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61章 惺惺相惜

剑圣琴心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61章 惺惺相惜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到这里,钟馗轻叹道:“事情的原委便是如此。我的锥法正是阴阳双笔的克星,所以刚才殊不赦一见我出手的手法,心内先自怯了,赶紧溜之大吉。”

裴旻道:“那殊不赦已经逃走了,不过,他必定不肯善罢甘休。他身为高官,必定有些势力,须防此人卷土重来,暗下杀手,不知仁兄今后有何打算?”

钟馗道:“我虽然练成了钟馗锥,暂时可以克制殊不赦铁玉双笔,但殊不赦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三年来我未曾得手。再加上他如今身为大理寺少卿,势力庞大不可小觑。我打算前往京城,考取功名,凭我满腹经纶之智,学富五车之才,如能高中,必能获得皇帝青睐,那时候文武兼施,必能压倒殊不赦,揭穿他伪善的真面目,让他在朝廷与武林皆无立足之地,如此方雪吾恨。”

原来,唐朝大力实行科举制,招揽天下人才为国效力。科举年年开考,天下寒士莫不寒窗苦读,希望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最好是进士及第,那时便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了,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而钟馗这次准备参加的便是长安会试,如果会试过关,便可以由知贡举向皇帝面前举荐,由皇帝钦点名次。

裴旻怔怔的看着钟馗,他沉默了片刻,道:“盛开是花的使命,奋斗是人的天性。钟兄高志,裴旻钦佩。但这殊不赦混迹官场多年,如今有证据表明,他与大理寺卿叶知秋被害一案息息相关,此人居心叵测,恐扳倒不易。况世人皆传当朝李相林甫乃笑里藏刀之人,他把持朝政,阻塞言路,正义之人仕途恐怕不易谋得。”

钟馗正色道:“朗朗乾坤,天子威严,这些宵小之徒如此招摇过市,残害生灵,必须要有收拾他们的人。何况,如今皇帝已经下令,宰相不得干预科举考试,钟某苦读多年,舌灿如莲花,下笔有千言,皇帝如果真是爱才之人,钟某必定能够一展宏图,实现夙愿。”

裴旻道:“话虽如此,仍需步步为营,不可操之过急。但愿钟兄能得偿所愿,倘不如愿,还请谋定而后动,不可鲁莽行事,空负凌云之志。”

钟馗笑道:“这个自然。裴兄弟谆谆告诫,一片至诚,我明了于心,得蒙如此看重钟某,钟某好生感激。正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咱们不说这些丧气话了,这聊了许久,心里倒有些闷了,不如你我到外面活动一下筋骨,不知意下如何?”

裴旻点点头,欣然允诺。

钟馗起身,领路而行,裴旻提剑紧跟在后,两人展开身法疾步而走,顷刻便出了雨林镇,两人随即一前一后离开大路,顺着一条小径行不多远,便来到一处空地,这里到处长满了无名杂草,但四处无人,只有高低不一的灌木围绕,伴着偶尔几丝清风掠过。

两人相视而笑,抱拳行礼后,各自退后七八步,裴旻右手缓缓将长剑抽出剑鞘,剑身斜斜向地,而钟馗双手低垂,从左袖之中滑落下一段细小的铁链,铁链的一端,一个小小的锥子在空中自顾自地旋转着。

只见钟馗左手一抖,他手中链子暴增数十米,银色的铁锥旋转着向裴旻当空飞来!

裴旻觑得真切,抬剑一格,剑身正击在铁锥上,锥子变了方向,横飞开去。

但钟馗手腕轻轻一拉,锥子绕了一圈,复又朝裴旻飞了过来。

裴旻手一抬,锥子再度被磕飞了。

如此十余次,裴旻运剑如飞,都准确的将锥子用剑格开。

钟馗先前只是试探,他面露赞许之色,突然间,他伸出右手一引,帮助左手收回铁锥,铁链趁势在他的脚尖上轻轻一绕,钟馗脚尖轻轻一挑,那铁锥又向裴旻飞了过来,来势比先前却迅疾许多。

裴旻不得不转动身躯离开原地,再同时挥剑格挡。

钟馗也展开身形,使出“挥洒自如”的锥法,那铁链锥仿佛与他融为一体,如影随形的对裴旻展开追击。

但这番比试,意在切磋,与三年前钟馗战殊不赦大不相同,双方兵器一相交便双双回撤,互相谦让,只试招式,不论输赢,几招一过,两人好奇之心顿起,钟馗不断出锥进攻,急如密雨,而裴旻全力防守,滴水不漏。

双方兵器相接三十余招,钟馗仍未变换招式,裴旻此刻方试探性的小心翼翼地递出一剑,平平向钟馗肩部刺去。

钟馗早已等候多时,他一个鹞子翻身式,借助腰部旋转的力量,那铁锥“呼”的一声,准确无匹的向裴旻长剑飞去,正是一招“针尖麦芒”。

只是一瞬间,只见火花溅开,那铁锥锥尖与长剑剑尖撞在了一起!

一撞之后,两件兵器又纷纷各自收回。钟馗连使三次“针尖麦芒”,三次锥尖都准确无误的击在了裴旻的剑尖之上。

钟馗忽然轻喝一声:“飞天陀螺!”

但见他手中的陀螺忽然呜呜呜地旋转得又快又疾,裴旻来不及抵挡,那陀螺已经旋即从他耳边飞了出去,击中了裴旻身后的一颗碗口粗的大树,那大树“喀拉拉”一阵乱想,竟尔从中折断!

钟馗哈哈大笑,将锥子收回左袖之中,道:“痛快,痛快,好久都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比试了。”

钟馗亦收剑回鞘道:“钟兄铁锥,神乎其技,裴旻若能用剑如此之准,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必定也能破那铁玉双笔。”

钟馗一愣,转而正色道:“裴兄弟,那殊不赦不仅与我有家仇之恨,而今他陷害忠良,杀害无辜,天人共怒,今后你若有良机,不妨将之除去,也是为世间除去一害。”

裴旻道:“不错,多行不义必自毙,我突然想到你的锥法如果用在剑上,再加上空中旋转,如同那飞天陀螺一样,必定威力倍增,他日我必定好好习练一番不可。”

钟馗道:“裴兄对剑一道能将他山之石融会贯通,领悟力极强极快,将来必定在剑道上开创先河,称为一派宗师。只是钟某此行前往应试,前途未定,明日即别,人海茫茫,不知他日还能否与兄相见,能否再秉烛夜谈、举杯言欢?”

裴旻见他言语不吉,但也不便出言明说,只是反而有些怏怏不乐,道:“钟兄教我锥法,深情厚谊裴某愧领,吉人自有天相,钟兄此行必定功成圆满,金榜题名。”

迎着清风明月,两人就此返回雨林居。

古通今白日胡吃海喝,吃坏了肚子,从茅厕里出恭回来,尚不知这里发生了许多大事,幸得同伴宽厚,未有任何见责,只是他自感自己常年行走江湖,这次马失前蹄,有此疏漏,略觉颜面无光,不在话下。

翌日,晨风习习,天边一抹艳霞,如神龙跃然天际,恰如神龙吸水之象,难怪谚语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虽空气中飘来风雨的气息,但仍未能阻挡钟馗出行的脚步。一大早,钟馗便整理行装,他头戴书生帽,背上小书篓,一身玄衣,一把油伞,收拾停当,迈步走出雨林居。

刚出店门,钟馗便微微一愣,只见裴旻与张旭二人正在店门一侧静静地站着:裴旻腰畔斜挂长剑,背负双手,昂然挺立,张旭手捧一长形锦盒,迎风而立,耐心十足。

清冷的晨风微微吹动裴张二人的发须衣袂,但二人却是纹丝不动,神情恭恭敬敬,显是等待已久。

直到看到钟馗出得门来,裴旻与张旭二人才笑着迎了上来。

张旭作揖道:“张癫有感钟大侠救命大恩,无以为报,雨林小镇,贵重之物难觅。知钟大侠此次进长安实为赶考之故,因而购得毫笔一支,聊表寸心,尚请笑纳。”

说罢,张旭双手将锦盒递上。

钟馗谦道:“张先生当今名士,书中圣手,钟某亦是醉心书册之人,你我份数同道,认识先生,些许帮忙,亦为钟某之幸。如此举手之劳,何须挂齿!又怎当得起先生大礼!”

张旭十分诚恳地说:“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钟大侠务必收下。”

钟馗见张旭诚心实意,便双手接过锦盒,轻轻打开,见一支毛笔躺在盒中,这毛笔用当地盛产的斑竹所制,笔身碧绿青翠,竹节短小圆润,看着可爱养眼,再配以上好狼毫或鼠须,虽没有金玉所制的笔豪华,但售价也是不菲。

张旭是挑选毛笔的行家里手,为练成行云流水的笔法,他手里写过的乃至用秃的笔怕有成百上千之数,各种毛笔对张旭来说自是如数家珍,这一支翠竹笔更是他在雨林镇上所能找到的上品之作。

裴旻拱手抱拳道:“我与钟兄萍水相逢,但一见如故,只恨相聚时日太短,未能早晚躬身请教。但愿仁兄鹏飞万里,那时勿将裴旻忘却,裴旻当日日遥祝钟兄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裴兄……”钟馗竟有些哽咽,多年来,除了曾经的父慈母爱之外,同辈中未曾有待他如此情深意切者,怎不叫他心底动容。

但钟馗毕竟是狂放豪迈之人,旋儿大笑道:“二位如此深情厚意,钟某幸何如之!但愿他日重逢,再续今日之谊。风萧萧兮雨林寒,正南一去兮必回还!”吟罢,他郑重举手抱拳一礼,转身大踏步而去。

殊不知这一去,钟馗虽一展才华,文笔出类拔萃,拔得头筹,但却因相貌凶恶而遭排挤,直至血溅金榜而殒命,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真是:

英雄惜英雄,临行夜传功。

剑圣心灵犀,一朝融贯通。

明朝一为别,他日难相逢。

不知岁月里,生死难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