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诸天云游僧 > 第六章 侠客与和尚

诸天云游僧 第六章 侠客与和尚

作者:如是我蚊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安石,这个名字智障当然不陌生。对北宋的文人,除了寥寥几人,智障都是很鄙夷的。因为智障觉得,因为宋朝文人对武人的压制,是宋朝兵事懦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北宋名将狄青的遭遇,让曾经年少的智障对韩琦、文彦博为首的文人深恶痛绝。王安石和范仲淹一样,却是智障最敬佩的北宋文人。

报宁寺后半山园。这座青石墓中,埋葬着想要拯救大宋王朝最后的希望,随着这位执拗老人的离开,大宋王朝彻底走上了不归路。就像一只肥硕的已经挪不开步的大象,等待着被几十年后草原上的饿狼吞掉半边身子。更让人唏嘘的是,有人还要把北宋灭亡的帽子,扣到这位忧国忧民的老人身上,让人愤恨不已。智障停下了脚步,在报宁寺住了下来,一连三月,为王安石诵经祈福。

不知什么时候,又一个身影出现在半山园中,却是一位满身鲜血的持剑少年。跪在墓碑旁,取出一只木匣,一壶酒,点燃三只檀香插在墓前,打开木匣,将一颗血淋漓的人头摆在墓前,洒酒祭奠。

“这是谁?”智障皱着眉问道。

“郑侠。”少年头也不抬,只跪在那里,任凭身上的鲜血流到地上。

“郑侠?”

“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你以为是他害死了王安石?”

“我认为是。”

少年的声音虽然低沉,却显得十分霸道,只凭他认为就要杀人割头。

郑侠这个人,智障知道;年轻时因为学习刻苦,被王安石所器重。那时王安石在朝中威望极大,郑侠因此先中进士,并调到光州做参军。但此人发达之后,不但没有报答王安石,先是作图将灾民之苦归罪于新法,还举报王安石与另一名官员吕惠卿过从甚密。此人有才,却无德。智障虽然也痛惜王安石,但却没有把、罪责归咎到郑侠这个小人物身上,不想这个少年竟然如此偏激。

“噗通!”智障正思索时,少年终于支持不住,一头栽倒。

报安寺原本是王安石的宅院,相传是晋时谢安的故居。后来王安石把宅子捐给佛门建造寺院,神宗赐名报宁寺。此时寺中一座禅院中,银光闪烁,剑气纵横。一位束发少年正在院中闪转腾挪,手中长剑所发的剑气直落在院墙上。“相逢亦何有,但有镜中丝。”这少年竟是在用剑气在书写王安石的名句。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智障看着少年的剑字,念了一句王安石的三宝赞。看着正在练剑的独孤。不错,这少年就叫独孤。独孤相信王安石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认为变法是为大宋这个国家和百姓谋取的一条出路,在来江宁祭拜王安石的时候,听说了王安石和郑侠的事情,便在王安石墓前起誓,必取郑侠人头来墓前赎罪。因此不远千里从江宁赶赴汴梁,杀死郑侠,割下头颅,身披数十创,突破禁军的围攻,回到江宁把郑侠的头放在王安石墓前。

智障还没见过郭靖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客,却先见到了独孤这样舍生取义、捐躯忘亲的游侠。孤独这样的人,很容易让人想起荆轲、聂政这样的侠客。

“独孤,我和师祖要走了,你不跟我们一起离开吗?”相处了半个月,虚竹到时对这个和他一样不怎么说话的独孤产生了友情。不过虚竹是嘴笨不会说话,而独孤是沉默不爱说话,两者之间的区别太大了。智障要离开报宁寺,虚竹却是有点舍不得独孤了。

独孤却没有搭理虚竹,而是定定的看着智障:“我想和你比剑。”

智障有些摸不着头脑,笑道:“跟我比剑?可是和尚我不会用剑啊。”

独孤却不为所动,手中长剑剑芒闪烁,慢慢的平举起来,遥指智障。九阳神功有护体之效,独孤的剑芒激发了智障的护体真气,九阳神功自动运转起来。独孤虽然十七八岁,但一身剑术十分精妙,单论武功已经比包不同直流要高,估计比起慕容复来说也只差半筹。毕竟他这样性格的人专精一术的话,必定会有一番成就,况且独孤在剑法上天赋异禀。

智障的袈裟是从玄慈哪里讨要来的,卖相十分不错,智障可不想被独孤刺上几个窟窿。脱了袈裟,在九阳真气的作用下,**的上身透露出一种淡金色。智障单掌护在前胸,右手一拉脖子上的念珠笑道:“看我如来神掌!”说话间使出大力金刚掌的功夫,一招猛虎推山,内力自掌心奔涌而出,直取独孤。

面对智障的“如来神掌”独孤竟不闪不避,稍一错身,长剑挑向智障的手筋。“靠!”智障暗骂一声,手掌下按拍开独孤的长剑,接着一张朝独孤的面门招呼。独孤手里长剑被智障拍的嗡嗡作响,几欲脱手,独孤却不吃惊,借着智障的掌力,长剑竟然画了一个圈,依然是向智障的手筋削来。

独孤不闪不必,全无防守,只待每次智障攻上来,手到挑手筋,脚来挑脚筋。智障不去进攻,独孤便要砍他脖子。智障气的肚子发鼓,却又欣赏独孤的性格,下不去狠手,只好与独孤游斗。相持了四五十合,智障气的瞪圆了眼睛,摘下脖子上的佛珠,狠狠砸在独孤的剑脊上,独孤只觉得虎口发麻,哐啷一声,精钢长剑竟脱手掉在地上,碎了个四分五裂。

独孤定定的看着地上断开的长剑,目光散乱,似是在思索着什么。智障被“虐”了半天,此时想要报仇,独孤却开始发起呆来。智障心中有气,直接出了院子离开,脚步重的震天响。虚竹抱着袈裟端着钵盂,想要追智障,却不想丢下独孤。见独孤右手有鲜血滴下,心里埋怨智障,便找了块布条给独孤包扎好,也不去追智障,杵在院中,看着发愣的独孤。

智障径直出了报宁寺,见街上一个半大小子,拿着一串糖葫芦正和一个小童逗着玩。智障不仅哑然失笑:

“我这是干什么,怎么跟个孩子一般置起气来。”不过智障却也不会回头去找,好歹也算长辈,回去就是认错,那多没面子,大不了等他们追上来的时候,我原谅他就是了。

白居易的忆江南有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苏杭二州历来为江南风景的缩影。而杭州因为有西湖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苏州更加令人神往。五代至宋初,由于地址原因,西湖的淤泥堆积加速,白公堤渐渐荒芜。不过就算是沼泽荒滩,毕竟是夏花绚烂之时,而且西湖周围有大量的寺庙、宝塔、经幢,著名的灵隐寺和雷峰塔六和塔都建在西湖周围,一时有佛国之称,吸引着大量的佛教信徒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光临。

西湖中,断桥上。大量的民工和游客拥挤在一起。惊恐的人群中有人在哭泣,有人在祈祷,有人跪在桥上不断的磕头。岸边处惨叫连连,鲜血染红了西湖水,十几位民工或断腿、或断臂、甚至有人不见了半边身子,连带着湖中不断翻滚的水流,让岸上桥上的宋人心惊胆战。

此正是北宋元祐年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动用二十万民工疏浚西湖,挖淤泥筑堤,亲自上阵监督疏浚工作,并发明了东坡肉犒劳疏浚民工。此举不但能够恢复西湖旧景,吸引广大游客来西湖游玩。更重要的是淤泥可为肥料,湖水可以灌溉。疏浚西湖可得万亩良田,因此才能吸引杭州民众积极参与到疏浚的工程中。

这样大张旗鼓的浩大工程,很快就挖到了湖中鳄鱼的巢穴,家园被打扰的鳄鱼们用尖牙利齿狠狠的教训了侵犯自己家园的人们。但是在古人的认知当中,特大号的扬子鳄也称猪婆龙,是横行江河中的巨无霸,是龙种,有人以为苏东坡的疏浚行为触怒了龙王爷,所以很多宋人跪在桥上、岸上不断的磕头。

“盖侠士,古为善武 轻利 搏命者. 浮生于乱世,名噪于道衰.披轻裘,挟剑,策马,引狂歌. 扶弱济贫,救人于急难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国于困厄之时. ”

独孤就是这样的一位侠客,而且在他的心里,根本没有畏惧两个字,不要说所谓的龙王,便是天上的仙佛,被他看到作恶的时候,特也会毫不犹豫的亮出自己手中的宝剑。断桥上的人群中,忽然一道身影拔地而起,毫不犹豫的投入水中。剑光一闪,一头正在争抢食物的鳄鱼便被一剑斩首。那一半鳄鱼的口中,正是一条人类的大腿。

独孤可以在半空出剑斩杀鳄鱼,但面对潜入水中的鳄鱼,却毫无办法。或许是活的时间太长有了灵性,原本还半浮在水面的几头鳄鱼一起下沉入水,只留下一串泡泡在水面冒出来。独孤失去了目标,借助一块浮木在湖面立住脚跟。此时桥上岸上的众人全都瞪大眼睛看着水中这位胆大包天的青衣少年。

没有什么东西能让鳄鱼害怕,更不要说在淡水中他们从来没有过天敌。潜入水中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攻击而已。很快,鳄鱼的攻击就到了。一条大鳄猛地冲出水面,将独孤站立的浮木顶的飞入半空。独孤逃离了鳄吻,却也失去了立足之地,眼看着便要落在鳄鱼的嘴里。岸上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思柔弱的妇人甚至尖叫起来。

好人总是不会那么容易就丧命的,毕竟不是任命不如狗的战争年代。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位光着膀子穿袈裟的大和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看到他左手虚空一抓,那湖中少年便像被人拉了一把,借着这股力气,从龙口中飞回了桥上。而那和尚却跳了出来,右手泛着金光向湖中拍去。

以九阳神功运用大力金刚掌的法门,充沛的九阳真气透掌而出,所以泛着金光,这就是智障口中的“如来神掌。”智障大吼一声,调用全身真气的一掌击出,仿佛一只巨大的手掌排在水面上,轰隆隆的掀起三米多高的水浪,人群中的虚竹仿佛看到一只巨大的猛虎咆哮着猛扑入水,耳中嗡嗡作响,却是被智障情急之下的那一声怒吼震得。

水浪渐渐平息下来,一头头两米多长的扬子鳄反着肚皮附在水面之上。此时断桥上,西湖边的人群早已鸦雀无声。那些啼哭的,祈祷的,磕头的,全都张大嘴巴,愣愣的看着这个奇怪的和尚,连那些岸上断手断脚的民工都好像忘记了疼痛,直愣愣的看着仿佛佛陀降世的智障。等他们在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和尚连带着青衣少年似乎凭空消失,如果不是湖中鳄鱼的尸体,好像这两人从来都没出现过。普通小民毕竟见识不多,扬子鳄能当成龙王,如此凶猛的智障便被人口口流传成了降龙罗汉,是佛祖知道有恶龙作孽,特意派下来帮苏东坡这位文曲星治理西湖的。

苏东坡虽然搞政治不行,但是作为知州治理地方还是十分称职。安抚百姓,制止流言这样的能力还是有的,但那些残废的民工,苏东坡却没有办法,他只能给这些人金银,保障他们的生活,却没有办法让他们重新站起来。智障当然也没有这样的能力,但他能够教人做出轮椅,让这些人能够从新行走,他能够蒸馏白酒,让这些人免得因为感染而丧命。当这些人拄着拐杖、推着轮椅重新站在西湖边上的时候,连苏东坡都以为或许真的有降龙罗汉降世了。

连打虎的武松都能引起满城轰动,屠了四五条“龙”的智障绝对会被几十万的杭州人踩死。所以他毫不犹豫逃离了杭州城,连传说中的灵隐寺、雷峰塔都没去看一看。不过走之前还是偷偷去看了一眼那位名传千古的苏东坡。不过和网络中的见光死差不多,这位苏东坡和智障心目中风流潇洒的大词人相去甚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古装中老年妇男的形象,一张猪腰子脸和一个堪比非常六加一主持人的下巴,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朱元璋,身形也很单薄,满眼血丝,看来这几天吃的、睡得的不是很好。

人们将苏杭并列,但两地之间离的并不近,特别是大部分路程都要坐船,智障一行走慢慢悠悠的了三天,还不见那姑苏古城的影子,不过一路上吴侬软语、水汽清新,倒也不会让人感到疲惫。至少智障觉得十分惬意。虚竹第一次乘船,吐了一天,到现在已经习惯了很多,敢到船头坐着了;独孤则闷在船舱不出来,只是抱着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独孤原本的长剑被智障震碎了,现在这一把是在嘉兴重新打造的。却是与平常的宝剑截然不同。剑走轻灵,平常的宝剑都追求锋利、灵便,但独孤这把剑却是又粗又重。通体黑乎乎的,没有一丝光亮,也比一般的宝剑要重许多,足有二十多斤,不知浪费了多少好铁,被智障取名:烧火棍。虽是玩笑,但智障知道独孤经过与自己一战之后,领会了举轻若重的道理,等独孤走出船舱时,必将进入一流高手的行列,以他的年龄,堪称是天纵奇才

智障曾经以为独孤就是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不过神雕中的独孤在这个年纪,正在与河朔群雄争锋,两人第一次相见却是在江宁。而且二十岁之前独孤用的也是一柄青钢宝剑,领会重剑无锋的时候,已经将近四十岁了,年纪不符。不过就算是那位独孤求败,以智障的性格也不会有多惊奇:独孤求败又如何?且不说智障连扫地僧和苏东坡都见过了。

智障看似性格平淡,偶尔不羁,骨子里却是个骄傲的人,却不会用仰望的目光去看待任何人。

再遥远的路程,也有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当船头的人影渐渐拉长时,姑苏城已经赫然在目了。江南风光秀美,杏花夹径,绿柳垂湖,暖洋洋的春风吹在身上,当真是醺醺欲醉。智障提鼻子吸了一口花香,便觉耳边有人念道:“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举目望去,林边小路上,一位白衣公子正负手而立,微风吹来,白衣飘飘,却是一副浊世佳公子的姿态。

智障看见那公子,那公子也正好看见了智障。见智障这一份非主流和尚的打扮,顿时笑道:“果然这世上真正的高僧是越来越少了,随便看到一位,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和尚。”

智障一个气闷。本来对这个形貌出色的公子印象甚佳,不想张嘴就是一句屁话。懒得搭理他,从腰间摘下酒馕,狠狠的灌了一口,呼出一股酒气,火辣辣的酒水入腹,一点不快,顿时烟消云散。“乔峰的高粱酒,也比不过老衲的纯粮二锅头,哈哈……”这个世界就这点好,没有工业酒精,用高粱酒蒸出来的二锅头辛辣、醇厚,还不上头。而且天下间独此一份,让智障颇为自得,再扔嘴里以快酱牛肉,这滋味,用爱情公寓里面,吕子乔的话来说就是:爽……!

“果然不是正经和尚,喝酒吃肉,佛祖要是有灵,早把你收回西天极乐了,哈哈哈……”智障不予理会,白衣公子却不依不饶。泥人也有土性,何况智障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是个好脾气:“你妹的,老衲不教训教训你,你也不知道二嫂子是个娘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