了上去。

……

太子府大厅内,太子殿下披着衣服,坐在椅子上,一面翻阅卷宗,一面聆听莫总管回禀。

两人相谈多时,太子一脸平静,丝毫看不出焦虑与不安。他不时打断莫总管,询问案情细节。

他将案宗搁置一旁,双手交叉,背在身后,在房内踱步。他眉头紧蹙,不时叹着气。

思虑片刻,他转身回到椅子上,轻声道:“莫总管,你如何看待此事?”

莫大可连忙起身,跪在地上,他低着头说道:“请太子殿下恕下臣无罪,下臣才敢进言。”

他连忙起身,走到书案前,双手扶起莫总管,轻声说道:“莫总管,快快请起,这房内只有你我二人,有话但讲无妨,你姑且讲之,我姑且听之,这房间,再无六耳也。何罪之有?”

太子让他坐下,莫总管道谢后,低声说道:“微臣以为,两次行刺,皆是冲着皇长孙殿下。只不过扬州案,又卷进来一群前朝余孽,目标或是汉王。”

太子皱了一下眉头,心头一惊,轻声“哦”了一下,说道:“不妨细讲。”

“依扬州幸存的屋主,幸免于难的三名花船女子,及派去灭口的杀手供述,扬州案牵连到卑职上司,都御使陈大人及锦衣卫等人。但微臣认为,他们并非幕后主使。真正的幕后主使,也非一人。蹊跷的是,案发前,汉王殿下曾到花船上饮酒。而事后查知,当时那花船已被一个外地商贾所租下,花船的老板也于两日前遇害;另外汉王殿下,曾当众斩杀,刺客中唯一的活口。”

言至于此,莫总管打住,又看了看太子,见太子还在深思,他继续说道:“两次行刺,刺客已事先获悉行军路线,及小殿下所在的船舱与车架。大军中虽隐有坐探,但如此清楚路线与安排的,除王将军与青云道长外,还有一人。”

莫总管接着低声道:“依微臣推测,两宗案件,皆是假借扶桑人与大漠武士之手,转移我等视线,而真正目的,是要借机刺杀小殿下。那么刺杀小殿下,谁会从中受益呢?按常理,扬州行刺已经败露,若是再在吴桥县行刺,岂不是不打自招?只能说明两者的幕后主使,并非一人。而第二次行刺的幕后主使,显然是有人在利用扬州案,嫁祸于他,让他成为整个案件的主谋,同时又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而微臣最担心的是,有人会借机,混淆视听,将矛头对准太子殿下。”

言罢,莫总管从袖中,拿出一张叠好的纸,起身递给太子殿下,退了回去。

他说道:“这正是那杀手的供状,此人已经全部交代。臣不知道如何定夺,只好先来请示殿下。下臣已经命人严加看管,没有下臣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太子表情凝重,看完杀手的供状,疑惑终于揭开,可他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倒表情更加沉重起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扬州案的幕后主使竟然是他。

太子陷入沉思中,莫大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太子表情的变化,他有点捉摸不透。

太子突然问道:“莫大人,知道此事的,还有何人?”

“只有微臣一人知晓。”

太子意味深长地说道:“本王希望你,永远保守这个机密,即使圣上询问起来。”

莫大可听罢,大吃一惊,不敢想象下去,不由得神情慌张,惊出一身冷汗。

太子见状,劝慰道:“莫大人,莫要惊慌,此事牵涉甚大。即使圣上怪罪下来,自有本太子承担。你只需将此人发配到奴儿干都司那里,令其终生不得返回中土即可,本王自会手书一封信函,知会王将军。另奉我手谕,即刻查办都御使陈大人,及相关涉案人员。切记,不可牵连无辜。陈大人身受圣上信任,本太子会上奏圣上,莫大人着手办理就是。”

说罢,他拿起刺客供状,放在桌前的灯火上。

莫大可见此,急忙起身劝阻,却见太子摆摆手,口中念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古人尚且如此,本太子怎么不知啊!”

他转过身,见莫总管又跪在地上,一脸惶恐的样子,连忙将他扶起,轻笑道:“莫大人,快快请起,你的心意,本太子已经知晓,此事莫再提及。”

莫大人坐回位置上,恭敬地说道:“人言殿下宅心仁厚,宽于待人,极尽孝道,仁义。今日一见,果然不假,微臣惭愧之至。”

他平复下来,接着道:“微臣是担忧,圣主是会如何看待此事。微臣不敢妄测圣意,但刺杀事情本身,就是可以利用的手段。无论是否得手,皆可嫁祸于人,而幕后主使已达到目的。表面上,是针对汉王与小殿下,真正的目标却是小殿下,而幕后主使偏偏将其掩盖。若是如此,谁又会是最大赢家?若不将真相揭穿,圣主或许以为,行刺的对象是汉王殿下也难说。.”

莫大可没有道明,他相信殿下,早已明白他想要说的话,也料到最糟糕的后果。

太子表情凝重,叹了口气道:“莫总管,扬州案上奏之时,只是不提这刺客便是。若圣上怪罪,本太子一力担下,绝不牵连无辜。至于吴桥县一案,待察明真相后,再如实禀报即可。”

末了,太子一声长叹:“清澈自清,浊者自浊。”说罢,坐于书案前,提笔写下手谕。

莫大可起身领命,双手接过手谕。

太子又交代一番,莫大可这才离开太子府。

过了几日,无论帝都,还是燕都,朝中大臣议论纷纷。

圣主也早已知晓,前几日发生在吴桥县的事情。

圣主龙颜大怒,太平盛世,竟有人胆敢,接连行刺两位殿下,帝国的颜面何存?!

他命人传召莫总管,纪大人入殿,痛骂一番。

出征大漠在际,圣主无暇顾及,命两人在他班师回朝前,务必将真凶绳之以法。

莫大可跪拜后,退出大殿,纪纲借故留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