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元华伞 > 第三十二章 青城山(上)

元华伞 第三十二章 青城山(上)

作者:廖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二章 青城山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丈人山》,丈人山就是青城山了。西蜀自有“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青城天下幽”之说,青城山因四季有不谢之林木而终年长绿,诸峰环绕,曲径通幽,恰似万木围如城,其幽洁自是不言而喻,古来炼气士居其中,或与禽鸟为伴,或与走兽共语得天然之趣,或留洞府遗道统宝物于此。

唐末五代著名道教高道传真天师杜光庭在此修道,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传说他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在青城山白云溪结茅而居,后来内功练至仙境,披法服,作礼辞天,升堂趺坐而化。颜色温睟,宛若其生,异香满室,久之乃上。

传真天师飞升后,其内功心法无人领悟,没能流传下来,但其“仙道非一,不拘一途”的主张对道教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青城山在道教的地位一再提升,青城派也成为武林八大门派之一。与其他武林门派不同,青城派的武功不以杀伤斗狠为首要,而是与丹道、自然辟谷、易、医相融,形成别树一帜的风格。

这一日,一个中年矮个道士、一个年轻瘦道士,正在牌楼外四处探看,只见一个络腮胡子满嘴的年轻人背了包袱拾阶而来,他眉有阴翳,风尘满衣,看来是走了很远的路。

这人正是肖东山。

他见了两位道士,急忙行个礼,道:“两位道长请了。”两位道士回了礼,上上下下把他细细打量,瘦道士问道:“居士请了,我瞧居士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肖东山答道:“我从贵州来,是来求见杜掌门的。”矮道士道:“小哥儿,这里可没有什么杜掌门,你走错地方了。”肖东山略微尴尬,道:“此处不是青城山上清宫吗?”矮道士哼一声,道:“青城山上清宫是没错,小哥儿开口就要见掌门,好大的口气!偏偏连掌门贵姓都不知道,莫非是奸细!”

肖东山倒退一步,道:“误会了!奸细哪有连这都不知晓呢?我只知道贵派掌门是杜老前辈之子,难道我错了?”两道士对看一眼,瘦道士道:“居士有所不知,李掌门虽是杜老前辈之子,却是姓李。不知居士求见掌门人有何事?”

肖东山见他态度和善,面对着他道:“劳烦道长禀报,在下肖东山,因钦佩李掌门医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有一疑难怪症,想请掌门人参详。”瘦道士道:“疑难怪症在哪,是你吗?”肖东山道:“不错,就在在下身上。”

矮道士冷笑道:“求医就求医,转这大个弯!实话告诉你,掌门人悬壶济世以来,上门的人数不胜数,哪里忙得过来,何况现下……我们做门人的自然要给掌门人分忧,不得已,只有把来蹭吃蹭喝蹭药的筛个一筛,过了我这关,才能见了掌门人。”

肖东山看瘦道士,见他也微微点头,只好道:“实不相瞒,我有少林掌门如智方丈书信在此,原是写给杜老前辈的,现下要亲手交给贵派掌门。”矮道士道:“拿出来看看。”肖东山从包袱里拿出那份书信,晃了晃,道:“书信在此。”矮道士道:“掌门人和少林寺素无往来,辨不得真假,何况你说这不是写给掌门人的,有何用?不过废纸一张。”

肖东山不免有些生气,再看瘦道士有应允之意,便道:“这么道长,口音听着好熟,怕不是四川人吧!”瘦道士道:“贫道江西人。”肖东山大喜,道:“原来是老乡,我说口音这般亲切,我乃分宜县人士,道长俗家哪里?”瘦道士:“我乃南昌府鸡笼山人士,俗姓佟。”肖东山道:“原来是佟道长,鸡笼山我去过,好地方啊!”

矮道士道:“喂,别套近乎,掌门人没空理你的,还是快走吧,谁知道真的假的呢,刚说从贵州来,这会又变江西人了,我看是奸细。”

佟道士道:“白师兄,我看这位居士远来不易,你就去通报一下吧。”白道士道:“不可坏了规矩。”佟道士转头对肖东山道:“居士,我们掌门人博施济众,以善为本,对来求医的人是有求必应,但是居士想想,这偌大一个门派,吃什么喝什么……”肖东山这才明白为何刁难与他,于是道:“放心,香火钱少不了。”白道士道:“看你也不是个有钱的,少收你点,二十两。”肖东山道:“道长!这般贵!”佟道士见他不舍得,道:“这样吧,师兄看在我面上,少收点。”白道士道:“也行,十八两。”肖东山还是不乐意掏钱袋,佟道士道:“师兄看我面,十两,十两。”白道士道:“也行,看你面上,十两就十两,下不为例啊。”肖东山道:“好,我进去后放到功德箱里。”白道士冷笑道:“那就是二十两,一分不能少。”

肖东山从钱袋里拿出两锭大银子,都是五两重,交给佟道士,道:“劳驾通禀。”佟道士接了钱,交给白道士,白道士飞了般的去了。

及白道士走远,肖东山不免与佟道士闲谈,道:“道长乡音未改啊,你来这多久了,许久没回乡了吧!”瘦道士道:“我十岁就被爷爷安排来这里学艺,已经八年了,去年因我爷爷走了,回过一趟南昌府的。”

肖东山问道:“刚才这位师兄说到贵派掌门人悬壶济世,真是善行,佩服佩服。”佟道士道:“居士也别怨白师兄,三年前前掌门天河师伯突然失踪,李师叔接任掌门人,掌门师叔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只因他老人家对来求医的一概免收钱财,鄙派实在迎接不暇,更有一些浑水摸鱼的来此呱噪,打搅了道教清修之所,不得已,我们做门人的暗中替掌门师叔挡回去一些。”

肖东山道:“三年前前掌门天河道长突然失踪,怎么回事?”佟道士紧闭嘴巴,不再发一言。

不一会,白道士回来,叫道:“跟我来。”

肖东山随他上山,但见一路上戒备森严,明哨暗哨到处倒是,更奇的道士们个个脖颈上寄了一条湿漉漉的布巾,有的还在滴水呢!肖东山知道必有缘故。

进得上清宫偏殿,只见一个道长端坐案前正在看书,听得脚步声响,那道长抬起头来,看了肖东山一眼,肖东山急忙行礼道:“晚辈江西肖东山拜见前辈。”那道长一摆手,道:“少侠免礼,不知少侠见我李天纯有何要事?”

肖东山道:“晚辈不幸,为蛮汉所伤,求助于少林如智方丈,如智大师推崇杜老前辈医术天下第一,故作书让晚辈求见杜老前辈,哪知晚辈去时,杜老前辈已驾鹤仙游,只见到阿明兄,我闻前辈已得杜老前辈真传,且又是菩萨心肠,故前来求前辈救命。”说着双膝跪倒,掏出如智大师书信。

天纯道长见他言辞清晰,诚恳有礼,心里先有几分喜欢,见了书信,却有戒备之心,道:“少侠请起,书信放在案上。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皆有恻隐之心,救死扶伤是贫道所愿,不必如此大礼。”他等肖东山放好书信,回头拿起两支笔,戳开信封,展开书信,看了几看,回头道:“少侠伤在何处?”肖东山挽起衣袖,露出双腕。天纯道长脸色一沉,拿起双手细细察看,道:“少侠除了衣物,露出上身。”肖东山解了衣扣,露出上身腱子肉,却因多日行路,不曾洗浴,有些污垢,肖东山万分过意不去,脸露愧色。天纯道长宽慰道:“少侠连日赶路,想来辛苦了,无妨,等会就在后院好好洗漱一番,再睡一觉,对你的伤情大有好处……且勿运气……”说着,一掌按在肖东山胸口,一掌按在肖东山背后,两掌正好相对。肖东山只觉两股纯正真气涌入体内,汇合一起在体内缓缓走起来,不一会游遍全体,只是不能游走到手掌,真气在双腕停留片刻,陡然而逝,原是天纯道人收了手。天纯道人又给肖东山细细号了脉相。

一会,他起了身,在堂内来回走了几摆,显是正在沉思。肖东山这时候细细打量天纯道人,见他不到四十岁年纪,面貌俊朗,颇有几分道骨仙风,隐然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感,果然是个脱俗之人,肖东山不禁心生亲近之意。良久,天纯道人一声叹息,道:“哎!我不能治!要是先父尚在,倒有一丝机会。不过少侠倒不必忧郁,你这伤势已被高人去了七成,虽不能痊愈,但无性命之忧,唯恐时日久长,对心肺有损,幸我炼有丹药,可止此损,少侠稍待,我取药来。”说着,往后走了。

肖东山静坐等待,四处略微看看,只见室内只有桌椅茶几,书柜香炉,朴素庄严。这要早一年,肖东山还不得东张西望,摸一摸这拿一拿那?只因经了大难,肖东山把那调皮劲儿尽数去了,透出几分老成端正。

不一会,天纯道人回来,拿了一个小瓷瓶,递与肖东山,道:“此药看似普通,炼制却不易,每年服一粒,可保平安,共有五粒,五年后少侠再来,到时我再酌情配药。”肖东山接过瓷瓶,拔开瓶塞,却无气味。天纯道人道:“可先服一粒。”肖东山倒出黑溜溜指头大小一粒,一口吞了,入口既无清香之气,又无辛辣之味。天纯道人道:“药有缓急,极速之药难制,极慢之药更难制,此药无气无味,药效深藏浅放,入骨三分,是我毕生之心血,今日有缘,赠与少侠,切切好好保管。”

肖东山听他说完药理,心里感动,道:“道长再造之恩,终生不敢有负……少侠的称呼,前辈休要再提,肖东山空有切切之心,却无寸益于天地,既负诸人厚意,又白耗天下良药,如贪生走尸而已……道长叫我东山就好!”

天纯道人连看他数眼,道:“东山,东山,可惜,可惜!”

肖东山收好药瓶,问道:“道长可惜什么?”天纯道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道:“我父有奇术,能识血相骨,我学了几分,也有点心得。我见你骨骼气象俱佳,奈何遭此重创,我观之如同暴敛天物,故而叹息。”肖东山笑道:“这有何妨!我也曾想习武多行侠义之事,后来才知,人遭大难能活着就是万幸,不令亲友痛楚,已尽本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天纯道人听了这番话,有些佩服,道:“真好儿男!也好,你如此坦荡看待,于你的康复大大有好处。”说完,拍了拍他。

肖东山又道:“掌门道长,东山此番前来,一是求医,另有一事,虽是无礼,但事关重大……”天纯道人道:“何事?但说无妨。”肖东山道:“杜老前辈的遗体,可否容我瞻仰。”天纯闻言有狐疑之色。肖东山道:“我见阿明兄是个粗人,恐不精细,前辈可细细验看杜老前辈遗体?可有异样?”天纯道人道:“难道你竟怀疑先父是受害而死?他老人家武功天下第一,此乃尽人皆知之事。小兄弟说话奇怪。”天纯道人说着,露出既自豪又不屑的神色。

肖东山又道:“掌门前辈可识得杜老前辈生前见过的那个道人?”天纯道人道:“什么道人?我不知道,此事你该问阿明。我除了这次带来先父遗体,已多年不曾下山。”肖东山道:“掌门前辈可曾察看杜老前辈天柱穴,可有异样?”天纯道人道:“发冠所覆,未曾细看。”肖东山道:“非是我胆大妄为,非是我叨扰杜老前辈清净,此事事关重大,这个,这个……”天纯道人道:“晚矣!纵是天崩地裂,也难见先父遗体了。”肖东山见他说得如此坚决,只得作罢,暗想:“莫非是火化了?”天纯道人道:“小兄弟,你为何有这些疑虑,又说什么道人?”

肖东山正要回答,忽然听得哨声大起,呵斥喧闹之声越来越响,天纯道人道:“又来了!”二人急起身往外走。

出得门来,只见多个黑衣女子手拿长剑拥着两人,正朝上清宫而来,走在后面黑衣女子已和青城派帮众交上了手,她们且战且走,紧随前面黑衣女子一行,青城派的道士和俗家弟子二三十人随后赶来,口中不住呵斥,有的还受了伤。此时青城派的道士和俗家弟子都拉上了嘴边的湿布巾,遮住了口鼻。再看黑衣女子一行,共有九个黑衣女子,都戴着黑面罩,连头发都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个眼珠。

黑衣女子们簇拥的二人,却不带面罩,前面是个老妇,身材高大,颧骨高耸,精神矍铄,红光满脸,她年约六旬,拄一根降龙木拐。她身边的另一女子,足足比老妇矮了一头,圆脸细眉,脸上好几道疤痕,三四十岁年纪,非主非仆的打扮。老妇步幅极大,威风凛凛,疤脸女子亦步亦趋,步频极快,二人走路带风,把众人甩在后头。

突然,只听清朗的一声“放!”嘣嘣几声弓弦响起,身后黑衣女子先是尖叫连连,紧接着一声惨叫,已有一人中箭。黑衣女子训练有素,旋即背靠背围成一团,把受伤的人围在中间,不停用手中长剑拨弄飞矢。一人问道:“伤势如何?”中箭的极硬气,道:“无妨,皮外伤。”借此机会,青城派帮众从后面围上来,把九个黑衣女子后方围得水泄不通,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再也不能放箭了。

只见墙头上跳下数人,都是俗家打扮,也都湿布巾捂了口鼻,领头一人正是刚才发号施令的,他手持长剑,冲入黑衣女子中间,只听叮叮叮剑身相交声大起,不一会,他已刺伤一人。

肖东山看他剑法,与其他青城帮众略有不同,少了一分大气端庄,多了三分辛辣毒狠,凌厉中带着杀气,黑衣女子们抵挡不住,连连后退,退路又被大群青城弟子围住了,场面已颇危险。

天纯道人大踏步入场,叫道:“王师弟手下留情,别伤了性命。”这位王师弟听见掌门人号令,抖擞精神,一剑戳中一名黑衣女子的手臂,把她长剑打掉在地,双脚一收,稳稳立定,他手上使得是天罡剑法,脚下走得是天罗步,众帮众识得好,轰天价一起叫一声“好”。王师弟道:“邪门歪道,三番两次前来挑衅,不教训教训不知天高地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