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诸天云游僧 > 第七十三章 玄武门

诸天云游僧 第七十三章 玄武门

作者:如是我蚊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凉寺,是一座开皇年间新修建的一座寺庙,背靠着松柏成林,郁郁葱葱的清凉山,位置比较偏僻,香客也少,显得十分安静。由于香火不旺,自然就没有财力经营,所以清凉寺的规模也不大,只有一间大雄宝殿和三间僧房,两个僧人每人一间,剩下的那个则用来堆放杂物。大雄宝殿内有一尊弥勒佛像,造型还算精美,也就是靠着他,寺中的两个僧人才能在供奉佛祖之余有些斋饭享用,勉强混个饱肚,而等那个高大的和尚来挂单之后,两个人每日便只能在半饥半饱之间勉强度日了。幸好挂单的和尚自己建了个僧舍,不然两个和尚只好有一个睡杂货间了。

重新剃掉了头发的智障感觉一阵轻松,三千烦恼丝的名号倒也不错。熟悉的钵盂和念珠,宽松的月白僧袍,虽然不如顶盔贯甲来的厚重踏实,但却让人感觉随意轻快,不喝酒不吃肉虽然清淡如水,但也能让人的身心感到畅快,风轻云淡,林风阵阵,月朗星稀,曲靖虫鸣,正是能让人安心念佛的好地方。

智障不是喇嘛,不会摇转经筒,和尚念经不能取巧,不走转一次经筒当做念一遍经的捷径。释迦摩尼说:如果有人在后世持读念诵金刚经,那他所得的功德比供奉几千万亿的诸佛所得的功德还要多。所以智障盘坐在在弥勒的玉像前,闭上眼睛,虔诚的、一遍又一遍的念诵金刚经,不为自己求取功德,而是要将这份福报加持在“婠婠”身上。没有人会比智障虔诚,他念诵经文时,就像在注视着她的眼睛;没有人比智障虔诚,他敲响钵盂时,就像在触摸她的指尖;再也不会有人比智障还要虔诚了,手指拈过颗颗念珠,就像曾经紧紧相拥时紧贴着她的温暖。

每日傍晚至子夜念经,白天则要到长安城内化缘。虽然胃口照往日小的多了,但智障毕竟没有辟谷,每日也需一碗米饭、一盘青菜果脯,虽然按规矩寺庙要负责挂单僧人的伙食,但香火极薄,智障实在不好意思因为自己让两个和尚饿肚子。况且,化缘总是要外出的,走在长安街头,能够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最重要的在智障的潜意识中,还是期望有一天能够与某人不期而遇。

化缘便是与人相交,与彼此结一份因缘。化缘并非伸出钵盂,等待他人的施舍,而是要向施者说法,用心度化,至少也要为施者念经祈福,广结缘法。化缘不只为了饱肚,也是一种修行。只是智障化缘的修行很不顺利:很少有人愿意施舍与他。生得这么高大,怎么不去找一份伙计来养活自己呢?人们看到智障时,经常会有这种想法。当然就算对方不肯施舍,智障还是要为他念一遍经文来祈福。一天下来收获了了,但智障却不在意人们的看法,继续在长安的坊市中往来穿梭,虔诚修行。

除了化缘,智障还重新修炼起九阳神功来,因为练功时,智障的心神会全部专注道修炼上来,按部就班,心思空明的修炼,让智障感觉很好,往往一下午的时间,就会在修炼中度过。由于气海被破,丹田就像掉了底的大锅一样存不住真气,智障每次修炼到最后,导运出来的真气最后都会散逸开来。智障却并不沮丧,只是按部就班,从头至尾,一遍一遍的修炼,此时的他得失之心已经很淡了,况且在清凉寺也不需要与人动武。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智障可以将少量的太阳真气引入体内,反正最后都会消散,倒也不用担心自己会出现什么损伤,大不了经脉被灼伤,很快就能恢复。

化缘、练功、诵经,人的生活一旦有了规律,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间飞快的流逝。一转眼,便是武德九年年底。这天,智障照例去城中化缘,却发现城中家家关门闭户,街上行人稀少,倒是许多唐军不断在街上往来穿梭,就连视财如命的胡商,也不敢大肆招揽客人,只是让美艳的胡姬在二楼窗前俯首弄姿,以吸引客人上门。

“施主,怎么回事,今天街上怎么这么冷清?”智障来到一处虚掩着门的店铺前,对立面探头探脑掌柜模样的胡商问道。

“听说刘黑闼在突厥借了好多人马,已经打到了渭水北岸;有个叫张智的,也攻破了太原;江南楚军的战船就在北边的黄河上,这三方人马联合起来,足有一百万人,长安估计保不住了。所以,人人都在收拾行李,准备逃走。”胡商操着怪异的关中腔,不紧不慢的说道。

“那你怎么不跑?”智障笑问道。

“我跑什么,我又不是汉人,不管谁输谁赢,都要做生意的吧,在西域又不是没有突厥人。”胡商说着耸了耸肩。

智障闻言笑了,拍了拍胡商的肩膀,没有说话。胡商看着智障的背影,捋了捋浓密的胡子,嘟囔道:“这个和尚,真奇怪。”

将钵盂和念珠揣回腰间,智障大步回到了清凉寺。在两个和尚奇怪的目光中,回到僧舍之中。脱下身上的月白僧袍,从床头取出一个包裹打开,里面也是一件淡黄色的麻布僧袍,除此之外还有件红底黄纹的袈裟。智障叹了口气,将衣服穿好,收拾的紧称利落,又将袈裟系在身上这才走出门外。僧舍的门旁有一只石墩,智障踩着它,将右手伸进房梁,用力一抽,房顶的茅草没了支撑,轰然落入屋内。这柄名为破城的长戟,重新出现在智障的手中。

“多谢两位师兄四年来的照顾,贫僧感激不尽。缘起缘灭终不由人,今日一别后会无期,愿两位师兄多得福报,渡己渡人,往生极乐,早成正果。阿弥陀佛。”山门外,智障对着两位簇拥在门口的和尚起手作揖,真心祝告,说完智障便绕过院墙,走入清凉山。

乌骓在清凉山内游逛了四年,一身筋肉却依然结实健壮,没有半点发胖的迹象,只不过颈项上的鬃毛已经快要拖地了。一人一马亲热了一番,智障拍着乌骓的脊背道:“跟了我快十年了吧,你依然神骏如昔,我却老了。”虬髯半卷,须发斑白,看起来有点像萧远山

清凉山不高,也就是几百米的海拔,不过在没有高楼大厦的长安,站在清凉山顶还是能够体会一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整个长安城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今天的夜空特别的干净,没有月光,所以星星都在卖力的闪耀着自己的光辉。西北隅的宫城灯火煌煌,似乎所有人都没有休息,在等待着什么事情的出现;城门处更是亮如白昼,巡城的士兵比以往多了一倍。山巅的乌骓无聊的打着哈欠,而智障则在它身边,端坐着,默默地念诵佛经。

六月初四,诸事不宜,尤忌移徙、伺讼。因为李世民的报告,李渊下诏命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并将长安的所有军队交予李世民调动,命他出城抵御渭水河畔的突厥、雁门以及楚国联军。诏令自寅时发出,直到卯时三刻,李渊还未见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此时长安城内则是一片肃杀。

长安城内的百姓躲在自己家中,用被褥蒙住自己的头,甚至不敢去听门外官兵们的脚步声,胡商门则是小心翼翼的把窗子打开一个小口,偷窥街面上的动静,有些接到消息的则磨刀霍霍,准备在动 乱开始后,好好的发泄一下自己的破坏欲,顺便发一笔小财。军士们则穿过寂静的坊市,向玄武门的汇聚。门内,李世民端坐马上,面容冷峻一言不发,闭着眼睛朝着城门的方向。左右是两名黑壮的大汉护卫,十几名顶盔贯甲的将军分离两旁,身后是一千玄甲!

太阳终于脱离了树木的遮蔽,爬上天空,玄武门外则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两名大汉扯出马槊,目光炯炯,军将们各自弯弓搭箭,直指玄武门;而李世民却还是安静的坐在那匹名为什伐赤的战马上,没有丝毫动静。终于,城外的马蹄声渐渐止息,肃杀之气透过城墙像一千玄甲头上压过来。“咚……!”伴随着牛皮大鼓沉闷的巨响,杀声四起,而乌骓也伴随着这一声响,从清凉山的山顶疾驰而下。

一千玄甲是李世民最后的依仗,也是大唐最后的底牌。玄武门只是宫门,当然不如城门那般坚固,随着圆木的撞机,很快便四分五裂的破碎开来,三千多名突厥骑兵蜂拥而入,将李世民极其深厚的三千玄甲积压在城门内这片广场中。此时李世民终于睁开了眼睛,抬起了头,将目光对准了敌军阵前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的亲兄弟,也是大唐的太子和齐王。

“勾结外族引狼入室,大哥,你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李世民皱着眉紧紧地盯着李建成斥道。

“别在这惺惺作态,难道你会不明白,这一切都是你逼的!”李建成并未说话,惹却恼了一旁的李元吉,他抬起马槊遥指李世民的胸口骂道。

“所以你们就引突厥人进城?让父皇十年心血毁于一旦?”李世民质问道。

“是你逼我这么做的,是父皇逼我这么做的!我是太子,他却封你做什么天策上将,做什么大丞相!我是嫡长子,我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是,你能征善战,打败了王世充,打败了窦建德,打败了薛举…… 可是我呢?我帮助父皇经营关中,为了筹集军粮殚精竭虑,攻取河西、招募军队、安抚百姓、颁布律令,难道我付出的少吗?是你,步步紧逼,让我不得不在这么做,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东西被你夺走!”李建成似乎要把这么多年心中的郁结全都发泄出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要让皇宫内的李渊听到似的。

“我……”对于李建成的质问,李世民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皇储之争并无对错,说到底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更有资格做皇帝,而李世民是理亏的那一方,不过事到如今说什么都已经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战争,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大哥,夜长梦多,我们人数不多,越快攻占皇宫越好,不然等李孝恭来了就完了。”李元吉拉住李建成的马缰说道。李建成深深地看了一眼李世民,最后放下了一句话:“世民,从小我就让着你,不过这一次,我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李建成和李元吉策马回了阵中,李元吉令旗一挥,早已不耐的突厥骑兵便如狼群一般朝玄甲军发起了冲锋,他们绕着城墙奔走,弯弓搭箭射向李世民的玄甲军。不过很快双方便陷入了混战之中,玄武门内的广场并不太大,不利于骑兵发挥战马的优势,到时玄甲军身上精良的甲胄,在战斗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让他们在以一对三的情况下依然不落下风。

在身边两名黑大汉的保护下,李世民不需要为自己的安全担心,玄甲军也未现败象,反而有将突厥人压着打的态势,然而李世民脸上却没有一丝欣喜的模样,反而显得忧心忡忡:战斗开始之后,李元吉和李建成便不见了踪影,不知道他们是推到了城门之外,还是被裹挟在乱战之中。

一名相貌俊伟的中年将军提着带血的长剑来到李世民面前:“殿下,你不应该留在这,如果太子和齐王趁乱进了宫,取了皇上的圣旨,那我们……”不待那将军说完,李世民的脸上瞬间留下了冷汗,“锵”的一声拔出长剑,叫道:“知节、尉迟随我来!”一边说着一边翻策马朝皇宫的方向奔去,两名黑大汉和几个将军则紧随其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