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56章 无所遁形

剑圣琴心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56章 无所遁形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公子,人生何处不相逢,咱们短暂分别,没想到又见面了。”

“是啊,刚才我还提起您,我所遇困境,想必您已略知一二了吧。”

来人正是古通今,刚才正是他弹石示警,只见他点点头,道:“公子胸中满腹疑问,何不问问此人!”

不等裴旻发话,雷池只感脖子一片冰凉,竟已不打自招:“我也是奉命行事,此事与大理寺主簿铁山有莫大干系。”

“铁山何许人也!”裴鼎上前逼问。

“我只听闻铁山出身华山铁笔门,具体情形并不知晓。”

“那是谁要对我赶尽杀绝?”张旭也非常的愤怒。

“是……”雷池张开嘴巴,可并没有蹦出半个字来,嘴巴张的老大,再无下文,却又猛的仰面跌倒,只留下裴旻举剑呆立当场。

古通今上前一看,只听得他“咦”一声轻呼:“冰蛊!”他放眼张望,道路四周并无任何异样。

古通今招呼裴旻上前,两人蹲在地上,古通今指着雷池口中道:“公子请看,冰入口中尚未融化,还有丝丝冷气冒出,与前者龟君于轻鸿所受冰弹完全相同,不想这阴毒暗器又在此地出现,此人来无影去无踪,武艺高深莫测,定不可掉以轻心。”

“先生说的是。不知先生为何来此?”

古通今见过裴鼎,再把张旭上下打量一番,道:“此必是草圣张旭,我受月娥眉和公孙大娘二女所托,来相助你等脱却羁绊,跳出牢笼。”

原来,月娥眉和公孙大娘一直下榻在群英会馆中,会馆里人来人往,消息流通极快,大理寺发生大事,一时间便已传遍京城,大理寺发下海捕文书,重金悬赏缉拿刺杀大理寺卿叶知秋的嫌烦张旭与裴鼎。群英会馆中宾客云集,众人早已对此事后议论纷纷,叶知秋一案已闹得满城风雨,人所共知。

月娥眉和公孙大娘都是兰质蕙心的女子,她们听闻此事之后,料定裴鼎必与裴旻会合,此事必不易善了,便央求古通今前来相助。

古通今古道热肠之人,一口应允,一路前往千载寺,不想半路见有人埋伏,又见来者正是裴旻三人,故弹石示警。

裴鼎道:“依着雷池所言,铁山出自华山铁笔门,先生对铁笔门可曾知道一二?”

他知古通今知识渊博,阅历非凡,故而有此一问。

古通今挠挠头,道:“铁笔门,小老儿也有所耳闻。传闻铁笔门就在华山一带,门中之人,皆以笔为武器,历代门主,文武兼修,却少于过问江湖恩怨,但二十年前,铁笔门门主清风徐来徐清风离世之后,铁笔门两大势力为夺取门主头衔,闹得是水火不容,铁笔门声势渐微,这铁山如果真是铁笔门门徒,必定逃往华山以求庇护。”

裴旻点点头:“看来南下华山势在必行。”

古通今道:“不错,但我们四人目标太大,一路上人多眼杂,未免节外生枝,我们不宜一同前往。”毕竟是久经世故之人,所思所虑较为周全。

裴鼎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我仍与草圣结伴而行,只是我俩须得乔装打扮,免得惹人注意。”

古通今道:“我正有此意,老朽倒是会一些易容之术,稍后即为你们改头换面。”

裴旻这才且放宽心,转而向张旭问道:“那铁山相貌如何?我与古先生前往相寻,须认得其人之貌,方可行事。”

“瞧我这记性,差点误了大事。”张旭转而说到,“那铁山细眉细眼,年不过三旬,却显得少年老成,颌下一部黄须,他常年工于刀笔,两手指间老茧纵横,须是作假不得。”说完,他一声轻叹。

张旭与铁山以书相识,情同手足,一人书之,一人刻之,可说是相得益彰,张旭心里早将铁山引之为知己,故而此时仍抱有一线希望,希望此事与铁山无关。

不提裴鼎与张旭暗里在后潜行,却说古通今与裴旻二人在前探路,往华山进发。两人过长安而不入,径直朝南奔华山而去。他们边走边打听,于路集镇之上,见到大理寺重金悬赏捉拿裴张二人的榜文倒是不少,却无半分铁笔门的消息,想那铁笔门定是择徒极其严格,门下弟子又少于行走江湖之故。

行了一日,太阳已缓缓西坠,裴旻等已来到一处小镇,镇名“雨林”,镇上本地居民虽不甚多,但地处要道,人来人往,却也热闹得很。

而入镇的必经之路只有一条,路上用大片的青石铺成,倒也干净整洁。

就在入镇的镇口,赫然又见张贴的官府告示文书,围观者三五人,正指指点点,其书曰:方今天下,太平盛世,大理寺寺卿叶公知秋,中正仁勇,居功至伟,然数日前,叶公却不幸遭歹人毒手。叶公好书,而有善书者张旭,以高超书技结好叶公,趁机谋害,叶公不察之下,竟尔罹难。今大理寺悬赏百金,缉拿张旭,生死不论。

看罢,古通今一拉裴鼎衣襟,两人朝镇内走去,眼瞅已是正午时分,古通今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起来,眼看古通今一脸愁容,裴旻不禁莞尔,他伸手一指,两人朝路旁的面馆走去。

裴旻尚未落座,古通今早已吆喝起来:“伙计,十个馒头,两壶烧刀子,两碗阳春面,赶紧上,小老儿快饿坏了!”

说完后,古通今转头看看身边微笑着的裴旻,不由挠头自嘲道:“唉,我这肚子,自来有些不争气呀,不争气,嘿嘿,嘿嘿嘿……”

裴旻知道古通今喜好吃喝,对他的猴急之状只当没看见,只是面带阳光般的笑容。

片刻,店伙计便照古通今的吩咐如数呈上酒菜,两人举箸就食,一个温文尔雅,一个胡吃海喝。

就在此时,有一过客不期而至,只见他头戴一顶旧箬笠,笠沿拉得极低,看不清面容。

这人来到小店之后,在店中挑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低声要了几个馒头半斤羊肉,也不饮酒,就着自己腰畔水壶里的清水,独自在那里用了起来。

与此同时,又有二人一前一后,进得店来,其中一人国字脸,八字须,却面如黑炭,目光炯炯有神,与他同行之人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也看不清巨大的帽檐下的面容,只看出其人身形瘦削,似有些弱不禁风。

那戴旧箬笠的过客也不理会旁人,待吃饱喝足,叫过伙计结完饭钱,转身欲行。

邻桌戴范阳毡笠的瘦削之人早多看了他几眼,见他要走,站起身来抱拳作礼道:“铁山兄,别来无恙!”

短短的几个字,让那过客如闻平地惊雷,霎时呆若木鸡。但他片刻即回过神来,低垂着头,当做没事发生一般,迈腿欲行。

与范阳毡笠同来的国字脸老者站了起来,快步来到这过客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一旁的古通今与裴旻二人听到“铁山”二字,也腾的站起身来,围了过去。

不错,那国字黑脸老者,正是乔装改扮之后的裴鼎,而头戴范阳毡笠的正是书圣张旭。

张旭缓缓揭下毡笠,露出真容,道:“铁山兄,请留步!”

那过客不动声色,头垂得更低,道:“尊驾是否认错人了?”

这一发声,无异于板上钉钉,张旭更加肯定,他有些激动:“你我以兄弟之情相交,情同手足,几个月来我们时常见面切磋书法,又非三两日的交情,岂能认错!更何况,你的声音是如论如何也掩饰不了的!”

那过客闻听此言,犹豫片刻,不再言语,终于也下定决心,缓缓除下头上箬笠,张旭一看,正是铁山!只是其人满面风尘仆仆,当是食不果腹,昼夜兼程所致。

“果然是你,这些时日,我可想你得紧!”张旭一语双关。

铁山面带愧色,道:“唉,你能活着找到这里,真是天数使然。事已至此,我自当将所有前因后果和盘托出,尔后便跟你们回去。”

只见他反而就近坐下,裴旻等也不便发作,跟着围坐起来,铁山接着道:“不错,铁某酷爱书艺,精于篆刻。当初见张兄之绝艺,本是倾心结交,你作书来我篆刻,正好比伯牙与子期无异,怎奈……”

铁山又是长叹一声,颤声道:“怎奈我身在公门,贵为主簿,却身不由己。寺卿叶知秋正是为我所害,我受上封密令,务必不露痕迹除掉叶知秋大人。那几日,我正苦思谋害叶大人之后的脱身之计而不得,后见叶大人极好书法,而义兄张旭书法也是世间少有,便起了不良之心。我将张兄引荐至叶大人处,趁叶大人欣赏张兄书法之际,用张兄的大笔快如闪电般的杀死了叶大人,而后迅速逃走,遁迹无形,以此嫁祸张兄,使张兄百口莫辩,当了我的替罪羊。如今我插翅难飞,看来唯有认罪伏法之路可走,我愿重回大理寺,为张兄洗清冤屈,了结此事,也不枉与张兄结交一场。”

说完,铁山目视张旭,眼神中竟有几分诚恳之意。

张旭直视铁山双眼,似乎十分费解和心里不甘,不由叹息道:“你我志趣相投,以书论交,我引你为平生知己,想不到你早就包藏祸心……”

铁山羞愧万分,不敢回答,垂下头去。

裴鼎愤然问道:“叶知秋与你有何冤仇,为何致其于死地?”

铁山神情灰暗,道:“铁山也是奉命行事,个中情由,却不能言,否则,铁山满门俱无活路,铁笔门更有倾覆之危!”

“那好,我们就回到大理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分明!”裴旻如是说道。

铁山点点头,不再言语。

古通今料到此行定然还有许多坎坷,于是作下安排:裴旻与古通今在前,张旭与裴鼎在后,四人将铁山拢在中间,准备出镇。

正是:

功名利禄愁绪多,皆因一切有心魔。

不妨静看水泛波,不妨居高快意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