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诸天云游僧 > 第六十七章 江淮乱

诸天云游僧 第六十七章 江淮乱

作者:如是我蚊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史上的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之所以获胜,其手下的程咬金、尉迟恭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尉迟恭,这老黑在李世民偷窥窦建德军营时,数次救驾,力保李世民没有性命之忧。而现在,程咬金和尉迟恭都在雁门智障的手下,也不知道李世民没有了这两员虎将的保护,还会不会打败王世充和窦建德的郑夏联军。在这个世界上,包括现今的李世民本人和选中他的师妃暄在内,没有人比智障更加坚定的以为李世民才是皇帝的最好人选。

丹阳,杜伏威回到两淮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自竟陵撤军之后,杜伏威谨守他跟智障之间的约定,就屯兵驻扎两淮,经营着自己额这块一亩三分地,一直不曾擅自出兵。两淮本就是鱼米之乡,杜伏威虽然没有什么治政之才,但出身贫苦的他知道百姓们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在简单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下,江淮地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恢复。因为没有战事,杜伏威便带领自己手上的军队进行屯田,所得粮食除了供应均需之外,还会拿出来救济百姓,换取财务,因此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杜伏威粮财两得,俨然成为了各地军阀当中的富人,不但自己兵精粮足,还赢得了治下百姓的拥护,这在烽烟滚滚的隋末,绝对是一个异类的存在。

佣兵屯田并没有削弱江淮军的战斗力。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杜伏威富了,江对面的林士宏便打起了他的注意。不过由于长江的阻隔,两方之间的战斗规模不大,虽然并未取得什么辉煌的战果,但却让杜伏威练出了一支战力不俗的水军,由自己的义子阚棱率领。

阚棱变得越发雄壮了,一柄大陌刀杀得林士宏的楚军闻风丧胆,称其为江上霸王,战起时,楚军见到江淮军战船上的阚字大旗无不转身便走,生怕被阚霸王的陌刀把自己拦腰斩断。不过此时阚棱并没有巡弋江面找楚军的麻烦,悬挂着阚字旗的战船而是出现在荥阳城外的河水中。

李世民带领区区四名骑兵离开虎牢关,沿着黄河岸边出城观察窦建德的营寨。不知道是李世民胆色超卓还是他的脑袋有问题。仅仅带了四个人,便敢靠近窦建德营寨三里处偷窥,还出言不逊的对窦建德安营扎寨的本事大肆点评。很快,窦建德的斥候便发现了李世民等,他们还以为是唐军的游骑,谁想李世民不但不躲,还拍着胸脯喊道:“我就是秦王李世民!”这一下彻底激怒了窦建德的夏军,五六千的骑兵从营寨中蜂拥而出,那四个侍卫都吓傻了,李世民却沿河而走,一边跑一边弯弓搭箭,不断射杀追赶的夏军。

李世民一壶箭射完,也只消灭了二十几个夏军士兵,余众继续追赶。就在李世民被夏军渐渐拉近距离时,游弋在河面上的战船靠到岸边来,阵阵箭雨抛射下来,纵马追赶的夏军应声而倒,瞬间变死伤了几百人。李世民勒马回头,却见那挂着阚字大旗的战船上突然伸出宽阔的木板,一个彪形大汉率先顺着木板冲上岸边,千于骑兵紧随其后。

那大汉马不停蹄,提着巨大的陌刀戟指夏军:“阚棱在此,何人决死!”一边喊着,阚棱一边策动战马直冲向追赶李世民的夏军。巨大的厚背刀近百斤重,只一挥,便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夏军切成两半,反手再斩,又断掉几人的性命。在他的带领下,一千余骑将追赶的夏军迎头挡住,双方就在河滩上混战厮杀起来。

“冲!”郁闷的李世民拔出宝剑招出埋伏着的玄甲军,冲向混乱的夏军。原本李世民想要以自己为诱饵,伏杀夏军,不想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汉,将他的计划打乱。原本轻松的伏击战变成了骑兵对决。

玄甲军精锐无比,是李世民手上的王牌部队,而江淮军在阚棱的带领下也各个悍勇,**着古铜色的脊背和夏军浴血奋战,满身的凶悍之气让夏军心惊肉跳,很快追出营寨的夏军便便双方联合击溃。阚棱不依不饶,继续追击逃跑的夏军,一直打到窦建德营寨的大门方才返回。阚棱的英勇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阚棱的背影对身旁的秦琼道:“叔宝,此人之勇世所罕见,不比你这位大将军来的差。”

阚棱此次带的人不多,只有五千余,来到虎牢关时却受到了李世民的热烈欢迎,李世民叹道:“我不喜得千军万马,而喜得将军这样的猛将!”李世民说的不是客套话,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且阚棱来的不只是他自己,还代表作江淮杜伏威正在跟自己靠拢。李世民的算盘打得不错,杜伏威确实正在向李世民靠拢,一诺千金的杜伏威一直在坚守自己的诺言,而投靠李世民,便是智障给杜伏威下达的指令。当然杜伏威不会贸然派阚棱去李世民军前效力,在这之前杜伏威派阚棱打败了盘踞在江左的李子通,以他作为投名状向李世民投诚。

杜伏威是军阀中的一个异类,在江湖上号称袖里乾坤的他,是一个真正的侠客,侠者守承诺、重情义、薄功名、轻禄利。先前李子通被左相才排挤出来之后,就是杜伏威接纳了他,给他地盘和粮草。不想李子通是白眼狼,实力壮大之后竟然恩将仇报的想要图谋富庶的江淮之地,杜伏威却一直没有下决心灭掉他。这才因为和智障之间的承诺,杜伏威毫不犹豫的派阚棱出兵北上,帮助李世民与窦建德和王世充作战,这份信义让智障不由肃然起敬。不只是这个世界,历史上的杜伏威也一样重信守诺,归顺李唐的他不带一兵一卒孤身入朝,辅公佑谋反时,他还派出了自己的义子阚棱随军讨伐,为李孝恭扫平江淮立下了汗马功劳。

阚棱一片好心却坏了李世民的计划,不过李世民却并没有因此而心怀不满,不但设宴迎接阚棱,还令他独领一军,驻扎在虎牢关外,与关内的玄甲军组成掎角之势,共抗窦建德的夏军。

李世民的玄甲军并不多,加上阚棱的军队也不足万人,而虎牢关前的窦建德有十三万大军,却被李世民拖在虎牢关一个多月,这其中不但有李世民 运筹帷幄,奋勇作战的功劳,也是因为窦建德心怀犹豫、不肯全力进攻,而李世民却并非优柔寡断之人,趁着窦建德举棋不定之际,屡屡派兵骚扰,打击夏军的士气,并派阚棱率领江淮军游荡在夏军背后,不断骚扰夏军的运粮队伍。阚棱也不负所望,不但抢夺了夏军大批粮草,更生擒了窦建德的大奖张青特。

武德五年五月,在王世充不断催促下,窦建德终于决定和李唐决裂,他尽起大军陈兵关下,准备夺取虎牢进军洛阳。李世民派人给窦建德送去战书,约定他午时决战,窦建德同意了。从早晨到中午,夏军排兵列阵,天将午时,却不见李世民带兵出关。夏军又渴又饿,便准备回营埋锅造饭。正当夏军转身后撤时,虎牢关的大门突然打开,全副武装的李世民带领玄甲精骑直冲敌阵,阚棱也从弱侧杀入夏军阵中,夏军原本就散乱的阵型顿时大乱,窦建德下令迎敌,但骑兵却被步兵所阻,难以发挥优势,各军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玄甲军所向披靡,而阚棱则身先士卒,挥舞着陌刀四处冲杀,顶着夏军的箭雨阚棱几次杀透敌阵,身上被射的像个刺猬一样,依然连声怒吼,挥刀杀敌。江淮军就跟着阚棱身后,自然越战越勇信心百倍,而玄甲军也被阚棱的勇猛所激励,作战更加奋勇。

虎牢关前征尘滚滚遮天蔽日,唐军旌旗漫卷,连战连捷。窦建德带来的兵马很多,朝中群臣亦是不少,这些人不能作战、却身居高位,夏军放不开手脚又累又饿,很快小部分的失利变成了全军的溃败。李世民领兵追杀,阚棱更带兵狂追三十里,将窦建德堵在一处渡口。窦建德见退无可退,便挺枪来战,阚棱接连几刀砍飞窦建德的长枪,轻舒猿臂将其擒于马背,回军去见李世民。

窦建德落败被擒,王世充再没有了希望,召集群臣略一商量,王世充便举城投降了李世民。至此洛阳之战结束,李唐在中原再没有了能跟他抗衡的对手,一统中原的时间指日可待。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绩,李渊建立天策府,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除李世民之外参战众将皆有封赏,而在战斗中立下大功的阚棱更是被加封为右武侯将军,宜春郡公的爵位,随李世民一同到长安领赏。

李世民十分器重阚棱,将其收纳在自己的天策府中留用。就在李世民派人带阚棱去看他的郡公府时,一名军士匆匆来报:阚棱收到杜伏威身死的消息,此时已经单骑出城一路向南去了。

杜伏威死了,死在结义兄弟辅公佑的手里。杜伏威和辅公佑原本是生死之交,杜伏威家境贫寒,辅公佑在给他姑姑家放羊时,经常把羊偷出来送给杜伏威食用,后来两人更带领同乡伙伴在一起劫富济贫。大业九年,杜伏威和辅公佑亡命为盗起兵反隋,他们在淮南一带活动,声势渐渐强大起来,因为善于经营,杜伏威混了个袖里乾坤的名号,而辅公佑则隐于幕后,成为杜伏威的行军长史,舒国公。义宁元年,杜伏威帅江淮军大破隋将陈棱,攻破高邮占据历阳,江淮众人竞相投奔,江淮军威震江南,而杜伏威也在辅公佑的劝说下,起了争霸天下的野心,也因此发生了杜伏威出兵攻打竞陵、谋夺飞马牧场的一幕。

竞陵之战后,杜伏威按照和智障之间的约定退回两淮,安心发展生产,稳定民生,虽然得到了百姓和大部分军士的支持,但却令野心勃勃的辅公佑心怀不满,不过杜伏威在两淮的威望极高,身边又有猛将阚棱相随,辅公佑按捺住心中的不满,表面上交出兵权跟随同乡左游仙修道;暗地里却联合同样野心勃勃的江淮军将领,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兵谏杜伏威,以激发他的雄心壮志,重新带领江淮军走上争霸之路。

辅公佑从来都没想过要杀杜伏威,两人之间从小就十分要好,长大后一同起兵反隋并肩作战,感情十分深厚,杜伏威收了阚棱和王雄诞为义子,并让他们统领军队,使他们位高权重,但两人对辅公佑十分尊重,内外皆称辅公佑为伯父,甚至比尊教杜伏威还要尊教他。聚在辅公佑交出兵权跟随左游仙修道之后,杜伏威还任辅公佑为仆射,位只在自己之下。

辅公佑下不去手,但有人却想将杜伏威置于死地,这个人就是辅公佑的同乡:左游仙。左游仙不仅仅是道士、辅公佑同乡,他最重要的身份是魔门真传道分支道祖真传一脉的传人,邪派八大高手第七,将子午罡和壬丙剑法合二为一的高手,他才是杜伏威之死的幕后主使,而辅公佑,不过是一个可怜的被利用的角色罢了。

就在阚棱率领江淮军仅有的五千骑兵乘船北上之后,左游仙告诉辅公佑:他动手的时机成熟了。为了让自己的兄弟重振雄风,辅公佑纠集军队,趁夜围攻杜伏威的总管府。杜伏威被从梦中惊醒过来,他指挥着府中侍卫抵抗,却不明白一直被自己敬为兄长的辅公佑为什么会突然叛变。

府中侍卫皆是江淮军中百里挑一的好手,杜伏威自己也是威震一方的强者,辅公佑的军力虽强,但却拿这座小小的总管府没有丝毫办法。杜伏威在侍卫的掩护下且战且走,眼看就要突破包围圈。辅公佑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如果让杜伏威突围出城的话,不但自己的计划失败,参与叛乱的军士也一定会遭殃。而正当辅公佑急的满头大汗之时,在他身边突然爆发了一道剑光,火红的剑光直接撕破了杜伏威的袍袖,将其隐藏在衣袖中的护臂斩为两段。半空中的杜伏威大叫一声直直摔倒了地面。辅公佑心里一紧,待他击退侍卫上前看时,杜伏威已经处于弥留之际。

“公佑…… 为什么……”杜伏威抓着辅公佑的袖子质问道。

“对不起老杜,对不起,我没想到事情会成为这个样子……”辅公佑心头颤抖,看着倒在地上的结义兄弟,不由得鼻尖一酸。他只是生气杜伏威自甘堕落,以为他被一时的安逸所腐蚀,没有了进取之心,所以想要用兵谏的方式激励他,没想到却酿成了大祸。

“公佑…… 记得照顾江淮军…… 照顾……”杜伏威没有吐出口中的话,便一歪头,撒手而去。辅公佑此时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是紧紧的抱着杜伏威的遗体,瘫坐在地,任谁拉扯也不肯起来。

不管辅公佑如何不愿意,杜伏威还是死了,死在自己所发起的动 乱中。不过辅公佑绝对不会说是自己害了杜伏威,所以他将一切都推到了同在两淮之地的张善安身上,而张善安,此时却已经投降了江南的林士宏。和辅公佑身边的左游仙不同,张善安自始至终都是不曾掩饰他魔门的出身,所以当辅公佑把目标对准张善安时,便注定了他必定会被张善安所趁的结局。

武德五年七月,当风尘仆仆的阚棱到达历阳时,溃败的江淮军也在左游仙的带领下,回到了历阳城。辅公佑战败身死,在子午剑罡的威胁下江淮军的大权就这样落在了左游仙的手中。历阳城内一片素缟,而城外则是张善安和林士宏的五万联军。

左游仙很头痛,原以为杀了杜伏威和辅公佑之后江淮军群龙无首必定会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却不想就在杜伏威的灵前忽然出现了江淮军口中的大小将军。大将军阚棱和小将军王雄诞是杜伏威的两名养子,在江淮军中威望很高,左游仙知道:只要有这两个人在,自己绝对不可能真正的掌控江淮这片富庶的土地。

“张善安害死总管,和趁人之危的林士宏狼狈为奸,他们抓住仆射大人急于报仇的心思,将大军引入山谷之中,而后林士宏的楚军便在山头出现了。仆射大人力战不退,想要擒杀张善安,谁想到竟然中了流矢。临终前仆射大人嘱咐我把军队带回历阳,让我一定要整顿人马,杀掉张善安为总管报仇……”

左游仙没有直接对阚棱和王雄诞发难,而是想用对付辅公佑的手段来除掉阚王二人,以便名正言顺的接管江淮。所以就在杜伏威的灵堂上,左游仙扮演者辅公佑临终托孤的角色,声泪俱下的向阚王两人控诉张善安和林士宏。

“张善安!!!”阚棱的牙齿咬的咯咯作响,一双眼睛红的吓人,他跪在地上蹦蹦蹦的磕了三个响头,便豁然站起向堂外走去。

“大兄,你去哪?”王雄诞出生叫住阚棱。

“废话!当然是出城把张善安碎尸万段!”阚棱大声吼道。

“大兄不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城外有情况不明,你这样出去岂不是白白送死?”王雄诞说道。

“哼!看来离家太久你连自己怎么长大的都忘了!仇人就在眼前,你不想着为父报仇,却在这说什么情况不明?不管事情简不简单,咱们先杀了张善安再说!”阚棱怒极,说话也没了轻重。

“是啊,现在最重要的是打退张善安,不然不但仇报不了,一旦敌军破城,恐怕总管遗体都要被张善安夺取了…… 大将军若要出城,在下愿为先锋!”左游仙一脸衷心耿耿的说道。

“好吧,既然这样我出城与张善安对阵,大兄你坐守城门,不要让敌人钻了空子。”王雄诞看了左游仙一眼,勉强说道。

“不行!左将军守城,你我一同出战为父亲和伯父报仇!”阚棱大手一挥,抄起陌刀便冲出院门。

“大兄、大兄……”叫不住阚棱,只得提枪跟在后面。左游仙看着两人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王雄诞倒是奸猾,不过有阚棱的帮忙,恐怕这两位杜伏威的义子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